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是兄妹親情,女主角是男主角的妹妹。


    【第1節】


    (1)


    她是我的妹妹,也是我的生命。我滿眼滿心隻有她,我這一輩子隻為她而活。我長這雙眼睛,就是為了看她,我長這顆心,就是為了愛她。她是我這輩子見過最美的事物,深深讓我癡迷。我每一分每一秒都想在她身邊,和她在一起,滿滿的幸福感。她也凝望著我,她也愛著我,如同我愛著她。(當然這種愛指的是親情,不是愛情。)


    當一個事物,成為了人生的全部,人生的意義還能不清楚嗎。有些人對人生的意義不清楚,因為他還沒有遇到一個能成為他人生全部的事物。人來世上一趟,錯過了最該愛的事物,就是人生最大的可悲。而可悲的人,並不知道自己是可悲的。就像井底之蛙,認為天就像井口那麽大,他不知道井外有朵美麗的花,永遠不知道。


    男主角的妹妹,和男主角是青梅竹馬,從小一起長大的。男主角對妹妹的愛,從妹妹出生時,就開始了。這份愛占據了男主角的整顆心,所以男主角從小到大,都不會喜歡其她女孩,男主角愛的隻有妹妹(是親情的愛,不是愛情)。但是和其她女孩在一起,可以成為很好的友情。


    哥哥每天都很幸福、很快樂,因為有妹妹在他身邊。哥哥明白自己人生的意義就是一輩子愛著妹妹,一輩子和妹妹在一起,一輩子保護著妹妹,讓妹妹一輩子幸福。


    妹妹的性格:美好、善良、陽光、單純、可愛、真誠和信任、深愛深情、堅強、自立。


    我很愛那種單純的美。


    兄妹之間的親密感:


    彼此吸引著彼此,彼此深愛著彼此。


    彼此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彼此也是家人。


    彼此信任著彼此。


    彼此從小一起長大,天天在一起,不想分開。


    彼此知心,知道彼此的情感,知道彼此想什麽,知道彼此的習慣,知道彼此的興趣愛好。


    彼此情感很多方麵是一體的、同步的。例如妹妹高興了,哥哥也會跟著高興,妹妹難過了,哥哥也會跟著難過。


    哥哥應該像妹妹的影子,妹妹走到哪裏,哥哥就跟到哪裏,形影不離。兄妹是一個整體,過著二人小世界的生活。


    停留在循環的時間裏:


    哥哥和妹妹終究會分開,因為妹妹會長大,會嫁給別人。幸好,小說可以讓兄妹永遠停留在循環的時間裏,因為小說可以隻寫兄妹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再寫下一篇小說,還是兄妹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妹妹永遠不會長大,那就不會嫁人,不會離開哥哥。


    (2)


    兄妹的家庭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四口之家,哥哥、妹妹、父親、母親。還有一種就是兄妹獨處,就要寫兄妹的父母在外地做建築,家裏隻留下兄妹二人。我更喜歡兄妹獨處的方式。


    妹妹作為一個單純、可愛的形象,顯然不適合以大人的形式存在,而是青少年的形式。


    妹妹比哥哥小2歲,是比較常見的,因為年齡相差不大,思維方式、興趣愛好、共同話題都更為接近。如果是表妹,則可以是同齡的,甚至可以在一個班級。


    父母在外地,則希望妹妹管著哥哥。例如不讓哥哥亂花錢,不讓哥哥睡懶覺,不讓哥哥生活拖遝,不讓哥哥隻顧玩,而不學習。作為女人的本分,妹妹還會給哥哥做飯,打掃屋子,做家務。但如果妹妹年齡比哥哥小很多,還是個小孩子,則是哥哥照顧妹妹,妹妹沒有能力去管哥哥。


    【第2節】


    (1)


