方孟敖吸燃了雪茄:“讓人家洗個澡吃了飯我們再進去問話吧。”
那孫秘書聽他這般說,不禁又看了一眼手表。
方孟敖:“怎麽?還有誰等著見崔副主任?”
顧維鈞宅邸曾可達住所外。
五人小組每個成員的住所都派有四名警衛,院門階梯邊兩位,通往住所的兩邊路口各站著一位。
一個中央軍的軍官,就是昨晚開車來接曾可達的那個軍官,帶著四名警衛來了。
路口的警衛、階梯邊的警衛同時行禮。
那軍官:“換崗了。你們回營吃飯吧。”
原來的四名警衛:“是!”放下了手,邁著軍步走了開去。
那軍官使了個眼色,兩個警衛立刻在東西路口站定了。
那軍官這才望向另外兩個警衛:“跟我來吧,長官正在等你們。”
這兩個警衛竟是沿路跟蹤崔中石的那兩個青年特工!
門口是那個軍官在站崗。
客廳頂上一個很大的風扇停在那裏,並沒有開動。
兩個青年特工進去一眼就看見,曾可達正坐在沙發上看材料,手裏拿著一把折扇在扇著。
兩個青年特工同時並步行禮:“可達同誌,我們來了。”
曾可達抬起了頭,望見兩個人的帽簷下都在流汗:“辛苦了。熱就把風扇開了吧。”
兩個青年特工同時答道:“可達同誌,厲行節約,我們不熱。”
曾可達站起來:“也不省這點電。”親自過去開了風扇的開關。
風扇轉了起來,立刻滿室生風!
“坐吧。”曾可達坐回沙發上。
兩個青年特工各端著一把椅子在他對麵的茶幾前輕輕放下,筆直地坐著。
“說說情況吧。”曾可達收拾好了材料,用一個茶杯蓋壓著,開始專注地聽兩人匯報。
一個青年特工從身上拿出了那一卷《大公報》雙手遞給曾可達:“到德州站的時候上來一個人,給了崔中石這份《大公報》。崔中石從第一版看到了最後一版。我們懷疑這是他們接頭的方式,秘密就在這份報紙上。”
曾可達隻瞄了一眼那份報紙的第一個版麵,就沒有再看,隻問道:“你們研究了嗎?”
另一個青年特工答道:“每個版麵都看了,沒有任何字跡,也沒有任何記號。”
曾可達:“那就不要看了。”
一個青年特工:“我們認為,崔中石如果是共黨,共黨組織的指示就一定在這份報紙上。請可達同誌斟酌。”
曾可達望向二人:“那我們就一起來斟酌一下吧。”把報紙攤在茶幾上。
兩個青年特工站起來,走到曾可達那邊,一起低頭看著報紙。
曾可達望著第一版一篇報道:“看著這篇報道。記住我說的數字,你們按數字記住每個字。”
兩個青年特工睜大了眼,專注地望著那篇報道。
曾可達:“七、十三、十四、二十六、三十二、五十四、五十九、六十。”停住了。
兩個青年對望了一眼,有些明白了。
曾可達:“念出文字吧。”
“方、同、誌、明、天、到、北、平。”兩個青年同時輕聲念完,立刻露出佩服的目光,“他們是在用密碼檢字法接頭!”
“是呀。”曾可達感歎了一句,“不要研究了,一萬年也研究不出結果的。”
突然,電話鈴聲響了。
曾可達站了起來,兩個青年特工便自覺地想退出去。
“你們坐。”曾可達走過去接電話,聽了一會兒,“方大隊長有權力去崔中石家,你們不許幹涉。關注那個孫秘書的動向就行。”放下了電話。
一個青年特工:“可達同誌,正要向您報告,火車到站後有兩輛車開到了站台上接崔中石。一台是北平警察局的吉普,一台是奧斯汀小轎車,像是北平分行的車牌號。方孟韋和徐鐵英的秘書親自接的崔中石。”
曾可達站在那裏,想了想,然後對兩個青年特工:“坐吧。給你們布置下一步的工作。”
“你找哪位啦?”葉碧玉開了院門,望著眼前這位挺拔的飛行員軍官,滿臉防範。
方孟敖站在門外,當然知道這個開門的就是崔中石的夫人,目光便流露出詫異:他想象中的崔夫人是個知識女性,而眼前站著的分明是一個典型的上海弄堂女人。
方孟敖更得禮貌了:“請問是崔副主任的夫人嗎?我叫方孟敖,崔副主任經常到杭州看我。”
“哦!”葉碧玉這一聲有些誇張,卻是由衷發出來的,“儂就是方大公子啊!快進來,中石呀,中石!方大公子來啦!”
