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再世逆情顛覆你的認知 作者:天外小神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光荏苒,轉瞬即逝,新的學期悄然而至。
“偉民,快起床啦!該去上學報到啦!”天剛蒙蒙亮,勤勞懂事的鄒風英早已起身幫忙媽媽做完家務,還貼心地替弟弟整理好書包與文具盒,然後才來到床邊輕聲喚醒弟弟。
今年七歲的鄒偉民恰好到了入學的年紀。聽到姐姐呼喊後,他迅速穿衣洗漱,吃完早餐便興高采烈地跟著哥哥姐姐一同踏上求學之路。
當然,村子裏也有一些與鄒偉民年齡相仿的孩子,比如鄒梅花、性格內向的鄒春仙、綽號“票眼屁”的汪衛萍以及鄒章花等。他們一同前往學校讀書。
這些孩子的家長們自然不會放心讓孩子們獨自上路,於是便紛紛陪同前行。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從西山出發,翻山越嶺,曆經約四裏崎嶇不平的山路後終於抵達了嶄新的學校。
新學校位於長川中學麵對麵,它們共享著同一片操場,但卻分別矗立於操場兩側相對而立。小學的旁邊設有一座公共廁所,供初中和小學生共同使用。
學校的正大門正對著馬路對麵那位擅長治療跌打損傷的鄒寶全醫生家的門口。校內的兩層樓房鋪設著木地板,顯得格外整潔美觀。校園的後部被圍牆環繞起來,圍牆之外便是鄒詒海老師種植桑樹的土地。
廁所的左側屹立著兩棵有著數百年曆史的參天大樹。大樹旁流淌著一條水渠,繼續向前延伸便可望見那條寬闊的河流。
總體而言,新學校的環境十分宜人,甚至比初中要好得多。初中的教室僅僅是一層低矮的瓦房,相比之下,小學則擁有兩層漂亮的洋樓建築。
樓下共有兩間寬敞明亮的教室,一間供一、二年級使用,另一間則歸三、四年級所有。而位於最頂端的那間屋子,則是教師們的辦公之所。其上方一層,便是五年級學生們學習的地方。
當同學們踏入校園後,便依照老師的要求完成了報名手續。
隨後,他們走進各自的班級,並隨意選擇座位坐下——畢竟稍後老師將會重新調整座位布局。
伴隨著清脆悅耳的上課鈴聲響起,學生們紛紛進入教室,緊接著老師開始安排座位。
鄒建民滿心不情願地與鄒金仙成為同桌,但麵對老師的安排,他也無可奈何。
清晨時分,新發的教科書分發到每個同學手中,之後大家齊心協力地對教室進行了清掃。
然而,此後的日子裏,鄒建民絞盡腦汁想要欺負鄒金仙,但凡能夠想到的法子,他都會嚐試一番。
午後時光,開學典禮盛大召開。相較於以往,這次的大會別具風味,現場氣氛熱烈非凡。這場盛會持續了整整兩個多小時,直至下午四時許,方才落下帷幕。此時,已到放學時間,同學們興高采烈地踏上歸家之路。
西山和苦坑的同學每天上學放學都要走過一段特別的路:先從學校旁邊的大樹下出發,沿著河邊的小路一直走到西山大橋。
過了橋後,庫坑的學生會往右拐,順著右邊的山路回到庫坑;而西山的學生則直接從大橋正前方的小山路進入村子。
離學校最近的幾戶人家就在學校邊上,其中鄒家文家距離最近,其次是鄒秋瑩家和鄒明生家。由於這些同學住得近,所以上學非常方便。
說起午飯,這可有些特別。西山和庫坑的同學們吃的午餐,都是由小根土的奶奶在家裏燉煮的。因為村裏考慮到她年紀大了,沒有其他勞動能力,特意安排她負責給孩子們做飯。不得不說,新小學真的很好啊!
傍晚時分,鄒建民和他的姐姐、弟弟一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開始擺弄起他們嶄新的書本。
幾乎每個同學回到家後都會像這樣搗鼓起自己的新書——給書包上書皮,以起到保護書籍的作用。畢竟對孩子們來說,這些新書可是無比珍貴的寶貝呢!
