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和陳平安相處多了,張立國也學了幾句俏皮的新詞匯,一席話逗樂了工人們。


    聽完後,陳平安深思地問道:“如果完成不了任務,能不能先用臨時組裝活動板房先安置災民們呢?”


    張立國聞言愣了一下,困惑地問:“臨時組裝活動板房是啥?”


    陳平安的心頭一亮,意識到在這個時代,那種先進玩意兒尚未普及,然而仔細想想,也許這是一個絕好的商業機遇。


    他振奮精神,將張立國拉進了自家抗震屋,繼續闡述:“那其實是一種預裝配結構房,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安裝簡便,能反複使用。”


    “它的構造材質是怎樣的呢?”


    張立國繼續追問。


    陳平安笑道:“主要是鋼結構,牆體和天花板用的是預製的彩色鋼化材料,搭配透明玻璃。


    若要大量生產,其實技術流程並不複雜。”


    說完,他拿出紙和筆,草草勾畫了個大概,遞給張立國。


    他以前深入研究過移動活動板房的搭建技術和材料運用,甚至有計劃投資辦廠,可惜穿越過來就擱置了。


    此刻麵對這次機會,他心底難免有份惋惜之情。


    張立國仔細審視著那份簡潔示意圖,顯然很感興趣,他看著方案眼睛越發明亮:“我真想親身體驗一下,你是怎麽想到這麽巧妙的想法的?真是太棒了,這個方案有搞頭。”


    稍微帶些自豪感,陳平安回答:“我隻是比一般人稍許聰明點,遠沒有你說的那樣玄妙。”


    張立國嗬嗬笑道:“這個主意確實不俗,如果移動板房真的能夠大規模製造,定能滿足高層的需求。”


    聽了這話,陳平安懸著的心稍安:“你千萬別打鬼主意,想拿功勞去吧?這樣的好事自然是親自動手才更妥當,我們借此機會賺錢,但前提是還要與上級保持密切關係以轉化成果。”


    見張立國明白了要點,陳平安心頭的石頭放下一半,生怕他頭腦發熱直接去匯報了。


    領導輕輕鬆鬆,他可能什麽都撈不到,最後悔恨難當。


    陳平安知道怎麽處理這個問題,心中已經有數。“偉哥,你的看法如何?我們應該怎麽做?”


    提出這個問題既是在尋求張立國的意見,也是試探能否一起合作。


    略作思索,張立國點起根煙,分析道:“如今局勢下,我們無法單獨開廠。


    無論是家庭作坊或個人經營,一旦雇傭超過七個人,你就自動被視為''資本家''。


    咱們做買賣唯一的路徑有二:一是成為國有企業二級分公司;二是采取公私混合經營模式,允許街道辦事處持有股份。


    別的路都不適合我們。”


    對此,陳平安當然明白,他知道張立國說的沒錯。


    生活在這樣的動蕩時期,行事的確棘手無比。


    盡管內心掙紮,他也確實別無選擇。


    況且,如果明明有機會,卻拱手放棄,那簡直是愚蠢透頂。


    好吧,何妨讓一些利益共享呢,總比袖手旁觀那些財富消失要好些。


    於是,陳平安道:“在決定這樣做之前,有一條基本原則不可違背:斷絕與國有企業的一切往來,外包合作也無須納入考慮。


    那些大腕們真的難以伺候。“他苦笑著補充道:“我會試著跟牛眼張先生談談街道的公私合作製的問題。”


    張立國不禁大笑起來:“究竟是誰給張老大這樣不羈的昵稱?“


    “我想是一鳴給他起的。”


    陳平安回應道。


    張立國讚揚道:“真富有創造性。“隨即又問:“張會長會答應嗎?”


    “我覺得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陳平安心中暗想,關鍵在於談判策略是否巧妙。


    聊得好便是重大勝利,不用擔心對方不上當。“那麽接下來,”


    張立國急切地問:“我能夠做些什麽?”


    “首先要知道,你可以出多少資金作為投資?“陳平安以微微笑意問道。


    張立國略顯尷尬:“兩百……”


    他低聲回答。


    “這點金額,豈不是連牙縫都無法塞進?“陳平安挖苦著又補充道:“你應該明白我的處境,月入不過幾十元,積攢這點錢已經不易。“


    “你女友情況如何?“這時代沒有“戀愛”一詞,常以談對相稱。


    “嗯,前不久我遇到了一個不錯的姑娘,我們現在正在交往中。“張立國暗想,這個年輕人都這麽犀利,一眼洞穿人心。“


    “果不其然。“陳平安未作多言,似乎在暗示什麽。


    張立國心領神會——這大概就是問題的答案:小夥子的錢大多花在他的伴侶上了。


    老臉微微發燙,一時竟找不出合適的回應。


    歎口氣,他知道指望張立國投入更多是不現實的,於是提議:“既然這樣,我們算是共同創業吧,不過我隻能給你十分之一的股份。”


    畢竟張立國未實際出資,他的期待值並不高,見到陳平安肯拉自己一道,便相當滿意,笑道:“沒問題,隻管告訴我你的需求就行。“


    於是陳平安說:“你需要負責聯係鋼材和鋼板的采購,盡可能去獲取或買進;如果不能,也要想辦法搞到相關許可證。


    你的社會人脈豐富,相信這件事對你來說是輕而易舉的。


    再者,我們需要兩三個好手工人,焊接和安裝螺絲的技術人員各有其專長,至於搬運等體力勞動就交給院內的人吧,大家都同處困境,互幫互助才是最好的選擇。”


    很久之前,陳平安就有了這番設想。


    他的心知感恩,在他母親返鄉,兄弟倆度日的艱難日子裏,很大程度上的依賴鄰裏的支持。


    這院落的人都淳樸善良,無論哪家遇到困難,總會出手相助,盡管生活拮據,也能同甘共苦。


    對陳平安而言,有這樣的掙錢養家的機遇,怎會忘了援助社區的鄰居們?


    聽見這段話,張立國對陳平安的心誌深深敬佩。


    他笑道:“你有如此高尚的心意真難得,我要代這院子裏的父老兄弟向你表示感謝。


    關於鋼材和鋼板的事情就別管了,我會找個合適的人解決,大概的需求數量,你隨便估算一下就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76:事業從重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拿大蒜驅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拿大蒜驅邪並收藏1976:事業從重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