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清晨。
三天時間轉瞬即過,第一組的觀政結束了。
朱允炆吃過早膳,不急不忙地去上學。
今天是第二組出發。
因為要壯行,上課會比往常晚一刻鍾。
還沒到大本堂,他已經看到,第二組開始出發了。
為首是朱允炆,一身半舊的常服,
白胖的小臉緊繃,眼神十分堅定,一副舍我其誰的氣概。
同組的還有兩位同學,都識相地站在了他身後。
門前聚集了很多人,
大本堂的官員都在,蔣慶白色的長須在寒風中飛舞。
東宮的官員也來了幾位。
黃子澄也來了,一身官服,神情嚴肅,走在朱允炆的身側。
這聲勢遠比朱權他們大的多。
朱允熥徑直去了送行隊伍的隊尾,他看到了朱權。
朱權衝他擠擠眼,
“你二哥又從哪弄一身舊衣服?”
朱允熥挑挑眉毛,
“誰知道呢。”
他看看左右,沒看到朱植、朱鬆。
他知道朱鬆病了,觀政第一天的夜裏就高熱,之後兩天沒去。
朱植卻活蹦亂跳的,和朱權堅持到最後,
“衛王呢?”
朱權神秘道:
“大胃王病了。”
朱允熥愣了,“昨晚不是還好好的嗎?”
昨晚他們兩個還去小院子找他,慶祝脫離苦海的。
朱權小聲道,
“和你哥有過節,不願意來。”
看朱允熥疑惑,朱權小聲說了韓妃被嚇得病重的事。
朱允熥有些詫異,竟然還有這故事,
太子妃凶猛啊!
朱權下巴朝前努了努,
“黃編撰這兩天忙壞了,給你二哥又是傳授經驗,又是準備人手,他們準備大幹一場呢。”
朱允熥好奇地問道,
“什麽人手?”
朱權搖搖頭,
“你二哥很神秘,和他關係好的幾個也就知道這些。”
朱允熥笑了笑,無所謂道:
“隨他折騰。”
就黃子澄那個書袋子,朱允熥壓根不信他們能折騰出什麽花來。
他注意到,朱允炆身後站著一個中朱,名字有些陌生。
是朱允炆的叔輩,不該是站在前麵嗎?
“朱允炆背後的,是哪位王爺。”
朱權明白他的意思,低聲道:
“他是誰不重要了,剛才蔣司業說了,第二組以你哥為主導。”
隊伍走遠了,
送行隊伍頓作鳥獸散,外麵寒風刺骨,早就凍的臉疼。
上課的磐聲響了,
先生走了進來,是教《禮記》的閻王,閻思文。
學生們急忙就坐,將朱允炆他們徹底拋在了腦後。
~
出了皇宮,朱允炆上了轎子。
其他人騎馬的上馬,坐轎子的鑽進轎子,
隊伍浩浩蕩蕩,直奔江堤。
災民現在主要就是聚集在那裏。
天光放亮,離江堤還有三裏多路,隊伍停下了。
應天府的府丞帶人來迎接,
前麵就是一處臨時公房,負責指揮江堤的賑濟,隸屬於應天府。
賑濟的糧食也大多集中在這裏。
雙方見禮後,隊伍在府丞的陪同下繼續前行。
公房前,
戶部尚書茹太素、應天府尹董長義、五城兵馬司指揮,帶領大小官員早已經在寒風中等候。
朱允炆等人下了轎子,官員們迎上前見禮。
雙方一番寒暄後,簇擁著朱允炆他們進了大堂,屋內溫暖如春。
在座次上,朱允炆和同學客氣了幾句,兩位同學紛紛謙讓。
黃子澄咳嗽一聲,
“殿下,請上座!”
三個學生都可以稱為“殿下”,但是幾個人都明白他在叫誰。
朱允炆不再爭論,徑直在首位坐下。
茹太素在對麵坐下作陪,拱手道:
“殿下,不妨先休息片刻,再去江堤探望災民。”
朱權他們就是這個流程,
在這裏喝杯熱茶,之後去江堤轉悠一圈,再回這裏等著回家。
朱允炆點點頭,
“好啊。”
官員們放心了,這也是好伺候的主子。
茹太素急忙吩咐上茶點。
大堂裏一團和氣。
朱允炆抿了口茶,緩緩道:
“茹大人,正好現在沒事,本王想看看賬本。”
大堂的氣氛瞬間凝固了。
茹太素愣了,
“殿下要看哪些賬?”
“本王要看所有糧食進出的賬簿。”
在場的官員的都嚇了一跳。
這是要查賬?
殿下,您的劇本不對啊!
