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培東也依然沒有抬頭,擱筆的那一瞬間,望著電文,背後出現了劉雲!
劉雲的聲音:“謝老,這件事尤其不能讓方孟敖同誌知道,重要性您比我們更明白……”
謝培東抬起頭,嘴角掛著微笑,眼裏噙有淚星,望著還站在門口的方孟敖,將電文在桌上輕輕一推。
方孟敖走了過去,眼前一亮,目光轉向了桌上的電文紙!
方格電文紙,上麵是四位一組的數字,下麵對應著謝培東翻譯的文字: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勿念。關注孔雀東南飛!
這兩句詩出自《木蘭辭》。這首詩方孟敖從小就會背誦,小時還常以此逗笑表妹。電文用這兩句詩作答,顯然是告訴自己木蘭到了解放區。隱晦得如此簡明,到底是城工部的回答,還是姑爹自己的杜撰?
方孟敖不知看了多久,突然抄起了電文,拿在手中,望著姑爹:“對不起了,姑爹,請告訴我,4681是什麽字?”
“‘雀’字。”謝培東站起來,沒有再看他,踽踽走向了陽台,站在落地窗前。
望著姑爹的背影,方孟敖拿著電文,不知道還應不應該繼續追問下去。
突然,樓下大院有了動靜,傳來了開大門的聲音。
方孟敖見謝培東的身影在落地窗前竟無反應:“我爸和小媽回了?”
“是。”謝培東的背影終於回話了,“要不要把電文也給他們看?”
方孟敖怔怔地掏出了打火機,點燃手中的電文,向辦公室門走去。
門剛拉開,一陣微風拂麵吹來,方孟敖兩指一鬆,那份已成白灰的電文竟整張在空中飄了起來。
方孟敖不敢再看,走出了二樓辦公室。
“孟敖回了?”程小雲進了客廳門,得體地接過方孟敖詢問的目光,又望了一眼從樓梯上下來的謝培東,“都沒吃晚飯吧,我去熱麵包。”
“程姨。”方孟敖叫住了程小雲,突然望向方步亭,“爹,不吃您烤的麵包有十多年了,今天您去烤吧。”
方步亭愣在那裏。
方孟敖:“您不覺得程姨為了木蘭去警察局見徐鐵英很委屈嗎?”
聽了這句話,程小雲也怔在那裏。
方步亭望向了程小雲:“孟敖這是在讚你呢。十多年了,也該我下下廚房了。”
說著,向廚房走去。
程小雲還是跟了過去。
“程姨不要去。”方孟敖又叫住了她。
程小雲隻好又站住了,回過了頭:“他不知道東西放在哪裏……”
“我知道。”方步亭已經進了廚房。
謝培東也已下了樓梯,站在那裏。
方孟敖:“程姨,做飯、彈琴我都沒有我爸好。現在想給你彈一段,你願意聽嗎?”
程小雲又望了一眼謝培東。
謝培東沒有特別的反應。
程小雲隻好笑了一下:“好呀。”
方孟敖在鋼琴前坐下了,掀開了琴蓋:“程姨,你們聖約翰公學唱《聖母頌》,是不是古諾的版本?”
程小雲:“是古諾,中文翻譯有些不一樣……”
方孟敖:“沒關係。我試著彈,我們一起唱,好嗎?”說著,手一抬。
程小雲驚詫地發現,方孟敖這一抬手如此像父親!
第一個音符按響,接下來的行板就不像父親了,方步亭彈得像春風流水,方孟敖卻彈得像大江茫茫……
容不得思緒紛紜,前奏已完,程小雲唱了:
你為我們受苦難
起腔還有些緊張,兩個音節後純潔的動情和神聖出現了。
方孟敖動容了,謝培東望向了窗外的夜空,顯然也動容了。
方孟敖的低音也進來了。接著,不知從何處,小提琴聲也進來了:
替我們戴上鎖鏈
減輕我們的痛苦
一樓廚房裏,方步亭震撼在這裏,癡癡地望著窗外的大院。
整個天地間都是催人淚下的歌聲和琴聲:
我們跪在你的聖壇前麵,聖母馬利亞
方步亭眼眶浮出了淚影,猛地一震。
他突然看到了大院裏謝培東孤獨的身影!
