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破曉。
一縷晨光穿堂進屋,塵埃在光柱中舞動。
目光穿過北門,透過後花園的枯枝,朱允炆看到了先生的衣衫。
先生正緩緩走來!
沙漏即將結束!
“朱三傻”還沒有出現。
遲到一刻鍾內,打手板兩下。
他要挨打了!
皇爺爺還會知道,朱允熥又遲到了。
朱允炆很鄙夷,也很開心。
轉眼又有些擔心,他不會又請假了吧?還等著看他挨打呢。
~
屋內的光線突然黯淡了,前門出現一個瘦弱的身影。
全班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
是朱允熥!
朱允炆有些不高興,怎麽踩點來了呢?
小汪子收錢不辦事啊!
咦?
他怎麽空著手?
難道小汪子故意沒給學籃?
朱允炆一陣胡思亂想。
朱允熥掃視一眼教室,徑直向座位走去。
不是他“記得”,而是隻有那一個座位是空著的。
竟然和朱允炆鄰桌,有意思了!
後麵突然傳來一聲怪叫:
“朱三傻,你來了?”
朱允熥站住了,順著聲音看過去,誰這麽欠?
雖然隻有十幾個人,但是他依然看到了眾生相:
有的看著他,跟著起哄大笑;
有的埋頭看書,置若罔聞;
有的隻是冷眼旁觀。
他看的清楚,朱允炆這個綽號的源頭正低著頭笑,樂的肩膀一聳一聳的。
叫他的是一個黑胖小子,坐倒數第二排,正衝他揮手,
“熥侄兒,還記得我是誰嗎?”
“你?是山裏野豬成精了?”朱允熥淡然回道。
全班哄堂大笑。
這個比喻太形象了!
黑胖小子愣了,他沒想到朱允熥敢還擊,往常都是唯唯諾諾,任由他欺負的。
有人起哄怪叫:
“植殿下,你被你侄兒欺負了!”
“朱植,你不行了啊!”
“打起來!不打不是好男兒!”
總有人唯恐天下不亂。
朱允熥在座位上坦然坐了下來。
朱植!
朱允熥熟悉這個名字,
是中朱,
老朱的第十五子。
怪不得叫“侄兒”。
朱植跳了起來,擼起袖子,目漏凶光,
“朱三傻,你行啊!摔了一次,膽子摔腫了?”
~
不等朱允熥回答,朱植自己又坐下了,乖巧地打開書,做看書狀。
一個老人緩步進來,
月白色的棉袍,背著的手拿著一本書。
學生都低頭看書,
教室瞬間安靜了下來,針落有聲。
唯獨朱允熥抬頭看了一眼。
和江都郡主的描述對比,高瘦、白胡子、國字臉,想必這位就是閻思文先生了。
閻先生主講《禮記》,是大學者宋濂(lián)的高足。
江都說他為人方正,醉心學問,對學生認真負責,要求十分嚴格,綽號“閻王”。
糟糕!
朱允熥暗叫麻煩來了!
自己還沒來得及找助教借書,就要上課了。
第一天上學,運氣似乎不太好。
閻思文站起前麵,掃視全班,目光在朱允熥的身上停了一下,信步走了過去。
學生全都低頭看書。
朱允熥有些尷尬,
自己的桌子上空無一物,都沒法裝一下。
腳步越來越近,最後停住了朱允熥的麵前。
朱允熥暗歎一口氣。
要挨批了!
~
閻思文溫和地問道:
“殿下的傷好了?”
朱允熥急忙起身,恭敬地回道:
“回稟先生,學生已經痊愈了,呃,禦醫說‘失憶’還需要一點時日。”
提起失憶,是為了後麵的學習打埋伏。
萬一有不懂的,“失憶”就是擋箭牌。
“頭還疼嗎?”
“回稟先生,四天前已經不疼了。”
閻思文微微頷首,
“善!”
然後示意朱允熥坐下。
朱允熥有些意外,先生就是一位和藹的長者,為何綽號“閻王”?
不過,他鬆了一口氣,先生沒提課本、文具的事,算是過關了吧。
學生們齊刷刷地看過來,下巴都要驚掉了。
先生什麽時候這麽溫和了?
才一夜沒見,閻王成了彌勒佛?
朱允炆吃味了,自己也請過病假,可是閻先生就沒有關心過。
~
閻思文看看他的桌子,
“你的文具呢?課本也沒有?”
朱允熥的心提了起來,隻好起身回道,
“先生,學生的學籃路上掉湖裏了,正打算找助教借書呢。”
朱允炆差點笑出來,
這和戰士上戰場卻丟了武器有什麽區別?
