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點五十二分。
肖傑率先走出了換衣間,她的臉頰兩側升起兩團淺淺的紅暈,不知是因為裏麵太熱,還是因為時間緊迫,亦或是別的原因導致的。
蘇義緊隨其後,他脖頸上的領帶已經取了下來,因為被拉扯了太多次的緣故,領導已經褶皺,戴上還不如不帶,於是便索性解了下來。
蘇義的右臉有一團紅印,看起來不像是正常的皮膚發紅,倒像是被動印上去的,看起來稍微有些古怪。
肖傑走出換衣間的時候,又接到了一通電話,她沒有接聽,而是回頭看了一眼蘇義,這一眼中,帶著三分怒意,還是七分責怪。
蘇義則隻是苦笑一聲,微微聳了聳肩,那意思是這事可不能全怪我。
兩人一前一後,快步走出宣傳處的辦公室,一路上到三樓,推開媒體接待會議室的門,他們看到了早已在那裏等候多時的新聞媒體人們。
媒體人的數量超出了蘇義的想象,他原以為隻有三五家媒體,隻有七八個人,沒成想竟然這麽多人,足足塞滿了整個會議室,怎麽看都得三四十個人。推開門的時候,這些人全部扭頭望向門口,直勾勾的看著蘇義,他們的眼神,就好像要將蘇義全身的衣服扒光,觀察一下他的內部結構一樣。
肖傑徑直走入,抬頭挺胸,神態自信,對這些人的目光和晃動的鏡頭視而不見。
蘇義看著這麽多人,以及這麽多的鏡頭,則是呆愣了一下。
在進門前,蘇義腦海中還浮現出剛才在換衣間內和肖傑發生的那件“略顯尷尬”的事,現在再回想,其實倒也沒什麽好尷尬的,隻是當時那種環境下,又做出了那種事情,確實有些難為情。
此時,麵對眾人的目光和鏡頭的聚焦,蘇義下意識地摸了摸右側臉頰,他感覺那裏有些火辣辣的。
前麵的肖傑似乎感覺到了什麽,回過頭來,看著蘇義。
蘇義深吸一口氣,意識到自己不能再胡思亂想了,他將注意力集中到當前的事情上來,挺直腰杆,將不久前的“尷尬之事”拋諸腦後,跨步走進了會議室。
跟在肖傑身後,來到最前麵,肖傑示意蘇義坐在第一排,然後她自己則朝台上走去。
第一排的中間處,有幾個位置還是空的,蘇義知道,那幾個位置是留給雷隊長和相關領導的,如果他們有時間,會來旁聽,如果沒時間,就不來,當前這種局麵下,他們肯定是不會來的了。
“眾位媒體朋友們久等了,在這裏我代表漠城市公安局宣傳處向你們道一聲歉,閑話咱們就不多說了,大家也都已經等得著急了,我們的刑警同誌們時間也很緊迫,很快就要再次出警追查嫌疑人的行蹤,所以,8.15小說殺人案的第一次案情發布會正式開始。現在,讓負責該案件的主要刑警人員蘇義上台來接受提問吧。”
肖傑望向台下的蘇義,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蘇義深吸一口氣,踏步上台。肖傑則悄然往後退了幾步,站在蘇義的右後方,距離蘇義差不多兩米左右。
站定之後,蘇義抬起頭,望向了台下。
站在台下看眾人和站在台上看眾人的感覺完全不同,台下的時候,感覺自己還是人群中的一員,並不會太過引人注意,別人也不會明目張膽地盯著他看,當站在台上的時候,那便是告訴別人,你們可以一直盯著我看了,這種感覺,讓蘇義覺得有些別扭,他們的眼神就像是針一樣,盯著他的一舉一動,仿似在尋找破綻,尋找漏洞一樣。
一直以來,蘇義都不是一個喜歡拋頭露麵的人,也不是一個擅長在公眾場合發表講話的人,這種場麵,蘇義除了大學時參加演講比賽時有過一次之外,再也沒有第二次了,而且,那次的演講比賽,蘇義第一輪就被淘汰了,因為他上台後緊張結巴了,為此還鬧出了一個很大的笑料……
