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女皇
絕嗣王爺日日纏,嬌軟美人超好孕 作者:商魚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甘露殿
左瞾看著手裏的折子意味不明地勾起唇角。
女官慕昭容好奇地問:“陛下許久沒這樣開心過了,是有什麽好事嗎?”
左瞾合上折子遞了過去,“燕王終於有子嗣了,他上折子為給她誕下子嗣的身世求側妃之位。”
慕昭容磨墨的手一頓。
左瞾敏銳地察覺到她情緒的變化,“怎麽?你不高興?”
慕昭容連忙搖頭,“燕王殿下後繼有人是好事,下官怎麽會不高興,隻是陛下久居深宮興許不知,沈氏生產那日……”
“朕知道,不就是找了個和尚接生嗎?這算什麽大事?”左瞾不以為意地擺擺手。
慕昭容笑容仍舊勉強,“外麵如今已經傳的十分不好聽了,下官隻是怕此事傳揚會對燕王的名聲有損。”
左瞾冷嗤道:“貞潔?名聲?這都是什麽鬼東西?”
她拍了拍慕昭容的手,“朕入宮之前,還曾成過婚呢?你們怕犯哀家的忌諱,談論起本宮的過往總刻意避過此事。可哀家想到現在也沒想明白,這究竟有什麽可忌諱的?”
慕昭容不敢答話,隻一味認錯,“是下官多慮了,望陛下恕罪。”
左瞾不在意地擺擺手,“你呀,什麽都好就是被這世間的三綱五常調教的沒了脾性,孰不知那些東西都是人定下的。”
“同樣是人,為什麽你就非要聽他的?是人定下的就能改,朕非要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改了不可。”
慕昭容勾起唇角,有些好笑地應“是。”
左瞾拿起一個折子有些看不進去,又重新合上,“說起來朕能登基,還要多虧她一句話點明了朕的心意,端午的時候讓她和燕王一起進宮吧。”
“是。”
左瞾再次拿起折子,看了一會兒又道:“還有孩子,朕當初許諾她將孩子帶進宮教養,朕不能食言,隻這孩子如今太小了些,三歲以後再抱進宮吧。”
慕昭容無奈,重重應了聲:“是。”
了去了一樁心事,左瞾總算安靜下來看折子。
梧桐苑
沈荼白再次醒來躺在熟悉的寢被裏,不遠處的香爐嫋嫋地散發香氣。
隔著一扇,許多人都圍在一座小床前,一言不發地盯著裏麵的小家夥兒看。
沈荼白無聲地勾起唇角,這時一直朝著搖籃張望的春蟬對上她的眼睛,“主子,您醒了。”
寂靜不複存在,梧桐苑瞬間熱鬧起來。
隻是這熱鬧吵到了小家夥兒,她登時便不滿地大哭起來,一時間屋裏更加兵荒馬亂。
沈荼白笑著問:“我睡了多久?”
春蟬一邊往她唇邊遞水,一邊道:“娘娘此次真是驚險,這一覺足足睡了三天三夜,也不知是哪個喪良心的竟然往馬腳下扔石子。”
“這要不是了寂大師動作及時,您可就不好了,大夫說幸好您身子康健,否則,要見紅呢。”春蟬說著眼淚都快下來了。
見紅就是血崩,但凡婦人產後得了此症,那就是十死無生,沈荼白一聽情況如此嚴重也不由得跟著害怕。
隻是對於了寂出手救了她這一點,沈荼白心中仍舊存疑,她總覺得那天的事情沒有那麽簡單。
了寂出現的實在太過巧合,“你說驚馬的原因是有人扔石子?你親眼看到的嗎?人抓到了沒有?”
“娘娘。”春蟬拍了拍手,“太醫說了您現在最怕的就是多思多慮,外麵的事有王爺呢,您就別想了。”
沈荼白順從的重新躺下,緊接著又坐起身,“你剛才叫我什麽?”
春蟬重複了一遍,“娘娘,小郡主的事才安頓下來,王爺就給女皇陛下上了請側妃的折子,聽說寒霜庭那邊得了消息又是好一通打砸。”
春蟬附在沈荼白耳邊小聲道:“這次王爺直接下令不準采辦的地方給她補,讓她自己去外麵買呢。”
沈荼白微微蹙眉,無論是李廷寒這個人還是看在以往的情誼上,李廷寒都不至於因為她生了個孩子做到這份上。
“可是因為發生了什麽?”
