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更嚴肅了,就連站在王克俊身旁的陳繼承似乎都有了預感,向王克俊手裏那張公文瞄去。
王克俊已經站起來,習慣性地清了下嗓子:“諸位。鄙人受傅總司令作義長官委托,要向大家宣讀一份傅總司令親筆的重要函件!請各位起立!”
所有人都預感到了,一齊站了起來,目光全望向了王克俊。
“蔣總統、李副總統鈞鑒!”王克俊語氣沉重地念出了這兩個名字!
有軍職的人包括馬漢山都是兩腿一碰。無軍職的劉瑤章、許惠東包括方步亭也都跟著挺直了身子。
王克俊這才開始誦讀正文:
<em>作義蒙總統、副總統不棄,委以華北剿共總司令部總司令之重任,荷守禦華北鎮守平津之重責。年初以來,與數十萬共軍四麵作戰,平津交通被阻、晉察冀多處重鎮數度失守。賴將士用命,平津線得以打通,而環北平之石家莊、平山、阜平仍陷落於共軍,近日逼臨北平之保定、廊坊、房山激戰又起,非舉國軍五十萬將士浴血之力與共軍決一死戰無以克複失地,以盡守土之責。然守土者何?僅北平一城,數十萬國軍之軍需常陷於不濟;兩百萬市民皆陷於饑餓;人心浮動,學潮迭起!作義實不知守此饑餓之城、動亂之區,意義何在?尤使作義不能解者,7月5日北平市參議會擅議驅逐東北一萬五千學生於先,國軍第四兵團槍殺請願學生於後,竟因民食調配委員會配給糧食不足所致!該東北一萬五千學生皆國府動員來北平者,今北平市政界此舉何以與國府恤民之策相悖如此?‘七五’以來,東北學生、北平各學府師生及舉國各界,聲浪如潮淹罵作義!傅某為黨國軍人,有為國家疆場捐軀之義,無為各派官場受辱之責。軍心民意皆陷作義於不義,軍需民食皆掣作義於兩難,則不戰已敗!茲懇求總統、副總統斥除職下華北剿總之職,另簡賢能,或能解此內外之困,不負黨國重托!</em>
<em>傅作義 引咎陳詞</em>
<em>民國三十七年八月三日於北平</em>
陳詞近於悲憤,聞者無不愕然。
最驚愕的當然是陳繼承。傅作義是華北最高軍事長官,自己是僅次於他的軍事長官,同有鎮守北平指揮華北戰局之責,他事先擬好的辭職函自己竟毫不知情,卻突然拿到這個會議上來念,而書函中指責之人首推就是自己!不禁又羞又惱,蒙在那裏。
唯有曾可達眼睛亮了。他立刻想起了建豐同誌電話中的聲音:“陳繼承、馬漢山之流敢於搗亂,你就去找傅作義將軍,也可以去找李宗仁副總統,他們會站在我們一邊……”
他知道今天這一仗自己這邊贏了,可陳繼承他們不會死心,暗中用目光掃視著不同人的反應,等待即將發生的短兵相接。
王克俊念完了便將那封辭職函隔著陳繼承雙手向李宇清遞去。
會議室內一片死寂,會議室窗外大樹上的蟬鳴便顯得十分聒耳!
“克俊兄。”李宇清望著遞在麵前的那封辭職函,臉色十分凝重,“傅總司令這封辭職函兄弟可不敢接呈。”
“那我就帶回去請傅總司令親呈總統和副總統。”王克俊立刻將辭職函放進了桌前的公文包內。
“我也傳達一下李副總統的指示吧。”李宇清說著又望了一眼王克俊,“聽了李副總統的意見,希望傅總司令不要再遞這封辭職函。”
曾可達的眼更亮了,心裏更有底了。
馬漢山那張原來滿有底氣的臉已經完全沒有底了。
一直不露聲色的徐鐵英,這時雖仍不露聲色,眼睛卻睜得很大,他要開始盤算如何應變了。
方步亭也在凝神等待,等待的是什麽,他的眼中依然是一片迷茫。
李宇清直接傳達李宗仁副總統的指示了:
<em>國民政府乃全體國民之政府,全體國民乃國民政府之國民。茲有東北一萬五千多學生,因戰亂蒙政府體恤安排遷至北平就讀,此政府對國民應負之責任。北平市政府及駐北平黨國各機關部門均應一視同仁妥善安置。7月4日北平市參議會所提交遣散東北學生之提案殊欠穩妥,以致7月5日爆發東北學生與政府之衝突。民心浮動,舉國嘩然,使政府之形象受損,更貽共黨攻擊之口實。近日以來,國府已有明確指令,務必安撫學生,北平各機關部門竟無任何舉措,以致學潮愈演愈烈,矛頭直指肩負華北戰局重任之傅作義總司令。宗仁身為國府副總統且曾任北平行轅主任,心常不忍。特命行轅留守處副官長李宇清代表本人親臨聚會現場安撫民眾。民眾所提一切合理之要求、合法之情事,均應盡力應承。對‘七五事件’負有直接責任者,亦應挺身麵對民眾,各引其咎。</em>
<em>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副總統 李宗仁</em>
<em>民國三十七年八月三日</em>
陳繼承臉色大變!