收回思緒,蘇義望向台下,在心底告訴自己無需緊張,這些人和自己並無太大關係,就把他們當成是會說話的南瓜就可以了,自己不用在乎他們的看法,他們的看法對於自己也產生不了任何影響,這樣一想,蘇義便坦然了一些。
“我是一名刑警。”蘇義在心裏和自己說。這種對於自身身份的認同,讓他的自信心又增加了一些。
“你們有什麽想問的?”蘇義將之前想好的開場白全都拋之腦後了,在這一刻,他覺得這就是最好的開場方式,他甚至連起碼的打招呼和自我介紹都省掉了。
台下的眾人似乎並未想到蘇義竟然這麽直接,他們彼此看了看,顯然有些茫然,但是,在沉默了片刻後,一陣閃光燈的光照忽然掠過,緊接著,台下的人們就像是商量好了一樣,迅速騷動了起來,原本坐著的也都站了起來,原本站著的則直接開始往前擠。
“請問,小說殺人案到底是什麽情況?”一個響亮的聲音越眾而出。
蘇義循聲望去,看到了一名戴著眼鏡的短發男子,短發男子將麥克風順勢舉到蘇義麵前,蘇義看到麥克風上寫著“漠城日報”四個大字,這是一家大報社,有很強的話語權和輿論導向性。
蘇義指了指他,意思是要回答他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正是所有在場媒體都關心的最主要問題,也是民眾們最想知道的問題。
按照正常的流程來說,應該是蘇義上來先主動講解一下案情的來龍去脈,然後再由記者提問,但蘇義一來是沒參加過案情發布會,二來也是時間緊迫,肖傑給他的稿子他都沒看,自然不知道具體流程。
“小說殺人案,並不是有人按照小說劇情去殺人,而是凶手提前想好了要去殺人,再寫的小說,以此來達到混淆視聽,迷惑警方,掀起輿論的目的。”蘇義想要用最精煉簡潔的語言來描述,這樣既省時間,也不會讓別人聽不懂。
“這麽說,《罪惡之行》這本小說的作者江一墨,就是凶手了?”又一名記者在插話問。
“不是。按照我們目前掌握的線索來看,江一墨並不是凶手,他是被凶手所利用了。凶手給了江一墨大綱和人設,用金錢雇傭江一墨,讓江一墨幫助他寫這樣一個故事。江一墨並不知道凶手真的要殺人,他隻是為了貪圖錢財,想要借此機會成名,才寫這本書的。”蘇義解釋道,感覺自己最初的那種緊張感消弭了許多。
底下眾人一片嘩然,有些人在交頭接耳。
片刻後,又有聲音響起:“那凶手為什麽要這麽做?”
蘇義道:“這正是我們目前正在調查的主要問題,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也就知道凶手的真正動機了。”
那個聲音問:“也就是說,現在你們連凶手的動機都還不知道對嗎?”
蘇義感覺這個聲音中帶著一絲敵意,他看了看,卻並未找到人,隻能坦誠回答道:“是的。”
那個聲音又問:“凶手的動機會在小說裏嗎?現在小說隻出了上半部,會在下半部裏嗎?下半部在你們手上嗎,還是在江一墨的手上?還會出版嗎?”
這一係列的問題語速很快,卻字字清晰。
蘇義再次在人群中找那個人,卻依然沒找到。
蘇義思索了片刻,說道:“小說暫時不會出版。江一墨沒有下半部。凶手的動機在沒在小說裏,警方並不知道。請大家注意,小說隻是一個障眼法,凶手真正要做的,是殺人。我們需要跳出小說來看待這件事。”
人群傳來一陣低語聲,騷亂片刻後,有幾個媒體人拚命往前擠,他們的問題交雜在一起,匯成一團,蘇義完全沒有聽清,數個麥克風都直接戳到了蘇義的嘴巴上,蘇義往後退了一小步,指了指麵前那個人,說道:“你來問。”
那人急忙開口問:“嫌疑人確定了嗎?”