春蟬思考了一下搖搖頭,“府裏近來除了娘娘生下小郡主,沒發生什麽大事呀。”
沈荼白隱隱抓住些什麽,又問:“府外呢?”
春蟬為難地蹙起眉頭,“王爺這些天都沒上朝,外麵發生什麽大事跟咱們王府也扯不上關係吧。”
沈荼白進一步縮小範圍,“崔家,未來王妃的那個崔家。”
春蟬恍然大悟,“我聽人說好像是發生了一件大事,崔家要聯合被廢的晉王造反,據說刀槍劍戟塞滿了一個倉庫,但還沒來得及有所行動就被禁軍察覺直接摁下了。”
沈荼白鬆了口氣,任由自己靠到枕頭上,對崔家會造反,沈荼白沒有絲毫懷疑,她早就覺得崔家不對勁。
要是他們一直打著造反的主意,那許多問題就都有了答案。
例如,他們為何一直盼著沈荼白有孕。
無論是先皇還是當今陛下,都一直在有意削弱五姓七望的勢力,連崔家的女兒和李廷寒聯姻,陛下都拖著不讓。
燕王是當今陛下唯一的嫡子,沈荼白若是給燕王生下唯一的子嗣,那他們就可以去父留子,讓崔惜文以李廷寒未亡人的身份掌控燕王府。
而後以沈荼白的身份為要挾,挾天子以令諸侯,重新恢複魏晉時的榮光,至於孩子的性別他們更有的是辦法歪曲。
隻是了寂一個和尚又在其中扮演著什麽角色呢?
沈荼白腦中思緒紛雜,“她們這些人陛下是如何處置?”
春蟬搖搖頭,“奴婢不知,這好像是前幾日才發生的事,陛下還沒下旨處置,但左不過是抄家流放。”
沈荼白吐了口氣,“王爺呢?可曾去給崔家求情。”
春蟬無奈地歎了口氣,“娘娘又忘了,王爺是跟咱們一塊兒回來的,崔家出事的時候,王爺估計正在去靈州的路上呢,哪有時間給崔家求情。”
“娘娘快別想這些了,您如今最要緊的是養好身子,等小郡主滿月的時候,您還要抱著她接待長安城裏的官眷呢。”
左瞾看著手裏的折子意味不明地勾起唇角。
女官慕昭容好奇地問:“陛下許久沒這樣開心過了,是有什麽好事嗎?”
左瞾合上折子遞了過去,“燕王終於有子嗣了,他上折子為給她誕下子嗣的身世求側妃之位。”
慕昭容磨墨的手一頓。
左瞾敏銳地察覺到她情緒的變化,“怎麽?你不高興?”
慕昭容連忙搖頭,“燕王殿下後繼有人是好事,下官怎麽會不高興,隻是陛下久居深宮興許不知,沈氏生產那日……”
“朕知道,不就是找了個和尚接生嗎?這算什麽大事?”左瞾不以為意地擺擺手。
慕昭容笑容仍舊勉強,“外麵如今已經傳的十分不好聽了,下官隻是怕此事傳揚會對燕王的名聲有損。”
左瞾冷嗤道:“貞潔?名聲?這都是什麽鬼東西?”
她拍了拍慕昭容的手,“朕入宮之前,還曾成過婚呢?你們怕犯哀家的忌諱,談論起本宮的過往總刻意避過此事。可哀家想到現在也沒想明白,這究竟有什麽可忌諱的?”
慕昭容不敢答話,隻一味認錯,“是下官多慮了,望陛下恕罪。”
左瞾不在意地擺擺手,“你呀,什麽都好就是被這世間的三綱五常調教的沒了脾性,孰不知那些東西都是人定下的。”
“同樣是人,為什麽你就非要聽他的?是人定下的就能改,朕非要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改了不可。”
慕昭容勾起唇角,有些好笑地應“是。”
左瞾拿起一個折子有些看不進去,又重新合上,“說起來朕能登基,還要多虧她一句話點明了朕的心意,端午的時候讓她和燕王一起進宮吧。”
“是。”
左瞾再次拿起折子,看了一會兒又道:“還有孩子,朕當初許諾她將孩子帶進宮教養,朕不能食言,隻這孩子如今太小了些,三歲以後再抱進宮吧。”
慕昭容無奈,重重應了聲:“是。”
了去了一樁心事,左瞾總算安靜下來看折子。
梧桐苑
沈荼白再次醒來躺在熟悉的寢被裏,不遠處的香爐嫋嫋地散發香氣。
隔著一扇,許多人都圍在一座小床前,一言不發地盯著裏麵的小家夥兒看。
沈荼白無聲地勾起唇角,這時一直朝著搖籃張望的春蟬對上她的眼睛,“主子,您醒了。”
寂靜不複存在,梧桐苑瞬間熱鬧起來。
隻是這熱鬧吵到了小家夥兒,她登時便不滿地大哭起來,一時間屋裏更加兵荒馬亂。
沈荼白笑著問:“我睡了多久?”
