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道:


    “給你們半炷香的時間,思考如何回答。”


    朱允熥三人都老老實實低著頭,心裏卻樂開了花。


    這是送分題!


    一旁有太監點了香。


    孩子們聽到問題,都懵了。


    要是說說朝廷的傳聞,權貴的八卦,他們都能說上一天一夜。


    陛下突然問治國,


    這誰懂啊?


    除了朱允炆,


    他恨不得捂住三個人的嘴,自己衝上去一口氣說出答案,贏得陛下的讚許。


    老朱靠在了椅背上,懶洋洋地看著孩子們。


    咱不裝了!


    就是要找茬削你們!


    孩子們都誠惶誠恐。


    小小年紀,在帝王的威壓下,精神緊繃。


    輕煙嫋嫋,


    鬆香在殿內環繞。


    朱允炆著急的看著香,怎麽燃的這麽慢?


    早點讓他們丟人,然後我登場,


    幸好我今天堅持來了,不然大家都回答不好。


    朱允熥突然意識到,麻煩了!


    之前都沒想到,陛下會同時問三個人,


    也就沒提前將答案分為三個部分,如果誰一禿嚕全說了。


    剩下兩個就沒詞了!


    一切都來不及了,朱允熥急出一身細汗。


    ~


    時間到了!


    “朱植,你先來回答。”朱元璋命令道。


    朱植有些激動,這不是那張紙上的問題嗎?


    感謝熥侄兒!


    一把撈起了答案,救了咱。


    朱植磕磕巴巴地回道:


    “回稟父皇陛下,臣認為,賑濟災民有幾點要注意。”


    “其一,官員清明廉潔,不克扣賑災糧款。”


    “其二,賑濟老弱,他們謀生的路子少,水平弱。”


    “其三,責令受災地區的地方官,盡快恢複生產,好讓災民早日還鄉。”


    “呃……臣想到的就是這三點。”


    其實,後麵還有,隻是他記不清楚了。


    他說了三條,還有兩條,朱允熥已經在考慮,如果沒詞,該怎麽辦。


    朱允炆大吃一驚,直勾勾地看著朱植。


    這些要點,和黃子澄給的紙條上的完全吻合。


    難道也有人給朱植泄題了?


    朱元璋很意外,沒想到十五皇子竟然回答的有見識,有條理。


    他滿意地點點頭,


    “回答這些也不錯了。”


    “朱權,你有什麽要說的?”


    朱權躬身道:


    “回稟父皇陛下,臣補充幾點。”


    “其一,責令京兆府衙門加強巡邏,避免歹人作奸犯科。”


    “其二,以工代賑,抽掉青壯去幹活,避免聚集生事。”


    朱權其實也很緊張,結果一禿嚕將剩下的幾點全說了,


    說完他才意識到,一點也沒給熥侄兒留。


    可是事到如今,他隻能心懷歉意了。


    父皇的威嚴之下,他甚至都不敢抬頭看一眼熥侄兒。


    朱允炆要氣瘋了,


    怨恨地看著朱權、朱植。


    紙條上的幾點,被這兩貨全說了。


    如果皇爺爺問我,我還說什麽?


    我指望答案打個翻身仗呢!


    憤怒,


    慌亂,


    沮喪,


    短短的時間,朱允炆從興奮的巔峰,直墜絕望的穀底,


    他恨不得大吼,


    “皇爺爺陛下,他們偷孫兒的答案!”


    他不禁看向黃子澄,難道黃先生也給他們答案了?


    他質疑的目光,迎頭撞上了黃子澄疑惑的目光,


    黃子澄也在懷疑,是炆殿下泄題了。


    朱允炆納悶了,難道泄題的還另有其人?


    可是黃先生說,陛下就和他一個人說過的。


    ~


    朱允熥歎了口氣,真的沒詞了!完球了!


    朱元璋已經開口了,


    “熥兒,你有什麽建議?”


    朱允炆已經沒心情去幸災樂禍了,他現在也好奇朱允熥會如何回答,因為答案都被說完了。


    朱允熥:


    “……”


    就這點套路,被兩個皇子說完了,


    我還建議你個毛線球啊。


    他光棍地一拱手,


    “皇爺爺陛下,衛王殿下、寧王殿下說的很全麵!”