鄒水金來到村裏會計舅公家中,向他討要了幾份舊報紙。這些報紙將被用來製作新書的書皮。
一年級的時候,還是媽媽幫著包的書皮,但如今鄒建民已經長大了,他決定要學會自己動手。
看著別人家都使用牛皮紙——那種專門用於製作信封的厚實紙張來做書皮,鄒建民心生羨慕。
然而,他家境貧寒,實在無法承擔購買牛皮紙的費用。盡管如此,他並沒有氣餒,而是堅信即使隻用報紙,也能做出漂亮的書皮。
回到家後,鄒建民小心翼翼地將一張報紙放在桌子上鋪平展開。接著,他將書本居中放置好,並仔細地沿著書邊對折一下。每一個動作都顯得格外認真,力求做到盡善盡美。折好之後,他又用小刀沿著折痕,在書的頂部和底部各割出兩個與書的厚度相等寬度的小缺口。
這一步驟需要十分精細,稍有不慎便可能影響整個書皮的美觀度。但鄒建民卻毫不馬虎,全神貫注地完成著這項任務。
隨後將割出的中間兩小條對折整齊,把書對齊壓上,再將兩邊多餘的報紙折壓緊實,把書本的書皮折好並壓平,接著將兩頭多出的部分沿著書角割出一條斜線,最後把多餘的部分在書角上疊成一個三角包,一本書四個角便是四個三角包,然後合攏書放在屁股下坐壓平整,開始整理第二本書。
包好所有的書後,在書皮上方寫上“語文”“算術”“思想品德”等字樣,且將這些書名寫得粗大一些,最後在書本第一頁的裏麵寫上自己的年級和姓名。
如此,便大功告成。接著把所有的簿子都寫上名字和班級年級。
鄒風英包好自己的書後,又幫弟弟鄒偉民的書包好。
鄒建民寫好自己的書名,也幫姐姐和弟弟的書麵字全部寫好。
鄒偉民在一旁看著姐姐哥哥忙碌,將寫好字的書整齊地放進自己的書包。
然後回房睡覺。偉民和姐姐老鳳睡在一頭,而鄒建民則帶著3歲的妹妹鄒偉英睡在另一頭。爸爸媽媽以及還未滿一歲的小弟弟,則一起睡在旁邊的床鋪上。
這個房間十分狹小,僅擺放著兩張床鋪,但一家人卻隻能如此擁擠地睡在一起......
開學後的第二天,西山讀書的隊伍愈發龐大起來。每天清晨,這群小夥伴們總是充滿活力地一路狂奔,相互追逐嬉戲著、歡笑著一同去上學;到了傍晚放學時分,他們也同樣是邊玩著各種遊戲邊走回家。
汪土法與鄒家法兩人年紀最長,毫無疑問,自然是由他倆來帶領大家一起玩耍啦!其中,汪土法最為活潑好動,頭腦也相當聰慧,再加上他家的經濟條件要優於常人一些,所以見識過不少新奇玩意兒。
但凡外界出現了什麽新鮮有趣的遊戲,他總能率先學會,並興高采烈地傳授給其他小夥伴們共同玩樂。
尤其是每日放學歸家途中,行至裏龍潭下方以及革騰彎處的那兩塊草坪時,他們必定會上演一場別開生麵的表演遊戲。
通常情況下,這場遊戲均由悶子擔任導演一職,而鄒家法則負責協助他,共同完成各類五花八門的遊戲項目。
今日亦無例外,正當眾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之際,隻見鄒家法將自己的書包往地上一扔,但因放置不當,書包竟順勢打了個滾兒。
“嘎……嘎……噶……”伴隨著一陣奇異聲響,一隻肥碩的鴨子自書包內滾落而出。
“哈哈,好大的一隻鴨啊!”加兵見狀,不禁失聲驚叫道。