不該是您慰問我等辛苦了,我等說都是為了災民,為了陛下。
然後,您不畏嚴寒,去現場給災民打碗粥。
之後您來大堂烤火,吃酒,聊天打屁。
午膳後,您小憩片刻,打道回府。
愉快的一天結束了!
之後兩天亦是如此。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你現在是做啥嘞?
禦史啊你?
災民都給您準備好了!
殿下這樣搞,事情可就不好辦了。
~
茹太素撚著胡子,一語不發。
賑濟是應天府在主持,查賬與他無關。
應天府的官員都眼巴巴地看向黃子澄,指望他能出來說幾句話。
黃子澄大聲道:
“殿下體恤災民,關心陛下賞賜的糧食,災民能否吃到嘴裏,所以力主查賬。”
他又看向另外兩名同學:
“兩位殿下,意下如何?”
兩名同學紛紛點頭,含糊地應了一聲,
“善!”
應天府的官員都絕望了。
這也是個不好相與的。
府尹董長義無奈,隻好吩咐,
“傳賬簿!”
賬簿一筐一筐抬進來,很快擺滿了大堂。
朱允炆沉聲道:
“讓他們上來吧。”
一群穿著布衣、捧著算盤的賬房魚貫而入。
足有五十多位。
眾人這才明白,朱允炆是有備而來。
有的官員臉色變得慘白。
黃子澄大聲張羅,
“桌、凳,速速擺好!”
一群東宮的侍衛搬來了桌子、凳子,在大堂開始擺放。
官員們目瞪口呆,
連桌子、凳子都是自帶!
董長義意味深長地看了眼黃子澄,
黃賊!
你們是精心謀劃的!
事先一點風聲都不透!
~
一起來的兩個同學,
一個中朱,
一個小朱,
兩人坐在下首,都捧著茶杯,專心致誌地喝茶。
他們很清楚,自己就是點綴,是綠葉。
朱允炆才是主角,是今天的紅花。
大堂擺了五十章桌子,加上賬簿,已經變得十分擁擠。
最後隻留下茹太素幾個重臣陪同,
其他官員都被擠到了院子裏,喝著直灌心脾的寒風。
大堂內劈裏啪啦的算盤珠子,猶如敲在他們的心上,
寒風猛灌,
眾人的心比寒風還涼。
看朱允炆的架勢,今天不拿下幾個官員,都對不起的他的這些準備。
有膽子大的官員在嘀咕,
“殿下要拿幾顆腦袋,墊一墊自己的聲望。”
三天時間轉瞬即過,第一組的觀政結束了。
朱允炆吃過早膳,不急不忙地去上學。
今天是第二組出發。
因為要壯行,上課會比往常晚一刻鍾。
還沒到大本堂,他已經看到,第二組開始出發了。
為首是朱允炆,一身半舊的常服,
白胖的小臉緊繃,眼神十分堅定,一副舍我其誰的氣概。
同組的還有兩位同學,都識相地站在了他身後。
門前聚集了很多人,
大本堂的官員都在,蔣慶白色的長須在寒風中飛舞。
東宮的官員也來了幾位。
黃子澄也來了,一身官服,神情嚴肅,走在朱允炆的身側。
這聲勢遠比朱權他們大的多。
朱允熥徑直去了送行隊伍的隊尾,他看到了朱權。
朱權衝他擠擠眼,
“你二哥又從哪弄一身舊衣服?”
朱允熥挑挑眉毛,
“誰知道呢。”
他看看左右,沒看到朱植、朱鬆。
他知道朱鬆病了,觀政第一天的夜裏就高熱,之後兩天沒去。
朱植卻活蹦亂跳的,和朱權堅持到最後,
“衛王呢?”
朱權神秘道:
“大胃王病了。”
朱允熥愣了,“昨晚不是還好好的嗎?”
昨晚他們兩個還去小院子找他,慶祝脫離苦海的。
朱權小聲道,
“和你哥有過節,不願意來。”
看朱允熥疑惑,朱權小聲說了韓妃被嚇得病重的事。
朱允熥有些詫異,竟然還有這故事,
太子妃凶猛啊!
朱權下巴朝前努了努,
“黃編撰這兩天忙壞了,給你二哥又是傳授經驗,又是準備人手,他們準備大幹一場呢。”
朱允熥好奇地問道,
“什麽人手?”
朱權搖搖頭,
“你二哥很神秘,和他關係好的幾個也就知道這些。”
朱允熥笑了笑,無所謂道:
“隨他折騰。”
就黃子澄那個書袋子,朱允熥壓根不信他們能折騰出什麽花來。
他注意到,朱允炆身後站著一個中朱,名字有些陌生。
是朱允炆的叔輩,不該是站在前麵嗎?
