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含元殿中心,隻剩天後和馮靖等人。
遠遠的四周,羽林兒郎貼著殿牆執戈肅立。
天後這才問道:“太傅,青鵝二字何解?”
驟聞太傅稱謂,馮靖一時還有點不太適應,愣了愣才回過神來。
他急忙從懷裏掏出一封信呈與武媚。
“稟天後,此乃裴炎寫給薛仲璋的一封密信,全書隻‘青鵝’二字,兩字拆開來的意思是‘十二月我自與’,應是裴、徐二逆為共同進退而約定的時間。”
天後看完極感興趣,“這封密信太傅是如何得到的?”
“稟天後,因程武觀被殺一案,大理寺會同刑部、京兆府衙門實施全城搜捕,無意中抓到了這個信使,並從其身上搜出了裴炎的這封密信,因為該信涉及裴炎甥舅,而‘青鵝’二字又極其古怪,大理寺卿劉晨遂將此信交予臣參研。”
“你又如何參出‘十二月我自與’這句暗語的?”
對於本太傅來說,這就是個一加一的幼兒題!
馮靖暗暗一哂,嘴上卻道:“這隻能說明天後自有天佑,不過假臣之手參破其中的鬼蜮伎倆而已。”
“天意?”
“天意!”
說到這兒,天後忽然湊近他的耳根吹氣如蘭問:“曉珤兒,剛才朝堂上你說‘奉旨護駕’,可朕記得,朕還沒給你下旨呢。”
馮靖一聽嚇了一跳。
按大唐律:私調羽林擅闖廟堂者,殺無赦!
靈機一動,他一字一頓道:“還是天意,臣奉的是上天的旨意!”
“好一個上天的旨意……哈哈哈………”天後不禁仰天大笑,如風中楊柳。
馮靖悄悄在褲子上抹去了手心的滿把涼汗。
就在這時,天後一眼看到了正在殿內執戈肅立的李隆基,她急忙招手,“三郎,過來,讓皇祖母看看!”
“諾!”昂然一聲,李隆基手按佩按劍徐徐走來。
雖然年少,李隆基天生的王者之氣難掩,虎步龍驤,鷹隼雄視。
到了丹樨前,他單腿跪地朗朗稟道:“臣羽林校尉李隆基,敬請天後祖母聖喻!”
天後一時高興的忘乎所以,張開臂膀從但丹樨上飛了下來,蝴蝶一樣翩翩敏捷。
她一把抱住李隆基沒頭沒腦親了起來,嘴裏激動嚷道:“好孫兒……朕的好孫兒……”
當著滿殿羽林以及師傅馮靖等人,李隆基很有點難為情。
他胡亂掙紮著抹去了滿臉的口紅印兒,“天後祖母,孫兒甲胄在身,請天後祖母別……別這樣……”
“哈哈哈~~~~~”天後再次縱聲笑起。
笑著笑著,她的雙眸已噙滿淚水。
看到這感人一幕,馮靖不禁暗自吃驚:這不是簡單的隔代親,天後似乎能看到未來,難不成她也是個穿越者?
正胡思亂想,就見天後掏出羅帕擦去了滿臉淚痕,翠格生生地看著馮靖,“馮愛卿,知道朕為何封你為太子太傅嗎?”
經她如此一問,馮靖突然就明白過味兒來,“稟天後,臣明白了。”
“說與朕聽。”
“所有皇子中,三郎最具天後的神稟和器宇,臣將竭盡所能讓殿下成為天後所冀望者。”
什麽都沒說,什麽都說了。
天後不禁仰天大笑起來,“三郎氣概,當為吾家太平天子!”
太子太傅——太子——李隆基——太平天子。
天呐,她果真能看到未來!
