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甘龍第一次感到了不安。
三月頭上,到了約定日期,還沒有甘石的“陰符”傳回來,甘龍的心頭就隱隱跳了幾次。倒不是擔心陰符被人截獲,那東西就是一片竹板上劃了長短不等顏色不同的一些線條,除了約定人自己,任誰也休想看懂。這陰符比陰書卻更為隱秘。陰書是“明寫分送,三發一至”,能傳達複雜的秘密命令;陰符則是“暗寫明送,一發抵達”,不怕截獲,但卻隻能傳達簡單的信號——成了還是沒成、定了還是沒定等。甘石辦這種秘密要務特別穩妥,老甘龍從來沒想過辦事出了意外,諸如送陰符的人是否病倒中途等等,那種意外甘石完全可以想到,而且有辦法克服。甘石的陰符杳無音信,隻有一個可能,有人在針鋒相對的和他“對弈”,這件事本身出了意外!
老甘龍專門進宮走了一趟,卻是什麽異常也沒有覺察出來。國君嬴駟和他說了半個時辰的話,隻是虔誠征詢世族元老們的“國是高見”。甘龍隻含含糊糊的說,世族貴胄們被商鞅害得太慘了,老秦人還是懷念秦國祖製。嬴駟則憂心忡忡的說,商鞅已經死了,事情要慢慢來,欲速則不達,要老太師多多斡旋,不要逼他等等;末了還說到要晉升趙良為上大夫,輔助老太師理亂定國,征詢甘龍意下如何?老甘龍一概的含糊其辭,不置可否。他從這位新君的眼睛裏看到的是無奈,是暗淡,心下便長長的籲了一口氣。
按照他的預想,新君嬴駟應當是這樣的,否則,便是他大大的走了眼。
雖然如此,老甘龍還是決定提前發動“穆公定國之變”。這是他定下的事變名號——托穆公之名,引進戎狄,鏟除新法,再將“殺戮亂國”的罪名加於戎狄而剿滅之!那時侯,秦國就是他們這些老秦世族的,誰想推翻祖製都是癡心妄想!老甘龍不圖在秦國攝政,圖的就是光複穆公百裏奚的王道大政!本來這件大事須當徐徐圖之,不能輕舉妄動的。但是,甘石的陰符失蹤卻使他驀然警覺:目下這國君還在懵懂之中,他若轉而求助變法新派,豈不是一切宏圖都要付之東流?就眼下實力而言,秦國實權還是操在變法派手中,元老們雖然都恢複了爵位,但卻沒有一個人派定實職,縱然趙良要做上大夫是真的,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當此之時,隻要國君一轉向,一切都會毀於一旦;機會,機會稍縱即逝;沒有機會,老甘龍可以漫長的等待;有了機會,片刻的猶豫,也會招致永遠的悔恨。
這日夜裏月黑風高,一輛東方商人的軺車隨著人流駛出了鹹陽北門,駛上了北阪鬆林。片刻之後,一騎駿馬飛出密林,在料峭春風中向北方的大山疾馳而去了。
半月之後,一個驚人的消息傳到了鹹陽——義渠國大牛首親率十萬大軍殺來了!
甘龍終於鬆了一口氣。義渠國發兵,說明西戎的狂猛騎兵也就要到了。對他來說,要思謀的隻是如何引導國君清理逆黨,理順朝局,同時防範戎狄亂兵不要毀滅了鹹陽,重蹈鎬京之變的覆轍。老甘龍不再韜晦了,他穿起太師官服,一撥又一撥的接見元老貴胄,秘密部署著一件又一件大事。太師府儼然成了秦國中心,聲勢比商君府主政時還要顯赫!這次老甘龍沒有進宮,他在等待,相信國君嬴駟會親自到來,隆重的敦請他出麵定國!他相信,嬴駟一定會來!那時,他的安排將震驚天下——嬴駟將象周文王為薑尚拉車一樣,親自在脖頸套上馬具拉車,將他甘龍一直拉到鹹陽宮門!
可是,三天過去了,嬴駟竟然沒有露麵。
這天正午,老甘龍正在與杜摯、趙良、孟西白幾人密商朝中大臣的任免,突然聽得府門一陣沉重急促的腳步聲,接著一聲高宣:“國君詔書到——!”杜摯趙良等驚訝得麵麵相觀,老甘龍哼哼冷笑幾聲:“好不曉事,不用理會他。”老甘龍號稱大儒,此刻說出這等有違禮法的話來,座中人人變色。正在此時,庭院中使者已經在徑自高聲宣讀詔書:“大秦國君詔:凡秦國臣工,聞詔立即前往鹹陽北阪,以壯我軍聲威。奉詔不前者,即行拘拿!”
“要我等觀戰?去不去?”杜摯輕聲問。
“義渠大兵到了?當真快捷!”趙良顯然很興奮。
孟西白三人卻陰沉著臉不說話,似乎心事重重。甘龍霍然站起,走到廊柱下對使者冷冰冰道:“回去吧,我等自然要去壯威。”
不想使者也冷冰冰回答:“不行。老太師必須立即登車!”又高聲向廳中喊道:“裏邊還有何人?立即前往北阪,否則一體拘拿!”杜摯等人聞言出來,看看使者身後刀矛明亮威風凜凜的一隊甲士,什麽話也沒說,便出門上馬向北阪去了。
甘龍思忖片刻,覺得不大對勁兒,但一想到義渠有十萬兵馬,秦國充其量也就五萬多兵馬,心中頓時塌實,便冷笑著登上軺車出了北門。老甘龍相信,塵埃落定之時,便是他與嬴駟算總帳的日子,一時屈辱何須計較?