    “臣附議!”


    朱元璋古井不波的老臉,浮現一絲笑容。


    附議?


    小猴崽子!


    還一本正經地學大人。


    “不要敷衍了事!咱讓你好好想想,提提建議!”


    咱不許你附議。


    真沒有?


    那最好了!


    咱可以收拾你了!


    朱元璋撚著胡子,猶如老獵人,得意地看著在獵網中驚慌失措的小猴子。


    該怎麽懲罰呢?


    罵一頓?


    打手板?


    既要懲戒,又不能將孩子剛萌芽的學習勁頭給打下去了。


    容咱好好想想。


    朱允熥:


    “……”


    棄權也不行嗎?


    老朱頭不講武德!


    ~


    朱允熥飛快地思考,腦子都要轉冒煙了。


    賑濟,無非是如何搞來錢糧、如何維護治安、如何恢複生產。


    就從這三個方麵扯吧。


    朱允熥硬著頭皮回道:


    “回稟皇爺爺陛下,臣補充幾點。”


    “其一,朝廷的錢糧終究有限,可以調動南直隸富戶,恩準他們參與賑濟,從災民中招募人手。”


    “其二,要防止一些有野心的人,打著傳教的幌子,在災民中煽動。”


    “其三,應給受災州府的地方官製定明確的返鄉時間表,何月何日,災民開始返鄉;何月何日,災民返鄉全部結束。”


    朱元璋不知不覺坐直了身子,


    他再次被震驚了,熥兒竟然真能說上幾句。


    意見還很中肯!


    是對朱植、朱權答案的補充和完善。


    一個十三歲的孩子,能有這個見識,已經遠超同齡人了。


    太子這麽大得時候,也沒這個水準。


    青出於藍!


    朱元璋點點頭,


    “好,都很好。你們回答的很全麵!”


    他們三個的答案,就是解決的方案了。


    十分完美!


    上午廷議,就是討論這個問題。


    最後總結的幾條,就是朱植、朱權所說的。


    而熥兒則更進一步,他提出的方案,朝廷目前還沒討論過。


    從富戶手裏搞錢,咱和大臣都沒想到用,戶部老抱怨沒錢,這也是個思路。


    熥兒說的防止有人傳教,雖然沒上朝會,其實已經發生了,咱已經讓錦衣衛正在暗中調查。


    熥兒說的製定歸鄉時間表,咱也有這個想法,下午小朝會,咱會提出來,讓官員議一議,去落實。


    沒想到熥兒和咱想到一塊了。


    總的來看,植兒、權兒的回答,是約定俗成的做法;


    而熥兒的看法更加彌足珍貴,更勝一籌。


    朱元璋看看朱允熥三個人,


    揍孩子的計劃在執行,可是最想揍的,全都沒揍成。


    他沒有介意,反而老懷大慰,


    都是朱家的好孩子。


    就是調皮了一點點。


    ~


    朱元璋看向其他孩子,


    “朱鬆,剛才的問題,你有什麽建議?”


    朱鬆嚇了一跳,咽咽唾沫,小心地回道:


    “臣附議!”


    答案都被那三位說絕了,一點路都沒留,明智的就是附議了。


    朱鬆說完,就低著頭,心髒跳的厲害。


    會不會被罵?


    剛才陛下不許熥侄兒附議的。


    “嗯,好吧!”


    朱元璋沒有責怪他。


    其實也沒有什麽好補充的了。


    朱鬆暗暗鬆了一口氣。


    老朱又看到了朱允炆。


    今天的學生,就太子的兩個兒子衣著鮮亮,


    朱允熥是少年的蓬勃朝氣,


    朱允炆則病態懨懨的,還有點魂不守舍。


    不過,炆兒學習刻苦,大本堂的先生對他評價一直都很高。


    也許,炆兒還有可說的呢?


    朱元璋問道:


    “炆兒,你對賑濟災民,如何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假皇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無並收藏大明假皇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