※※
被裴炎一夥的逼宮大戲這麽一激,天後冷酷的殺心就此徹底釋放出來。
當天下午,她便下達了一係列血淋淋的諭旨:
徐敬業褫奪國姓,滅九族;
徐懋功掘墳鞭屍,淩煙閣撤除名位,取消太廟配享。
凡參與揚州造反者,如薛仲璋之流的在京眷屬一律斬首,等同於滅族。
裴炎夷九族,隻留裴炎一人監押待審。
凡參與裴炎逼宮的同黨一律處斬,家屬沒籍為奴,徙三千裏。
唯一例外的就是駱賓王,其所有在京親眷僅被圈禁在家限製了自由。
以上諭旨均以明旨曉諭天下。
一時之間,法場之上腦袋滾滾血流成河,馮靖幾乎看傻了。
但有兩個問題卻讓他一直有點想不通。
第一、徐敬業等人造反前,為何不把親眷預先轉移或者帶走?
第二、徐敬業等人造反後,他們的親眷為何還留在京城不躲不藏?
想來想去,隻能將這些不解統統歸結於大唐的雄風勇烈,不喜歡小陰謀小詭計,所有的事情都擺在桌麵上嘁哩喀喳。
※※
少陵。
馮家營子煥然一新。
陽光明媚,和風拂煦。
馮靖和李隆基從寨門縱馬而入。
整齊的街道,修葺一新的營舍,平坦寬闊的校場。
馬蹄翻飛,鷓鴣、野雉、獾子以及兔子們驚慌失措四處飛濺。
寨子裏寂靜如眠,一個黑瘦的漢子正坐在涼亭裏安靜喝茶。
看到馮靖,漢子兔子似竄了出來,拚命招手叫道:“馮兄、馮兄———”
馮靖仔細一看,是莫子善。
他槖地跳下馬來一揖到地,“馮家營子重換新顏,全賴莫兄一力操持,小弟感激不盡!”
莫子善已瘦得有點脫形,可見這段時間累得不輕。
不過他的精神很好,一雙黑豆眼賊光爍爍,“受君之托、忠君之事,有馮兄這話,莫子善足矣。”
兩人相視一笑,手挽著手向寨子深處走去。
李隆基則牽著馬在後麵亦步亦趨。
“莫兄,目前江南戰事正酣,看來湖州通判你暫時無法赴任了。”
“我知道,不急。”
“給你重挪個地方行不行?”
“哪裏?”
“張邈現在是戶部尚書,昨天我問過他,戶部度支司正缺一得力郎中,想請你入幕。”
度支司郎中即所謂的度支郎,從五品上!
因為激動,莫子善說話的聲音都有些顫抖,“戶……戶戶戶部度支郎,馮兄沒沒沒沒跟我開玩笑?”
“隻要你願意,現在你就是戶部度支郎了。”
“度支郎掌管天下錢糧,我莫子善祖上不知積了什麽德?馮兄,請受小弟一拜!”
說著他就要跪拜,不料馮靖使出神力,一把將他端在了空中。
即便被端在空中,莫子善還是頑強地完成了空中跪拜動作,那樣子仿佛皮影戲中的小皮影人。
李隆基見狀不禁噗嗤笑起。
直到這時,莫子善才注意到這個滿身貴氣的少年郎。
他不禁嗔道:“馮兄也不介紹一下,怠慢這位小哥了。”
馮靖嗬嗬一笑,“此乃楚王殿下。”
“我滴個神神啊!馮兄怎不早說?”莫子善驚歎一聲,一揖到地,“臣莫子善有眼無珠,請殿下恕罪。”
李隆基急忙攙住他,“莫先生不必多禮,是我不讓師傅說的。”
馮靖正色道:“三郎,請記住這位莫先生,他是皇上不久前禦筆欽點的湖州通判,此人精明幹練,乃真正的經世大臣,你將來一定會有大用!”
李隆基仔細看了看莫子善,點點頭,“徒兒記住了。”
見莫子善還有些蒙逼,馮靖不動聲色點了他一句,“天後說了,‘三郎氣概,當為吾家太平天子!’”