鹹陽北阪的陣勢,卻是貴胄元老們做夢也想不到的。
北阪,是鹹陽北門外的一道山塬,也是渭水平原北邊的第一道塄坎。從鹹陽北門出來,一道十裏長坡上到了塬頂,便是一馬平川赫赫有名的鹹陽北阪。這時候,渭水還沒有被引上北阪,塬頂除了一大片鬆林,便是莽蒼蒼平展展的荒原。義渠國兵馬從涇水河穀南來,北阪便是攻取鹹陽的必經之路。秦軍迎擊的地點,也正是選在這裏。
嬴駟接到樗裏疾的快馬陰書,心中底定,對義渠的叛亂就決意采取根除後患的殲滅戰。
還在商君赴刑之前,對世族勢力高度警覺的嬴駟,就已經通過堂妹嬴華,在各個元老重臣的府邸佈下了眼線。去年冬天,他接到秘報——甘龍的長子甘石與杜摯的長子杜通秘密北上,意圖不明!嬴駟很是敏銳,立即察覺到這是世族元老要借用戎狄力量,逼迫自己廢除新法複辟舊製。嬴駟沒有急於行動,他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在樗裏疾的西路出使沒有分曉之前,對鹹陽貴胄與義渠國,無論如何也不能有任何動作。按照嬴駟的推測,隴西戎狄安定之後,鹹陽世族可能改弦易轍,義渠國也一定會偃伏下來,那時侯要引誘義渠出兵從而根除後患,還真得頗費周折。反複權衡,嬴駟決定對隴西戎狄的懾服消息秘而不宣,看看鹹陽貴胄與義渠大牛首如何動作?能誘發他們出動更好,誘發不成,再圖分而治之。
沒有想到,義渠竟舉族出動,十萬大軍向鹹陽壓來!
義渠發兵,意味著鹹陽世族沒有將他嬴駟放在眼裏,要將他這個國君撇在一邊,要直接摧毀秦國新法了!那些老東西想的是,隻要殺死變法派大臣,宣布恢複穆公祖製,新國君還不是他們鞭下的陀螺?想到這裏,嬴駟一陣冷笑,在他看來,這恰恰是一舉廓清朝局國政的大好機會,也是自己露出真麵目贏得秦國民心的大好機會!此中關鍵,在於一舉殲滅義渠國的牛頭兵。嬴駟沒有帶兵打仗的經曆,說到軍事上,自然要倚重伯父嬴虔、國尉車英、甚至還得加上將領出身的上大夫景監。但嬴駟想得更多更遠,他要在處置這場特殊動亂中培植更年輕的、真正屬於自己一代的才具之士,在國事板蕩中聚集未來的骨幹力量。樗裏疾、司馬錯是商君生前特意推薦的兩個文武人才,一定要讓他們在這場板蕩中顯出本色,能則大用,不能則早早棄之。嬴駟雖然相信商君的眼光,但還是要親自考量一番。畢竟,許多才具之士在風浪之中也有把持不定處。譬如趙良,也算是大名赫赫的稷下名士了,不也在風浪中不倫不類,被朝野嗤之以鼻麽?從古以來,才具卓絕而又風骨凜然者,畢竟是鳳毛麟角。秦國所需要的,嬴駟所需要的,正是這種才具風骨之士,而不是趙良那種學問滿腹卻入缸必染的“名士”。惟其如此,嬴駟對樗裏疾在商於的特立獨行,內心倒很是讚賞;不過他不能公然褒獎,便佯裝不知罷了。目下,樗裏疾秘密出使隴西已經大獲成功,證實了樗裏疾確實是一個堪當大任的能臣!那麽司馬錯呢?一個出色的將領,在當今天下可是第一等珍寶啊。
嬴駟大大破例,派出快馬特使,急召函穀關守將司馬錯星夜趕赴鹹陽!
君臣五人會商時,嬴虔滿臉殺氣,申明必須一戰徹底消滅義渠,不留任何後患!至於如何打,他讓國尉車英與上大夫景監說話。車英與景監都是謹慎周密的老臣,提出集中秦國五萬新軍,在涇水穀口伏擊義渠的萬全方略。最後,嬴駟看了看剛剛三十出頭的司馬錯:“司馬將軍以為如何?”
此時的司馬錯,隻是一個函穀關守將,按軍中序列,隻算得一個中級將領。麵前除了國君,都是秦國軍中的老一代名將,在尋常人看來,這裏根本沒有他說話的資格。可是,見國君垂詢,司馬錯竟是一語驚人:“君上,司馬錯請兵兩萬,一戰痛殲義渠兵。”語氣卻平靜得出奇。一語既出,舉座驚訝。嬴虔沉聲斥責:“司馬錯,你與戎狄打過仗麽,兒戲一般!”車英倒是笑了笑:“司馬錯素來不是輕狂之輩,請君上、太傅聽聽他如何籌劃?”
