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加亮看到弓手們認真練拳的樣子,心裏便歡喜。


    這群弓手越來越像樣子,真是何愁匪患不除,待將來朝廷打敗了金賊,迎回了二聖,山東地區重新安定下來,自己這縣尉也算是立下大功,加官晉爵,說不定能做個正經文官,也不枉了自己讀一場聖賢書。


    可惜,他這一番美滋滋的想法,在幾天後粉碎了。


    萊陽縣令的信回過來了,信裏的語氣倒是客客氣氣,把崔衛華誇上了天,說他心係百姓,是個好官雲雲,但是對於剿匪的事,卻是隻字不提,就像完全沒看過崔衛華的信一樣。


    吳加亮大急,趕緊又讓崔衛華寫信過去再提此事。


    這一次萊陽縣令沒法再假裝看不到了,便回信過來,指責崔衛華和吳加亮,說萊陽響馬本是即墨響馬,不歸他萊陽縣管,是即墨沒管好,才會跑到萊陽去的,即墨縣自己想辦法,別找他囉嗦。


    崔衛華又回信過去,表示即墨縣願意管,隻要萊陽縣配合一下,派出點弓手,兩邊一起合力圍剿,把響馬圍在邊境線上即可消滅。


    但萊陽縣令卻表示,他現在沒錢沒糧沒弓手,這事他管不了。


    吳加亮的心,不禁沉了下去。


    仔細回想,才想起了自己當初跟著宋江混時,接觸過的官員都是些什麽鳥樣子。


    當年他跟著宋江到處流竄,各地官員都像眼瞎看不見到他們一樣,讓他們席卷幾百裏。他們每到一處,地方官並不是積極的想著剿滅他們,而是巴不得他們趕緊搶夠搶飽了換個地方搶。


    有時候他們在兩縣交界之地活動,那兩縣的縣令縣尉,便互相扯皮推托,都說宋江一夥理應由隔壁縣負責,不關自己的事。


    推來推去,如何剿得了匪?


    宋江一夥活得十分滋潤,後來甚至有了船隊,裝滿糧食,沿江招搖。碰到江邊小城小鎮小村子,便停船下來搶,搶來的東西裝到船上,繼續搶下一個地方。


    直到猛人張叔夜出手,宋江才吃了敗仗,乖乖受了招安。


    他做賊時看不清這裏麵的原委,現在當了官,與萊陽縣令寫了好幾封信扯皮,才終於搞明白了官場裏麵究竟是怎麽處理剿匪的。


    思來想去,這事情不能就這樣算了!


    他可不是昏官,他也是有理想抱負的,豈能像那些庸碌的官員一樣屍餐素位?


    吳加亮黑著一張臉,招來了一個心腹老兄弟。


    這位老兄弟是從宋江時期,就一直跟著吳加亮混的,極為忠誠可靠。前不久在孟家莊與義軍斥候尬聊了許久的也是他。


    吳加亮將他叫入一間靜室,關緊門窗,這才壓低聲道:“羅腿毛,你上次在孟家莊,與宮大王的人聊上了是吧?”


    羅腿毛便答道:“是的,那宮大王的斥候雖然有點陰陽怪氣,但是沒有向俺出手的意思,我就和他閑聊了幾句。”


    吳加亮:“你最近經常到鄉間活動,感覺宮大王這個人如何?”


    羅腿毛壓低聲道:“吳用哥哥,俺說錯話您別怪罪。”


    吳加亮:“娘的,自家老兄弟有什麽不能說的?你便是罵幾句皇帝老兒,哥哥也跟著你一起罵,還能抓你送官不成?”


    羅腿毛便大著膽子道:“宮大王不是尋常賊寇,沒有尋常賊子身上的賊氣。接受了宮大王保護的村莊,一個個井井有條,宮大王不但不搶他們的糧食,反而給他們發糧食。”


    吳加亮:“……”


    羅腿毛繼續道:“那觀海鹽場、城陽煤炭、王家鎮鐵礦三處,宮大王的人都會實打實的給糧換礦換鹽,從不欺瞞礦工鹽丁,口碑極好。俺說句大不敬的話,宮大王管得比那皇帝老兒好多了。皇帝老兒三天兩頭就知道征收花石綱,加征苛捐雜稅,搞得人根本活不下來,而那宮大王,即是處處為鄉親們著想。”


    吳加亮低聲道:“我記得你上次回來說過,宮大王的人一心隻為抗金?”


    羅腿毛點頭:“那斥候是這樣說的!俺看他說話時表情,不似作偽。”


    吳加亮將心一橫:“你說,俺們私下聯絡宮大王,請他出兵幫忙收拾萊陽響馬,他們會肯出兵不?”


    羅腿毛:“嚇?”


    吳加亮道:“俺有官職在身,不能跑去萊陽縣裏剿匪,那是官場大忌。但宮大王沒有這個問題,他和咱們以前一樣是賊,何需守什麽規矩?想去哪裏殺人就去哪裏殺人,端的是自由自在。若是請得動他出手,越過縣境,把那群萊陽響馬給剿了,俺們即墨縣最後幾個不太平的地方,便徹底太平了,俺這縣尉才算是可以高枕無憂。”


    羅腿毛表情古怪,心想:就算平了萊陽響馬,那宮大王也還沒平啊,哪裏說得上太平?看來哥哥內心深處,早就覺得宮大王沒什麽威脅了。


    這倒也難怪!


    自從崔衛華、吳加亮一行人走馬上任即墨縣以來,宮大王沒有給他們添過一點亂,一直本本份份的在東廟子村裏守著,根本就不出來燒殺搶掠,就算偶爾有點動靜,也是在幫著官府剿匪,維護地方治安。


    吳加亮心中已經漸漸的把宮大王當成一個割據地方的鄉紳看待,不再是當成一個凶悍的賊了。


    上次鄭好、張餃子率軍揚言攻打縣城,走到半路就被宮大王的人給攔了,一兵一卒也沒能來縣城,過了好幾天之後,吳加亮才聽當地村民說,鄭好和張餃子都被宮大王給宰了,把他們的兵都散回了原籍務農。


    有這樣的事在前,這一次萊陽響馬搞不定,吳加亮自然而然便想到了宮大王。


    他壓低聲道:“羅腿毛,你去找找那個熟識的賊軍斥候,爭取和他搭上話,然後……約一約宮大王,俺要和他見麵。”


    羅腿毛嚇了一跳:“吳用哥哥,私下裏會見賊酋,若是被人知道,您可是要被貶官的。”


    吳加亮:“怕個錘子!俺們以前殺頭的買賣都敢做,現在區區一個貶官都不敢了?隻要不被人知道,俺就沒見過賊酋。”


    羅腿毛點頭嘿嘿直笑:“這倒是!俺從良久了,膽子變小,倒叫哥哥笑話了。哥哥在縣城裏等俺好消息,俺這就去各個村莊逛逛,爭取和宮大王的斥候搭上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沙盤上的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十二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十二變並收藏沙盤上的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