等著挨批吧!
閻思文將自己的書放在了桌子上,
“先用老夫的吧。”
朱允炆:
“……”
閻王,你的威風呢?
你的苛刻呢?
朱允炆很失望,閻王今天不正常!
同學們不敢置信地看看朱允熥。
這個不受待見的學生,今天怎麽這麽受待見?
朱允熥急忙道謝,心存感激,閻先生太寬厚了!
今天是何其幸運!
閻思文走到講台上,緩緩坐下,
“同學們,請將書翻到《禮運》篇。”
“子曰,‘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
閻思文看著學生,抑揚頓挫,吟哦了一大段話。
他又做了釋義,之後帶大家誦讀了幾遍。
“大家先讀熟了,然後背誦下來。”
他拿起一本書,自顧自看起來。
教室裏響起了朗朗的讀書聲。
朱允熥誦讀了一遍,明悟了。
閻先生剛才噓寒問暖,並不是自己特殊,先生不過是在踐行“不獨子其子”,人不能隻養育自己的孩子。
老先生這算是言傳身教了吧。
顯然有幾個同學也理解了,他們看看朱允熥,又看看先生,略有所思。
~
隻一遍,朱允熥就背的滾瓜爛熟。
來到大明,唯一長進的就是記憶力,可以做到過目不忘。
閻思文聽到學生的聲音慢慢變小,教室變得寂靜。
他抬起頭,叫道:
“朱允熥!”
朱允熥急忙起身,“在!”
嗯?
這小子之前每次背書都能睡著,今天竟然沒睡?
閻思文有些意外。
本來想借機批評幾句的,現在就讓他背書吧,
“背一遍。”
能背出第一句話,就算他過關。
朱允炆來了興致,三傻背書從來就是一句話,“還沒背下來”。
今天還會這麽說嗎?
“子曰,‘故,人不獨親其親……’”朱允熥不僅全背了下來,還很流利,沒出任何錯。
閻思文有些意外,這還是朱允熥第一次背的這麽完美。
他忍不住仔細打量朱允熥,站的筆直,神色坦然,目光清亮。
閻思文不由吃了一驚,這孩子經曆大難,竟然脫胎換骨了。
頑劣的少年不見了,現在是一個老成持重的少年。
閻思文很欣慰,臉上難得有了微笑,
“很好!”
老先生撚著長須,又勉勵了一句:
“百尺竿頭,殿下應更進一步!”
“坐下吧。”
朱允熥很清楚,能得到“很好”的評語,得益於學渣的後發優勢。
稍微學一點,先生就會極其滿意,欣喜異常,覺得是浪子回頭了!
~
朱允炆的驚訝不亞於閻思文,
三傻竟然會背書了?
閻思文看他走神了,當即點了他的名,
“朱允炆殿下,你來背誦。”
朱允炆如夢方醒,急忙起身,
“子曰,……”
他也流利地背了下來,因為緊張,中間磕巴了兩次,但是總算沒有出錯。
閻思文點點頭,
“坐下吧。”
朱允炆吃味了,連個“好”都不給。
想起剛才閻思文的噓寒問暖,朱允炆心中憤憤不平。
有內幕!
閻思文肯定收了什麽好處,
要麽就是投靠了淮西丘八。
不然這個不苟言笑的老東西,為什麽對朱允熥這麽好?
朱允炆腦洞大開,期間閻思文又點了幾個學生。
有的隻背下第一句,有的磕磕巴巴,錯誤百出。
閻思文就命他們站著複習,半個時辰後再查。
再背誦不出來,就打手心一下。
半個時辰後,絕大部分都過關,隻有兩個被打了手心,其中就有朱植。
朱允熥暗暗咂舌,“閻王”果然實至名歸。
~
下課了。
閻思文緩步去了後院,那裏有老師專用的休息室。
朱允熥翻看著《禮記》,學習之前落下的課。
朱允炆坐他右邊,本來也在磨墨,突然放下墨條,起身出去了,走的很慌忙,尿急一般。
突然一隻手從後麵伸過來,用力揉搓著朱允熥的腦袋,
手勁很大,朱允熥被揉的搖搖晃晃。
手的主人走到朱允熥麵前,嬉皮笑臉地叫道:
“熥侄兒,朱三傻!”
是朱植,
他還帶著兩個跟班,一個推搡朱允熥,一個踢踹凳子。
朱允熥放下書,上學第一天竟然被霸淩了?