“君上,司馬錯以為:國尉與上大夫之見,雖則萬全,卻失之遲緩。秦國新軍分駐西部散關,中部藍田、灞水,東部函穀關三處。全部集中到涇水穀口,至少得十日,定然貽誤戰機。其二,義渠所謂十萬大軍,乃舉族出動,徒有其表;真正的兵卒,也就兩萬左右。以我新軍戰力,藍田兩萬步騎足以痛殲,無須大動幹戈。”
“決戰地點?”嬴駟目光炯炯。
“鹹陽北阪。最利於騎兵馳騁。”
“時間?”
“三日之後。義渠兵正好抵達。”
“好!”嬴駟沒有絲毫猶豫,立即拍案定奪:“晉升司馬錯為前軍主將,率兩萬新軍,迎戰義渠!”
嬴駟並沒有將北阪之戰當成一場尋常的戰爭,盡管從實力對比與戰國傳統來說,這確實是一場平淡的小仗。但在嬴駟眼裏,這場北阪大戰卻是大大的不同尋常,根本處便在於它的震懾力與象征性!正因為如此,嬴駟非但率領全體官員親臨戰場,形同國君親征,而且強迫所有貴胄元老必須到北阪觀戰。
當老甘龍來到北阪時,他被一名全身甲胄的宮廷內侍領到了靠近鬆林的一麵山坡上。這麵山坡正好向北,滿滿站著一大片須發花白的貴胄元老,人人都陰沉著臉悄無聲息。見甘龍來了,太廟令杜摯悄悄擠過來低聲道:“老太師你看,禦駕親征呢。”老甘龍冷笑一聲:“打完了再說吧。”便手搭涼棚,眯起了老眼向山原了望。
時當初夏,廣闊的北阪山青草綠。秦軍兩萬已經列好了陣勢——中央是五千步兵列成的一個向內凹陷的弧形陣地,當先的一道鐵灰色盾牌,就象是一道弧形鐵牆,在正午的太陽下閃爍著一片凜凜青光!弧形大陣的邊緣,立著一麵高約三丈的“秦”字大纛旗,旗下一架高高的雲車,車上站著黑色鬥篷的司馬錯;東邊西邊,各是兩個五千騎兵列成的巨大的黑色方陣;步兵的弧形陣地之後,整肅排列著一百輛戰車和一百麵牛皮大鼓,戰車上站著的卻不是車戰將士,而是嬴駟率領的朝中官員;戰車之後,卻隻有一隊全副戎裝的內侍兵卒,竟沒有任何護衛大軍。
“膽子忒大!”當過戎右將軍的西弧低聲道:“一萬五對十萬?匪夷所思!”
“看看那邊。”曾經是車兵將領的白縉指著那列戰車笑道:“不要護衛大軍,五千步兵能擋住幾萬牛頭兵衝擊?有熱鬧看呢!”
隻有不懂打仗的老甘龍臉色鐵青,一言不發。他覺得,今日這陣勢很是怪異!秦國新軍至少五萬,連同老軍加緊急征召,湊集十萬大軍不是難事,為何今日隻擺出了一萬五千新軍?有埋伏麽?還是去抄義渠國老窩了?大牛首啊大牛首,你可不能大意啊……
正在思忖間,突聞北方沉雷滾動連綿不絕,須臾之間,那道遠遠的青色山梁上便煙塵大起,一道黑線在煙塵下隱隱展開。隨著滾滾沉雷的逼近,煙塵變成了彌漫的烏雲,將正午的太陽也遮蓋了!煙塵下的那道黑線越來越粗,終於變成了漫山遍野的人潮與山呼海嘯般的狂野吼叫。遠遠望去,遍野都是牛頭人身,遍野都是彎刀閃亮;當先的一大片野牛狂奔著,竟絲毫不比戰馬的速度遜色!野牛身上的騎士,也都頂著牛頭,赤膊揮舞著彎刀,一片狂野呐喊。大片的野牛後邊,一麵血紅色的大纛旗在風中舒卷,隱隱可見旗麵的牛頭和旗下的車隊、馱隊與大片紅衣赤膊的長發女人;東西兩翼,則是漫無邊際的牛頭步兵,他們縱躍跳躥呐喊呼叫,仿佛無數的山猴一般,竟一點兒不比當先的野牛陣落後多少;最後邊,則是潮水般的“農獵兵”,他們扛著斧頭、鐵耒、鋤頭、柴刀、木棍等各式各樣的兵器,趕著馬車(牛神是不能拉車的),呼嘯呐喊著追趕著前邊的大軍,竟是將無邊的原野淹沒得昏黃!
南麵的秦軍大陣卻是靜如山嶽,肅殺無聲,唯聞戰旗的獵獵風動。
堪堪將近兩箭之地,隻聽義渠大纛旗下一聲大吼:“牛神在上,停——!”轟轟隆隆的牛群竟在驟然間放慢了狂野的奔馳,湧動磨蹭到大約一箭之地,便緩緩的停了下來。前方的野牛騎士陣轟隆分開,中間便湧出了那麵大纛旗和騎在一頭怪牛身上的大牛首,花白的長發散亂的披在肩上,手中一杆鋥亮閃光的長大銅刀揚起,突然沙啞的大笑起來:“嗨——!我說老秦,就你這一疙瘩兵娃子,想擋住牛神財路麽?啊——!”