馬漢山臉色大變!
還有那個一直沒有吭聲的許惠東也臉色大變!
“這就是李副總統和傅總司令的指示嗎?”陳繼承緩過神來兀自大聲問道。
李宇清第一個不高興了:“陳副總司令,鄙人總不敢假傳李副總統的指示吧?”
陳繼承又轉望向王克俊:“王秘書長,傅總司令是華北剿總的總司令,我陳繼承還是華北剿總的副總司令。麵對共黨,麵對共黨操縱的學潮,傅總司令做出這樣的表態,總應該事先跟我打個招呼吧?”
王克俊的臉也淡淡的:“報告陳副總司令,這樣的話您應該親自去問傅總司令。克俊不便轉達。”
“那好!”陳繼承已經氣急敗壞了,“我也可以向南京辭職,還可以直接電話報告蔣總統!”說完徑自離座,亂步走出了會場。
“執行李副總統的指示吧。”李宇清開始主持,“劉市長、許參議長,請你們會同協商,能不能先撤銷北平市參議會7月4日那個提案,然後拿出一個救濟東北學生的方案。對北平市這幾個月來的民食配給和民生物資做一次清查。”
劉瑤章和許惠東對望了一眼。
許惠東麵容黯淡,答道:“我去召集參議會,傳達李副總統的意見。”
劉瑤章:“救濟東北學生的方案我已經做了三個了,如果需要我還可以再做一次。至於北平市這幾個月的民食配給和民生物資的清查,我無能為力。國防部調查組就在北平,他們應該清查,能夠清查。”
李宇清立刻望向了曾可達:“曾督察。”
曾可達:“我們清查!一定清查到底!國防部稽查大隊的方大隊長還在門外等著馬副主任。馬副主任似乎應該配合一下。”
馬漢山望向曾可達,同時也望向了跟曾可達站在一起的徐鐵英。
徐鐵英這時兩眼卻望著前方,並不看他。
馬漢山嚷道:“什麽配合,拿銬子來,老子去頂罪就是!”
北平市民調會總儲倉庫大門外,人群突然激動起來!
被兩個男同學護衛著已經擠到了接近人群邊緣的何孝鈺回頭一望,眼睛從來沒有這樣亮過!
幾乎不用軍警維持秩序,激動的學生人群自覺地讓開了一條通道。
她隻能看見一輛敞篷吉普車的後排站著馬漢山,居然高舉著一隻手——那隻手上戴著手銬,另一隻手卻吊著繃帶!
學生人群發出了歡呼!許多人在跳躍!
何孝鈺太想看見開那輛吉普的人了,可隻有讓開道的學生能看見,那當然是方孟敖!
何孝鈺從來沒有這樣向人家提出過要求,竟然向護衛她的一個男同學說道:“抱起我,讓我看看。”
那男同學隻淺笑著搖了搖頭。
何孝鈺站在那裏不願意走了,她一定要等著看到那個人的身影。
由於學生的配合,吉普不久便開到了大門邊。
何孝鈺終於看到了跳下車的那個身影——方孟敖沒有任何做作,也沒有跟任何人打一聲招呼,隻是雙手將後排的馬漢山舉起放下了車。
何孝鈺看得更清楚了,方孟敖並排引著馬漢山走進了民調會的大門。
在人群裏,幾乎同時,另一雙眼卻望向了烈日當中的天空——老劉同誌的眼中慢慢浮現出了連綿的群山!