一縷晨光穿堂進屋,塵埃在光柱中舞動。
目光穿過北門,透過後花園的枯枝,朱允炆看到了先生的衣衫。
先生正緩緩走來!
沙漏即將結束!
“朱三傻”還沒有出現。
遲到一刻鍾內,打手板兩下。
他要挨打了!
皇爺爺還會知道,朱允熥又遲到了。
朱允炆很鄙夷,也很開心。
轉眼又有些擔心,他不會又請假了吧?還等著看他挨打呢。
~
屋內的光線突然黯淡了,前門出現一個瘦弱的身影。
全班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
是朱允熥!
朱允炆有些不高興,怎麽踩點來了呢?
小汪子收錢不辦事啊!
咦?
他怎麽空著手?
難道小汪子故意沒給學籃?
朱允炆一陣胡思亂想。
朱允熥掃視一眼教室,徑直向座位走去。
不是他“記得”,而是隻有那一個座位是空著的。
竟然和朱允炆鄰桌,有意思了!
後麵突然傳來一聲怪叫:
“朱三傻,你來了?”
朱允熥站住了,順著聲音看過去,誰這麽欠?
雖然隻有十幾個人,但是他依然看到了眾生相:
有的看著他,跟著起哄大笑;
有的埋頭看書,置若罔聞;
有的隻是冷眼旁觀。
他看的清楚,朱允炆這個綽號的源頭正低著頭笑,樂的肩膀一聳一聳的。
叫他的是一個黑胖小子,坐倒數第二排,正衝他揮手,
“熥侄兒,還記得我是誰嗎?”
“你?是山裏野豬成精了?”朱允熥淡然回道。
全班哄堂大笑。
這個比喻太形象了!
黑胖小子愣了,他沒想到朱允熥敢還擊,往常都是唯唯諾諾,任由他欺負的。
有人起哄怪叫:
“植殿下,你被你侄兒欺負了!”
“朱植,你不行了啊!”
“打起來!不打不是好男兒!”
總有人唯恐天下不亂。
朱允熥在座位上坦然坐了下來。
朱植!
朱允熥熟悉這個名字,
是中朱,
老朱的第十五子。
怪不得叫“侄兒”。
朱植跳了起來,擼起袖子,目漏凶光,
“朱三傻,你行啊!摔了一次,膽子摔腫了?”
~
不等朱允熥回答,朱植自己又坐下了,乖巧地打開書,做看書狀。
一個老人緩步進來,
月白色的棉袍,背著的手拿著一本書。
學生都低頭看書,
教室瞬間安靜了下來,針落有聲。
唯獨朱允熥抬頭看了一眼。
和江都郡主的描述對比,高瘦、白胡子、國字臉,想必這位就是閻思文先生了。
閻先生主講《禮記》,是大學者宋濂(lián)的高足。
江都說他為人方正,醉心學問,對學生認真負責,要求十分嚴格,綽號“閻王”。
糟糕!
朱允熥暗叫麻煩來了!
自己還沒來得及找助教借書,就要上課了。
第一天上學,運氣似乎不太好。
閻思文站起前麵,掃視全班,目光在朱允熥的身上停了一下,信步走了過去。
學生全都低頭看書。
朱允熥有些尷尬,
自己的桌子上空無一物,都沒法裝一下。
腳步越來越近,最後停住了朱允熥的麵前。
朱允熥暗歎一口氣。
要挨批了!
~
閻思文溫和地問道:
“殿下的傷好了?”
朱允熥急忙起身,恭敬地回道:
“回稟先生,學生已經痊愈了,呃,禦醫說‘失憶’還需要一點時日。”
提起失憶,是為了後麵的學習打埋伏。
萬一有不懂的,“失憶”就是擋箭牌。
“頭還疼嗎?”
“回稟先生,四天前已經不疼了。”
閻思文微微頷首,
“善!”
然後示意朱允熥坐下。
朱允熥有些意外,先生就是一位和藹的長者,為何綽號“閻王”?
不過,他鬆了一口氣,先生沒提課本、文具的事,算是過關了吧。
學生們齊刷刷地看過來,下巴都要驚掉了。
先生什麽時候這麽溫和了?
才一夜沒見,閻王成了彌勒佛?
朱允炆吃味了,自己也請過病假,可是閻先生就沒有關心過。
~
閻思文看看他的桌子,
“你的文具呢?課本也沒有?”
朱允熥的心提了起來,隻好起身回道,
“先生,學生的學籃路上掉湖裏了,正打算找助教借書呢。”
朱允炆差點笑出來,
這和戰士上戰場卻丟了武器有什麽區別?