“加法悶,你這鴨子是從哪兒偷來的?快說!”汪土法眼疾手快,立刻抓住時機,高聲嗬斥道。
“悶子!別胡說八道!我可沒有偷汗。”鄒家法急忙辯解道。
“家法悶,那我就納悶了,請問鴨子是怎麽進你書包的?難不成是你買的?你有錢嗎…你…還是它自己飛進你書包裏麵的嗬!”汪土法不依不饒,繼續追問道。
“我……我是在河邊撿到這隻鴨子的,當時看四周沒人要,我就順手撿起來塞進書包裏帶回來了,本來打算等會兒到革騰彎咱們搞個火堆烤了吃”鄒家法一邊解釋著,一邊比劃著手勢。
“哦?那你究竟是用了什麽法子,才能讓這鴨子老老實實地待在書包裏,既不叫喚,又不鑽出書包的呢?”汪土法滿臉好奇地追問道。
“嘿!悶子你嘍了吧,這有何難?瞧好咯,我再給你演示一遍,你一看便知!”話音未落,隻見鄒家法動作嫻熟地一把抓住鴨脖子,順勢將鴨頭朝鴨翅膀裏一塞,接著輕輕放下鴨翅膀,如此一來,鴨頭與鴨脖便被嚴嚴實實地包裹其中。
整套動作如行雲流水般一氣嗬成,鄒家法顯然對此已是駕輕就熟。此時的鴨子宛如一隻精心包紮的粽子,乖乖地躺在書包裏,毫無動靜,既不掙紮也不出聲鳴叫。。
“家法悶,你是不是經常撿到鴨子呀,動作這麽利索,下次也帶上我吧!”汪土法半開著玩笑,又有點諷刺地對鄒家法說。
“沒有啦,隻是碰巧遇到過一次而已,純粹就是運氣好一些罷了,如果還有這樣的機會肯定會帶上你一起的啦。”鄒家法非常誠懇地回應著汪土法。
“哈哈,你可真是厲害啊,必須要給你點個大大的讚……哈哈哈……”汪土法看著鄒家法那副認真勁兒,突然覺得有些滑稽,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想要借此來化解一下自己心中的鬱悶情緒。
隨後,汪土法便領著其他小夥伴們一同玩耍起老鷹捉小雞的遊戲,緊接著他們又繼續向前行進。
當一行人抵達革騰灣時,鄒家法打算將鴨子取出來烤製供大家享用。
“依我之見呢,家法悶你還是直接把鴨子帶回家去吧,等晚上讓你媽媽幫忙把鴨子烹飪好,明天再拿到學校分給大家吃就行了嘛,在這裏烤實在是太費事咯。”汪土法隨意地向他提議道。
“好滴,那就如此這般吧,”鄒家法默默地將鴨子重新放回書包裏。
接著,眾人又繼續表演了一會兒,這一次,悶子飾演的是紅燈記樣板戲中的鳩山這個日本鬼子。
鄒家法則扮演李玉和,汪偉仙演繹李玉梅,而鄒金法則負責出演鳩山的隨從。
就這樣,一場生動鮮活的樣板戲話劇拉開帷幕。
不得不說,汪土法所扮演的鳩山簡直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鄒建民和其它看表演的為汪土法他們熱烈鼓掌……他們演得實在是太出色了。
當表演結束後,一行人沿著道路前行,最終抵達了那棵曾經被朱元璋駐足休憩過的巨大楓樹下。大家稍作停留,稍事歇息片刻,隨後便各自分道揚鑣返回家中……
特別聲明:
本書暫且書寫至此,因故事中涉及到一些情節,若有冒犯之處,還望諸位多多包涵。在此向各位賠個不是,尚祈見諒,多謝!同時也非常感激廣大讀者朋友們給予的關心與厚愛.