“請問大牛首——”一個聲音從高高的雲車傳來,分明還帶著笑意:“你的牛頭兵,列好陣勢了麽——?”
大牛首驚訝的抬頭望去:“你是誰?要和牛神比試陣法?牛神打仗,隻說殺法!”
“我,隻是秦軍一員偏將而已。”雲車上的將軍高聲道:“和你比陣,你這牛頭兵配麽?你大牛首聽仔細了:大秦國君在此,義渠投降,遷入關中,還來得及!否則,我這萬餘秦軍就與你野戰一場,隻比殺法!”
“啊哈哈哈哈哈!”大牛首仰天大笑:“遷入關中?嬴駟碎崽子想得美!牛神偏要殺光秦人,報我義渠血海深仇!”說完大銅刀一舉:“牛神在上——!兵娃子殺啊——!”嗚嗚嗚的牛角號聲便淒厲的四麵吹起,轟轟隆隆的野牛與漫山遍野的牛頭人身兵便呐喊著潮水般漫卷而來!
司馬錯在雲車上看得特別清楚,令旗一劈,一百麵牛皮大鼓雷鳴般響起!中央的步兵大陣巋然不動,待野牛陣衝到五六十步的半箭之地,一片尖利的號角響遏行雲!鐵盾後的弓弩手“唰!”的站起,長箭便如暴雨般射向野牛兵。秦軍強弩,都是特備的專門射穿皮革甲胄的長簇箭,野牛目標極大,箭箭沒有虛發,野牛陣頓時“哞哞”慘吼,不是轟隆倒地,便是瘋狂回躥!秦軍射手訓練有素,每千人一個大弧形,共是五層,一層射出便立即蹲身,後排續射,如此波浪起伏般銜接得毫發無差,長箭便暴雨般澆了過去!野牛陣被持續密集的箭雨始終逼在一箭之外,嗷嗷狂叫著硬是無法靠近。片刻之間,五六千頭的野牛陣便大亂起來,自相踐踏,向四麵山野瘋狂奔竄!
在強弩擋住野牛陣的同時,司馬錯兩麵令旗同時東西一劈,第二通戰鼓再起!東西原野上,兩個騎兵大三角便呼嘯殺出,卷向野牛陣後麵的牛頭步兵。這是司馬錯謀劃的特殊戰法——強弩硬弓對野牛,鐵甲騎士對步兵。義渠國狂妄驕橫,仗恃的就是他們那防無可防的幾千頭野牛,戰馬騎士與野牛兵正麵衝鋒對陣,驟然間還真是難分高下。一顛倒就大不一樣,野牛陣在秦國銳士的強弓硬弩麵前毫無衝擊能力,散漫成習的牛頭步兵則根本不懂“結陣抗騎”的戰法,隻是狂呼亂吼的盲目拚殺,一時間分明成了秦軍鐵騎的劈殺活人靶!堪堪半個時辰,一兩萬牛頭步兵便銳減大半,吼叫著向來路逃去。
便在此時,司馬錯一擺令旗,身邊三丈高的大纛旗便大幅度的東西擺動。隨著大纛旗擺動,北方山原後突然冒出一線散開隊形的黑色鐵騎,倏忽之間線形擴展,就象無邊的烏雲從天邊向義渠牛頭兵與最後的農兵壓來!南麵的步兵大陣也發動起來,丟下弓弩,操起與人等高的鐵盾與厚背大刀,隨著戰鼓的隆隆節奏,如黑色城牆般向義渠兵壓了過去。南北夾擊,中間又有一萬鐵騎猛烈砍殺,義渠部族的“十萬大軍”眼看就要被徹底埋葬了……
這時,戰車上一直不動聲色的嬴駟卻突然向雲車上的司馬錯連連擺手。司馬錯似乎也看著國君,立即下令,大纛旗便緩緩擺動,十麵巨大的銅鑼聲也“嘡——!嘡——!”的響了起來。這是軍法上的“鳴金收兵”。片刻之間,北阪原野上的秦軍便停止了衝鋒廝殺,緩緩的撤向戰場邊緣。
突然,百輛戰車旁卻有一騎飛出,黑色戰馬黑色鬥篷,宛如一道黑色閃電,直插義渠大纛旗而去!遙遙可見騎士頭上的銅麵具與手中彎月形的長劍閃爍生光,瞬息之間便逼近了那麵牛頭大纛旗。千軍萬馬驟然愣怔,誰竟敢違抗軍令獨騎衝鋒?未待四野軍兵與秦國君臣緩過神來,便聽義渠人海中一聲蒼老的長長的慘嚎,黑色閃電又飛了回來,手中卻提著一顆雪淋淋的白發人頭!
嬴駟沉重的歎息了一聲:“公伯何其鹵莽也!”
銅麵具騎士提著血淋淋的白發人頭,飛馬繞著戰場高呼:“義渠大牛首,被嬴虔殺了!這就是找秦人複仇的下場!義渠不降,全部殺光——!說!降也不降?”
沒有任何人號令,義渠人漫山遍野的跪倒哭喊:“義渠降了——!降了——!”