太陽下出現了綿延山西、河北、河南八百多裏的太行山脈!
河北平山縣,但見太行山主脈在這裏如一條龍蛇不管不顧磅礴逶迤往南而去,卻甩下方圓百裏一堆群山。山巒的北處盡頭,俯瞰即是人煙輻輳之華北平原,往南皆莽莽蒼蒼,人跡罕至。
曆史的聲音突然慷慨激昂,在這片群山上空響起:“就在距北平西北兩百多公裏處,公元1948年,河北平山縣這一片太行山的餘脈,因一處名西柏坡的村落而赫然史冊!是年5月,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的中共中央核心機關移蹕於此。潛龍勿用,任國民黨空軍飛機搜尋轟炸,中共領袖深藏在千山萬壑之中;飛龍在天,彈指間便將發動決定中國命運的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一二日內便可龍行虎步,定都北平。”
那畫麵在陽光下倏地停住了,顯出了萬山叢中隱約可見的那一片院落,這片院落就坐落在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
隱約傳來馬蹄聲急,但見一行五騎,穿行在山道上,閃過山道旁散落民居。
零碎的小塊莊稼地,遙有村民耕作,顯然常聽見這樣的馬蹄聲,因此並不驚詫,隻是停下鋤頭向五騎馬上穿著灰色軍服的人笑著招了招手,依舊耕作。
一棵參天大樹蔭蔽下的小道旁,站著好些警戒的軍人,一行五騎立即勒住了韁繩。
第一騎馬上的軍人翻身下馬——竟是華北局城工部部長劉雲。
跟著的四騎軍人都翻身下了馬。
劉雲將韁繩遞給了一個軍人,又取下腰間的手槍遞給他:“在這裏等著。”
“是!”
劉雲獨自一人向大樹下走去。
一個腰別手槍的軍人,帶著兩個執槍的士兵迎了過來:“是劉雲部長嗎?”
“是。華北城工部部長劉雲前來匯報工作!”
那個腰別手槍的軍人:“周副主席在等你,跟我來吧。”
“是!”劉雲跟著那個軍人向遠處那座院落大門走去。
王克俊已經站起來,習慣性地清了下嗓子:“諸位。鄙人受傅總司令作義長官委托,要向大家宣讀一份傅總司令親筆的重要函件!請各位起立!”
所有人都預感到了,一齊站了起來,目光全望向了王克俊。
“蔣總統、李副總統鈞鑒!”王克俊語氣沉重地念出了這兩個名字!
有軍職的人包括馬漢山都是兩腿一碰。無軍職的劉瑤章、許惠東包括方步亭也都跟著挺直了身子。
王克俊這才開始誦讀正文:
<em>作義蒙總統、副總統不棄,委以華北剿共總司令部總司令之重任,荷守禦華北鎮守平津之重責。年初以來,與數十萬共軍四麵作戰,平津交通被阻、晉察冀多處重鎮數度失守。賴將士用命,平津線得以打通,而環北平之石家莊、平山、阜平仍陷落於共軍,近日逼臨北平之保定、廊坊、房山激戰又起,非舉國軍五十萬將士浴血之力與共軍決一死戰無以克複失地,以盡守土之責。然守土者何?僅北平一城,數十萬國軍之軍需常陷於不濟;兩百萬市民皆陷於饑餓;人心浮動,學潮迭起!作義實不知守此饑餓之城、動亂之區,意義何在?尤使作義不能解者,7月5日北平市參議會擅議驅逐東北一萬五千學生於先,國軍第四兵團槍殺請願學生於後,竟因民食調配委員會配給糧食不足所致!該東北一萬五千學生皆國府動員來北平者,今北平市政界此舉何以與國府恤民之策相悖如此?‘七五’以來,東北學生、北平各學府師生及舉國各界,聲浪如潮淹罵作義!傅某為黨國軍人,有為國家疆場捐軀之義,無為各派官場受辱之責。軍心民意皆陷作義於不義,軍需民食皆掣作義於兩難,則不戰已敗!茲懇求總統、副總統斥除職下華北剿總之職,另簡賢能,或能解此內外之困,不負黨國重托!</em>
<em>傅作義 引咎陳詞</em>
<em>民國三十七年八月三日於北平</em>
陳詞近於悲憤,聞者無不愕然。
最驚愕的當然是陳繼承。傅作義是華北最高軍事長官,自己是僅次於他的軍事長官,同有鎮守北平指揮華北戰局之責,他事先擬好的辭職函自己竟毫不知情,卻突然拿到這個會議上來念,而書函中指責之人首推就是自己!不禁又羞又惱,蒙在那裏。
唯有曾可達眼睛亮了。他立刻想起了建豐同誌電話中的聲音:“陳繼承、馬漢山之流敢於搗亂,你就去找傅作義將軍,也可以去找李宗仁副總統,他們會站在我們一邊……”
他知道今天這一仗自己這邊贏了,可陳繼承他們不會死心,暗中用目光掃視著不同人的反應,等待即將發生的短兵相接。
王克俊念完了便將那封辭職函隔著陳繼承雙手向李宇清遞去。
會議室內一片死寂,會議室窗外大樹上的蟬鳴便顯得十分聒耳!