莫子善是個人精,眨眼便意會過來。
看來馮兄連自己的未來都安排好了。
遠遠的四周,羽林兒郎貼著殿牆執戈肅立。
天後這才問道:“太傅,青鵝二字何解?”
驟聞太傅稱謂,馮靖一時還有點不太適應,愣了愣才回過神來。
他急忙從懷裏掏出一封信呈與武媚。
“稟天後,此乃裴炎寫給薛仲璋的一封密信,全書隻‘青鵝’二字,兩字拆開來的意思是‘十二月我自與’,應是裴、徐二逆為共同進退而約定的時間。”
天後看完極感興趣,“這封密信太傅是如何得到的?”
“稟天後,因程武觀被殺一案,大理寺會同刑部、京兆府衙門實施全城搜捕,無意中抓到了這個信使,並從其身上搜出了裴炎的這封密信,因為該信涉及裴炎甥舅,而‘青鵝’二字又極其古怪,大理寺卿劉晨遂將此信交予臣參研。”
“你又如何參出‘十二月我自與’這句暗語的?”
對於本太傅來說,這就是個一加一的幼兒題!
馮靖暗暗一哂,嘴上卻道:“這隻能說明天後自有天佑,不過假臣之手參破其中的鬼蜮伎倆而已。”
“天意?”
“天意!”
說到這兒,天後忽然湊近他的耳根吹氣如蘭問:“曉珤兒,剛才朝堂上你說‘奉旨護駕’,可朕記得,朕還沒給你下旨呢。”
馮靖一聽嚇了一跳。
按大唐律:私調羽林擅闖廟堂者,殺無赦!
靈機一動,他一字一頓道:“還是天意,臣奉的是上天的旨意!”
“好一個上天的旨意……哈哈哈………”天後不禁仰天大笑,如風中楊柳。
馮靖悄悄在褲子上抹去了手心的滿把涼汗。
就在這時,天後一眼看到了正在殿內執戈肅立的李隆基,她急忙招手,“三郎,過來,讓皇祖母看看!”
“諾!”昂然一聲,李隆基手按佩按劍徐徐走來。
雖然年少,李隆基天生的王者之氣難掩,虎步龍驤,鷹隼雄視。
到了丹樨前,他單腿跪地朗朗稟道:“臣羽林校尉李隆基,敬請天後祖母聖喻!”
天後一時高興的忘乎所以,張開臂膀從但丹樨上飛了下來,蝴蝶一樣翩翩敏捷。
她一把抱住李隆基沒頭沒腦親了起來,嘴裏激動嚷道:“好孫兒……朕的好孫兒……”
當著滿殿羽林以及師傅馮靖等人,李隆基很有點難為情。
他胡亂掙紮著抹去了滿臉的口紅印兒,“天後祖母,孫兒甲胄在身,請天後祖母別……別這樣……”
“哈哈哈~~~~~”天後再次縱聲笑起。
笑著笑著,她的雙眸已噙滿淚水。
看到這感人一幕,馮靖不禁暗自吃驚:這不是簡單的隔代親,天後似乎能看到未來,難不成她也是個穿越者?
正胡思亂想,就見天後掏出羅帕擦去了滿臉淚痕,翠格生生地看著馮靖,“馮愛卿,知道朕為何封你為太子太傅嗎?”
經她如此一問,馮靖突然就明白過味兒來,“稟天後,臣明白了。”
“說與朕聽。”
“所有皇子中,三郎最具天後的神稟和器宇,臣將竭盡所能讓殿下成為天後所冀望者。”
什麽都沒說,什麽都說了。
天後不禁仰天大笑起來,“三郎氣概,當為吾家太平天子!”
太子太傅——太子——李隆基——太平天子。
天呐,她果真能看到未來!