蘇義答道:“嫌疑人尚未確定身份,但我們已經掌握了重要線索,很快就會找出嫌疑人。”
那人問:“很快是多快?”
蘇義想了想,說道:“兩天以內。”
此話一出,底下人迅速嘈雜了起來,蘇義聽到身後傳來了一聲輕咳,他知道,這是肖傑在提醒他,這就是這時,蘇義意識到,自己剛才不應該回答這個問題的,因為他說出的時間是沒法保證的,如果兩天內沒有查出嫌疑人身份,那到時候又該如何應對輿論壓力?隻會讓警方陷入兩難境地。
這個時間期限無異於給警局在輿論的漩渦中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蘇義畢竟沒經驗,這種問題,但凡是有經驗的刑警,都不會回答具體時間的。
底下的問題紛至遝來,聲音越來越大,聽的蘇義一陣頭疼腦熱,都不知道該回答哪一個了。
“凶手為什麽要殺何維和黃婷?他們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凶手是男,還是女?”
“作家江一墨是怎麽和凶手進行交易的?”
“聽說你們抓了漠城文藝出版社的編輯,也就是《罪惡之行》的責任編輯,她也參與謀殺了嗎?”
蘇義正欲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個響亮的聲音忽然響起,蓋過了所有聲音,進入了他的耳朵中。
“聽說你才剛剛轉正了三個月,為什麽就負責這麽重要的謀殺案?是因為警局沒人了嗎,還是因為你能力出眾?”
這個問題讓蘇義腦子一懵,他實在沒有想到,竟然連媒體人都知道蘇義剛轉正了三個月,那是不是也就意味著,他們很可能也知道蘇義實習了兩年才轉正?
這個問題問完後,底下眾人全都安靜了下來,顯然,他們都在等待著蘇義回答這個問題。
看見人們直勾勾看著自己的目光,蘇義知道他必須要說點什麽了。
肖傑率先走出了換衣間,她的臉頰兩側升起兩團淺淺的紅暈,不知是因為裏麵太熱,還是因為時間緊迫,亦或是別的原因導致的。
蘇義緊隨其後,他脖頸上的領帶已經取了下來,因為被拉扯了太多次的緣故,領導已經褶皺,戴上還不如不帶,於是便索性解了下來。
蘇義的右臉有一團紅印,看起來不像是正常的皮膚發紅,倒像是被動印上去的,看起來稍微有些古怪。
肖傑走出換衣間的時候,又接到了一通電話,她沒有接聽,而是回頭看了一眼蘇義,這一眼中,帶著三分怒意,還是七分責怪。
蘇義則隻是苦笑一聲,微微聳了聳肩,那意思是這事可不能全怪我。
兩人一前一後,快步走出宣傳處的辦公室,一路上到三樓,推開媒體接待會議室的門,他們看到了早已在那裏等候多時的新聞媒體人們。
媒體人的數量超出了蘇義的想象,他原以為隻有三五家媒體,隻有七八個人,沒成想竟然這麽多人,足足塞滿了整個會議室,怎麽看都得三四十個人。推開門的時候,這些人全部扭頭望向門口,直勾勾的看著蘇義,他們的眼神,就好像要將蘇義全身的衣服扒光,觀察一下他的內部結構一樣。
肖傑徑直走入,抬頭挺胸,神態自信,對這些人的目光和晃動的鏡頭視而不見。
蘇義看著這麽多人,以及這麽多的鏡頭,則是呆愣了一下。
在進門前,蘇義腦海中還浮現出剛才在換衣間內和肖傑發生的那件“略顯尷尬”的事,現在再回想,其實倒也沒什麽好尷尬的,隻是當時那種環境下,又做出了那種事情,確實有些難為情。
此時,麵對眾人的目光和鏡頭的聚焦,蘇義下意識地摸了摸右側臉頰,他感覺那裏有些火辣辣的。
前麵的肖傑似乎感覺到了什麽,回過頭來,看著蘇義。
蘇義深吸一口氣,意識到自己不能再胡思亂想了,他將注意力集中到當前的事情上來,挺直腰杆,將不久前的“尷尬之事”拋諸腦後,跨步走進了會議室。
跟在肖傑身後,來到最前麵,肖傑示意蘇義坐在第一排,然後她自己則朝台上走去。