    每天早晨,妹妹叫哥哥起床,給哥哥做好了早飯,打掃完了屋子。


    兄妹一起吃早飯,然後一起上學。


    在早晨清爽的陽光下,兄妹穿過小橋和櫻花坡道,就來到了學校。


    兄妹年齡不同,沒有在同一個班級。


    中午的時候,兄妹在學校後院的花園邊吃飯。那裏比較安靜,沒人打擾他們。妹妹帶著自己早晨做好的便當,或在學校食堂買飯,然後帶去花園邊吃。


    下午放學,兄妹在學校的文學社活動。社裏還有兩個同學,四個人一起暢談文學。文學社是學校後樓的一間小屋子,裏麵隻有一張大桌子,四個凳子,和一個書櫃。但對四個人而言,就像一個溫馨的小家。


    四人的暢談中,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夕陽照到了屋子裏,學校也安靜了下來,隻能聽到樓下足球隊的聲音,和窗外的鳥叫聲。


    四人一起沿著夕陽下櫻花坡道回家,在路口分手,兄妹還要去路口旁的菜市場買菜。


    兄妹提著菜,穿過小橋,就到家了。兄妹的家是郊區河邊的一棟二層小樓,門前的院子不大,但能放下自行車。屋子一樓是客廳、父母的臥室,廚房和衛生間,二樓是兄妹的臥室。


    打開臥室的窗戶,就可以看到小河。兄妹經常在河邊玩耍。河邊的岸堤上,是一條馬路和一排二層小樓。人們自古都是依河而居的,幾百年前,人們就住在那裏。雖然百年前的房子早已不在,但是百年前的樹,依然挺立在那裏,見證了幾百年來,一代代人在那裏的生活。


    月亮升起來的時候,河岸邊萬家燈火,每個人都回到了家,和所愛的人團聚了。兄妹一起做晚飯,一起吃晚飯。


    吃完飯後,要完成當天的作業,然後兄妹又可以在一起玩了。


    哥哥和妹妹彼此都想在一起,而不想獨自待在屋子裏。要麽哥哥跑去妹妹的屋子,要麽妹妹跑去哥哥的屋子。直到休息時,兩人才分開。


    睡覺時,哥哥會望向妹妹的方向,妹妹也會望向哥哥的方向。他們隻被一道牆阻隔著,但是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


    (2)


    哥哥在妹妹麵前樹立好形象。哥哥發揮自己的特長,並取得成就,展示給妹妹看。妹妹也在為哥哥的進步,而鼓勵著哥哥。哥哥也在為妹妹的進步,而鼓勵著妹妹。


    哥哥假期打工,省吃儉用的攢錢,買妹妹喜歡的東西。但妹妹是一個勤儉的人,如果哥哥亂花錢給妹妹買東西,妹妹會讓哥哥退回去。


    兄妹要計劃用錢,因為學生沒錢,出去逛街時,遇到喜歡的東西,想買時,卻又考慮到之前另一家更便宜,但是距離比較遠,於是糾結。還要考慮如果現在買了這東西,之後去玩的錢或之後買禮物的錢就不夠了,所以要精打細算。好吃但貴的東西,可以隻買一個,然後一人一半。


    哥哥幫助妹妹解決問題和困難,那就要先寫妹妹遇到問題和困難。


    妹妹遭遇災禍時,哥哥保護妹妹,並挽回妹妹的損失。


    妹妹回去晚了,哥哥就會擔心。


    妹妹腳崴了,哥哥背妹妹回家。妹妹覺得周圍的人看著,很丟人。哥哥說不要在意,受傷的人還要什麽麵子不麵子的,還有不好好抓住(哥哥)會掉下來。妹妹回想起小時候,玩累了,哥哥經常背著妹妹回家。


