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聲汽笛長鳴,一道強光直射,那列載著一千噸糧食的火車在幾百米外噴著氣進站了!
馬漢山站穩了身子,發現火車來了,更得拚命了,可幾支槍已經擋住了他。
“不要鬧了!”一直沒有吭聲的那個軍需處長走到了馬漢山和特務營長身邊,“馬局長,我們是奉軍令行事。您是有身份的,何苦鬧得弟兄們傷了您,我們也不好交代。”
運糧的火車已經隆隆駛近了。
軍需處長大聲喊道:“我們的車,還有民食調配委員會的車都開進來!準備運糧!”
建豐同誌之賞識曾可達有很多方麵。其中之一,就是曾可達能耐勞苦。每晚處理公務都要到三點左右,清晨照起不誤,精力依然充沛。
晚上十二點過了,曾可達正是一天中處理公文的緊張時刻。這時他站在顧宅住處的辦公桌前,望著一張國軍第四兵團和第九兵團不久前送來的最近軍事態勢圖,臉色十分凝重。
態勢圖正中的核心區標著“北平”兩個大字,在北平的西南方向標著“定興”“房山”“良鄉”“長辛店”,每一個地名前都有一個碩大的紅色箭頭!
曾可達順手又拿起了國防部不久前發來的密電。
夜太靜了,精神高度集中的人便容易自我產生幻聽。
開始是密電發報的聲音,接著是一個人解讀密電電文的聲音,在曾可達耳邊響起:“據華北剿總、國軍第四兵團密報,共軍華野二十餘萬兵力已從石家莊、保定各據點向北平之定興、房山、良鄉、長辛店推進。三至五日,以上四處將與共軍發生激烈之戰鬥。北平之共黨必將暗中配合共軍此次之軍事行動,挑動學生市民發起反對政府之風潮。曾督察可達務必切切注意,引導五人調查小組平息‘七五’‘七九’學生風潮。勿使北平動亂而幹擾華北剿總之前方軍事……”
曾可達閉了一下眼,睜開又望向那張軍事態勢圖,望向那幾個碩大的紅色箭頭——突然,一陣猛烈的炮聲仿佛從那幾個紅色箭頭迎麵轟來!
曾可達一震,本能地往後退了一步。定下神,才發現是桌上的電話鈴響了。
他知道,這時打電話的人,一定是了解自己作息時間而且有資格用這條專線的人。又定了定神,他才走過去,拿起了電話:“我是曾可達,請說。”
夜很靜,對方的聲音很清晰:“報告可達同誌,今晚可能會鬧出大事!”
是從南京跟蹤崔中石到北平的青年特工打來的。
曾可達依然很平靜:“不要急,慢慢說。”
對方的聲音:“是。方孟敖大隊突然去了北平火車站。聽說是國軍第四兵團也去了火車站,要將天津運來的糧食運到第四兵團去。”
曾可達怔了一下,接著問道:“馬漢山和他的民食調配委員會去車站沒有?”
對方的聲音:“他們早就在車站。後來知道第四兵團也要拉那車糧食,就通知了方大隊長,方大隊長剛才率領稽查大隊趕過去了。”
“知道了。你們在那裏繼續觀察,隨時匯報。”曾可達也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突發情況,掛了電話,急劇想著,又提起了話筒,看了一眼牆上的鍾,已過十二點,隻猶豫了一下,還是撥了電話。
由於是專線,電話立刻通了:“請問是南京二號專線嗎?是,我是曾可達。今天是你值班啊……對,有重要情況要報告建豐同誌……我也不忍心這個時候打電話,情況很複雜……謝謝了。”
因知道建豐同誌立刻就要親自通話了,曾可達站了起來,而且站得很直。
“可達同誌嗎?”親切的、帶著濃重奉化口音的聲音從電話那邊傳來了。
“報告建豐同誌,我是曾可達。”曾可達肅然之情立刻顯現,“這麽晚了還打攪您,您還在工作吧?”
話筒裏建豐的聲音:“沒有關係,國防部今晚發給你的北平最新軍事密報收到了嗎?”