用你溫柔雙手
天地間的歌聲琴聲伴著謝培東走向了竹林……
擦幹我們眼淚
方步亭閉上了眼,淚珠卻流下來了:
在我們苦難的時候
歌聲戛然停了,琴聲也戛然停了!
方步亭依然閉著淚眼。
客廳裏的方孟敖慢慢站起來,毫不掩飾眼中的淚花,望向程小雲。
程小雲更是還在淌著眼淚,回避了方孟敖的目光,望向客廳的門。
方孟敖跟著望去,客廳的門不知何時開了。
他再望樓梯口時,已經不見了姑爹。
方孟敖大步向客廳的門走去。
“孟敖!”程小雲在身後失聲喊道。
方孟敖站住了,程小雲走到了他身後。
程小雲:“你們是不是知道木蘭有別的事……”
“沒有。”方孟敖輕輕回了頭,“程姨,木蘭應該去了解放區。姑爹還有我爸其實都是很脆弱的人,哄著他們,全靠你了。”說著出門了。
程小雲:“你爸在為你烤麵包,你去哪兒……”
“不吃了。告訴我爸,我還得看看何伯伯。”方孟敖消失在門外。
何宅二樓何其滄房間裏,何其滄閉著眼在躺椅上,一瓶液輸完了。
何孝鈺熟練地抽出了針頭,用棉簽壓住了父親手上的針孔。
梁經綸輕輕走了過來,將掛液瓶的衣架搬回門口,取下液瓶,準備出去。
“交給孝鈺。”何其滄說話了。
梁經綸站在門口,回頭望去。
何其滄望著女兒:“你下去,有小米,就給我熬碗粥。”
“嗯。”何孝鈺將壓針孔的棉簽讓給了父親,轉身走到門口又接過了梁經綸手裏的液瓶,走了出去。
何其滄:“關上門。”
這是要問自己了,梁經綸輕輕關了門,習慣地端起了平時做筆記坐的那條矮凳,擺在躺椅前,準備坐下。
“坐遠點兒。”
梁經綸一怔,見先生的目光竟望著窗外,再端那條矮凳便覺得如此沉重,在離何其滄約一米處站住了。
何其滄:“就坐那裏吧。”
梁經綸坐下去時,第一次感覺距離先生如此之遠!
“你今年虛歲三十三了吧?”
梁經綸:“是。”
何其滄望向了梁經綸的頭:“這一年來,尤其是這一個多月,你的頭發白了很多,知道嗎?”
梁經綸:“知道。”
何其滄:“再看看我的頭發,是不是全白了?”
梁經綸:“是。”
何其滄倏地坐直了身子:“問你一個成語,什麽叫白頭如新?”
梁經綸一震:“先生……”
何其滄:“回答我!”
梁經綸:“我確實有些事沒有告訴先生。先生這樣問我,我現在把一切都告訴您……”
何其滄:“一切?”
梁經綸:“是。我從小沒有父親,沒有兄弟。後來我又有了一個父親,就是先生您。還有一個像先生一樣有恩於我的兄長……”
何其滄緊盯著他。
梁經綸:“這個人就是經國先生。”
何其滄:“你是蔣經國的人?”
這話如何回答?梁經綸隻好點了下頭。
何其滄:“又是共產黨的人?”
梁經綸搖了搖頭。
何其滄:“正麵回答我。”
梁經綸:“不是。”
何其滄:“那為什麽每次學潮都與你有關,國民黨幾次要抓你?”
梁經綸:“我參加了學聯。先生知道,學聯是華北各校師生自發的組織。”
一連幾問,何其滄選擇了相信,語氣也和緩了:“坐過來些。”
梁經綸把矮凳移了過來,微低著頭,坐在何其滄身前。
何其滄:“什麽時候認識蔣經國的?”
梁經綸:“高中畢業以後。”
何其滄:“比我還早?”