崔中石在北屋門口的目光!
方孟敖在院門內的目光!
葉碧玉關院門的動作似乎因兩人目光的凝固,比正常的速度慢了一半。
院門關上了,閂上了。
方孟敖大步向崔中石走去。
崔中石緩慢地向方孟敖迎來。
葉碧玉動作更快,超過了方孟敖:“快到屋裏坐,我去切西瓜。”說話間已從崔中石身邊進了北屋。
方孟敖和崔中石在院內站住了,相顧無言。
突然,方孟敖不再看崔中石,眼睛大亮,擦肩走過崔中石,向北屋門走去。
北屋門邊,左邊大兒子趴著門框,右邊小女兒趴著門框。
兩雙好奇的眼都在看著這個仿佛比院內那棵槐樹還高的叔叔!
方孟敖在北屋門口站住了,彎下腰:“你是平陽,你是伯禽。”
兩個孩子仍趴在門框邊,先後點了下頭。
崔中石過來了:“這是方叔叔。還不叫方叔叔好?”
大兒子伯禽、小女兒平陽這才站直了身子,同時行著當時學校教過的流行鞠躬禮:“方叔叔好!”
方孟敖兩手同時插進了褲兜,抽出來時向兩個孩子同時攤開,手掌心裏各有一把美國巧克力!
太奢侈了!伯禽和平陽目光大亮,卻沒有立刻去接,同時望向父親。
崔中石:“還不謝過方叔叔?”
“謝過方叔叔!”兩個孩子都是用兩隻手才將方孟敖掌心中的兩大把巧克力拿完。
崔中石:“回房間去,做作業。”
兩個孩子又十分禮貌地說了一句:“謝謝方叔叔!”小跑著高興地奔西屋去了。
葉碧玉顯然切好了西瓜來到了門邊:“方大公子先坐,你們談,我去沏一壺西湖龍井。今年的新茶,中石幾次吵著要喝,我一直沒有開封,就知道留著有貴客來。”
果然嘮叨。
方孟敖今天好耐心,連說了好幾聲:“謝謝!謝謝!謝謝了……”
“還不陪方大公子進屋坐!”人已經向西屋走了,那葉碧玉還在嘮叨,“你個金庫副主任也不知道是怎麽當上的……”
崔中石望著方孟敖苦笑了一下。
方孟敖回以爽朗的一笑。
兩人這才進了北屋的門。
暮色悄然蒼茫,院子裏那棵槐樹上空出現了幾點歸巢的鴉影。
和敬公主府大院。
越來越多的烏鴉在暮色中歸巢,不是落在崔中石家小院那棵槐樹上,而是在一大片濃蔭的大樹上空盤旋。給人一種平常百姓鳥,飛入帝王家的感覺。
可這時舊時的帝王家卻聚集了比平常百姓生活還慘的東北流亡學生。
方孟敖將住所讓給了他們,可入學依舊是夢想,吃飯也還是沒有給解決。
迫於壓力,北平市民食調配委員會運來了幾卡車餅幹,發到每人手裏也就隻有兩包。許多人都聚集在院落裏,分外地安靜,因為梁經綸來了,還有好些燕大學生自治會的同學也來了。
何孝鈺、謝木蘭也被燕大的同學叫來了,這時悄悄地站在院子的角落,掩藏在東北同學的人群中。
梁經綸站在一座宮門建築的石階上,他的身邊站著好幾個健壯的男學生,這幾個男學生中出現了幾張熟悉的麵孔——竟是昨天晚上騎自行車護送曾可達的那幾個青年,隱蔽的中正學社特務學生!