曾可達:“收到了,建豐同誌,共軍惡化,確實到了十分猖獗的地步。”
話筒裏建豐的聲音:“軍事部署不歸我們管,如何遏製共軍的惡化,隻能寄希望於總統的英明部署了。我們當前是要配合總統的軍事部署,穩定後方的經濟和人心,尤其是五大城市的經濟。說說北平的情況吧。”
“是。”曾可達答道,開始擇要匯報,“白天北平民食調配委員會向五人小組報告,今晚揚子公司平津辦事處將運來一千噸糧食,說得很清楚,都是給北平配給的民食。剛才接到報告,國軍駐北平第四兵團插手了,聲言這一千噸糧食有八百噸是調配給他們的軍糧。這說明揚子公司不但掌控了民食調配這一塊的資源分配,還染指了資源供應委員會軍糧的資源分配。這隻老虎胃口越來越大了。”
話筒那邊出現了沉默。
曾可達也隻有等。
沉默其實也就幾秒鍾,話筒裏建豐的聲言又傳來了:“今天北平學生集聚華北剿總抗議的事件影響非常不好。全國好些報刊都做了負麵報道,明天影響還會繼續擴大。今晚這一千噸糧食就是為了平息事端給北平的民食配給,第四兵團為什麽會在這個時候來添亂子,你們調查過沒有?”
曾可達答道:“事情是突然發生的,我們還來不及調查,建豐同誌。我個人的想法,一定是揚子公司那邊拿了央行的借款又沒有將應該配給的民食供應給北平,現在我們查急了,他們便利用國軍,以供應軍糧為借口,來掩蓋民食調配那邊的貪腐,用心十分可惡。”
電話那邊建豐緊接著問道:“他們製造這樣的局麵,你準備怎麽處理?”
曾可達:“第一,今晚的糧食既然已經明確是用作民食配給,就不能讓第四兵團運走。而大戰在即,如此一來就可能影響第四兵團之軍心,這方麵隻能請建豐同誌親自向第四兵團說明事由。第二,以今晚的事為契機,立刻展開調查,揚子公司拿了央行的借款經營民食調配,到底把這些錢用到哪裏去了?第三,對第四兵團前來運糧的手續進行審查,用來保證國軍軍需的物資供應委員會,揚子公司怎麽也能從中插手?建豐同誌,金融市場已經全麵失控,經濟管製如果還操縱在他們手裏,總統前方的軍事部署,和我們下麵將要推行的幣製改革都將受到嚴重影響。您要下決心,而且要讓總統下決心,不能再任由孔宋集團控製黨國的經濟命脈了……”
“說事情就說事情。”話筒那邊突然傳來建豐同誌嚴厲的聲音,打斷了曾可達越來越激動的聲調。
曾可達一愣,怔在那裏。
短暫的沉默,建豐同誌的聲音又傳來了:“中華民國隻有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一個領袖。什麽這個集團那個集團的?還指名道姓!”
曾可達委屈,但更能理解建豐同誌的難處,立刻明白了“孔宋集團”這個說法何其敏感,當即回道:“是!建豐同誌,我接受您的批評,今後一定注意,戒慎恐懼。”
“戒慎是必要的,用不著恐懼。”話筒那邊建豐的聲音又平和了,繼而堅定鼓勵地說道,“xx反腐的信念絕不能動搖。你剛才的三條建議我都同意。今晚準備安排誰去阻止第四兵團運糧?”
曾可達:“這正是我要向建豐同誌具體匯報的。方孟敖的經濟稽查大隊聞訊已經去北平火車站了。”
話筒那邊建豐的聲音:“不是你安排去的?”
曾可達:“不是。聽說是北平民食調配委員會直接給方孟敖打的電話,他們就自己去了,並沒有向我請示報告。”
——這就是間接地告狀了。意思是告訴建豐,方孟敖大隊並不十分聽自己指揮。曾可達這時十分專注地等聽建豐同誌下麵的態度。
沉默了少頃,建豐的聲音:“方孟敖大隊隻有二十個人,他們的安全問題你考慮了嗎?”
曾可達的神情立時失落了,建豐同誌不問方孟敖的特立獨行,反而隻關心方孟敖的安全!
曾可達有意不立刻回話,以沉默表示自己的情緒。
自古追隨人主,依附人主,許多人才都能做到竭忠盡智甚至肝腦塗地。隻有一道心坎總難逾越,那就是人主把其他的人才看得比自己還重,比自己要高。這道心坎不邁過去,便往往嫉人憤事。建豐同誌重用方孟敖,曾可達一直心存疑慮,保有自己的看法。卻又擔心建豐同誌懷疑自己嫉妒人才,既不敢進一步坦言心跡,又不能放手控製方孟敖。今晚發生這樣的偶然事件,建豐同誌依然如此聽任方孟敖的率性而為。念想及此,他有了主意,那就讓方孟敖鬧去。借此觀察他的表現以及和崔中石的關係!