第一排的中間處,有幾個位置還是空的,蘇義知道,那幾個位置是留給雷隊長和相關領導的,如果他們有時間,會來旁聽,如果沒時間,就不來,當前這種局麵下,他們肯定是不會來的了。
“眾位媒體朋友們久等了,在這裏我代表漠城市公安局宣傳處向你們道一聲歉,閑話咱們就不多說了,大家也都已經等得著急了,我們的刑警同誌們時間也很緊迫,很快就要再次出警追查嫌疑人的行蹤,所以,8.15小說殺人案的第一次案情發布會正式開始。現在,讓負責該案件的主要刑警人員蘇義上台來接受提問吧。”
肖傑望向台下的蘇義,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蘇義深吸一口氣,踏步上台。肖傑則悄然往後退了幾步,站在蘇義的右後方,距離蘇義差不多兩米左右。
站定之後,蘇義抬起頭,望向了台下。
站在台下看眾人和站在台上看眾人的感覺完全不同,台下的時候,感覺自己還是人群中的一員,並不會太過引人注意,別人也不會明目張膽地盯著他看,當站在台上的時候,那便是告訴別人,你們可以一直盯著我看了,這種感覺,讓蘇義覺得有些別扭,他們的眼神就像是針一樣,盯著他的一舉一動,仿似在尋找破綻,尋找漏洞一樣。
一直以來,蘇義都不是一個喜歡拋頭露麵的人,也不是一個擅長在公眾場合發表講話的人,這種場麵,蘇義除了大學時參加演講比賽時有過一次之外,再也沒有第二次了,而且,那次的演講比賽,蘇義第一輪就被淘汰了,因為他上台後緊張結巴了,為此還鬧出了一個很大的笑料……
收回思緒,蘇義望向台下,在心底告訴自己無需緊張,這些人和自己並無太大關係,就把他們當成是會說話的南瓜就可以了,自己不用在乎他們的看法,他們的看法對於自己也產生不了任何影響,這樣一想,蘇義便坦然了一些。
“我是一名刑警。”蘇義在心裏和自己說。這種對於自身身份的認同,讓他的自信心又增加了一些。
“你們有什麽想問的?”蘇義將之前想好的開場白全都拋之腦後了,在這一刻,他覺得這就是最好的開場方式,他甚至連起碼的打招呼和自我介紹都省掉了。
台下的眾人似乎並未想到蘇義竟然這麽直接,他們彼此看了看,顯然有些茫然,但是,在沉默了片刻後,一陣閃光燈的光照忽然掠過,緊接著,台下的人們就像是商量好了一樣,迅速騷動了起來,原本坐著的也都站了起來,原本站著的則直接開始往前擠。
“請問,小說殺人案到底是什麽情況?”一個響亮的聲音越眾而出。
蘇義循聲望去,看到了一名戴著眼鏡的短發男子,短發男子將麥克風順勢舉到蘇義麵前,蘇義看到麥克風上寫著“漠城日報”四個大字,這是一家大報社,有很強的話語權和輿論導向性。
蘇義指了指他,意思是要回答他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正是所有在場媒體都關心的最主要問題,也是民眾們最想知道的問題。
按照正常的流程來說,應該是蘇義上來先主動講解一下案情的來龍去脈,然後再由記者提問,但蘇義一來是沒參加過案情發布會,二來也是時間緊迫,肖傑給他的稿子他都沒看,自然不知道具體流程。
“小說殺人案,並不是有人按照小說劇情去殺人,而是凶手提前想好了要去殺人,再寫的小說,以此來達到混淆視聽,迷惑警方,掀起輿論的目的。”蘇義想要用最精煉簡潔的語言來描述,這樣既省時間,也不會讓別人聽不懂。
“這麽說,《罪惡之行》這本小說的作者江一墨,就是凶手了?”又一名記者在插話問。
“不是。按照我們目前掌握的線索來看,江一墨並不是凶手,他是被凶手所利用了。凶手給了江一墨大綱和人設,用金錢雇傭江一墨,讓江一墨幫助他寫這樣一個故事。江一墨並不知道凶手真的要殺人,他隻是為了貪圖錢財,想要借此機會成名,才寫這本書的。”蘇義解釋道,感覺自己最初的那種緊張感消弭了許多。
底下眾人一片嘩然,有些人在交頭接耳。
片刻後,又有聲音響起:“那凶手為什麽要這麽做?”