等著挨批吧!
閻思文將自己的書放在了桌子上,
“先用老夫的吧。”
朱允炆:
“……”
閻王,你的威風呢?
你的苛刻呢?
朱允炆很失望,閻王今天不正常!
同學們不敢置信地看看朱允熥。
這個不受待見的學生,今天怎麽這麽受待見?
朱允熥急忙道謝,心存感激,閻先生太寬厚了!
今天是何其幸運!
閻思文走到講台上,緩緩坐下,
“同學們,請將書翻到《禮運》篇。”
“子曰,‘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
閻思文看著學生,抑揚頓挫,吟哦了一大段話。
他又做了釋義,之後帶大家誦讀了幾遍。
“大家先讀熟了,然後背誦下來。”
他拿起一本書,自顧自看起來。
教室裏響起了朗朗的讀書聲。
朱允熥誦讀了一遍,明悟了。
閻先生剛才噓寒問暖,並不是自己特殊,先生不過是在踐行“不獨子其子”,人不能隻養育自己的孩子。
老先生這算是言傳身教了吧。
顯然有幾個同學也理解了,他們看看朱允熥,又看看先生,略有所思。
~
隻一遍,朱允熥就背的滾瓜爛熟。
來到大明,唯一長進的就是記憶力,可以做到過目不忘。
閻思文聽到學生的聲音慢慢變小,教室變得寂靜。
他抬起頭,叫道:
“朱允熥!”
朱允熥急忙起身,“在!”
嗯?
這小子之前每次背書都能睡著,今天竟然沒睡?
閻思文有些意外。
本來想借機批評幾句的,現在就讓他背書吧,
“背一遍。”
能背出第一句話,就算他過關。
朱允炆來了興致,三傻背書從來就是一句話,“還沒背下來”。
今天還會這麽說嗎?
“子曰,‘故,人不獨親其親……’”朱允熥不僅全背了下來,還很流利,沒出任何錯。
閻思文有些意外,這還是朱允熥第一次背的這麽完美。
他忍不住仔細打量朱允熥,站的筆直,神色坦然,目光清亮。
閻思文不由吃了一驚,這孩子經曆大難,竟然脫胎換骨了。
頑劣的少年不見了,現在是一個老成持重的少年。
閻思文很欣慰,臉上難得有了微笑,
“很好!”
老先生撚著長須,又勉勵了一句:
“百尺竿頭,殿下應更進一步!”
“坐下吧。”
朱允熥很清楚,能得到“很好”的評語,得益於學渣的後發優勢。
稍微學一點,先生就會極其滿意,欣喜異常,覺得是浪子回頭了!
~
朱允炆的驚訝不亞於閻思文,
三傻竟然會背書了?
閻思文看他走神了,當即點了他的名,
“朱允炆殿下,你來背誦。”
朱允炆如夢方醒,急忙起身,
“子曰,……”
他也流利地背了下來,因為緊張,中間磕巴了兩次,但是總算沒有出錯。
閻思文點點頭,
“坐下吧。”
朱允炆吃味了,連個“好”都不給。
想起剛才閻思文的噓寒問暖,朱允炆心中憤憤不平。
有內幕!
閻思文肯定收了什麽好處,
要麽就是投靠了淮西丘八。
不然這個不苟言笑的老東西,為什麽對朱允熥這麽好?
朱允炆腦洞大開,期間閻思文又點了幾個學生。
有的隻背下第一句,有的磕磕巴巴,錯誤百出。
閻思文就命他們站著複習,半個時辰後再查。
再背誦不出來,就打手心一下。
半個時辰後,絕大部分都過關,隻有兩個被打了手心,其中就有朱植。
朱允熥暗暗咂舌,“閻王”果然實至名歸。
~
下課了。
閻思文緩步去了後院,那裏有老師專用的休息室。
朱允熥翻看著《禮記》,學習之前落下的課。
朱允炆坐他右邊,本來也在磨墨,突然放下墨條,起身出去了,走的很慌忙,尿急一般。
突然一隻手從後麵伸過來,用力揉搓著朱允熥的腦袋,
手勁很大,朱允熥被揉的搖搖晃晃。
手的主人走到朱允熥麵前,嬉皮笑臉地叫道:
“熥侄兒,朱三傻!”
是朱植,
他還帶著兩個跟班,一個推搡朱允熥,一個踢踹凳子。
朱允熥放下書,上學第一天竟然被霸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