“我們很內疚!”梁經綸對著無數雙渴望的眼睛說話了,“還是沒有能給你們爭取到入學的合法身份,甚至沒能給你們爭取到每天半斤的糧食。”
一片鴉雀無聲——嚴格地說,隻有歸巢的鴉雀在樹上鳴叫的聲音。學生們仍然安靜地在等著聽梁經綸說話。
梁經綸接著說道:“沒有什麽救世主了!同學們,要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全靠我們自己!”
“反對腐敗!”一個東北學生帶頭喊起了口號。
“反對腐敗!”許多聲音跟著喊了起來。
——“反對內戰!”
“反對內戰!”
——“反對迫害!”
“反對迫害!”
樹上的鴉雀都被驚得滿天飛了起來!
梁經綸雙手下壓,示意學生們安靜。
大家“三反”以後,又安靜了下來。
梁經綸:“但是,我們還是要相信,有更多有良知的人在關心你們。許多德高望重的民主人士在關心你們,當局也有正義的人士在關心你們。你們為什麽能住進這座住所,北平青年航空服務隊就有正義心!他們如果真心反貪腐反迫害,我們就應該以百倍的真心歡迎他們!協助他們!”
“請問梁先生,我們怎麽協助他們?”是那天代表學生和方孟敖對話的那個東北學生在發問了。
“我們懂經濟,可以幫他們查賬!”大聲嚷出這句話的竟是謝木蘭!
許多人都向謝木蘭的方向望去。
何孝鈺想要阻止謝木蘭已經來不及了。
梁經綸也一驚,這才望見了何孝鈺和謝木蘭,飛快地盯了她們一眼,接著向身旁一個學生使了個眼色。
那學生當時沒動,但已做好走向何孝鈺、謝木蘭的準備。
梁經綸不再看何孝鈺和謝木蘭,向著人群:“至於怎樣爭取我們的合法權益,最重要的是兩條:第一,同學們不能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跟槍彈對抗;第二,我們怎樣協助北平青年航空服務隊把當局的貪腐真正地揭露出來!你們商量一下,每校選出一個代表,十分鍾後到後麵的房間,我們開會。”
底下立刻人聲紛雜起來。
那個收到梁經綸眼色的學生這時已悄然鑽進人群,向何孝鈺、謝木蘭擠去。
崔中石家北屋客廳的一角,一個高幾上擺著一台手搖唱機,這時已經被打開。
唱片已經擺好,崔中石搖了最後幾把搖柄,發條上足了。他將唱針對準了正在轉動的唱盤。
立刻,周璿原唱的歌聲傳了出來:
浮雲散,明月照人來……
崔中石動情地望向了方孟敖。
方孟敖的目光漸漸收了,神思卻顯然已經隨著歌聲飄向了看不見的空間,已經飛逝的過去。
團圓美滿,今朝最……
“儂煩不煩啊?老是這首曲子,耳朵都起繭了。”葉碧玉捧著一個茶盤,托著沏好龍井的茶壺和兩個杯子,進門就嘮叨。
周璿仍在唱著:
清淺池塘,鴛鴦戲水。
紅裳翠蓋,並蒂蓮開……
“謝謝嫂夫人。”方孟敖站起接茶。
“方大隊長快坐下。”葉碧玉對他卻是過分地熱情,“你不知道啦,要麽就十天半月不回家,回家就聽這個曲子。方大公子不是外人,也不是你嫂子疑心重。三年前去了趟南京,就喜歡上了這首歌,也不知道是哪個美人唱給他聽的。人在家裏,心卻在別人身上。”
崔中石好生尷尬,望向了方孟敖。
方孟敖卻一陣感動湧了上來。
三年前在杭州筧橋航校初見崔中石的那一幕如在眼前:
方孟敖手裏拿著母親和妹妹的照片,在低聲吟唱《月圓花好》。
崔中石眼中閃出了淚花,跟著他吟唱了起來。
一曲吟罷,崔中石緊緊地握住了方孟敖的手,那聲音動人心旌:“孟敖同誌,我代表黨,代表組織,送你一個祝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
那孫秘書聽他這般說,不禁又看了一眼手表。
方孟敖:“怎麽?還有誰等著見崔副主任?”