梁經綸:“那時抗戰剛開始,我去投軍。他看上了我寫的那篇《論抗戰時期後方之經濟》,當天就見了我。一番長談,他叫我不要去打仗,來考燕大。翁文灝先生給您的那封推薦信,就是他請翁先生寫的。”
何其滄好一陣沉默:“後來送你去哈佛,他也幫了忙?”
梁經綸:“是。經國先生給哈佛寫的推薦信。可那時從北平去香港,再從香港去美國很困難,都是經國先生安排的。”
何其滄:“知遇之恩呀。國士待你,國士報之?”
梁經綸:“經國先生雖然事事都聽他父親的,可是對宋家和孔家把持中華民國的經濟內心十分抵觸。他認為不從經濟上改變這種壟斷把持,中華民國就不是真正的民國。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有一批真正的經濟學家推動經濟改革。”
何其滄:“真正的經濟學家,還一批,有嗎?”
梁經綸:“在經國先生心裏,先生您就是真正的經濟學家……”
何其滄:“於是在美國讀完博士就叫你回燕大,當我的助手,推動他的經濟改革!”
梁經綸:“先生知道,那時正是宋子文放開貨幣兌換,把金融搞亂的時候。當時彈劾宋子文,出麵的是傅斯年先生那些人,但真正扳倒他的是先生您和另外幾個經濟學家在美國雜誌發表的那幾篇文章……”
何其滄眼睛閃過一絲亮光,望著窗外,梳理思緒。
梁經綸屏住呼吸,靜靜地等待。
“再問你一件事,要如實回答我。”何其滄又慢慢望向了梁經綸。
梁經綸像是知道他要問什麽了,隻點了下頭。
何其滄:“今天放木蘭去解放區是不是蔣經國的安排?”
梁經綸沒有說是,也沒有說不是,隻能對以蒼涼的目光。
何其滄:“因為你,還是因為方孟敖?”
梁經綸:“應該是因為我……木蘭一直誤以為我是共產黨。”
何其滄長歎了一聲:“不敢愛孝鈺,又不敢愛木蘭,你是把一生都交給蔣經國了?”
“我沒有把自己交給誰。”梁經綸這是今晚第一次否定了先生的說法,“先生知道,我們這些人出國留學,又回到祖國,不是為了某一個人,也不是為了某一個政黨……”
這一番告白,顯然觸動了何其滄的同感。
“是啊……”他慢慢躺了回去,望著上空,“一筆庚子賠款,美國政府把中國好幾代人都綁到他們的車上了……從清廷到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都隻能越來越依賴他們,我們這些美國留學回來的人也就成了這個國家名義上的精英,其實是做了依附美國的工具……國府為什麽給我安個經濟顧問的頭銜?蔣經國又為什麽如此苦心孤詣把你安排在我身邊?他們看重的不是我,更不是你,是我和司徒雷登的關係還有他的美國背景。沒有美國的援助,這個政府隻怕一天也維持不下去了。幣製改革喊了這麽久,中央銀行為什麽連一張新的金圓券都不敢印?他們是在指著美國1945年為國民政府代印的那二十億金圓券。這一向他們不斷要你逼著我寫幣製改革的論證給司徒雷登,就是想通過我們爭取美國人的支持,讓美國人兌現二戰時援助中國戰爭補償的承諾,同意用那二十億金圓券作為幣製改革的新貨幣。可現在又打內仗,又是貪腐,美國人就是同意發行那二十億金圓券,也不可能拿出這麽多美元來堅挺這二十億金圓券,更何況二十億金圓券遠遠滿足不了國統區的貨幣流通。結果就是動用軍事管製經濟的手段,禁止使用黃金、使用白銀、使用外幣,逼著中國人自己拿出家裏的黃金白銀來認購這個新發行的金圓券!一旦市場物資匱乏,金圓券就會失控,金圓券一旦失控,百姓從家裏拿出的黃金白銀就變成了廢紙……真出現這樣的後果,我們這些人到底是在為民請命還是為虎作倀!不敢想了……知道這幾天我為什麽又翻出《春秋》看嗎?”