禮拜天,生產隊挖番薯啦,八歲以上的小朋友都跑去幫忙賺工分。
大家先割番薯藤,小孩們把它們拉到一起,大人再捆成大捆。接著開始挖番薯,大孩子幫忙挖,小一點的就撿番薯,把挖出來的番薯撿到一塊兒。
有的嘴饞的,挖到番薯就削皮吃,懂行的就等挖到洋番薯再嚐一個。洋番薯是番薯的一種,紅色的皮,吃起來口感特別好,又白又甜,水分多還脆,比蘋果好吃多了。
今年番薯大豐收,挖出來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大番薯一隻就有兩斤多,一個人吃不完,得兩個人分著吃,差不多就飽了。
下午兩點半,隊長鄒水金喊大家休息半小時,
“你看,聽你爸水晶包又喊你回家吃包子了…哈哈”這時,汪小花笑著打趣鄒風英。
“小李屁,神經病,要麽你爸選不圓叫你回家吃大餅了”鄒鳳英回懟汪小花。
因為汪有根說話喜歡加個“選不圓”,所以鳳英也隨口學他。
“選不圓,這個名字有意思”,國英也重複了一句。
“你爸鼻頭跟鷹鉤一樣,才是鷹鉤鼻”汪小花給鄒國英爸爸鄒水根取了個名。
“鷹鉤鼻,哈哈”汪偉仙好奇地說道。
“你爸說話老是打哈哈,跟傻子一樣,就叫吐豔哈…哈哈”鄒杏英回懟偉仙,給她爸汪土燕也取了個綽號。
“哈哈哈,真有趣!”鄒家法忍不住笑了起來。
“你看家法悶多多(爺爺),你多多(你爺爺又小巧,耳朵還不太靈光,就叫小悶聾子……哈哈”汪偉仙接著說。
“小悶聾子,哈哈……”
“看來咱們西山人都有自己的外號了,以後就叫外號,哈哈……”汪土法說。
“樟花伯的腳皮和老鼠皮一樣,就叫老鼠皮……咋樣?”鄒風英說。
“有意思……”鄒家法說。
“詒標頭發像菜兜,就叫老菜……”汪偉仙說。
“老菜成仙,就喊老菜仙。哈哈有意思。”鄒家法開心的笑道。
“榮裏他說話總是‘閣下閣下’的,真別扭,以後就叫他鴿子桶吧。”鄒家法緊接著說道。
“你……你才……才……鴿子……鴿子桶呢……”土榮一聽頓時激動起來,原本就有些結巴的他此刻更是連話都說不利索了。
“梅花和國英兩個漂亮圓潤的臉蛋,跟小南瓜似的,幹脆就叫她們老小南瓜得了……”沒等土榮把話說完,汪小花便搶先一步說道。
告讀者,莫要心急,且耐心地往下看,精彩的情節如潮水般層層遞進……錯過了便是一生的遺憾……
下集更加精彩紛呈……每日都有更新……
這是真實的故事,如同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描繪出精彩的人生……
作者:天外小神女
“偉民,快起床啦!該去上學報到啦!”天剛蒙蒙亮,勤勞懂事的鄒風英早已起身幫忙媽媽做完家務,還貼心地替弟弟整理好書包與文具盒,然後才來到床邊輕聲喚醒弟弟。
今年七歲的鄒偉民恰好到了入學的年紀。聽到姐姐呼喊後,他迅速穿衣洗漱,吃完早餐便興高采烈地跟著哥哥姐姐一同踏上求學之路。
當然,村子裏也有一些與鄒偉民年齡相仿的孩子,比如鄒梅花、性格內向的鄒春仙、綽號“票眼屁”的汪衛萍以及鄒章花等。他們一同前往學校讀書。
這些孩子的家長們自然不會放心讓孩子們獨自上路,於是便紛紛陪同前行。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從西山出發,翻山越嶺,曆經約四裏崎嶇不平的山路後終於抵達了嶄新的學校。
新學校位於長川中學麵對麵,它們共享著同一片操場,但卻分別矗立於操場兩側相對而立。小學的旁邊設有一座公共廁所,供初中和小學生共同使用。
學校的正大門正對著馬路對麵那位擅長治療跌打損傷的鄒寶全醫生家的門口。校內的兩層樓房鋪設著木地板,顯得格外整潔美觀。校園的後部被圍牆環繞起來,圍牆之外便是鄒詒海老師種植桑樹的土地。
廁所的左側屹立著兩棵有著數百年曆史的參天大樹。大樹旁流淌著一條水渠,繼續向前延伸便可望見那條寬闊的河流。
總體而言,新學校的環境十分宜人,甚至比初中要好得多。初中的教室僅僅是一層低矮的瓦房,相比之下,小學則擁有兩層漂亮的洋樓建築。