顧維鈞宅邸曾可達住所外。
五人小組每個成員的住所都派有四名警衛,院門階梯邊兩位,通往住所的兩邊路口各站著一位。
一個中央軍的軍官,就是昨晚開車來接曾可達的那個軍官,帶著四名警衛來了。
路口的警衛、階梯邊的警衛同時行禮。
那軍官:“換崗了。你們回營吃飯吧。”
原來的四名警衛:“是!”放下了手,邁著軍步走了開去。
那軍官使了個眼色,兩個警衛立刻在東西路口站定了。
那軍官這才望向另外兩個警衛:“跟我來吧,長官正在等你們。”
這兩個警衛竟是沿路跟蹤崔中石的那兩個青年特工!
門口是那個軍官在站崗。
客廳頂上一個很大的風扇停在那裏,並沒有開動。
兩個青年特工進去一眼就看見,曾可達正坐在沙發上看材料,手裏拿著一把折扇在扇著。
兩個青年特工同時並步行禮:“可達同誌,我們來了。”
曾可達抬起了頭,望見兩個人的帽簷下都在流汗:“辛苦了。熱就把風扇開了吧。”
兩個青年特工同時答道:“可達同誌,厲行節約,我們不熱。”
曾可達站起來:“也不省這點電。”親自過去開了風扇的開關。
風扇轉了起來,立刻滿室生風!
“坐吧。”曾可達坐回沙發上。
兩個青年特工各端著一把椅子在他對麵的茶幾前輕輕放下,筆直地坐著。
“說說情況吧。”曾可達收拾好了材料,用一個茶杯蓋壓著,開始專注地聽兩人匯報。
一個青年特工從身上拿出了那一卷《大公報》雙手遞給曾可達:“到德州站的時候上來一個人,給了崔中石這份《大公報》。崔中石從第一版看到了最後一版。我們懷疑這是他們接頭的方式,秘密就在這份報紙上。”
曾可達隻瞄了一眼那份報紙的第一個版麵,就沒有再看,隻問道:“你們研究了嗎?”
另一個青年特工答道:“每個版麵都看了,沒有任何字跡,也沒有任何記號。”
曾可達:“那就不要看了。”
一個青年特工:“我們認為,崔中石如果是共黨,共黨組織的指示就一定在這份報紙上。請可達同誌斟酌。”
曾可達望向二人:“那我們就一起來斟酌一下吧。”把報紙攤在茶幾上。
兩個青年特工站起來,走到曾可達那邊,一起低頭看著報紙。
曾可達望著第一版一篇報道:“看著這篇報道。記住我說的數字,你們按數字記住每個字。”
兩個青年特工睜大了眼,專注地望著那篇報道。
曾可達:“七、十三、十四、二十六、三十二、五十四、五十九、六十。”停住了。
兩個青年對望了一眼,有些明白了。
曾可達:“念出文字吧。”
“方、同、誌、明、天、到、北、平。”兩個青年同時輕聲念完,立刻露出佩服的目光,“他們是在用密碼檢字法接頭!”
“是呀。”曾可達感歎了一句,“不要研究了,一萬年也研究不出結果的。”
突然,電話鈴聲響了。
曾可達站了起來,兩個青年特工便自覺地想退出去。
“你們坐。”曾可達走過去接電話,聽了一會兒,“方大隊長有權力去崔中石家,你們不許幹涉。關注那個孫秘書的動向就行。”放下了電話。
一個青年特工:“可達同誌,正要向您報告,火車到站後有兩輛車開到了站台上接崔中石。一台是北平警察局的吉普,一台是奧斯汀小轎車,像是北平分行的車牌號。方孟韋和徐鐵英的秘書親自接的崔中石。”
曾可達站在那裏,想了想,然後對兩個青年特工:“坐吧。給你們布置下一步的工作。”
“你找哪位啦?”葉碧玉開了院門,望著眼前這位挺拔的飛行員軍官,滿臉防範。
方孟敖站在門外,當然知道這個開門的就是崔中石的夫人,目光便流露出詫異:他想象中的崔夫人是個知識女性,而眼前站著的分明是一個典型的上海弄堂女人。
方孟敖更得禮貌了:“請問是崔副主任的夫人嗎?我叫方孟敖,崔副主任經常到杭州看我。”
“哦!”葉碧玉這一聲有些誇張,卻是由衷發出來的,“儂就是方大公子啊!快進來,中石呀,中石!方大公子來啦!”
