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小太監連忙應聲,通知貴妃準備侍寢。
周帝此時一臉春光滿麵之色,哈哈大笑著離開了養心殿。
老道士看著周帝離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容。
……
第二日一早,靖王府。
“王爺,今日要進宮,您該起了。”
李天清緩緩睜開眼睛,從床榻上坐了起來。
李天清睜開眼,隻見林管家正站在一旁。
李天清淡淡一笑,“知道了,勞煩林管家了。”
李天清起身,洗漱用膳,換上朝服。
林管家在一旁候著,見李天清穿戴整齊,便開口提醒道:“王爺,馬車已經備好了。”
李天清聞言點了點頭,“走吧。”隨後便朝著府外走去。
李天清登上馬車,馬車緩緩前行,朝著皇宮駛去。
......
宣政殿,文武百官已經站在大殿內,等候著周帝的到來。
李天清站在隊列中,垂眸斂目,掩蓋住眼中的情緒。
“陛下駕到——”隨著太監的一聲高喊,周帝緩緩走進大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齊聲行禮。
“眾愛卿平身。”周帝坐在龍椅上,目光掃視群臣。
周帝今日的精神格外飽滿,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紅暈。
“朕登基以來至今已有四十餘載,諸位愛卿與朕一同並肩作戰,才有了大周的今日。”周帝突然冒出一句不著邊際的話。
周帝此言一出,群臣皆是一愣。
李天清心中警鈴大作,他總覺得周帝今日似乎有些不太對勁。
半晌,百官麵麵相覷後,連忙開口道,“臣等不敢居功,實乃陛下英明神武,諸位同僚同心協力,方才有大周今日之盛世。”
周帝聞言,似是很受用,哈哈大笑起來。
周帝笑完後突然話鋒一轉,
“朕老了,如今已經六十有五了!也該歇歇了。”
周帝的聲音落下,大殿內一時寂靜無聲。
李天清垂眸,掩去眼中神色。
周帝這是…要立儲?
百官心中皆是這個想法,一時間眾人心思各異。
此間氣氛一時有些詭異。
最終還是周帝主動開口、打破了大殿內的沉默。
“諸位愛卿,如今朕已老邁,不知諸位愛卿可有人選?”
大殿內再次陷入寂靜,文武百官麵麵相覷,卻無人出聲。
一時間大殿內落針可聞。
周帝等了半晌,也無人開口,不由皺了皺眉。
周帝看著群臣,再次重複問道,
“諸位愛卿心中難道沒有合適的人選嗎?”
百官依舊沉默不語,事關立儲,皇子之爭,誰也不敢貿然開口,大殿內氣氛越發凝重。
周帝見無人回答,臉色漸漸沉了下來。
“陛下,您春秋鼎盛,此事不急。”一位大臣硬著頭皮站出來說道。
周帝聞言,冷哼一聲,“朕已是半截入土的人了,早做打算有何不好?”
這時一名武將突然出列,躬身行禮道,
“啟稟陛下,臣以為二皇子宣王殿下天性聰穎,文武雙全,堪當大任。”
第一個跳出來的果然是宣王一派的人。
李天清不動聲色地觀察著朝堂上的形勢,心中暗自盤算著。
宣王一派的官員聞言,紛紛出列附和。
“陛下,二皇子殿下賢德兼備,實乃儲君的不二之選!”
一時間朝堂上支持宣王的呼聲高漲,其他皇子見此情景,皆是麵色各異。
“陛下!微臣以為不妥!九皇子燕王殿下德才兼備,宅心仁厚,乃是最佳人選!”
蕭丞相終於站不住了,出列開口道。
蕭丞相的話猶如一滴冷水滴入油鍋,頓時讓朝堂上炸開了鍋。
九皇子燕王一派的官員也紛紛出列,附和蕭丞相。
一時間朝堂上吵作一團,支持二皇子宣王與支持九皇子燕王的官員各執己見,互不相讓。
“八皇子熙王殿下亦是不二之選!”
支持其他皇子的人這時也按耐不住了。
李天清冷眼旁觀著這一切,暗自記下朝堂上的派係劃分。
“陛下!四皇子...”
“五皇子...”