劉雲的聲音:“謝老,這件事尤其不能讓方孟敖同誌知道,重要性您比我們更明白……”
謝培東抬起頭,嘴角掛著微笑,眼裏噙有淚星,望著還站在門口的方孟敖,將電文在桌上輕輕一推。
方孟敖走了過去,眼前一亮,目光轉向了桌上的電文紙!
方格電文紙,上麵是四位一組的數字,下麵對應著謝培東翻譯的文字: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勿念。關注孔雀東南飛!
這兩句詩出自《木蘭辭》。這首詩方孟敖從小就會背誦,小時還常以此逗笑表妹。電文用這兩句詩作答,顯然是告訴自己木蘭到了解放區。隱晦得如此簡明,到底是城工部的回答,還是姑爹自己的杜撰?
方孟敖不知看了多久,突然抄起了電文,拿在手中,望著姑爹:“對不起了,姑爹,請告訴我,4681是什麽字?”
“‘雀’字。”謝培東站起來,沒有再看他,踽踽走向了陽台,站在落地窗前。
望著姑爹的背影,方孟敖拿著電文,不知道還應不應該繼續追問下去。
突然,樓下大院有了動靜,傳來了開大門的聲音。
方孟敖見謝培東的身影在落地窗前竟無反應:“我爸和小媽回了?”
“是。”謝培東的背影終於回話了,“要不要把電文也給他們看?”
方孟敖怔怔地掏出了打火機,點燃手中的電文,向辦公室門走去。
門剛拉開,一陣微風拂麵吹來,方孟敖兩指一鬆,那份已成白灰的電文竟整張在空中飄了起來。
方孟敖不敢再看,走出了二樓辦公室。
“孟敖回了?”程小雲進了客廳門,得體地接過方孟敖詢問的目光,又望了一眼從樓梯上下來的謝培東,“都沒吃晚飯吧,我去熱麵包。”
“程姨。”方孟敖叫住了程小雲,突然望向方步亭,“爹,不吃您烤的麵包有十多年了,今天您去烤吧。”
方步亭愣在那裏。
方孟敖:“您不覺得程姨為了木蘭去警察局見徐鐵英很委屈嗎?”
聽了這句話,程小雲也怔在那裏。
方步亭望向了程小雲:“孟敖這是在讚你呢。十多年了,也該我下下廚房了。”
說著,向廚房走去。
程小雲還是跟了過去。
“程姨不要去。”方孟敖又叫住了她。
程小雲隻好又站住了,回過了頭:“他不知道東西放在哪裏……”
“我知道。”方步亭已經進了廚房。
謝培東也已下了樓梯,站在那裏。
方孟敖:“程姨,做飯、彈琴我都沒有我爸好。現在想給你彈一段,你願意聽嗎?”
程小雲又望了一眼謝培東。
謝培東沒有特別的反應。
程小雲隻好笑了一下:“好呀。”
方孟敖在鋼琴前坐下了,掀開了琴蓋:“程姨,你們聖約翰公學唱《聖母頌》,是不是古諾的版本?”
程小雲:“是古諾,中文翻譯有些不一樣……”
方孟敖:“沒關係。我試著彈,我們一起唱,好嗎?”說著,手一抬。
程小雲驚詫地發現,方孟敖這一抬手如此像父親!
第一個音符按響,接下來的行板就不像父親了,方步亭彈得像春風流水,方孟敖卻彈得像大江茫茫……
容不得思緒紛紜,前奏已完,程小雲唱了:
你為我們受苦難
起腔還有些緊張,兩個音節後純潔的動情和神聖出現了。
方孟敖動容了,謝培東望向了窗外的夜空,顯然也動容了。
方孟敖的低音也進來了。接著,不知從何處,小提琴聲也進來了:
替我們戴上鎖鏈
減輕我們的痛苦
一樓廚房裏,方步亭震撼在這裏,癡癡地望著窗外的大院。
整個天地間都是催人淚下的歌聲和琴聲:
我們跪在你的聖壇前麵,聖母馬利亞
方步亭眼眶浮出了淚影,猛地一震。
他突然看到了大院裏謝培東孤獨的身影!