崔中石在北屋門口的目光!
方孟敖在院門內的目光!
葉碧玉關院門的動作似乎因兩人目光的凝固,比正常的速度慢了一半。
院門關上了,閂上了。
方孟敖大步向崔中石走去。
崔中石緩慢地向方孟敖迎來。
葉碧玉動作更快,超過了方孟敖:“快到屋裏坐,我去切西瓜。”說話間已從崔中石身邊進了北屋。
方孟敖和崔中石在院內站住了,相顧無言。
突然,方孟敖不再看崔中石,眼睛大亮,擦肩走過崔中石,向北屋門走去。
北屋門邊,左邊大兒子趴著門框,右邊小女兒趴著門框。
兩雙好奇的眼都在看著這個仿佛比院內那棵槐樹還高的叔叔!
方孟敖在北屋門口站住了,彎下腰:“你是平陽,你是伯禽。”
兩個孩子仍趴在門框邊,先後點了下頭。
崔中石過來了:“這是方叔叔。還不叫方叔叔好?”
大兒子伯禽、小女兒平陽這才站直了身子,同時行著當時學校教過的流行鞠躬禮:“方叔叔好!”
方孟敖兩手同時插進了褲兜,抽出來時向兩個孩子同時攤開,手掌心裏各有一把美國巧克力!
太奢侈了!伯禽和平陽目光大亮,卻沒有立刻去接,同時望向父親。
崔中石:“還不謝過方叔叔?”
“謝過方叔叔!”兩個孩子都是用兩隻手才將方孟敖掌心中的兩大把巧克力拿完。
崔中石:“回房間去,做作業。”
兩個孩子又十分禮貌地說了一句:“謝謝方叔叔!”小跑著高興地奔西屋去了。
葉碧玉顯然切好了西瓜來到了門邊:“方大公子先坐,你們談,我去沏一壺西湖龍井。今年的新茶,中石幾次吵著要喝,我一直沒有開封,就知道留著有貴客來。”
果然嘮叨。
方孟敖今天好耐心,連說了好幾聲:“謝謝!謝謝!謝謝了……”
“還不陪方大公子進屋坐!”人已經向西屋走了,那葉碧玉還在嘮叨,“你個金庫副主任也不知道是怎麽當上的……”
崔中石望著方孟敖苦笑了一下。
方孟敖回以爽朗的一笑。
兩人這才進了北屋的門。
暮色悄然蒼茫,院子裏那棵槐樹上空出現了幾點歸巢的鴉影。
和敬公主府大院。
越來越多的烏鴉在暮色中歸巢,不是落在崔中石家小院那棵槐樹上,而是在一大片濃蔭的大樹上空盤旋。給人一種平常百姓鳥,飛入帝王家的感覺。
可這時舊時的帝王家卻聚集了比平常百姓生活還慘的東北流亡學生。
方孟敖將住所讓給了他們,可入學依舊是夢想,吃飯也還是沒有給解決。
迫於壓力,北平市民食調配委員會運來了幾卡車餅幹,發到每人手裏也就隻有兩包。許多人都聚集在院落裏,分外地安靜,因為梁經綸來了,還有好些燕大學生自治會的同學也來了。
何孝鈺、謝木蘭也被燕大的同學叫來了,這時悄悄地站在院子的角落,掩藏在東北同學的人群中。
梁經綸站在一座宮門建築的石階上,他的身邊站著好幾個健壯的男學生,這幾個男學生中出現了幾張熟悉的麵孔——竟是昨天晚上騎自行車護送曾可達的那幾個青年,隱蔽的中正學社特務學生!