樓下共有兩間寬敞明亮的教室,一間供一、二年級使用,另一間則歸三、四年級所有。而位於最頂端的那間屋子,則是教師們的辦公之所。其上方一層,便是五年級學生們學習的地方。
當同學們踏入校園後,便依照老師的要求完成了報名手續。
隨後,他們走進各自的班級,並隨意選擇座位坐下——畢竟稍後老師將會重新調整座位布局。
伴隨著清脆悅耳的上課鈴聲響起,學生們紛紛進入教室,緊接著老師開始安排座位。
鄒建民滿心不情願地與鄒金仙成為同桌,但麵對老師的安排,他也無可奈何。
清晨時分,新發的教科書分發到每個同學手中,之後大家齊心協力地對教室進行了清掃。
然而,此後的日子裏,鄒建民絞盡腦汁想要欺負鄒金仙,但凡能夠想到的法子,他都會嚐試一番。
午後時光,開學典禮盛大召開。相較於以往,這次的大會別具風味,現場氣氛熱烈非凡。這場盛會持續了整整兩個多小時,直至下午四時許,方才落下帷幕。此時,已到放學時間,同學們興高采烈地踏上歸家之路。
西山和苦坑的同學每天上學放學都要走過一段特別的路:先從學校旁邊的大樹下出發,沿著河邊的小路一直走到西山大橋。
過了橋後,庫坑的學生會往右拐,順著右邊的山路回到庫坑;而西山的學生則直接從大橋正前方的小山路進入村子。
離學校最近的幾戶人家就在學校邊上,其中鄒家文家距離最近,其次是鄒秋瑩家和鄒明生家。由於這些同學住得近,所以上學非常方便。
說起午飯,這可有些特別。西山和庫坑的同學們吃的午餐,都是由小根土的奶奶在家裏燉煮的。因為村裏考慮到她年紀大了,沒有其他勞動能力,特意安排她負責給孩子們做飯。不得不說,新小學真的很好啊!
傍晚時分,鄒建民和他的姐姐、弟弟一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開始擺弄起他們嶄新的書本。
幾乎每個同學回到家後都會像這樣搗鼓起自己的新書——給書包上書皮,以起到保護書籍的作用。畢竟對孩子們來說,這些新書可是無比珍貴的寶貝呢!
鄒水金來到村裏會計舅公家中,向他討要了幾份舊報紙。這些報紙將被用來製作新書的書皮。
一年級的時候,還是媽媽幫著包的書皮,但如今鄒建民已經長大了,他決定要學會自己動手。
看著別人家都使用牛皮紙——那種專門用於製作信封的厚實紙張來做書皮,鄒建民心生羨慕。
然而,他家境貧寒,實在無法承擔購買牛皮紙的費用。盡管如此,他並沒有氣餒,而是堅信即使隻用報紙,也能做出漂亮的書皮。
回到家後,鄒建民小心翼翼地將一張報紙放在桌子上鋪平展開。接著,他將書本居中放置好,並仔細地沿著書邊對折一下。每一個動作都顯得格外認真,力求做到盡善盡美。折好之後,他又用小刀沿著折痕,在書的頂部和底部各割出兩個與書的厚度相等寬度的小缺口。
這一步驟需要十分精細,稍有不慎便可能影響整個書皮的美觀度。但鄒建民卻毫不馬虎,全神貫注地完成著這項任務。
隨後將割出的中間兩小條對折整齊,把書對齊壓上,再將兩邊多餘的報紙折壓緊實,把書本的書皮折好並壓平,接著將兩頭多出的部分沿著書角割出一條斜線,最後把多餘的部分在書角上疊成一個三角包,一本書四個角便是四個三角包,然後合攏書放在屁股下坐壓平整,開始整理第二本書。
包好所有的書後,在書皮上方寫上“語文”“算術”“思想品德”等字樣,且將這些書名寫得粗大一些,最後在書本第一頁的裏麵寫上自己的年級和姓名。
如此,便大功告成。接著把所有的簿子都寫上名字和班級年級。
鄒風英包好自己的書後,又幫弟弟鄒偉民的書包好。
鄒建民寫好自己的書名,也幫姐姐和弟弟的書麵字全部寫好。
鄒偉民在一旁看著姐姐哥哥忙碌,將寫好字的書整齊地放進自己的書包。
然後回房睡覺。偉民和姐姐老鳳睡在一頭,而鄒建民則帶著3歲的妹妹鄒偉英睡在另一頭。爸爸媽媽以及還未滿一歲的小弟弟,則一起睡在旁邊的床鋪上。
這個房間十分狹小,僅擺放著兩張床鋪,但一家人卻隻能如此擁擠地睡在一起......