“有什麽顧慮嗎?”建豐同誌在電話那邊打破了沉默。
曾可達當然知道自己這樣的沉默是以失禮作為代價的,立刻用帶有惶恐的聲調彌補:“我失禮了,建豐同誌。我是在考慮您剛才提的問題,我沒有任何顧慮,隻是想,方孟敖大隊今後還要麵對央行,麵對他父親,麵對更大的貪腐勢力。許多更艱巨的任務都要靠他們去執行。今晚正是讓他們鍛煉處理這類事件的一次演練機會。任何勢力、任何事情都敢於麵對,才能夠執行好總統和建豐同誌力挽狂瀾的艱巨任務。當然,我會把握好五人小組對國軍第四兵團的態度。至於方孟敖和他的大隊在北平的安全,我向建豐同誌保證。”
“你能認識到這幾點,很好。”話筒那邊建豐的語氣表現出了欣慰,接下來說道,“任何時候都要記住,內外還是有別的,內外必須有別。”
這幾句話又使得曾可達精神一振,一邊咂摸,一邊興奮地等著建豐同誌進一步說明這個“內”指的是自己,而“外”指的是方孟敖。
可接下來建豐同誌的話又讓他失望了:“今晚民食調配委員會和第四兵團發生衝突的事隻能內部處理,軍心不能動搖,民心也不能動搖。消息不能透露,嚴防共黨利用,造成惡劣影響。”
“我明白,建豐同誌。”曾可達輕聲答道。
對方的電話掛了,曾可達手裏還拿著話筒在那裏想著。
“來人!”曾可達向門外叫道。
進來的是青年軍那個軍官。
曾可達低聲而嚴峻地說:“我今晚就要見梁經綸同誌,你們想辦法安排。”
加長的運糧火車一共有十五節車廂,停靠在站台邊竟然看不到尾部。
第四兵團運糧的十輪大卡車都開到了站台上,連北平民食調配委員會運糧的十輪大卡車也被他們臨時“征調”了,一輛接著一輛也看不到尾部。
火車的每節車廂門都被打開了,第四兵團特務營那一連士兵戒備著,帶來的工兵加緊將車廂的糧袋往一輛輛十輪大卡車上裝。
馬漢山站穩了身子,發現火車來了,更得拚命了,可幾支槍已經擋住了他。
“不要鬧了!”一直沒有吭聲的那個軍需處長走到了馬漢山和特務營長身邊,“馬局長,我們是奉軍令行事。您是有身份的,何苦鬧得弟兄們傷了您,我們也不好交代。”
運糧的火車已經隆隆駛近了。
軍需處長大聲喊道:“我們的車,還有民食調配委員會的車都開進來!準備運糧!”
建豐同誌之賞識曾可達有很多方麵。其中之一,就是曾可達能耐勞苦。每晚處理公務都要到三點左右,清晨照起不誤,精力依然充沛。
晚上十二點過了,曾可達正是一天中處理公文的緊張時刻。這時他站在顧宅住處的辦公桌前,望著一張國軍第四兵團和第九兵團不久前送來的最近軍事態勢圖,臉色十分凝重。
態勢圖正中的核心區標著“北平”兩個大字,在北平的西南方向標著“定興”“房山”“良鄉”“長辛店”,每一個地名前都有一個碩大的紅色箭頭!
曾可達順手又拿起了國防部不久前發來的密電。
夜太靜了,精神高度集中的人便容易自我產生幻聽。
開始是密電發報的聲音,接著是一個人解讀密電電文的聲音,在曾可達耳邊響起:“據華北剿總、國軍第四兵團密報,共軍華野二十餘萬兵力已從石家莊、保定各據點向北平之定興、房山、良鄉、長辛店推進。三至五日,以上四處將與共軍發生激烈之戰鬥。北平之共黨必將暗中配合共軍此次之軍事行動,挑動學生市民發起反對政府之風潮。曾督察可達務必切切注意,引導五人調查小組平息‘七五’‘七九’學生風潮。勿使北平動亂而幹擾華北剿總之前方軍事……”
曾可達閉了一下眼,睜開又望向那張軍事態勢圖,望向那幾個碩大的紅色箭頭——突然,一陣猛烈的炮聲仿佛從那幾個紅色箭頭迎麵轟來!