“朱允炆背後的,是哪位王爺。”
朱權明白他的意思,低聲道:
“他是誰不重要了,剛才蔣司業說了,第二組以你哥為主導。”
隊伍走遠了,
送行隊伍頓作鳥獸散,外麵寒風刺骨,早就凍的臉疼。
上課的磐聲響了,
先生走了進來,是教《禮記》的閻王,閻思文。
學生們急忙就坐,將朱允炆他們徹底拋在了腦後。
~
出了皇宮,朱允炆上了轎子。
其他人騎馬的上馬,坐轎子的鑽進轎子,
隊伍浩浩蕩蕩,直奔江堤。
災民現在主要就是聚集在那裏。
天光放亮,離江堤還有三裏多路,隊伍停下了。
應天府的府丞帶人來迎接,
前麵就是一處臨時公房,負責指揮江堤的賑濟,隸屬於應天府。
賑濟的糧食也大多集中在這裏。
雙方見禮後,隊伍在府丞的陪同下繼續前行。
公房前,
戶部尚書茹太素、應天府尹董長義、五城兵馬司指揮,帶領大小官員早已經在寒風中等候。
朱允炆等人下了轎子,官員們迎上前見禮。
雙方一番寒暄後,簇擁著朱允炆他們進了大堂,屋內溫暖如春。
在座次上,朱允炆和同學客氣了幾句,兩位同學紛紛謙讓。
黃子澄咳嗽一聲,
“殿下,請上座!”
三個學生都可以稱為“殿下”,但是幾個人都明白他在叫誰。
朱允炆不再爭論,徑直在首位坐下。
茹太素在對麵坐下作陪,拱手道:
“殿下,不妨先休息片刻,再去江堤探望災民。”
朱權他們就是這個流程,
在這裏喝杯熱茶,之後去江堤轉悠一圈,再回這裏等著回家。
朱允炆點點頭,
“好啊。”
官員們放心了,這也是好伺候的主子。
茹太素急忙吩咐上茶點。
大堂裏一團和氣。
朱允炆抿了口茶,緩緩道:
“茹大人,正好現在沒事,本王想看看賬本。”
大堂的氣氛瞬間凝固了。
茹太素愣了,
“殿下要看哪些賬?”
“本王要看所有糧食進出的賬簿。”
在場的官員的都嚇了一跳。
這是要查賬?
殿下,您的劇本不對啊!
不該是您慰問我等辛苦了,我等說都是為了災民,為了陛下。
然後,您不畏嚴寒,去現場給災民打碗粥。
之後您來大堂烤火,吃酒,聊天打屁。
午膳後,您小憩片刻,打道回府。
愉快的一天結束了!
之後兩天亦是如此。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你現在是做啥嘞?
禦史啊你?
災民都給您準備好了!
殿下這樣搞,事情可就不好辦了。
~
茹太素撚著胡子,一語不發。
賑濟是應天府在主持,查賬與他無關。
應天府的官員都眼巴巴地看向黃子澄,指望他能出來說幾句話。
黃子澄大聲道:
“殿下體恤災民,關心陛下賞賜的糧食,災民能否吃到嘴裏,所以力主查賬。”
他又看向另外兩名同學:
“兩位殿下,意下如何?”
兩名同學紛紛點頭,含糊地應了一聲,
“善!”
應天府的官員都絕望了。
這也是個不好相與的。
府尹董長義無奈,隻好吩咐,
“傳賬簿!”
賬簿一筐一筐抬進來,很快擺滿了大堂。
朱允炆沉聲道:
“讓他們上來吧。”
一群穿著布衣、捧著算盤的賬房魚貫而入。
足有五十多位。
眾人這才明白,朱允炆是有備而來。
有的官員臉色變得慘白。
黃子澄大聲張羅,
“桌、凳,速速擺好!”
一群東宮的侍衛搬來了桌子、凳子,在大堂開始擺放。
官員們目瞪口呆,
連桌子、凳子都是自帶!
董長義意味深長地看了眼黃子澄,
黃賊!
你們是精心謀劃的!
事先一點風聲都不透!
~
一起來的兩個同學,
一個中朱,
一個小朱,
兩人坐在下首,都捧著茶杯,專心致誌地喝茶。
他們很清楚,自己就是點綴,是綠葉。
朱允炆才是主角,是今天的紅花。
大堂擺了五十章桌子,加上賬簿,已經變得十分擁擠。
最後隻留下茹太素幾個重臣陪同,
其他官員都被擠到了院子裏,喝著直灌心脾的寒風。
大堂內劈裏啪啦的算盤珠子,猶如敲在他們的心上,
寒風猛灌,
眾人的心比寒風還涼。
看朱允炆的架勢,今天不拿下幾個官員,都對不起的他的這些準備。
有膽子大的官員在嘀咕,
“殿下要拿幾顆腦袋,墊一墊自己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