※※
被裴炎一夥的逼宮大戲這麽一激,天後冷酷的殺心就此徹底釋放出來。
當天下午,她便下達了一係列血淋淋的諭旨:
徐敬業褫奪國姓,滅九族;
徐懋功掘墳鞭屍,淩煙閣撤除名位,取消太廟配享。
凡參與揚州造反者,如薛仲璋之流的在京眷屬一律斬首,等同於滅族。
裴炎夷九族,隻留裴炎一人監押待審。
凡參與裴炎逼宮的同黨一律處斬,家屬沒籍為奴,徙三千裏。
唯一例外的就是駱賓王,其所有在京親眷僅被圈禁在家限製了自由。
以上諭旨均以明旨曉諭天下。
一時之間,法場之上腦袋滾滾血流成河,馮靖幾乎看傻了。
但有兩個問題卻讓他一直有點想不通。
第一、徐敬業等人造反前,為何不把親眷預先轉移或者帶走?
第二、徐敬業等人造反後,他們的親眷為何還留在京城不躲不藏?
想來想去,隻能將這些不解統統歸結於大唐的雄風勇烈,不喜歡小陰謀小詭計,所有的事情都擺在桌麵上嘁哩喀喳。
※※
少陵。
馮家營子煥然一新。
陽光明媚,和風拂煦。
馮靖和李隆基從寨門縱馬而入。
整齊的街道,修葺一新的營舍,平坦寬闊的校場。
馬蹄翻飛,鷓鴣、野雉、獾子以及兔子們驚慌失措四處飛濺。
寨子裏寂靜如眠,一個黑瘦的漢子正坐在涼亭裏安靜喝茶。
看到馮靖,漢子兔子似竄了出來,拚命招手叫道:“馮兄、馮兄———”
馮靖仔細一看,是莫子善。
他槖地跳下馬來一揖到地,“馮家營子重換新顏,全賴莫兄一力操持,小弟感激不盡!”
莫子善已瘦得有點脫形,可見這段時間累得不輕。
不過他的精神很好,一雙黑豆眼賊光爍爍,“受君之托、忠君之事,有馮兄這話,莫子善足矣。”
兩人相視一笑,手挽著手向寨子深處走去。
李隆基則牽著馬在後麵亦步亦趨。
“莫兄,目前江南戰事正酣,看來湖州通判你暫時無法赴任了。”
“我知道,不急。”
“給你重挪個地方行不行?”
“哪裏?”
“張邈現在是戶部尚書,昨天我問過他,戶部度支司正缺一得力郎中,想請你入幕。”
度支司郎中即所謂的度支郎,從五品上!
因為激動,莫子善說話的聲音都有些顫抖,“戶……戶戶戶部度支郎,馮兄沒沒沒沒跟我開玩笑?”
“隻要你願意,現在你就是戶部度支郎了。”
“度支郎掌管天下錢糧,我莫子善祖上不知積了什麽德?馮兄,請受小弟一拜!”
說著他就要跪拜,不料馮靖使出神力,一把將他端在了空中。
即便被端在空中,莫子善還是頑強地完成了空中跪拜動作,那樣子仿佛皮影戲中的小皮影人。
李隆基見狀不禁噗嗤笑起。
直到這時,莫子善才注意到這個滿身貴氣的少年郎。
他不禁嗔道:“馮兄也不介紹一下,怠慢這位小哥了。”
馮靖嗬嗬一笑,“此乃楚王殿下。”
“我滴個神神啊!馮兄怎不早說?”莫子善驚歎一聲,一揖到地,“臣莫子善有眼無珠,請殿下恕罪。”
李隆基急忙攙住他,“莫先生不必多禮,是我不讓師傅說的。”
馮靖正色道:“三郎,請記住這位莫先生,他是皇上不久前禦筆欽點的湖州通判,此人精明幹練,乃真正的經世大臣,你將來一定會有大用!”
李隆基仔細看了看莫子善,點點頭,“徒兒記住了。”
見莫子善還有些蒙逼,馮靖不動聲色點了他一句,“天後說了,‘三郎氣概,當為吾家太平天子!’”
莫子善是個人精,眨眼便意會過來。
看來馮兄連自己的未來都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