開學後的第二天,西山讀書的隊伍愈發龐大起來。每天清晨,這群小夥伴們總是充滿活力地一路狂奔,相互追逐嬉戲著、歡笑著一同去上學;到了傍晚放學時分,他們也同樣是邊玩著各種遊戲邊走回家。
汪土法與鄒家法兩人年紀最長,毫無疑問,自然是由他倆來帶領大家一起玩耍啦!其中,汪土法最為活潑好動,頭腦也相當聰慧,再加上他家的經濟條件要優於常人一些,所以見識過不少新奇玩意兒。
但凡外界出現了什麽新鮮有趣的遊戲,他總能率先學會,並興高采烈地傳授給其他小夥伴們共同玩樂。
尤其是每日放學歸家途中,行至裏龍潭下方以及革騰彎處的那兩塊草坪時,他們必定會上演一場別開生麵的表演遊戲。
通常情況下,這場遊戲均由悶子擔任導演一職,而鄒家法則負責協助他,共同完成各類五花八門的遊戲項目。
今日亦無例外,正當眾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之際,隻見鄒家法將自己的書包往地上一扔,但因放置不當,書包竟順勢打了個滾兒。
“嘎……嘎……噶……”伴隨著一陣奇異聲響,一隻肥碩的鴨子自書包內滾落而出。
“哈哈,好大的一隻鴨啊!”加兵見狀,不禁失聲驚叫道。
“加法悶,你這鴨子是從哪兒偷來的?快說!”汪土法眼疾手快,立刻抓住時機,高聲嗬斥道。
“悶子!別胡說八道!我可沒有偷汗。”鄒家法急忙辯解道。
“家法悶,那我就納悶了,請問鴨子是怎麽進你書包的?難不成是你買的?你有錢嗎…你…還是它自己飛進你書包裏麵的嗬!”汪土法不依不饒,繼續追問道。
“我……我是在河邊撿到這隻鴨子的,當時看四周沒人要,我就順手撿起來塞進書包裏帶回來了,本來打算等會兒到革騰彎咱們搞個火堆烤了吃”鄒家法一邊解釋著,一邊比劃著手勢。
“哦?那你究竟是用了什麽法子,才能讓這鴨子老老實實地待在書包裏,既不叫喚,又不鑽出書包的呢?”汪土法滿臉好奇地追問道。
“嘿!悶子你嘍了吧,這有何難?瞧好咯,我再給你演示一遍,你一看便知!”話音未落,隻見鄒家法動作嫻熟地一把抓住鴨脖子,順勢將鴨頭朝鴨翅膀裏一塞,接著輕輕放下鴨翅膀,如此一來,鴨頭與鴨脖便被嚴嚴實實地包裹其中。
整套動作如行雲流水般一氣嗬成,鄒家法顯然對此已是駕輕就熟。此時的鴨子宛如一隻精心包紮的粽子,乖乖地躺在書包裏,毫無動靜,既不掙紮也不出聲鳴叫。。
“家法悶,你是不是經常撿到鴨子呀,動作這麽利索,下次也帶上我吧!”汪土法半開著玩笑,又有點諷刺地對鄒家法說。
“沒有啦,隻是碰巧遇到過一次而已,純粹就是運氣好一些罷了,如果還有這樣的機會肯定會帶上你一起的啦。”鄒家法非常誠懇地回應著汪土法。
“哈哈,你可真是厲害啊,必須要給你點個大大的讚……哈哈哈……”汪土法看著鄒家法那副認真勁兒,突然覺得有些滑稽,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想要借此來化解一下自己心中的鬱悶情緒。
隨後,汪土法便領著其他小夥伴們一同玩耍起老鷹捉小雞的遊戲,緊接著他們又繼續向前行進。
當一行人抵達革騰灣時,鄒家法打算將鴨子取出來烤製供大家享用。
“依我之見呢,家法悶你還是直接把鴨子帶回家去吧,等晚上讓你媽媽幫忙把鴨子烹飪好,明天再拿到學校分給大家吃就行了嘛,在這裏烤實在是太費事咯。”汪土法隨意地向他提議道。
“好滴,那就如此這般吧,”鄒家法默默地將鴨子重新放回書包裏。
接著,眾人又繼續表演了一會兒,這一次,悶子飾演的是紅燈記樣板戲中的鳩山這個日本鬼子。
鄒家法則扮演李玉和,汪偉仙演繹李玉梅,而鄒金法則負責出演鳩山的隨從。
就這樣,一場生動鮮活的樣板戲話劇拉開帷幕。
不得不說,汪土法所扮演的鳩山簡直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鄒建民和其它看表演的為汪土法他們熱烈鼓掌……他們演得實在是太出色了。
當表演結束後,一行人沿著道路前行,最終抵達了那棵曾經被朱元璋駐足休憩過的巨大楓樹下。大家稍作停留,稍事歇息片刻,隨後便各自分道揚鑣返回家中……
特別聲明:
本書暫且書寫至此,因故事中涉及到一些情節,若有冒犯之處,還望諸位多多包涵。在此向各位賠個不是,尚祈見諒,多謝!同時也非常感激廣大讀者朋友們給予的關心與厚愛.