三月頭上,到了約定日期,還沒有甘石的“陰符”傳回來,甘龍的心頭就隱隱跳了幾次。倒不是擔心陰符被人截獲,那東西就是一片竹板上劃了長短不等顏色不同的一些線條,除了約定人自己,任誰也休想看懂。這陰符比陰書卻更為隱秘。陰書是“明寫分送,三發一至”,能傳達複雜的秘密命令;陰符則是“暗寫明送,一發抵達”,不怕截獲,但卻隻能傳達簡單的信號——成了還是沒成、定了還是沒定等。甘石辦這種秘密要務特別穩妥,老甘龍從來沒想過辦事出了意外,諸如送陰符的人是否病倒中途等等,那種意外甘石完全可以想到,而且有辦法克服。甘石的陰符杳無音信,隻有一個可能,有人在針鋒相對的和他“對弈”,這件事本身出了意外!
老甘龍專門進宮走了一趟,卻是什麽異常也沒有覺察出來。國君嬴駟和他說了半個時辰的話,隻是虔誠征詢世族元老們的“國是高見”。甘龍隻含含糊糊的說,世族貴胄們被商鞅害得太慘了,老秦人還是懷念秦國祖製。嬴駟則憂心忡忡的說,商鞅已經死了,事情要慢慢來,欲速則不達,要老太師多多斡旋,不要逼他等等;末了還說到要晉升趙良為上大夫,輔助老太師理亂定國,征詢甘龍意下如何?老甘龍一概的含糊其辭,不置可否。他從這位新君的眼睛裏看到的是無奈,是暗淡,心下便長長的籲了一口氣。
按照他的預想,新君嬴駟應當是這樣的,否則,便是他大大的走了眼。
雖然如此,老甘龍還是決定提前發動“穆公定國之變”。這是他定下的事變名號——托穆公之名,引進戎狄,鏟除新法,再將“殺戮亂國”的罪名加於戎狄而剿滅之!那時侯,秦國就是他們這些老秦世族的,誰想推翻祖製都是癡心妄想!老甘龍不圖在秦國攝政,圖的就是光複穆公百裏奚的王道大政!本來這件大事須當徐徐圖之,不能輕舉妄動的。但是,甘石的陰符失蹤卻使他驀然警覺:目下這國君還在懵懂之中,他若轉而求助變法新派,豈不是一切宏圖都要付之東流?就眼下實力而言,秦國實權還是操在變法派手中,元老們雖然都恢複了爵位,但卻沒有一個人派定實職,縱然趙良要做上大夫是真的,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當此之時,隻要國君一轉向,一切都會毀於一旦;機會,機會稍縱即逝;沒有機會,老甘龍可以漫長的等待;有了機會,片刻的猶豫,也會招致永遠的悔恨。
這日夜裏月黑風高,一輛東方商人的軺車隨著人流駛出了鹹陽北門,駛上了北阪鬆林。片刻之後,一騎駿馬飛出密林,在料峭春風中向北方的大山疾馳而去了。
半月之後,一個驚人的消息傳到了鹹陽——義渠國大牛首親率十萬大軍殺來了!
甘龍終於鬆了一口氣。義渠國發兵,說明西戎的狂猛騎兵也就要到了。對他來說,要思謀的隻是如何引導國君清理逆黨,理順朝局,同時防範戎狄亂兵不要毀滅了鹹陽,重蹈鎬京之變的覆轍。老甘龍不再韜晦了,他穿起太師官服,一撥又一撥的接見元老貴胄,秘密部署著一件又一件大事。太師府儼然成了秦國中心,聲勢比商君府主政時還要顯赫!這次老甘龍沒有進宮,他在等待,相信國君嬴駟會親自到來,隆重的敦請他出麵定國!他相信,嬴駟一定會來!那時,他的安排將震驚天下——嬴駟將象周文王為薑尚拉車一樣,親自在脖頸套上馬具拉車,將他甘龍一直拉到鹹陽宮門!
可是,三天過去了,嬴駟竟然沒有露麵。
這天正午,老甘龍正在與杜摯、趙良、孟西白幾人密商朝中大臣的任免,突然聽得府門一陣沉重急促的腳步聲,接著一聲高宣:“國君詔書到——!”杜摯趙良等驚訝得麵麵相觀,老甘龍哼哼冷笑幾聲:“好不曉事,不用理會他。”老甘龍號稱大儒,此刻說出這等有違禮法的話來,座中人人變色。正在此時,庭院中使者已經在徑自高聲宣讀詔書:“大秦國君詔:凡秦國臣工,聞詔立即前往鹹陽北阪,以壯我軍聲威。奉詔不前者,即行拘拿!”
“要我等觀戰?去不去?”杜摯輕聲問。
“義渠大兵到了?當真快捷!”趙良顯然很興奮。
孟西白三人卻陰沉著臉不說話,似乎心事重重。甘龍霍然站起,走到廊柱下對使者冷冰冰道:“回去吧,我等自然要去壯威。”
不想使者也冷冰冰回答:“不行。老太師必須立即登車!”又高聲向廳中喊道:“裏邊還有何人?立即前往北阪,否則一體拘拿!”杜摯等人聞言出來,看看使者身後刀矛明亮威風凜凜的一隊甲士,什麽話也沒說,便出門上馬向北阪去了。
甘龍思忖片刻,覺得不大對勁兒,但一想到義渠有十萬兵馬,秦國充其量也就五萬多兵馬,心中頓時塌實,便冷笑著登上軺車出了北門。老甘龍相信,塵埃落定之時,便是他與嬴駟算總帳的日子,一時屈辱何須計較?
