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張了張嘴紅著臉說道:“別說的這麽難聽,我隻是暫時想離開,而不是要跑。”


    劉賢應和著點頭,“對,我口誤了,抱歉。”


    心裏卻笑道:“讀書人的事兒,能算跑嗎?應該是離開。”


    過了一會,主座上的呂布看向劉賢,滿是笑意的開了口,“子山,此戰你運籌帷幄,當居首功!”那聲音洪亮,飽含著對劉賢的讚賞與感激。


    劉賢淡淡的笑了笑,而後給了呂布一個眼色,提醒道:“主公,你應該敬子敬一杯,給他壓壓驚。”


    呂布聽從了劉賢的提醒,趕忙賠笑,目光轉向魯肅:“子敬,這次實在是抱歉,怠慢之處,望請見諒。”


    能讓呂布這般驕傲的人開口道歉,這已經是很難得了。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魯肅縱然心裏有些委屈與不滿,也不好表現出來,隻得尷尬地點點頭,算是接受了呂布的歉意。


    對劉賢的功勞,呂布是發自內心地高興。張遼和高順等一眾武將見狀,也紛紛向劉賢舉杯相敬。


    在這些武將心中,任你平日裏口燦如花,說得天花亂墜,都沒用。


    唯有拿出實打實的表現,他們才會真正地接受你、敬重你!


    劉賢的連番表現,確實亮眼。他先是幫著呂布精心策劃伏擊,一舉重創曹操,成功除掉了曹洪。


    又在芒碭山尋得一處絕佳的落腳地,讓大軍得以休養生息;還憑借著自己的智謀與口才,和劉備結盟,並借來五萬斛的糧草,解了燃眉之急。


    如今,又幫著呂布一下子招募了這麽多降卒,給了呂布迅速擴充實力的機會。這一樁樁、一件件,大家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另外,路昭、朱靈、紀靈、楊弘這些敵方將領,也都是劉賢憑借著自己的手段抓來的。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劉賢,呂布別說崛起,恐怕都難以活著離開下邳!


    “主公,我並沒有做什麽,此戰乃是三軍將士用命,主公更是神勇難敵,才能一舉震懾宵小,讓賊寇們俯首歸降,我的功勞,不值一提。”


    麵對眾人的恭維,劉賢謙遜地推辭著,臉上沒有絲毫的自傲之色。


    呂布愈發滿意,看著劉賢連連點頭:“子山,你太謙了!”


    陪著呂布喝了幾杯,劉賢不忘又是一番追捧,言辭間盡是對呂布的溢美之詞。


    在魯肅看來,劉賢實在是有些誇張了,那不停的吹噓、誇讚,讓魯肅聽著都有些“肉麻”。


    魯肅終於忍不住,說道:“你這人,真是讓人捉摸不透,你不居功倒也算了,竟然還阿諛諂媚。”


    劉賢隻是淡淡一笑,並未生氣,“子敬,我來問你,什麽才算是一個合格的謀士?”


    別看劉賢幾次帶兵殺敵,有不錯的表現,但他的武勇遠不如呂布張遼這些人,更願意把自己當成一個輔助型輸出的謀士。


    隻不過,在謀士裏麵,他屬於能打仗敢殺人的主兒。


    魯肅一愣,他沒想到劉賢會突然拋出這麽一個問題。略加思索後,他認真地回道:“謀士自然是要為君主排憂解難,解決問題。”


    停頓了一下,又補充道:“謀士需洞察時局,審時度勢,在君主猶豫不決之際,獻計獻策,助其撥雲見日,做出正確抉擇;又要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或拉攏盟友,壯大己方陣營,或巧用計謀,分化瓦解敵方勢力。再者,還要在行軍打仗之時,料敵於先,或者扭轉敗局,總之,謀士要盡可能的為君主分憂。”


    劉賢點了點頭,“說的很好,其實,我把謀士分成四類,一類謀事,二類謀己,三類謀國,四類謀人。”


    “哦?”這個回答,讓魯肅覺得有些驚訝。他雖然對劉賢強留自己的做法不滿,但除此之外,魯肅還是很欣賞劉賢的智謀與才情。


    “謀事,顧名思義,有問題,解決問題;有麻煩,解決麻煩。這類謀士,專注於應對當下的困境,憑借自己的智慧,為君主提供切實可行的應對之策。”


    劉賢微微頓了頓,端起酒杯,輕抿一口,接著說道:“謀己,這種人私心就比較重了,不論做什麽事情,都先想著自己。要麽不願意出力,害怕承擔風險,遇事推諉退縮;要麽一門心思地想撈取更多的好處,追逐高官厚祿,甚至不惜排斥異己,算計或者出賣別人。總之,這類謀士的出發點,始終把他們自己放在首位,全然不顧大局與長遠利益。”


    “謀國,這樣的人,善於從大局出發,他們高瞻遠矚,極具遠見。但同樣的,這樣的人實在是可遇不可求,鳳毛麟角。”


    魯肅細細品味,不由得緩緩點了點頭,眼中滿是思索之色:“你這說法雖然新奇,倒也有幾分道理。”


    在這亂世之中,謀士如雲,可真正能做到謀國者,又有幾人?魯肅心中暗自感歎,不禁陷入了沉思。


    隨後,魯肅目光直直地投向劉賢,帶著幾分探尋,“那你屬於哪一類呢?”


    劉賢端著酒杯,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不緊不慢地說道:“其實,我更喜歡謀人。”


    魯肅似有所悟,點頭道:“看來你很擅長洞悉人心!”


    “不要想的那麽複雜,簡而言之,我想讓自己人變得更好,而讓我的敵人,處境變得更糟!”


    他的語氣平和,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


    說著,劉賢再次看向魯肅,目光誠摯而略帶幾分期待:“比如你是我的好友,我怎麽能忍心讓你去投奔孫策呢?且不說當下這亂世局勢不明,單論孫策其人,他已有取死之相,恐怕他連一年都活不了了。”


    這話猶如一道驚雷,在魯肅耳邊轟然炸響,震得他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


    上一次,劉賢還僅僅是根據孫策的性情,斷言他日後會被小人所害,雖說令人心驚,可畢竟沒有確切的時限。


    然而這一次,劉賢竟直接連期限都說了出來,這讓魯肅感到極為吃驚。


    劉賢笑了笑,神色間透著幾分自信與從容:“你不妨留在淮南,多等一等,看一看。”


    就在這時,有人急匆匆地從外麵走了進來,隨即單膝跪地,高聲稟報:“報,江東傳來消息,孫策要偷襲許都!”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這個消息無疑帶來了不小的震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下邳救呂布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正道逍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正道逍遙並收藏從下邳救呂布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