“克俊兄。”李宇清望著遞在麵前的那封辭職函,臉色十分凝重,“傅總司令這封辭職函兄弟可不敢接呈。”
“那我就帶回去請傅總司令親呈總統和副總統。”王克俊立刻將辭職函放進了桌前的公文包內。
“我也傳達一下李副總統的指示吧。”李宇清說著又望了一眼王克俊,“聽了李副總統的意見,希望傅總司令不要再遞這封辭職函。”
曾可達的眼更亮了,心裏更有底了。
馬漢山那張原來滿有底氣的臉已經完全沒有底了。
一直不露聲色的徐鐵英,這時雖仍不露聲色,眼睛卻睜得很大,他要開始盤算如何應變了。
方步亭也在凝神等待,等待的是什麽,他的眼中依然是一片迷茫。
李宇清直接傳達李宗仁副總統的指示了:
<em>國民政府乃全體國民之政府,全體國民乃國民政府之國民。茲有東北一萬五千多學生,因戰亂蒙政府體恤安排遷至北平就讀,此政府對國民應負之責任。北平市政府及駐北平黨國各機關部門均應一視同仁妥善安置。7月4日北平市參議會所提交遣散東北學生之提案殊欠穩妥,以致7月5日爆發東北學生與政府之衝突。民心浮動,舉國嘩然,使政府之形象受損,更貽共黨攻擊之口實。近日以來,國府已有明確指令,務必安撫學生,北平各機關部門竟無任何舉措,以致學潮愈演愈烈,矛頭直指肩負華北戰局重任之傅作義總司令。宗仁身為國府副總統且曾任北平行轅主任,心常不忍。特命行轅留守處副官長李宇清代表本人親臨聚會現場安撫民眾。民眾所提一切合理之要求、合法之情事,均應盡力應承。對‘七五事件’負有直接責任者,亦應挺身麵對民眾,各引其咎。</em>
<em>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副總統 李宗仁</em>
<em>民國三十七年八月三日</em>
陳繼承臉色大變!
馬漢山臉色大變!
還有那個一直沒有吭聲的許惠東也臉色大變!
“這就是李副總統和傅總司令的指示嗎?”陳繼承緩過神來兀自大聲問道。
李宇清第一個不高興了:“陳副總司令,鄙人總不敢假傳李副總統的指示吧?”
陳繼承又轉望向王克俊:“王秘書長,傅總司令是華北剿總的總司令,我陳繼承還是華北剿總的副總司令。麵對共黨,麵對共黨操縱的學潮,傅總司令做出這樣的表態,總應該事先跟我打個招呼吧?”