蘇義道:“這正是我們目前正在調查的主要問題,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也就知道凶手的真正動機了。”
那個聲音問:“也就是說,現在你們連凶手的動機都還不知道對嗎?”
蘇義感覺這個聲音中帶著一絲敵意,他看了看,卻並未找到人,隻能坦誠回答道:“是的。”
那個聲音又問:“凶手的動機會在小說裏嗎?現在小說隻出了上半部,會在下半部裏嗎?下半部在你們手上嗎,還是在江一墨的手上?還會出版嗎?”
這一係列的問題語速很快,卻字字清晰。
蘇義再次在人群中找那個人,卻依然沒找到。
蘇義思索了片刻,說道:“小說暫時不會出版。江一墨沒有下半部。凶手的動機在沒在小說裏,警方並不知道。請大家注意,小說隻是一個障眼法,凶手真正要做的,是殺人。我們需要跳出小說來看待這件事。”
人群傳來一陣低語聲,騷亂片刻後,有幾個媒體人拚命往前擠,他們的問題交雜在一起,匯成一團,蘇義完全沒有聽清,數個麥克風都直接戳到了蘇義的嘴巴上,蘇義往後退了一小步,指了指麵前那個人,說道:“你來問。”
那人急忙開口問:“嫌疑人確定了嗎?”
蘇義答道:“嫌疑人尚未確定身份,但我們已經掌握了重要線索,很快就會找出嫌疑人。”
那人問:“很快是多快?”
蘇義想了想,說道:“兩天以內。”
此話一出,底下人迅速嘈雜了起來,蘇義聽到身後傳來了一聲輕咳,他知道,這是肖傑在提醒他,這就是這時,蘇義意識到,自己剛才不應該回答這個問題的,因為他說出的時間是沒法保證的,如果兩天內沒有查出嫌疑人身份,那到時候又該如何應對輿論壓力?隻會讓警方陷入兩難境地。
這個時間期限無異於給警局在輿論的漩渦中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蘇義畢竟沒經驗,這種問題,但凡是有經驗的刑警,都不會回答具體時間的。
底下的問題紛至遝來,聲音越來越大,聽的蘇義一陣頭疼腦熱,都不知道該回答哪一個了。
“凶手為什麽要殺何維和黃婷?他們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凶手是男,還是女?”
“作家江一墨是怎麽和凶手進行交易的?”
“聽說你們抓了漠城文藝出版社的編輯,也就是《罪惡之行》的責任編輯,她也參與謀殺了嗎?”
蘇義正欲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個響亮的聲音忽然響起,蓋過了所有聲音,進入了他的耳朵中。
“聽說你才剛剛轉正了三個月,為什麽就負責這麽重要的謀殺案?是因為警局沒人了嗎,還是因為你能力出眾?”
這個問題讓蘇義腦子一懵,他實在沒有想到,竟然連媒體人都知道蘇義剛轉正了三個月,那是不是也就意味著,他們很可能也知道蘇義實習了兩年才轉正?
這個問題問完後,底下眾人全都安靜了下來,顯然,他們都在等待著蘇義回答這個問題。
看見人們直勾勾看著自己的目光,蘇義知道他必須要說點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