春蟬一邊往她唇邊遞水,一邊道:“娘娘此次真是驚險,這一覺足足睡了三天三夜,也不知是哪個喪良心的竟然往馬腳下扔石子。”
“這要不是了寂大師動作及時,您可就不好了,大夫說幸好您身子康健,否則,要見紅呢。”春蟬說著眼淚都快下來了。
見紅就是血崩,但凡婦人產後得了此症,那就是十死無生,沈荼白一聽情況如此嚴重也不由得跟著害怕。
隻是對於了寂出手救了她這一點,沈荼白心中仍舊存疑,她總覺得那天的事情沒有那麽簡單。
了寂出現的實在太過巧合,“你說驚馬的原因是有人扔石子?你親眼看到的嗎?人抓到了沒有?”
“娘娘。”春蟬拍了拍手,“太醫說了您現在最怕的就是多思多慮,外麵的事有王爺呢,您就別想了。”
沈荼白順從的重新躺下,緊接著又坐起身,“你剛才叫我什麽?”
春蟬重複了一遍,“娘娘,小郡主的事才安頓下來,王爺就給女皇陛下上了請側妃的折子,聽說寒霜庭那邊得了消息又是好一通打砸。”
春蟬附在沈荼白耳邊小聲道:“這次王爺直接下令不準采辦的地方給她補,讓她自己去外麵買呢。”
沈荼白微微蹙眉,無論是李廷寒這個人還是看在以往的情誼上,李廷寒都不至於因為她生了個孩子做到這份上。
“可是因為發生了什麽?”
春蟬思考了一下搖搖頭,“府裏近來除了娘娘生下小郡主,沒發生什麽大事呀。”
沈荼白隱隱抓住些什麽,又問:“府外呢?”
春蟬為難地蹙起眉頭,“王爺這些天都沒上朝,外麵發生什麽大事跟咱們王府也扯不上關係吧。”
沈荼白進一步縮小範圍,“崔家,未來王妃的那個崔家。”
春蟬恍然大悟,“我聽人說好像是發生了一件大事,崔家要聯合被廢的晉王造反,據說刀槍劍戟塞滿了一個倉庫,但還沒來得及有所行動就被禁軍察覺直接摁下了。”
沈荼白鬆了口氣,任由自己靠到枕頭上,對崔家會造反,沈荼白沒有絲毫懷疑,她早就覺得崔家不對勁。
要是他們一直打著造反的主意,那許多問題就都有了答案。
例如,他們為何一直盼著沈荼白有孕。
無論是先皇還是當今陛下,都一直在有意削弱五姓七望的勢力,連崔家的女兒和李廷寒聯姻,陛下都拖著不讓。
燕王是當今陛下唯一的嫡子,沈荼白若是給燕王生下唯一的子嗣,那他們就可以去父留子,讓崔惜文以李廷寒未亡人的身份掌控燕王府。
而後以沈荼白的身份為要挾,挾天子以令諸侯,重新恢複魏晉時的榮光,至於孩子的性別他們更有的是辦法歪曲。
隻是了寂一個和尚又在其中扮演著什麽角色呢?
沈荼白腦中思緒紛雜,“她們這些人陛下是如何處置?”
春蟬搖搖頭,“奴婢不知,這好像是前幾日才發生的事,陛下還沒下旨處置,但左不過是抄家流放。”
沈荼白吐了口氣,“王爺呢?可曾去給崔家求情。”
春蟬無奈地歎了口氣,“娘娘又忘了,王爺是跟咱們一塊兒回來的,崔家出事的時候,王爺估計正在去靈州的路上呢,哪有時間給崔家求情。”
“娘娘快別想這些了,您如今最要緊的是養好身子,等小郡主滿月的時候,您還要抱著她接待長安城裏的官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