曾可達一震,本能地往後退了一步。定下神,才發現是桌上的電話鈴響了。
他知道,這時打電話的人,一定是了解自己作息時間而且有資格用這條專線的人。又定了定神,他才走過去,拿起了電話:“我是曾可達,請說。”
夜很靜,對方的聲音很清晰:“報告可達同誌,今晚可能會鬧出大事!”
是從南京跟蹤崔中石到北平的青年特工打來的。
曾可達依然很平靜:“不要急,慢慢說。”
對方的聲音:“是。方孟敖大隊突然去了北平火車站。聽說是國軍第四兵團也去了火車站,要將天津運來的糧食運到第四兵團去。”
曾可達怔了一下,接著問道:“馬漢山和他的民食調配委員會去車站沒有?”
對方的聲音:“他們早就在車站。後來知道第四兵團也要拉那車糧食,就通知了方大隊長,方大隊長剛才率領稽查大隊趕過去了。”
“知道了。你們在那裏繼續觀察,隨時匯報。”曾可達也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突發情況,掛了電話,急劇想著,又提起了話筒,看了一眼牆上的鍾,已過十二點,隻猶豫了一下,還是撥了電話。
由於是專線,電話立刻通了:“請問是南京二號專線嗎?是,我是曾可達。今天是你值班啊……對,有重要情況要報告建豐同誌……我也不忍心這個時候打電話,情況很複雜……謝謝了。”
因知道建豐同誌立刻就要親自通話了,曾可達站了起來,而且站得很直。
“可達同誌嗎?”親切的、帶著濃重奉化口音的聲音從電話那邊傳來了。
“報告建豐同誌,我是曾可達。”曾可達肅然之情立刻顯現,“這麽晚了還打攪您,您還在工作吧?”
話筒裏建豐的聲音:“沒有關係,國防部今晚發給你的北平最新軍事密報收到了嗎?”
曾可達:“收到了,建豐同誌,共軍惡化,確實到了十分猖獗的地步。”
話筒裏建豐的聲音:“軍事部署不歸我們管,如何遏製共軍的惡化,隻能寄希望於總統的英明部署了。我們當前是要配合總統的軍事部署,穩定後方的經濟和人心,尤其是五大城市的經濟。說說北平的情況吧。”
“是。”曾可達答道,開始擇要匯報,“白天北平民食調配委員會向五人小組報告,今晚揚子公司平津辦事處將運來一千噸糧食,說得很清楚,都是給北平配給的民食。剛才接到報告,國軍駐北平第四兵團插手了,聲言這一千噸糧食有八百噸是調配給他們的軍糧。這說明揚子公司不但掌控了民食調配這一塊的資源分配,還染指了資源供應委員會軍糧的資源分配。這隻老虎胃口越來越大了。”
話筒那邊出現了沉默。
曾可達也隻有等。
沉默其實也就幾秒鍾,話筒裏建豐的聲言又傳來了:“今天北平學生集聚華北剿總抗議的事件影響非常不好。全國好些報刊都做了負麵報道,明天影響還會繼續擴大。今晚這一千噸糧食就是為了平息事端給北平的民食配給,第四兵團為什麽會在這個時候來添亂子,你們調查過沒有?”
曾可達答道:“事情是突然發生的,我們還來不及調查,建豐同誌。我個人的想法,一定是揚子公司那邊拿了央行的借款又沒有將應該配給的民食供應給北平,現在我們查急了,他們便利用國軍,以供應軍糧為借口,來掩蓋民食調配那邊的貪腐,用心十分可惡。”
電話那邊建豐緊接著問道:“他們製造這樣的局麵,你準備怎麽處理?”
曾可達:“第一,今晚的糧食既然已經明確是用作民食配給,就不能讓第四兵團運走。而大戰在即,如此一來就可能影響第四兵團之軍心,這方麵隻能請建豐同誌親自向第四兵團說明事由。第二,以今晚的事為契機,立刻展開調查,揚子公司拿了央行的借款經營民食調配,到底把這些錢用到哪裏去了?第三,對第四兵團前來運糧的手續進行審查,用來保證國軍軍需的物資供應委員會,揚子公司怎麽也能從中插手?建豐同誌,金融市場已經全麵失控,經濟管製如果還操縱在他們手裏,總統前方的軍事部署,和我們下麵將要推行的幣製改革都將受到嚴重影響。您要下決心,而且要讓總統下決心,不能再任由孔宋集團控製黨國的經濟命脈了……”
“說事情就說事情。”話筒那邊突然傳來建豐同誌嚴厲的聲音,打斷了曾可達越來越激動的聲調。
曾可達一愣,怔在那裏。
短暫的沉默,建豐同誌的聲音又傳來了:“中華民國隻有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一個領袖。什麽這個集團那個集團的?還指名道姓!”