此時除了十皇子靖王之外,其餘九位皇子皆有大臣舉薦。
一時間,大殿內議論紛紛,文武百官紛紛各抒己見,爭論不休。
周帝看著下麵吵作一團的眾臣,臉色愈發難看。
最終他看向一旁一直沉默不語的李天清。
“靖王,你有何看法?”周帝詢問道。
周帝此言一出,原本吵得不可開交的朝堂瞬間安靜了下來。
文武百官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李天清。
李天清沒想到周帝會突然點自己的名,微微一愣。
不過他反應極快,抬腳出列,躬身行禮道,
“回父皇,兒臣才疏學淺,不懂朝堂之事,諸位皇兄皆是人中龍鳳,儲君之位,當由父皇聖心獨斷。”
李天清這番話說的巧妙,既不得罪任何一方勢力,又將自己置身事外,同時還給足了周帝麵子,可謂是滴水不漏!
李天清這番話看似說了等於沒說,實際上卻巧妙地將皮球踢回給了周帝。
周帝聞言,心中暗罵李天清滑頭,又看向其他皇子,“你們也這麽認為?”
“兒臣等不敢妄議儲君之位,一切但憑父皇做主。”眾皇子紛紛表態。
周帝掃視群臣,見無人再開口,臉色漸漸緩和下來。
“既如此,此事便先擱置吧。”周帝最終還是沒下定決心,“那就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啟稟陛下,臣有事啟奏!”此人正是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此言一出,百官皆是將目光投向於他。
禮部尚書繼續道,“啟稟陛下,北燕使團不日便會抵達京城,屆時這接待規格…”
北燕並不是大周的友邦。
此事確實棘手,若規格低了,如今這局勢,恐直接引起兩國爭端…但若規格高了,又會助長其囂張氣焰。
“此事確實頗為棘手,陛下,您看…”禮部尚書虛心地詢問著周帝。
周帝有些頭疼地揉了揉太陽穴,隨後看了一眼站在前麵的,“宣王,此事就交由你全權處理,禮部以及鴻臚寺協助。”
“兒臣領旨!”宣王眼中閃過一絲喜色,連忙站出來接旨。
周帝擺了擺手,“朕乏了!”
“退朝!”太監總管尖銳的聲音響起,文武百官紛紛行禮。
周帝此時一臉春光滿麵之色,哈哈大笑著離開了養心殿。
老道士看著周帝離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容。
……
第二日一早,靖王府。
“王爺,今日要進宮,您該起了。”
李天清緩緩睜開眼睛,從床榻上坐了起來。
李天清睜開眼,隻見林管家正站在一旁。
李天清淡淡一笑,“知道了,勞煩林管家了。”
李天清起身,洗漱用膳,換上朝服。
林管家在一旁候著,見李天清穿戴整齊,便開口提醒道:“王爺,馬車已經備好了。”
李天清聞言點了點頭,“走吧。”隨後便朝著府外走去。
李天清登上馬車,馬車緩緩前行,朝著皇宮駛去。
......
宣政殿,文武百官已經站在大殿內,等候著周帝的到來。
李天清站在隊列中,垂眸斂目,掩蓋住眼中的情緒。
“陛下駕到——”隨著太監的一聲高喊,周帝緩緩走進大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齊聲行禮。
“眾愛卿平身。”周帝坐在龍椅上,目光掃視群臣。
周帝今日的精神格外飽滿,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紅暈。
“朕登基以來至今已有四十餘載,諸位愛卿與朕一同並肩作戰,才有了大周的今日。”周帝突然冒出一句不著邊際的話。
周帝此言一出,群臣皆是一愣。
李天清心中警鈴大作,他總覺得周帝今日似乎有些不太對勁。
半晌,百官麵麵相覷後,連忙開口道,“臣等不敢居功,實乃陛下英明神武,諸位同僚同心協力,方才有大周今日之盛世。”
周帝聞言,似是很受用,哈哈大笑起來。
周帝笑完後突然話鋒一轉,
“朕老了,如今已經六十有五了!也該歇歇了。”
周帝的聲音落下,大殿內一時寂靜無聲。
李天清垂眸,掩去眼中神色。
周帝這是…要立儲?
百官心中皆是這個想法,一時間眾人心思各異。
此間氣氛一時有些詭異。
最終還是周帝主動開口、打破了大殿內的沉默。
“諸位愛卿,如今朕已老邁,不知諸位愛卿可有人選?”
