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萬少了嗎?”


    看著臉色同時出現變化的教授們,魏子俊驚訝,“但我暫時也隻能拿這麽多出來。不過過幾個月就好了。過幾個月我應該能再拿出幾個億,到時候就能再投一些錢給你們。”


    聽到他這麽講,李正清忍不住吞了口唾沫,看了看其他的同事們。


    他在他們所有人的眼中,看到了幾乎是統一的眼神。


    震驚、喜悅、不敢置信。


    我們深大撿到寶了?


    抱著這種心情,李正清連忙開口,“不,不少了。五千萬已經很多,很多……”


    李副校長這句話沒亂講。


    改開前麵十年,國內可以說是一切為經濟發展讓步。


    想方設法都要省出錢來用於國家的經濟建設。


    各方麵的科研更是幾乎都停擺。


    終於到現在,改開已有一定時間。


    終於是重新有了一些經濟基礎。


    可以說1992年的現在,國內科研屬於是重新起步階段。


    幾乎所有科學門類研究都急需資金。


    可是國家科研經費每年就三四百億。


    三四百億看著很多,但要知道華夏是個大國。


    這三四百億,是要給全國縣級以上國有獨立研究開發機構5487個,高等院校辦科研機構2230個,大中型工業企業辦科研機構8522個。


    總共一萬六千多個機構一起分。


    還要給這裏麵從事科技活動的人員232.4萬人發工資。


    這還沒算一些軍方機構,或者沒出現在統計列表上的隱秘機構。


    最後落到具體每個人,每個項目上真沒有多少。


    再想想人家美國的波音飛機。


    他們去年啟動了新型飛機的研究計劃。


    光這一款飛機的研究經費,就高達50億美元。


    比國內去年一整年全國的科研經費還要多。


    所以這年代,科學家和工程師、教授們有多慘就可想而知了。


    科研經費有限,那就隻能顧著那些重要的項目。


    那些比較偏的,或者暫時沒那麽急需的。


    在研究經費上,那就隻能意思意思。


    一些國家急需的研究項目,比如深大此次六人行其中的張端正教授,他是做機電項目的。


    主要研究方向是電動機和電動馬達的應用。


    因為軍隊和國家需要,研究經費上算是很不錯的。


    可他每年能拿到的研究經費,也就三十到四十幾萬。


    比起劉國本這種一年五萬塊。


    被發配到深大來,兩年也才二十萬的確實好太多。


    可又能好多少呢?也就能養著項目不停擺,緩慢前進罷了。


    這也是目前全國99%以上科研項目的縮影。


    比如二十年後飛上天的飛機項目。其實幾年前就立項了。


    可每年拿到的經費……不提也罷。


    八零年到零零年的這二十年。


    國內的科研工作者們真的是在負重前行。


    國家能有後麵的騰飛,這幫共和國棟梁和老黃牛們居功至偉。


    “夠用?夠用那就好。”


    魏子俊笑:“那麽我們直接來說吧。我就想搞個電瓶車出來,然後希望電池、電機這些盡量能自己生產。當然了,國內有能夠馬上用到的技術,那拿來直接用就行。”


    “我對科研不懂,更是對科學、科技兩眼摸黑。”


    “但我知道不能讓人白辛苦的道理。”


    “我就想,到時候讓加入進來的教授們成立個公司。以公司的名義來參股,這樣子一來,研發人員也能搞點外快。”


    “啊,這樣,這樣違規的吧?”李正清驚愕。


    “中科院不就是這麽搞的嗎?聯想我記得可就是中科院參股的公司。怎麽,州官可以點燈,我們百姓就不行了?”


    魏子俊理所當然,“我們又不搞貪汙受賄這一套。合情合理合法,鬧到中央去都不怕。”


    李正清深深吸氣,又深深吸氣,再深深吸氣……同時看向其他同事。


    他在同事們臉上看到了“意動”這個詞。


    明顯又直接。


    實在是魏子俊拋出的這個誘餌。


    太tm誘人了。


    創收這件事,現在全國上下從國家到個人。


    所有人都無比重視。


    深大也不例外。


    首先這年頭,所有人都窮。


    國家窮,大學們也窮。


    比如執全國大學牛耳的清大。


    最受國家重視,去年一年的經費卻隻有8500萬。


    這已經是全國大學裏最多的了。


    這裏麵國家撥款才36%不到,一共是三千萬。


    剩下的全是清大自籌、校辦企業、捐款等等搞來的。


    其中校辦企業的效益占了大頭。


    剛成立連十年都沒有的深大呢?


    校辦企業自然是沒有的。


    全靠上麵撥款。


    其中教育部撥款800萬,省政府撥款200萬,深市撥款四百萬,自籌、捐款153萬……


    一共不到1600萬,便是去年深大的經費。


    總共才這麽一點。


    這裏麵可是還包含了全校教職工們的工資,校園建設維護費用,教材消耗材料,學生們的補貼等等在內的。


    可想而知花在科研、學術上的能有多少。


    教授們現在確實比普通人過得要好一點。


    可是也就一點點。


    想要創收的心,所有教授都有。


    魏子俊在此時拋出這一招。


    可謂是打在了在場所有教授的心巴上。


    最後再吸一口氣,李正清露出笑臉,“魏總說的有道理。總不能隻許州官放火,不許我們百姓點燈!好,魏總你這個電瓶車項目,我們跟了!”


    老李心想要是自己敢拒絕。


    估計等下都回不去學校,這些家夥待會兒可能都會撕了自己!


    魏子俊露出微笑,圖窮匕見,“我看過資料,深大畢竟建校時間淺,科研實力好像比較欠缺。全賴各位全國各地來的教授們。像李校長你原來就是人大的。”


    “其他像劉教授他們都類似。”


    “所以我就想,可不可以以深大的名義。邀請全國各大高校,或者高校裏麵的教授們,特別是在相關領域裏有建樹的教授們過來深市搞合作研究呢?”


    “一個是可以順便援建深大,來都來了。做做研究,順便帶帶學生也可以的吧?”


    “二來這樣集合全國的科研力量,研發進度也會比較快。”


    “三來,我想我這個提議,教授們本身自己應該都會喜歡。創收嘛,哪有人會不喜歡?”


    “可謂是三贏。”


    “李校長,你覺得如何?”


    啪!


    魏子俊話音剛落。


    李正清是直接拍了下大腿。


    他滿臉興奮,“好,好辦法!”


    “一舉多得,又可以完成魏總你的想法。又可以幫助國家建設深大,這想法太好了!”


    李正清簡直要為魏子俊這辦法叫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重生了誰還混社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一思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一思言並收藏都重生了誰還混社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