王克俊的臉也淡淡的:“報告陳副總司令,這樣的話您應該親自去問傅總司令。克俊不便轉達。”
“那好!”陳繼承已經氣急敗壞了,“我也可以向南京辭職,還可以直接電話報告蔣總統!”說完徑自離座,亂步走出了會場。
“執行李副總統的指示吧。”李宇清開始主持,“劉市長、許參議長,請你們會同協商,能不能先撤銷北平市參議會7月4日那個提案,然後拿出一個救濟東北學生的方案。對北平市這幾個月來的民食配給和民生物資做一次清查。”
劉瑤章和許惠東對望了一眼。
許惠東麵容黯淡,答道:“我去召集參議會,傳達李副總統的意見。”
劉瑤章:“救濟東北學生的方案我已經做了三個了,如果需要我還可以再做一次。至於北平市這幾個月的民食配給和民生物資的清查,我無能為力。國防部調查組就在北平,他們應該清查,能夠清查。”
李宇清立刻望向了曾可達:“曾督察。”
曾可達:“我們清查!一定清查到底!國防部稽查大隊的方大隊長還在門外等著馬副主任。馬副主任似乎應該配合一下。”
馬漢山望向曾可達,同時也望向了跟曾可達站在一起的徐鐵英。
徐鐵英這時兩眼卻望著前方,並不看他。
馬漢山嚷道:“什麽配合,拿銬子來,老子去頂罪就是!”
北平市民調會總儲倉庫大門外,人群突然激動起來!
被兩個男同學護衛著已經擠到了接近人群邊緣的何孝鈺回頭一望,眼睛從來沒有這樣亮過!
幾乎不用軍警維持秩序,激動的學生人群自覺地讓開了一條通道。
她隻能看見一輛敞篷吉普車的後排站著馬漢山,居然高舉著一隻手——那隻手上戴著手銬,另一隻手卻吊著繃帶!
學生人群發出了歡呼!許多人在跳躍!
何孝鈺太想看見開那輛吉普的人了,可隻有讓開道的學生能看見,那當然是方孟敖!
何孝鈺從來沒有這樣向人家提出過要求,竟然向護衛她的一個男同學說道:“抱起我,讓我看看。”
那男同學隻淺笑著搖了搖頭。
何孝鈺站在那裏不願意走了,她一定要等著看到那個人的身影。
由於學生的配合,吉普不久便開到了大門邊。
何孝鈺終於看到了跳下車的那個身影——方孟敖沒有任何做作,也沒有跟任何人打一聲招呼,隻是雙手將後排的馬漢山舉起放下了車。
何孝鈺看得更清楚了,方孟敖並排引著馬漢山走進了民調會的大門。
在人群裏,幾乎同時,另一雙眼卻望向了烈日當中的天空——老劉同誌的眼中慢慢浮現出了連綿的群山!
太陽下出現了綿延山西、河北、河南八百多裏的太行山脈!
河北平山縣,但見太行山主脈在這裏如一條龍蛇不管不顧磅礴逶迤往南而去,卻甩下方圓百裏一堆群山。山巒的北處盡頭,俯瞰即是人煙輻輳之華北平原,往南皆莽莽蒼蒼,人跡罕至。
曆史的聲音突然慷慨激昂,在這片群山上空響起:“就在距北平西北兩百多公裏處,公元1948年,河北平山縣這一片太行山的餘脈,因一處名西柏坡的村落而赫然史冊!是年5月,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的中共中央核心機關移蹕於此。潛龍勿用,任國民黨空軍飛機搜尋轟炸,中共領袖深藏在千山萬壑之中;飛龍在天,彈指間便將發動決定中國命運的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一二日內便可龍行虎步,定都北平。”
那畫麵在陽光下倏地停住了,顯出了萬山叢中隱約可見的那一片院落,這片院落就坐落在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
隱約傳來馬蹄聲急,但見一行五騎,穿行在山道上,閃過山道旁散落民居。
零碎的小塊莊稼地,遙有村民耕作,顯然常聽見這樣的馬蹄聲,因此並不驚詫,隻是停下鋤頭向五騎馬上穿著灰色軍服的人笑著招了招手,依舊耕作。
一棵參天大樹蔭蔽下的小道旁,站著好些警戒的軍人,一行五騎立即勒住了韁繩。
第一騎馬上的軍人翻身下馬——竟是華北局城工部部長劉雲。
跟著的四騎軍人都翻身下了馬。
劉雲將韁繩遞給了一個軍人,又取下腰間的手槍遞給他:“在這裏等著。”
“是!”
劉雲獨自一人向大樹下走去。
一個腰別手槍的軍人,帶著兩個執槍的士兵迎了過來:“是劉雲部長嗎?”
“是。華北城工部部長劉雲前來匯報工作!”
那個腰別手槍的軍人:“周副主席在等你,跟我來吧。”
“是!”劉雲跟著那個軍人向遠處那座院落大門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