曾可達委屈,但更能理解建豐同誌的難處,立刻明白了“孔宋集團”這個說法何其敏感,當即回道:“是!建豐同誌,我接受您的批評,今後一定注意,戒慎恐懼。”
“戒慎是必要的,用不著恐懼。”話筒那邊建豐的聲音又平和了,繼而堅定鼓勵地說道,“xx反腐的信念絕不能動搖。你剛才的三條建議我都同意。今晚準備安排誰去阻止第四兵團運糧?”
曾可達:“這正是我要向建豐同誌具體匯報的。方孟敖的經濟稽查大隊聞訊已經去北平火車站了。”
話筒那邊建豐的聲音:“不是你安排去的?”
曾可達:“不是。聽說是北平民食調配委員會直接給方孟敖打的電話,他們就自己去了,並沒有向我請示報告。”
——這就是間接地告狀了。意思是告訴建豐,方孟敖大隊並不十分聽自己指揮。曾可達這時十分專注地等聽建豐同誌下麵的態度。
沉默了少頃,建豐的聲音:“方孟敖大隊隻有二十個人,他們的安全問題你考慮了嗎?”
曾可達的神情立時失落了,建豐同誌不問方孟敖的特立獨行,反而隻關心方孟敖的安全!
曾可達有意不立刻回話,以沉默表示自己的情緒。
自古追隨人主,依附人主,許多人才都能做到竭忠盡智甚至肝腦塗地。隻有一道心坎總難逾越,那就是人主把其他的人才看得比自己還重,比自己要高。這道心坎不邁過去,便往往嫉人憤事。建豐同誌重用方孟敖,曾可達一直心存疑慮,保有自己的看法。卻又擔心建豐同誌懷疑自己嫉妒人才,既不敢進一步坦言心跡,又不能放手控製方孟敖。今晚發生這樣的偶然事件,建豐同誌依然如此聽任方孟敖的率性而為。念想及此,他有了主意,那就讓方孟敖鬧去。借此觀察他的表現以及和崔中石的關係!
“有什麽顧慮嗎?”建豐同誌在電話那邊打破了沉默。
曾可達當然知道自己這樣的沉默是以失禮作為代價的,立刻用帶有惶恐的聲調彌補:“我失禮了,建豐同誌。我是在考慮您剛才提的問題,我沒有任何顧慮,隻是想,方孟敖大隊今後還要麵對央行,麵對他父親,麵對更大的貪腐勢力。許多更艱巨的任務都要靠他們去執行。今晚正是讓他們鍛煉處理這類事件的一次演練機會。任何勢力、任何事情都敢於麵對,才能夠執行好總統和建豐同誌力挽狂瀾的艱巨任務。當然,我會把握好五人小組對國軍第四兵團的態度。至於方孟敖和他的大隊在北平的安全,我向建豐同誌保證。”
“你能認識到這幾點,很好。”話筒那邊建豐的語氣表現出了欣慰,接下來說道,“任何時候都要記住,內外還是有別的,內外必須有別。”
這幾句話又使得曾可達精神一振,一邊咂摸,一邊興奮地等著建豐同誌進一步說明這個“內”指的是自己,而“外”指的是方孟敖。
可接下來建豐同誌的話又讓他失望了:“今晚民食調配委員會和第四兵團發生衝突的事隻能內部處理,軍心不能動搖,民心也不能動搖。消息不能透露,嚴防共黨利用,造成惡劣影響。”
“我明白,建豐同誌。”曾可達輕聲答道。
對方的電話掛了,曾可達手裏還拿著話筒在那裏想著。
“來人!”曾可達向門外叫道。
進來的是青年軍那個軍官。
曾可達低聲而嚴峻地說:“我今晚就要見梁經綸同誌,你們想辦法安排。”
加長的運糧火車一共有十五節車廂,停靠在站台邊竟然看不到尾部。
第四兵團運糧的十輪大卡車都開到了站台上,連北平民食調配委員會運糧的十輪大卡車也被他們臨時“征調”了,一輛接著一輛也看不到尾部。
火車的每節車廂門都被打開了,第四兵團特務營那一連士兵戒備著,帶來的工兵加緊將車廂的糧袋往一輛輛十輪大卡車上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