“我們很內疚!”梁經綸對著無數雙渴望的眼睛說話了,“還是沒有能給你們爭取到入學的合法身份,甚至沒能給你們爭取到每天半斤的糧食。”
一片鴉雀無聲——嚴格地說,隻有歸巢的鴉雀在樹上鳴叫的聲音。學生們仍然安靜地在等著聽梁經綸說話。
梁經綸接著說道:“沒有什麽救世主了!同學們,要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全靠我們自己!”
“反對腐敗!”一個東北學生帶頭喊起了口號。
“反對腐敗!”許多聲音跟著喊了起來。
——“反對內戰!”
“反對內戰!”
——“反對迫害!”
“反對迫害!”
樹上的鴉雀都被驚得滿天飛了起來!
梁經綸雙手下壓,示意學生們安靜。
大家“三反”以後,又安靜了下來。
梁經綸:“但是,我們還是要相信,有更多有良知的人在關心你們。許多德高望重的民主人士在關心你們,當局也有正義的人士在關心你們。你們為什麽能住進這座住所,北平青年航空服務隊就有正義心!他們如果真心反貪腐反迫害,我們就應該以百倍的真心歡迎他們!協助他們!”
“請問梁先生,我們怎麽協助他們?”是那天代表學生和方孟敖對話的那個東北學生在發問了。
“我們懂經濟,可以幫他們查賬!”大聲嚷出這句話的竟是謝木蘭!
許多人都向謝木蘭的方向望去。
何孝鈺想要阻止謝木蘭已經來不及了。
梁經綸也一驚,這才望見了何孝鈺和謝木蘭,飛快地盯了她們一眼,接著向身旁一個學生使了個眼色。
那學生當時沒動,但已做好走向何孝鈺、謝木蘭的準備。
梁經綸不再看何孝鈺和謝木蘭,向著人群:“至於怎樣爭取我們的合法權益,最重要的是兩條:第一,同學們不能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跟槍彈對抗;第二,我們怎樣協助北平青年航空服務隊把當局的貪腐真正地揭露出來!你們商量一下,每校選出一個代表,十分鍾後到後麵的房間,我們開會。”
底下立刻人聲紛雜起來。
那個收到梁經綸眼色的學生這時已悄然鑽進人群,向何孝鈺、謝木蘭擠去。
崔中石家北屋客廳的一角,一個高幾上擺著一台手搖唱機,這時已經被打開。
唱片已經擺好,崔中石搖了最後幾把搖柄,發條上足了。他將唱針對準了正在轉動的唱盤。
立刻,周璿原唱的歌聲傳了出來:
浮雲散,明月照人來……
崔中石動情地望向了方孟敖。
方孟敖的目光漸漸收了,神思卻顯然已經隨著歌聲飄向了看不見的空間,已經飛逝的過去。
團圓美滿,今朝最……
“儂煩不煩啊?老是這首曲子,耳朵都起繭了。”葉碧玉捧著一個茶盤,托著沏好龍井的茶壺和兩個杯子,進門就嘮叨。
周璿仍在唱著:
清淺池塘,鴛鴦戲水。
紅裳翠蓋,並蒂蓮開……
“謝謝嫂夫人。”方孟敖站起接茶。
“方大隊長快坐下。”葉碧玉對他卻是過分地熱情,“你不知道啦,要麽就十天半月不回家,回家就聽這個曲子。方大公子不是外人,也不是你嫂子疑心重。三年前去了趟南京,就喜歡上了這首歌,也不知道是哪個美人唱給他聽的。人在家裏,心卻在別人身上。”
崔中石好生尷尬,望向了方孟敖。
方孟敖卻一陣感動湧了上來。
三年前在杭州筧橋航校初見崔中石的那一幕如在眼前:
方孟敖手裏拿著母親和妹妹的照片,在低聲吟唱《月圓花好》。
崔中石眼中閃出了淚花,跟著他吟唱了起來。
一曲吟罷,崔中石緊緊地握住了方孟敖的手,那聲音動人心旌:“孟敖同誌,我代表黨,代表組織,送你一個祝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