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哥兒和瑀哥兒回來了!”


    村子裏,一名孩童從村口穿過整個村子,一邊跑著嘴裏還一邊大聲嚷嚷著。


    一瞬間,幾乎所有的屋子裏都有人跑出來觀望。


    “王二狗子,你這小娃兒還不回家吃飯,在這亂喊什麽?”


    有人忍不住叫住那孩童臭罵了一句。


    名叫王二狗子的孩童,看上去不過六七歲,使勁吸溜了一下鼻涕,奶聲奶氣道:“村口來了不少人,都騎著大馬,他們給我好幾個大錢,讓我去東頭喊劉大呢。”


    說著,小家夥還顯擺了手裏攥著的幾枚銅板。


    一枚枚都是足色足兩的新錢。


    那人聞言一愣,接著突然反應過來,連忙追問道:“你剛才喊的什麽?奕哥兒和瑀哥兒?”


    “對哩!不跟你說了,俺要去喊劉大了。”


    那孩童一溜煙的往東頭跑去。


    “劉大一家的好日子要來嘍!”


    過了好半天,那人才神色複雜的感歎了一句。


    與此同時,村落的平靜被突然闖入的二十多個騎馬大漢給打破。


    轉瞬之間,奕哥兒和瑀哥兒回來了的消息,已經傳遍不大的村子。


    李奕騎馬行在村中,兩側的屋舍前站滿了圍觀的人。


    或許已經有人認出了他和馬仁瑀兩人。


    但卻沒有人敢主動上前打招呼。


    不僅隻是因為兩人身後跟著二十名如狼似虎的壯漢。


    更是因為雙方之間身份地位的差距已是天壤之別。


    李奕仔細打量著周圍,記憶裏的一切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


    最大的不同,或許是村子裏多了一些陌生孩童的麵孔。


    這些孩童要麽是他離開後降生的,要麽就是離開時還在繈褓中,現在卻已滿村子亂跑了,他自然不認識。


    “奕哥兒回來了!”


    不遠處,一位滿臉滄桑的中年漢子快步走開,臉上帶著激動之色。


    正是李奕的舅舅劉大,乍一聽這名字像個外號,但實則就是本名本姓。


    “舅舅——”


    李奕翻身下馬,同樣也很高興,迅速迎了上去。


    “好啊,奕哥兒有出息了!有出息了啊!”


    “阿姐她要是還活著,能看到她的奕哥兒,有這般大的出息,她該有多……唉!”


    劉大緊緊握住李奕的手,忍不住上下打量著他,眼神中隱隱可見淚光。


    對於自己的舅舅,李奕是心懷感激的。


    當年若不是舅舅收留他母子幾人,或許也就沒有如今的他。


    人是要知恩圖報的,所以李奕如今發達了,自然也會讓舅舅一家跟著享福。


    說話間,李奕將目光越過舅舅,投向跟在他身後的幾人……舅母、表兄表嫂、外甥外甥女,還有表弟表妹。


    “勳兒,萍兒,快點給你叔舅磕幾個響頭,還有大娘二郎,也來給你們表兄一起磕頭。”


    舅母陳氏連忙拽著李奕的表外甥外甥女,以及表弟表妹給他磕頭。


    “給叔舅磕頭了!”


    外甥和外甥女倒是實誠,頭磕在地上嘭嘭作響。


    “表兄……”


    表弟表妹年紀稍大些,但也老老實實跪下磕了一遍。


    眼見這種場麵,李奕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表外甥外甥女也就罷了,兩個小家夥都不超過十歲,作為表舅受他們幾個響頭,倒也沒什麽問題。


    可表弟表妹是他同輩的,年紀也都十來歲了,給自己磕頭算什麽事?


    不過李奕倒也能理解自己舅母的小心思。


    當年,李奕的母親帶著郭氏和他兄弟二人返回夏津投奔舅舅。


    舅母其實是頗有微詞的,平日裏難免顯得有些摳搜。


    如今李奕今非昔比,已身居高位坐享富貴。


    他舅母自然是誠惶誠恐,生怕哪些方麵做的不夠恭敬。


    李奕輕笑一聲,道:“都起來吧,自家人有什麽好跪的。”


    說話間,李奕扶著舅舅的胳膊往村東頭的屋舍走去。


    舅媽等一家人連忙跟上。


    然而……與此同時。


    跟李奕這邊和舅舅一家見麵的場景不同。


    馬仁瑀站在家門口,正被他老爹拿著掃帚一通招呼呢。


    “你這小子,還知道回來,看我不打死你!”


    一邊打還一邊罵:“偷跑出家這幾年,也不回來一趟,妻兒老小都不要了是吧,隻顧自己在外快活……”


    麵對自己的老爹,馬仁瑀隻能咬著牙受著打,臉上的表情頗為滑稽。


    他如今好歹也是內殿直都虞侯,算是禁軍的中高級武將,除了皇帝之外,沒人敢這麽對待他。


    隻不過動手的是自己親爹,馬仁瑀也沒什麽話說。


    畢竟君父臣子,皇帝是父,親爹也是父,都有資格打他這個內殿直都虞候。


    ……


    “舅舅,你這是新蓋了房子?”


    李奕看著眼前麵目全非的舊房所在,下意識扭頭看向自己舅舅。


    “這是咱們夏津的張縣尊派了工匠雜役幫忙翻修的……沒收一分錢。”


    “修的可快了,好些人,三五天就成了。”


    說著,舅舅劉大趕忙從懷裏抽出一張皺巴巴的紙,小心翼翼遞給了李奕。


    “那天張縣尊也一並遣人送來這個,說是奕哥兒你跟官家禦駕親征,立下天大的功勞。”


    “我還去找馬場上認字的鄉文書給我讀了一遍呢……”


    李奕接過紙張,展開一看,映入眼簾的是兩個大字:邸報。


    這邸報算是古代的“官方報紙”,專門用於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以及政治情報、各類大事的新聞文抄。


    李奕繼續瀏覽下去,很快找到關於自己的要聞:


    “李奕,夏津人士,幼居漳河以東馬場村,高平一役陣斬漢軍驍將張元徽,力挫漢軍之銳氣,乃首功。”


    “又於忻口一役大破遼軍步騎,斬殺遼帝之臂膀耶律敵祿,擊退遼國南院大王耶律撻烈,揚我大周國威。”


    “……擢升內殿直都指揮使,兼乾州刺史,職並如故。”


    隨便掃了一眼日期,六月中旬的時候抄送的。


    正好是李奕在忻口擊退遼軍後不久。


    他倒是沒想到自己現在的影響力有這麽大。


    竟能在邸報中占據這麽大篇的重要位置。


    除此之外,李奕也總算知道什麽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自己才立下大功,夏津老家就有人開始來巴結自己親人了。


    “小人馬場村的裏長徐大屯,特來拜見李將軍。”


    一道諂媚的聲音在背後響起。


    回頭一看,李奕並不認識。


    隨後在舅舅的解釋下,他才知道此人是附近的裏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子寧有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三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三皮並收藏天子寧有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