大殿內再次陷入寂靜,文武百官麵麵相覷,卻無人出聲。
一時間大殿內落針可聞。
周帝等了半晌,也無人開口,不由皺了皺眉。
周帝看著群臣,再次重複問道,
“諸位愛卿心中難道沒有合適的人選嗎?”
百官依舊沉默不語,事關立儲,皇子之爭,誰也不敢貿然開口,大殿內氣氛越發凝重。
周帝見無人回答,臉色漸漸沉了下來。
“陛下,您春秋鼎盛,此事不急。”一位大臣硬著頭皮站出來說道。
周帝聞言,冷哼一聲,“朕已是半截入土的人了,早做打算有何不好?”
這時一名武將突然出列,躬身行禮道,
“啟稟陛下,臣以為二皇子宣王殿下天性聰穎,文武雙全,堪當大任。”
第一個跳出來的果然是宣王一派的人。
李天清不動聲色地觀察著朝堂上的形勢,心中暗自盤算著。
宣王一派的官員聞言,紛紛出列附和。
“陛下,二皇子殿下賢德兼備,實乃儲君的不二之選!”
一時間朝堂上支持宣王的呼聲高漲,其他皇子見此情景,皆是麵色各異。
“陛下!微臣以為不妥!九皇子燕王殿下德才兼備,宅心仁厚,乃是最佳人選!”
蕭丞相終於站不住了,出列開口道。
蕭丞相的話猶如一滴冷水滴入油鍋,頓時讓朝堂上炸開了鍋。
九皇子燕王一派的官員也紛紛出列,附和蕭丞相。
一時間朝堂上吵作一團,支持二皇子宣王與支持九皇子燕王的官員各執己見,互不相讓。
“八皇子熙王殿下亦是不二之選!”
支持其他皇子的人這時也按耐不住了。
李天清冷眼旁觀著這一切,暗自記下朝堂上的派係劃分。
“陛下!四皇子...”
“五皇子...”
此時除了十皇子靖王之外,其餘九位皇子皆有大臣舉薦。
一時間,大殿內議論紛紛,文武百官紛紛各抒己見,爭論不休。
周帝看著下麵吵作一團的眾臣,臉色愈發難看。
最終他看向一旁一直沉默不語的李天清。
“靖王,你有何看法?”周帝詢問道。
周帝此言一出,原本吵得不可開交的朝堂瞬間安靜了下來。
文武百官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李天清。
李天清沒想到周帝會突然點自己的名,微微一愣。
不過他反應極快,抬腳出列,躬身行禮道,
“回父皇,兒臣才疏學淺,不懂朝堂之事,諸位皇兄皆是人中龍鳳,儲君之位,當由父皇聖心獨斷。”
李天清這番話說的巧妙,既不得罪任何一方勢力,又將自己置身事外,同時還給足了周帝麵子,可謂是滴水不漏!
李天清這番話看似說了等於沒說,實際上卻巧妙地將皮球踢回給了周帝。
周帝聞言,心中暗罵李天清滑頭,又看向其他皇子,“你們也這麽認為?”
“兒臣等不敢妄議儲君之位,一切但憑父皇做主。”眾皇子紛紛表態。
周帝掃視群臣,見無人再開口,臉色漸漸緩和下來。
“既如此,此事便先擱置吧。”周帝最終還是沒下定決心,“那就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啟稟陛下,臣有事啟奏!”此人正是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此言一出,百官皆是將目光投向於他。
禮部尚書繼續道,“啟稟陛下,北燕使團不日便會抵達京城,屆時這接待規格…”
北燕並不是大周的友邦。
此事確實棘手,若規格低了,如今這局勢,恐直接引起兩國爭端…但若規格高了,又會助長其囂張氣焰。
“此事確實頗為棘手,陛下,您看…”禮部尚書虛心地詢問著周帝。
周帝有些頭疼地揉了揉太陽穴,隨後看了一眼站在前麵的,“宣王,此事就交由你全權處理,禮部以及鴻臚寺協助。”
“兒臣領旨!”宣王眼中閃過一絲喜色,連忙站出來接旨。
周帝擺了擺手,“朕乏了!”
“退朝!”太監總管尖銳的聲音響起,文武百官紛紛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