    妹妹遊泳時,腳抽筋了。哥哥救她上岸,並給她按摩腳。


    妹妹買重的東西(例如一袋大米),提不動,哥哥幫妹妹提回家。


    放學後忽然下雨,妹妹沒帶傘,哥哥給妹妹打傘,一起回家。


    天氣忽然降溫下雪,妹妹很冷。哥哥把外衣脫了,披給妹妹。


    在海邊,妹妹打噴嚏,看來有點冷,哥哥把衣服脫下給妹妹披上。妹妹會難為情,而且穿著男孩的衣服,就會被別人用奇怪的眼光看。但哥哥覺得總比感冒發燒要好。


    哥哥生病在家。放學後,妹妹給男主角做飯、照顧。


    同學們約好去旅遊,但那天妹妹發燒在家。哥哥也就放棄旅遊,在家照顧妹妹。


    哥哥為妹妹做事,太辛苦而累病了,或意外受傷,妹妹照顧哥哥。


    妹妹晚上要走一條黑黑的小路,感覺害怕,就讓哥哥陪著。


    妹妹計劃的事情,被其他事忽然打斷,或沒時間去做,妹妹隻好讓哥哥幫忙去做。


    超市打折時間,妹妹忽然有事去不了,隻好讓哥哥幫忙去。


    妹妹有喜歡吃的早餐,但路比較遠,哥哥就早起,跑遠路給妹妹去買。


    哥哥幫助妹妹實現情感欲望和夢想,那就要先寫妹妹有什麽情感欲望和夢想。


    兄妹為了有更多時間在一起,妹妹加入哪個社團,哥哥也會加入哪個社團。


    妹妹生病了,但不想放棄和哥哥一起出去玩的機會,就帶病前去,裝作沒事。最後撐不住了,倒在哥哥的懷裏。


    下雨了,哥哥遲到了,或忘了約定,妹妹依然在約定的地方等哥哥。


    妹妹擅長做一些零食給哥哥吃。


    妹妹為了給哥哥做出好吃飯菜,就會看烹飪書或請教別人。


    在院子裏種植物,夢想著植物長大結出果實吃。


    妹妹看到好吃的東西,可是怕變胖而不能吃。


    運動會的時候,妹妹給哥哥加油,會鼓舞哥哥的幹勁。


    哥哥遇到傷心事,妹妹就會努力讓哥哥重新振作起來。


    哥哥衣服破了,或扣子掉了,又不會縫衣服,隻好讓妹妹幫他縫衣服。


    上學路上,走了一半了,忽然想到有東西(例如作業)忘到家了,又跑回去拿,結果就遲到了。或者是妹妹東西忘家了,哥哥不想讓妹妹遲到,就讓妹妹先去學校,哥哥回家拿。


    有時妹妹幫不了哥哥,或給哥哥添麻煩了。妹妹開玩笑的自責的說:這樣沒用的妹妹,收廢品的來了,幹脆也一起丟棄掉算了。或者說:這樣沒用的妹妹,幹脆去很遠的地方算了。


    【第3節】


    (1)


    兄妹的二人小世界是排外的:


    哥哥有了戀人,妹妹擔心哥哥不再關心妹妹。


    妹妹有了戀人,哥哥擔心妹妹不再關心哥哥。


    女主角是校花,但拒絕了所有男生的求愛。女主角的朋友就很詫異,好奇女主角到底喜歡什麽樣的人,或者覺得女主角是不是對男人沒興趣。其實女主角心裏有自己的哥哥,女主角在意的是親情。


    哥哥的同學來家裏玩,看上了他的妹妹,以後就會追求她,這樣會讓哥哥生氣。如果有其他男孩接近妹妹,而且是追求關係,哥哥就要讓妹妹以後不要再跟那個男孩在一起了。


    男主角的朋友看見男主角和妹妹在一起,不知道他們兄妹想獨處,不知道和他們走在一起會妨礙他們。


    (2)


    女二號對於兄妹關係的影響:


    哥哥和妹妹約好出去,卻被女二號忽然叫走了,妹妹就生氣。


    哥哥住在女二號家,而不回自己家,妹妹就會生氣。


    女二號來男主角家幫男主角做飯,做的比妹妹做的好吃,妹妹嫉妒,不甘心被比下去。


    女二號比男主角年齡小,所以在男主角妹妹麵前,也叫男主角哥哥,男主角的妹妹聽了受不了。


    男主角兄妹的女鄰居自已一個人住,和男主角兄妹關係很好,從小一起長大,而且還是同學。男主角的女鄰居每天到男主角家,和男主角兄妹一起做飯和吃飯。男主角的妹妹看得出鄰居喜歡男主角,但是他們三人關係很好,男主角的妹妹不忍趕走鄰居,就隻得接受這種關係。