鹹陽北阪的陣勢,卻是貴胄元老們做夢也想不到的。
北阪,是鹹陽北門外的一道山塬,也是渭水平原北邊的第一道塄坎。從鹹陽北門出來,一道十裏長坡上到了塬頂,便是一馬平川赫赫有名的鹹陽北阪。這時候,渭水還沒有被引上北阪,塬頂除了一大片鬆林,便是莽蒼蒼平展展的荒原。義渠國兵馬從涇水河穀南來,北阪便是攻取鹹陽的必經之路。秦軍迎擊的地點,也正是選在這裏。
嬴駟接到樗裏疾的快馬陰書,心中底定,對義渠的叛亂就決意采取根除後患的殲滅戰。
還在商君赴刑之前,對世族勢力高度警覺的嬴駟,就已經通過堂妹嬴華,在各個元老重臣的府邸佈下了眼線。去年冬天,他接到秘報——甘龍的長子甘石與杜摯的長子杜通秘密北上,意圖不明!嬴駟很是敏銳,立即察覺到這是世族元老要借用戎狄力量,逼迫自己廢除新法複辟舊製。嬴駟沒有急於行動,他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在樗裏疾的西路出使沒有分曉之前,對鹹陽貴胄與義渠國,無論如何也不能有任何動作。按照嬴駟的推測,隴西戎狄安定之後,鹹陽世族可能改弦易轍,義渠國也一定會偃伏下來,那時侯要引誘義渠出兵從而根除後患,還真得頗費周折。反複權衡,嬴駟決定對隴西戎狄的懾服消息秘而不宣,看看鹹陽貴胄與義渠大牛首如何動作?能誘發他們出動更好,誘發不成,再圖分而治之。
沒有想到,義渠竟舉族出動,十萬大軍向鹹陽壓來!
義渠發兵,意味著鹹陽世族沒有將他嬴駟放在眼裏,要將他這個國君撇在一邊,要直接摧毀秦國新法了!那些老東西想的是,隻要殺死變法派大臣,宣布恢複穆公祖製,新國君還不是他們鞭下的陀螺?想到這裏,嬴駟一陣冷笑,在他看來,這恰恰是一舉廓清朝局國政的大好機會,也是自己露出真麵目贏得秦國民心的大好機會!此中關鍵,在於一舉殲滅義渠國的牛頭兵。嬴駟沒有帶兵打仗的經曆,說到軍事上,自然要倚重伯父嬴虔、國尉車英、甚至還得加上將領出身的上大夫景監。但嬴駟想得更多更遠,他要在處置這場特殊動亂中培植更年輕的、真正屬於自己一代的才具之士,在國事板蕩中聚集未來的骨幹力量。樗裏疾、司馬錯是商君生前特意推薦的兩個文武人才,一定要讓他們在這場板蕩中顯出本色,能則大用,不能則早早棄之。嬴駟雖然相信商君的眼光,但還是要親自考量一番。畢竟,許多才具之士在風浪之中也有把持不定處。譬如趙良,也算是大名赫赫的稷下名士了,不也在風浪中不倫不類,被朝野嗤之以鼻麽?從古以來,才具卓絕而又風骨凜然者,畢竟是鳳毛麟角。秦國所需要的,嬴駟所需要的,正是這種才具風骨之士,而不是趙良那種學問滿腹卻入缸必染的“名士”。惟其如此,嬴駟對樗裏疾在商於的特立獨行,內心倒很是讚賞;不過他不能公然褒獎,便佯裝不知罷了。目下,樗裏疾秘密出使隴西已經大獲成功,證實了樗裏疾確實是一個堪當大任的能臣!那麽司馬錯呢?一個出色的將領,在當今天下可是第一等珍寶啊。
嬴駟大大破例,派出快馬特使,急召函穀關守將司馬錯星夜趕赴鹹陽!
君臣五人會商時,嬴虔滿臉殺氣,申明必須一戰徹底消滅義渠,不留任何後患!至於如何打,他讓國尉車英與上大夫景監說話。車英與景監都是謹慎周密的老臣,提出集中秦國五萬新軍,在涇水穀口伏擊義渠的萬全方略。最後,嬴駟看了看剛剛三十出頭的司馬錯:“司馬將軍以為如何?”
此時的司馬錯,隻是一個函穀關守將,按軍中序列,隻算得一個中級將領。麵前除了國君,都是秦國軍中的老一代名將,在尋常人看來,這裏根本沒有他說話的資格。可是,見國君垂詢,司馬錯竟是一語驚人:“君上,司馬錯請兵兩萬,一戰痛殲義渠兵。”語氣卻平靜得出奇。一語既出,舉座驚訝。嬴虔沉聲斥責:“司馬錯,你與戎狄打過仗麽,兒戲一般!”車英倒是笑了笑:“司馬錯素來不是輕狂之輩,請君上、太傅聽聽他如何籌劃?”