用你溫柔雙手
天地間的歌聲琴聲伴著謝培東走向了竹林……
擦幹我們眼淚
方步亭閉上了眼,淚珠卻流下來了:
在我們苦難的時候
歌聲戛然停了,琴聲也戛然停了!
方步亭依然閉著淚眼。
客廳裏的方孟敖慢慢站起來,毫不掩飾眼中的淚花,望向程小雲。
程小雲更是還在淌著眼淚,回避了方孟敖的目光,望向客廳的門。
方孟敖跟著望去,客廳的門不知何時開了。
他再望樓梯口時,已經不見了姑爹。
方孟敖大步向客廳的門走去。
“孟敖!”程小雲在身後失聲喊道。
方孟敖站住了,程小雲走到了他身後。
程小雲:“你們是不是知道木蘭有別的事……”
“沒有。”方孟敖輕輕回了頭,“程姨,木蘭應該去了解放區。姑爹還有我爸其實都是很脆弱的人,哄著他們,全靠你了。”說著出門了。
程小雲:“你爸在為你烤麵包,你去哪兒……”
“不吃了。告訴我爸,我還得看看何伯伯。”方孟敖消失在門外。
何宅二樓何其滄房間裏,何其滄閉著眼在躺椅上,一瓶液輸完了。
何孝鈺熟練地抽出了針頭,用棉簽壓住了父親手上的針孔。
梁經綸輕輕走了過來,將掛液瓶的衣架搬回門口,取下液瓶,準備出去。
“交給孝鈺。”何其滄說話了。
梁經綸站在門口,回頭望去。
何其滄望著女兒:“你下去,有小米,就給我熬碗粥。”
“嗯。”何孝鈺將壓針孔的棉簽讓給了父親,轉身走到門口又接過了梁經綸手裏的液瓶,走了出去。
何其滄:“關上門。”
這是要問自己了,梁經綸輕輕關了門,習慣地端起了平時做筆記坐的那條矮凳,擺在躺椅前,準備坐下。
“坐遠點兒。”
梁經綸一怔,見先生的目光竟望著窗外,再端那條矮凳便覺得如此沉重,在離何其滄約一米處站住了。
何其滄:“就坐那裏吧。”
梁經綸坐下去時,第一次感覺距離先生如此之遠!
“你今年虛歲三十三了吧?”
梁經綸:“是。”
何其滄望向了梁經綸的頭:“這一年來,尤其是這一個多月,你的頭發白了很多,知道嗎?”
梁經綸:“知道。”
何其滄:“再看看我的頭發,是不是全白了?”
梁經綸:“是。”
何其滄倏地坐直了身子:“問你一個成語,什麽叫白頭如新?”
梁經綸一震:“先生……”
何其滄:“回答我!”
梁經綸:“我確實有些事沒有告訴先生。先生這樣問我,我現在把一切都告訴您……”
何其滄:“一切?”
梁經綸:“是。我從小沒有父親,沒有兄弟。後來我又有了一個父親,就是先生您。還有一個像先生一樣有恩於我的兄長……”
何其滄緊盯著他。
梁經綸:“這個人就是經國先生。”
何其滄:“你是蔣經國的人?”
這話如何回答?梁經綸隻好點了下頭。
何其滄:“又是共產黨的人?”
梁經綸搖了搖頭。
何其滄:“正麵回答我。”
梁經綸:“不是。”
何其滄:“那為什麽每次學潮都與你有關,國民黨幾次要抓你?”
梁經綸:“我參加了學聯。先生知道,學聯是華北各校師生自發的組織。”
一連幾問,何其滄選擇了相信,語氣也和緩了:“坐過來些。”
梁經綸把矮凳移了過來,微低著頭,坐在何其滄身前。
何其滄:“什麽時候認識蔣經國的?”
梁經綸:“高中畢業以後。”
何其滄:“比我還早?”