    哥哥和女二號在一起,妹妹吃醋、生氣。晚上下雨了,哥哥竟然忘了妹妹在學校社團沒帶傘。妹妹就一直等著哥哥給她送傘,她相信哥哥會來,因為以前這樣的情況,哥哥一定會來的。妹妹相信無論什麽時候,哥哥都會守護著她。可是這次哥哥陷入女二號的吸引中,竟然忘了給妹妹送傘。哥哥很晚回到家,妹妹還沒有回來,哥哥很擔心。妹妹還一個人坐在社團活動室裏,哥哥跑了過去,給妹妹道歉。


    妹妹辛苦給哥哥做好了晚飯,等著哥哥回家吃。可是哥哥和女二號在一起,忘了回家吃飯。妹妹就一直等著,飯菜都涼了。


    男主角有時忙著女二號的事,而忘了和妹妹的約定。妹妹覺得哥哥不再關心她了,覺得哥哥不再需要她了。男主角連忙解釋妹妹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然後妹妹就很高興。


    哥哥每次和女二號親密,妹妹就可能吃醋,生氣,鬧脾氣,哥哥就要討好妹妹,來化解這次問題。


    妹妹試探女二號的人品。


    【第4節】


    (1)


    兩個妹:


    如果男主角有兩個妹,這兩個妹的性格和人生應該有明顯差別。例如一個妹開朗,成天和哥哥在一起,另一個妹內向,經常參加社團活動,很少有時間和哥哥在一起。如果兩個妹的性格一樣,人生也一樣,就感覺是她們是一個人。


    哥哥要專一的愛一個妹,所以可以寫哥哥原本有兩個妹,三人一起共度了多年的快樂時光。後來其中一個妹逝世了,哥哥就珍惜剩下的那個妹。


    女主角到了繼父家,如果繼父有一兒一女。這種一哥兩妹的情況下,兩妹之間就會競爭。做飯就是兩妹基本的競爭方式,如果其中一個妹做飯好吃,另一個妹做飯難吃,就會有落敗感,於是學習做飯技能。


    兩妹之間主要還是互愛的,而不是為競爭哥哥而敵對。但如果女二號來到哥哥家,兩妹都會排斥女二號。


    (2)


    無血緣關係的妹:


    男主角的單親父親和女主角的單親母親是好朋友,所以男主角認識了女主角。後來男主角的父親和女主角的母親結婚,男主角和女主角變成了兄妹。


    男主角父親的好友夫婦車禍喪生,臨終前把女兒托付給了男主角的父親。


    (3)


    替代的妹:


    a.下雨了,男主角沒帶傘,男主角的妹妹給男主角送傘的時,出車禍而亡。男主角一直想念著妹妹,一直對妹妹深深的愧疚。直到有一天,男主角遇到了一個和妹妹長得很像的女孩(女二號)。男主角把她當做了妹妹的替代品,當做了精神寄托。男主角開始追求女二號,男主角給女二號送妹妹的頭飾,送妹妹的衣服,而女二號不知道男主角曾經有妹妹的事情。男主角還把女二號帶到男主角以前和妹妹常去的地方,並讓女二號扮演他的妹妹,男主角想重現當時的場景。男主角把女二號帶到家,男主角的母親看到女二號,就哭泣,女二號不知道這是怎麽回事。直到女二號在男主角家裏看到了男主角妹妹的照片,才明白了一切。女二號愛著男主角,所以女二號模仿著男主角的妹妹,希望這樣可以安撫男主角的內心。


    b.男主角小時候,妹妹逝世了。男主角長大後,用盡一生,用計算機建造了一個虛擬世界,裏麵的人都是程序,包括男主角的妹妹。裏麵的一切場景,也都是按照男主角小時候的城鎮樣貌建造的。


