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兄,石兄。”


    “趙都虞侯,石都指揮使。”


    李奕二人翻身下馬,先後跟趙匡胤和石守信打了招呼。


    石守信在高平之戰後,被提拔為親衛都指揮使,比趙匡胤的散員都虞侯還高半級。


    “奕哥兒,馬都虞侯。”


    趙匡胤快步上前,先招呼了一句馬仁瑀,接著親切的把住李奕的胳膊。


    僅看兩人的這種親密程度,外人怕是很難想得到,兩人其實還有血親之仇。


    “奕哥兒,馬都虞侯。”石守信也上前招呼道。


    前幾年李奕一門心思去抱趙匡胤大腿,勉強混進了他的圈子裏,倒是跟石守信還算熟稔。


    趙、石二人是從小玩到大的關係,親近程度不是其他人能比,也難怪石守信會跟趙大一起在門口迎客。


    “趙兄,這是我二人的一點心意,還望笑納。”


    李奕將帶來的禮錢遞給了趙匡胤,他和馬仁瑀一起來的,所以就分作了兩份。


    趙匡胤客氣了幾句便就收下了。


    人情世故不外乎如此,主要也就是表達個心意,到了他們這種地位,些許的錢財已經提不起多大興趣。


    “哎呀,咱們怎麽站在門口呢,愚兄失禮了,快快請進。”


    趙匡胤告罪一聲,連忙拉著李奕就往大門進,看上去兩人關係好得要穿一條褲子似的。


    趙家的宅子比李奕的新宅院的規模稍小,裝修布置的風格也沒那麽精致,已經有些年頭了。


    不過趙家的丫鬟仆役倒是不少,來來回回的穿梭忙碌著。


    “二哥,聽說奕哥兒來了。”


    一行四人剛進大門,迎麵便走來一名年輕婦人,腳步匆匆似乎有些急切。


    婦人二十出頭的年紀,身材略顯豐腴,穿著繡花牡丹的單衣窄袖,盤著珠翠簪的雲髻,臉上粉黛貼花,頗有一番風情。


    “二娘子。”李奕朝著年輕婦人見禮。


    這婦人他也認識,乃是趙大的妹妹,也就是曆史上的那位燕國長公主。


    此女先是嫁給了米福德,然而丈夫卻早逝,宋朝建立之後,她被趙匡胤許給了大將高懷德,當了繼室。


    當然,那是後世曆史上的記載。


    而現如今,趙二娘孀居在家已經兩三年,也沒有和亡夫誕下過一兒半女。


    她的處境倒和郭氏有些相像。


    不過她還有父母兄弟在身邊,日子過得還算輕鬆自在。


    李奕曾經來過趙家好幾次,因而他和這趙二娘也有過幾麵之緣,還說過幾句話。


    “奕哥兒……”趙二娘撫了撫鬢角,淺淺一笑喚道。


    與此同時,跟在李奕身後的馬仁瑀眼神怪異,瞅了瞅李奕的臉,又看了看趙二娘,一臉狐疑。


    “咳咳!”趙匡胤輕咳一聲,“二娘,莫要衝突了貴客。”


    “奕哥兒和我又不是第一次見,難道來打個招呼都不行嗎?”


    也不知是否受到武將出身的父兄影響,趙二娘的性子倒是有些潑辣,直接把趙大的話給駁了回去。


    據說曆史上趙匡胤準備幹大事前,特意回到家裏想要跟親人商量一下。


    誰知趙大的妹妹,也就是眼前的趙二娘,直接拿著擀麵杖衝出來,嗬斥道:


    “大丈夫遇到大事,應該自行決斷,你跑來家裏嚇唬女人,算什麽本事?”


    一邊說一邊還用擀麵杖往趙大身上招呼,直接把趙大給打出了家門。


    雖然這段記載過於誇張,真實性存疑,但既然能有這麽一個傳聞,起碼說明這趙氏確實很有個性。


    不過眼下這時代,還存有盛唐的遺風,女子的地位並不算低,總有一些性子比較剛強的存在。


    “奕哥兒,今天的菜是我親自下廚,你等會嚐嚐合不合口味。”


    趙氏沒去管自己的二哥,衝著李奕笑了笑,徑直轉身又匆匆而去。


    趙匡胤尷尬道:“我這二妹從小就野慣了,性子不夠賢淑,倒是叫二位笑話了。”


    李奕笑道:“二娘子真性情,何來笑話之說?”


    但他嘴上這麽說,心裏卻泛起嘀咕,趙二娘這是什麽情況……特意跑來就為了跟我打個招呼?


    順便告訴自己,是她主廚的宴席,吃完後點評點評?


    在跟著趙匡胤前往正廳的路上,馬仁瑀突然悄悄湊到李奕跟前,小聲道:“那趙家二娘怕不是對奕哥兒你有非分之想!你要當心啊!”


    趙大妹妹對我有非分之想?


    李奕被這話嚇了一跳。


    不能吧……自己和對方也沒有太多接觸,不至於這麽離譜吧。


    再說,趙二娘能圖自己什麽?


    這麽一想,李奕又覺得馬仁瑀在瞎扯。


    人家隻是稍微熱情一些罷了……


    進了趙家的正廳,見到裏麵已經來了十幾人,李奕掃了一眼,基本他都認識。


    畢竟之前也跟著趙大混過一段時間,趙大的熟人大多也和李奕打過交道。


    “李都使!”


    “見過李都使……”


    廳內眾人見到李奕進來,紛紛上前打起招呼。


    在場的這些人裏,曆史上的義社十兄弟就來了五個,石守信這個趙大的死黨,自不必多說。


    除此之外,王審琦和韓重贇自然也來了。


    剩下的兩個則是李繼勳和劉光義。


    其中李繼勳的軍職最高,高平之戰後被封為殿前都虞侯。


    沒錯,就是曆史上趙大被封的那個軍職。


    按原有的軌跡來說,李繼勳在班師回朝後,立馬就會被從殿前都虞侯,調任為虎捷右廂都指揮。


    然後殿前都虞侯的位置就落到了趙大身上。


    但如今看來,這事倒也未必了。


    至於義社十兄弟的另外四個,李奕並沒有看到。


    不過在曆史上,那四個家夥的記載太少,而且在世宗柴榮時期,他們也根本沒混出頭。


    想來義社十兄弟的真實性確實存疑,所謂秘密結社的說法也站不住腳。


    李奕好歹跟趙大打過幾年交道,再秘密的結社總有風聲吧?


    當然,這些事情都無所謂了。


    李奕跟眾人寒暄了幾句,便被趙匡胤請到了上座,和李繼勳是同等待遇。


    趙匡胤則坐在兩人中間,一左一右的扶手交談。


    “李都使高平大戰陣斬張元徽,忻口一戰又擊退遼軍,那遼國的耶律敵祿也身死。”


    “早已天下揚名了……”


    “我等日後要親近親近……”


    在酒宴之上,眾人不時恭維幾句李奕,就連資曆最老的李繼勳也對李奕交口稱讚。


    這一刻,李奕不免有些恍惚。


    幾個月前,自己來趙家的時候,還隻能淪為陪襯,現在倒好,成為眾人的焦點了。


    人生之際遇……真是奇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子寧有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三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三皮並收藏天子寧有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