梁經綸:“那時抗戰剛開始,我去投軍。他看上了我寫的那篇《論抗戰時期後方之經濟》,當天就見了我。一番長談,他叫我不要去打仗,來考燕大。翁文灝先生給您的那封推薦信,就是他請翁先生寫的。”
何其滄好一陣沉默:“後來送你去哈佛,他也幫了忙?”
梁經綸:“是。經國先生給哈佛寫的推薦信。可那時從北平去香港,再從香港去美國很困難,都是經國先生安排的。”
何其滄:“知遇之恩呀。國士待你,國士報之?”
梁經綸:“經國先生雖然事事都聽他父親的,可是對宋家和孔家把持中華民國的經濟內心十分抵觸。他認為不從經濟上改變這種壟斷把持,中華民國就不是真正的民國。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有一批真正的經濟學家推動經濟改革。”
何其滄:“真正的經濟學家,還一批,有嗎?”
梁經綸:“在經國先生心裏,先生您就是真正的經濟學家……”
何其滄:“於是在美國讀完博士就叫你回燕大,當我的助手,推動他的經濟改革!”
梁經綸:“先生知道,那時正是宋子文放開貨幣兌換,把金融搞亂的時候。當時彈劾宋子文,出麵的是傅斯年先生那些人,但真正扳倒他的是先生您和另外幾個經濟學家在美國雜誌發表的那幾篇文章……”
何其滄眼睛閃過一絲亮光,望著窗外,梳理思緒。
梁經綸屏住呼吸,靜靜地等待。
“再問你一件事,要如實回答我。”何其滄又慢慢望向了梁經綸。
梁經綸像是知道他要問什麽了,隻點了下頭。
何其滄:“今天放木蘭去解放區是不是蔣經國的安排?”
梁經綸沒有說是,也沒有說不是,隻能對以蒼涼的目光。
何其滄:“因為你,還是因為方孟敖?”
梁經綸:“應該是因為我……木蘭一直誤以為我是共產黨。”
何其滄長歎了一聲:“不敢愛孝鈺,又不敢愛木蘭,你是把一生都交給蔣經國了?”
“我沒有把自己交給誰。”梁經綸這是今晚第一次否定了先生的說法,“先生知道,我們這些人出國留學,又回到祖國,不是為了某一個人,也不是為了某一個政黨……”
這一番告白,顯然觸動了何其滄的同感。
“是啊……”他慢慢躺了回去,望著上空,“一筆庚子賠款,美國政府把中國好幾代人都綁到他們的車上了……從清廷到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都隻能越來越依賴他們,我們這些美國留學回來的人也就成了這個國家名義上的精英,其實是做了依附美國的工具……國府為什麽給我安個經濟顧問的頭銜?蔣經國又為什麽如此苦心孤詣把你安排在我身邊?他們看重的不是我,更不是你,是我和司徒雷登的關係還有他的美國背景。沒有美國的援助,這個政府隻怕一天也維持不下去了。幣製改革喊了這麽久,中央銀行為什麽連一張新的金圓券都不敢印?他們是在指著美國1945年為國民政府代印的那二十億金圓券。這一向他們不斷要你逼著我寫幣製改革的論證給司徒雷登,就是想通過我們爭取美國人的支持,讓美國人兌現二戰時援助中國戰爭補償的承諾,同意用那二十億金圓券作為幣製改革的新貨幣。可現在又打內仗,又是貪腐,美國人就是同意發行那二十億金圓券,也不可能拿出這麽多美元來堅挺這二十億金圓券,更何況二十億金圓券遠遠滿足不了國統區的貨幣流通。結果就是動用軍事管製經濟的手段,禁止使用黃金、使用白銀、使用外幣,逼著中國人自己拿出家裏的黃金白銀來認購這個新發行的金圓券!一旦市場物資匱乏,金圓券就會失控,金圓券一旦失控,百姓從家裏拿出的黃金白銀就變成了廢紙……真出現這樣的後果,我們這些人到底是在為民請命還是為虎作倀!不敢想了……知道這幾天我為什麽又翻出《春秋》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