    c.男主角中學時期,妹妹逝世了,男主角就精神失常了,總是說妹妹還活著,此後就住在精神病院。二十年後,男主角有錢有權的父親,遇到了一個和男主角逝世妹妹長相一樣的人,精神醫生說這樣的女孩或許能讓男主角的精神恢複正常。男主角的父親把男主角接回男主角小時候的房子,讓那個女孩扮演男主角的妹妹,然後讓街坊鄰居和學校,都配合這場演戲。男主角一覺醒來,看見妹妹就在身邊,還催他快點下樓吃早飯,否則一會上學就遲到了。男主角的父親考慮,這場戲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讓男主角照鏡子,否則男主角會看到三十多歲的自己。直到有一天,男主角看到了鏡子中的自己。


    (4)


    內向的妹:


    內向的妹可以是因為父母因車禍意外逝世,隻能寄宿在親戚家。內向的妹成天待在房間裏不出來,也不去上學。親戚家有個表哥,就要開導她,改變她,使她走出內心的陰影,重新麵對人生。


    (5)


    分開住的兄妹:


    妹妹住在老家,而哥哥在另一個地方上學和住校。妹妹經常去看哥哥,哥哥也會經常回老家看妹妹。後來兄妹不想分開,就在一起住了。


    如果父母離婚,父親帶走兒子,母親帶走女兒,這對兄妹每天都想著見到彼此。


    (6)


    家庭重組:


    女主角的母親要再婚,女主角心裏矛盾。如果同意了,母親會幸福,但是女主角還懷念著逝世的父親,但是最終覺得母親的幸福更重要。


    女主角來到繼父的家庭,女主角就會多一個哥哥(繼父的兒子)。


    母親會把繼父和繼父的兒子(女主角未來的哥哥)的照片給女主角看,並介紹他們,當然都是一些好話。女主角曾經也說過如果有一個哥哥該多好。女主角看著照片就開始幻想各種事情。


    見到哥哥之前,女主角總是把哥哥的相片帶在身上或放在書裏,結果被同學看到了,以為那是女主角喜歡的男孩。


    如果女主角要見到的哥哥,本來就有一個妹妹了,而且還很優秀,那女主角的壓力就大了,而且還要競爭哥哥的疼愛。女主角覺得或許自己不該影響他們親兄妹的關係,自己永遠做個局外人算了。哥哥的親妹也會感到壓力。如果哥哥的親妹是女主角的同學或好友,問題就更多了。


    女主角見到哥哥前,先做了一個夢,夢到見到哥哥後的情景。內容很離奇,讀者不知道寫的是夢,還以為是真的,後來讀者才知道寫的是做夢。實際上女主角還沒見到哥哥呢。


    早晨,女主角第一次去繼父家見哥哥,到了家門口。先調節心理,做一個深呼吸,然後拿起小鏡子,看看頭發有沒有翹起。而哥哥呢,如果在意這個新來的妹妹,就會早早起床,緊張的等待。如果不在意,就會睡懶覺,不起床。第一次見麵,就可以知道態度了。


    因為新來的妹妹,哥哥原本的親妹就會鬱悶,於是出門散心。朋友看出她表情鬱悶,就說“有煩惱的話,就說出來啊,這樣說不定心裏會輕鬆一些。”哥哥的親妹隻是淡淡一句“不想回家。”朋友以為她和家人吵架了,她否定了,朋友就會追問“那是怎麽回事?”然後她說明了情況,朋友就會安慰她。


    女主角的母親和女主角的繼父組建新家庭後,女主角搬到繼父家生活,就意味著生活會發生很多變化。例如有了新的哥哥,再例如女主角搬家後,可能要轉學,轉學又意味著女主角和以前的朋友分離,而認識很多新的朋友。還要有個適應新生活、新環境的過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說寫作素材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名1232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名12321並收藏小說寫作素材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