禮拜天,生產隊挖番薯啦,八歲以上的小朋友都跑去幫忙賺工分。
大家先割番薯藤,小孩們把它們拉到一起,大人再捆成大捆。接著開始挖番薯,大孩子幫忙挖,小一點的就撿番薯,把挖出來的番薯撿到一塊兒。
有的嘴饞的,挖到番薯就削皮吃,懂行的就等挖到洋番薯再嚐一個。洋番薯是番薯的一種,紅色的皮,吃起來口感特別好,又白又甜,水分多還脆,比蘋果好吃多了。
今年番薯大豐收,挖出來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大番薯一隻就有兩斤多,一個人吃不完,得兩個人分著吃,差不多就飽了。
下午兩點半,隊長鄒水金喊大家休息半小時,
“你看,聽你爸水晶包又喊你回家吃包子了…哈哈”這時,汪小花笑著打趣鄒風英。
“小李屁,神經病,要麽你爸選不圓叫你回家吃大餅了”鄒鳳英回懟汪小花。
因為汪有根說話喜歡加個“選不圓”,所以鳳英也隨口學他。
“選不圓,這個名字有意思”,國英也重複了一句。
“你爸鼻頭跟鷹鉤一樣,才是鷹鉤鼻”汪小花給鄒國英爸爸鄒水根取了個名。
“鷹鉤鼻,哈哈”汪偉仙好奇地說道。
“你爸說話老是打哈哈,跟傻子一樣,就叫吐豔哈…哈哈”鄒杏英回懟偉仙,給她爸汪土燕也取了個綽號。
“哈哈哈,真有趣!”鄒家法忍不住笑了起來。
“你看家法悶多多(爺爺),你多多(你爺爺又小巧,耳朵還不太靈光,就叫小悶聾子……哈哈”汪偉仙接著說。
“小悶聾子,哈哈……”
“看來咱們西山人都有自己的外號了,以後就叫外號,哈哈……”汪土法說。
“樟花伯的腳皮和老鼠皮一樣,就叫老鼠皮……咋樣?”鄒風英說。
“有意思……”鄒家法說。
“詒標頭發像菜兜,就叫老菜……”汪偉仙說。
“老菜成仙,就喊老菜仙。哈哈有意思。”鄒家法開心的笑道。
“榮裏他說話總是‘閣下閣下’的,真別扭,以後就叫他鴿子桶吧。”鄒家法緊接著說道。
“你……你才……才……鴿子……鴿子桶呢……”土榮一聽頓時激動起來,原本就有些結巴的他此刻更是連話都說不利索了。
“梅花和國英兩個漂亮圓潤的臉蛋,跟小南瓜似的,幹脆就叫她們老小南瓜得了……”沒等土榮把話說完,汪小花便搶先一步說道。
告讀者,莫要心急,且耐心地往下看,精彩的情節如潮水般層層遞進……錯過了便是一生的遺憾……
下集更加精彩紛呈……每日都有更新……
這是真實的故事,如同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描繪出精彩的人生……
作者:天外小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