“君上,司馬錯以為:國尉與上大夫之見,雖則萬全,卻失之遲緩。秦國新軍分駐西部散關,中部藍田、灞水,東部函穀關三處。全部集中到涇水穀口,至少得十日,定然貽誤戰機。其二,義渠所謂十萬大軍,乃舉族出動,徒有其表;真正的兵卒,也就兩萬左右。以我新軍戰力,藍田兩萬步騎足以痛殲,無須大動幹戈。”
“決戰地點?”嬴駟目光炯炯。
“鹹陽北阪。最利於騎兵馳騁。”
“時間?”
“三日之後。義渠兵正好抵達。”
“好!”嬴駟沒有絲毫猶豫,立即拍案定奪:“晉升司馬錯為前軍主將,率兩萬新軍,迎戰義渠!”
嬴駟並沒有將北阪之戰當成一場尋常的戰爭,盡管從實力對比與戰國傳統來說,這確實是一場平淡的小仗。但在嬴駟眼裏,這場北阪大戰卻是大大的不同尋常,根本處便在於它的震懾力與象征性!正因為如此,嬴駟非但率領全體官員親臨戰場,形同國君親征,而且強迫所有貴胄元老必須到北阪觀戰。
當老甘龍來到北阪時,他被一名全身甲胄的宮廷內侍領到了靠近鬆林的一麵山坡上。這麵山坡正好向北,滿滿站著一大片須發花白的貴胄元老,人人都陰沉著臉悄無聲息。見甘龍來了,太廟令杜摯悄悄擠過來低聲道:“老太師你看,禦駕親征呢。”老甘龍冷笑一聲:“打完了再說吧。”便手搭涼棚,眯起了老眼向山原了望。
時當初夏,廣闊的北阪山青草綠。秦軍兩萬已經列好了陣勢——中央是五千步兵列成的一個向內凹陷的弧形陣地,當先的一道鐵灰色盾牌,就象是一道弧形鐵牆,在正午的太陽下閃爍著一片凜凜青光!弧形大陣的邊緣,立著一麵高約三丈的“秦”字大纛旗,旗下一架高高的雲車,車上站著黑色鬥篷的司馬錯;東邊西邊,各是兩個五千騎兵列成的巨大的黑色方陣;步兵的弧形陣地之後,整肅排列著一百輛戰車和一百麵牛皮大鼓,戰車上站著的卻不是車戰將士,而是嬴駟率領的朝中官員;戰車之後,卻隻有一隊全副戎裝的內侍兵卒,竟沒有任何護衛大軍。
“膽子忒大!”當過戎右將軍的西弧低聲道:“一萬五對十萬?匪夷所思!”
“看看那邊。”曾經是車兵將領的白縉指著那列戰車笑道:“不要護衛大軍,五千步兵能擋住幾萬牛頭兵衝擊?有熱鬧看呢!”
隻有不懂打仗的老甘龍臉色鐵青,一言不發。他覺得,今日這陣勢很是怪異!秦國新軍至少五萬,連同老軍加緊急征召,湊集十萬大軍不是難事,為何今日隻擺出了一萬五千新軍?有埋伏麽?還是去抄義渠國老窩了?大牛首啊大牛首,你可不能大意啊……
正在思忖間,突聞北方沉雷滾動連綿不絕,須臾之間,那道遠遠的青色山梁上便煙塵大起,一道黑線在煙塵下隱隱展開。隨著滾滾沉雷的逼近,煙塵變成了彌漫的烏雲,將正午的太陽也遮蓋了!煙塵下的那道黑線越來越粗,終於變成了漫山遍野的人潮與山呼海嘯般的狂野吼叫。遠遠望去,遍野都是牛頭人身,遍野都是彎刀閃亮;當先的一大片野牛狂奔著,竟絲毫不比戰馬的速度遜色!野牛身上的騎士,也都頂著牛頭,赤膊揮舞著彎刀,一片狂野呐喊。大片的野牛後邊,一麵血紅色的大纛旗在風中舒卷,隱隱可見旗麵的牛頭和旗下的車隊、馱隊與大片紅衣赤膊的長發女人;東西兩翼,則是漫無邊際的牛頭步兵,他們縱躍跳躥呐喊呼叫,仿佛無數的山猴一般,竟一點兒不比當先的野牛陣落後多少;最後邊,則是潮水般的“農獵兵”,他們扛著斧頭、鐵耒、鋤頭、柴刀、木棍等各式各樣的兵器,趕著馬車(牛神是不能拉車的),呼嘯呐喊著追趕著前邊的大軍,竟是將無邊的原野淹沒得昏黃!
南麵的秦軍大陣卻是靜如山嶽,肅殺無聲,唯聞戰旗的獵獵風動。
堪堪將近兩箭之地,隻聽義渠大纛旗下一聲大吼:“牛神在上,停——!”轟轟隆隆的牛群竟在驟然間放慢了狂野的奔馳,湧動磨蹭到大約一箭之地,便緩緩的停了下來。前方的野牛騎士陣轟隆分開,中間便湧出了那麵大纛旗和騎在一頭怪牛身上的大牛首,花白的長發散亂的披在肩上,手中一杆鋥亮閃光的長大銅刀揚起,突然沙啞的大笑起來:“嗨——!我說老秦,就你這一疙瘩兵娃子,想擋住牛神財路麽?啊——!”
“請問大牛首——”一個聲音從高高的雲車傳來,分明還帶著笑意:“你的牛頭兵,列好陣勢了麽——?”
大牛首驚訝的抬頭望去:“你是誰?要和牛神比試陣法?牛神打仗,隻說殺法!”
“我,隻是秦軍一員偏將而已。”雲車上的將軍高聲道:“和你比陣,你這牛頭兵配麽?你大牛首聽仔細了:大秦國君在此,義渠投降,遷入關中,還來得及!否則,我這萬餘秦軍就與你野戰一場,隻比殺法!”
“啊哈哈哈哈哈!”大牛首仰天大笑:“遷入關中?嬴駟碎崽子想得美!牛神偏要殺光秦人,報我義渠血海深仇!”說完大銅刀一舉:“牛神在上——!兵娃子殺啊——!”嗚嗚嗚的牛角號聲便淒厲的四麵吹起,轟轟隆隆的野牛與漫山遍野的牛頭人身兵便呐喊著潮水般漫卷而來!
司馬錯在雲車上看得特別清楚,令旗一劈,一百麵牛皮大鼓雷鳴般響起!中央的步兵大陣巋然不動,待野牛陣衝到五六十步的半箭之地,一片尖利的號角響遏行雲!鐵盾後的弓弩手“唰!”的站起,長箭便如暴雨般射向野牛兵。秦軍強弩,都是特備的專門射穿皮革甲胄的長簇箭,野牛目標極大,箭箭沒有虛發,野牛陣頓時“哞哞”慘吼,不是轟隆倒地,便是瘋狂回躥!秦軍射手訓練有素,每千人一個大弧形,共是五層,一層射出便立即蹲身,後排續射,如此波浪起伏般銜接得毫發無差,長箭便暴雨般澆了過去!野牛陣被持續密集的箭雨始終逼在一箭之外,嗷嗷狂叫著硬是無法靠近。片刻之間,五六千頭的野牛陣便大亂起來,自相踐踏,向四麵山野瘋狂奔竄!
在強弩擋住野牛陣的同時,司馬錯兩麵令旗同時東西一劈,第二通戰鼓再起!東西原野上,兩個騎兵大三角便呼嘯殺出,卷向野牛陣後麵的牛頭步兵。這是司馬錯謀劃的特殊戰法——強弩硬弓對野牛,鐵甲騎士對步兵。義渠國狂妄驕橫,仗恃的就是他們那防無可防的幾千頭野牛,戰馬騎士與野牛兵正麵衝鋒對陣,驟然間還真是難分高下。一顛倒就大不一樣,野牛陣在秦國銳士的強弓硬弩麵前毫無衝擊能力,散漫成習的牛頭步兵則根本不懂“結陣抗騎”的戰法,隻是狂呼亂吼的盲目拚殺,一時間分明成了秦軍鐵騎的劈殺活人靶!堪堪半個時辰,一兩萬牛頭步兵便銳減大半,吼叫著向來路逃去。
便在此時,司馬錯一擺令旗,身邊三丈高的大纛旗便大幅度的東西擺動。隨著大纛旗擺動,北方山原後突然冒出一線散開隊形的黑色鐵騎,倏忽之間線形擴展,就象無邊的烏雲從天邊向義渠牛頭兵與最後的農兵壓來!南麵的步兵大陣也發動起來,丟下弓弩,操起與人等高的鐵盾與厚背大刀,隨著戰鼓的隆隆節奏,如黑色城牆般向義渠兵壓了過去。南北夾擊,中間又有一萬鐵騎猛烈砍殺,義渠部族的“十萬大軍”眼看就要被徹底埋葬了……
這時,戰車上一直不動聲色的嬴駟卻突然向雲車上的司馬錯連連擺手。司馬錯似乎也看著國君,立即下令,大纛旗便緩緩擺動,十麵巨大的銅鑼聲也“嘡——!嘡——!”的響了起來。這是軍法上的“鳴金收兵”。片刻之間,北阪原野上的秦軍便停止了衝鋒廝殺,緩緩的撤向戰場邊緣。
突然,百輛戰車旁卻有一騎飛出,黑色戰馬黑色鬥篷,宛如一道黑色閃電,直插義渠大纛旗而去!遙遙可見騎士頭上的銅麵具與手中彎月形的長劍閃爍生光,瞬息之間便逼近了那麵牛頭大纛旗。千軍萬馬驟然愣怔,誰竟敢違抗軍令獨騎衝鋒?未待四野軍兵與秦國君臣緩過神來,便聽義渠人海中一聲蒼老的長長的慘嚎,黑色閃電又飛了回來,手中卻提著一顆雪淋淋的白發人頭!
嬴駟沉重的歎息了一聲:“公伯何其鹵莽也!”
銅麵具騎士提著血淋淋的白發人頭,飛馬繞著戰場高呼:“義渠大牛首,被嬴虔殺了!這就是找秦人複仇的下場!義渠不降,全部殺光——!說!降也不降?”
沒有任何人號令,義渠人漫山遍野的跪倒哭喊:“義渠降了——!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