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滑稽
1976:事業從重生開始 作者:拿大蒜驅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雲鵬接過包輕甩一下,“真沉,有幾十斤呢。”
“是的,沉得剛好。”
陳平安看向小舅舅,一本正經地賣弄:“有個小護士對你的印象不錯,一直透過我不停打聽著關於你的信息。”
聽此言,張雲鵬猛然停步,眼神放亮:“真的假的?”
“開玩笑呢,我才不撒謊哄你。”
陳平安輕鬆回答。
“是哪個小護士啊?長得怎麽樣,正常不正常?”
小舅舅急切地詢問著。
“哎呀,就是那個女孩兒,叫靳群,你不記得了嗎?”
陳平安眉眼彎起。
聽到她的形容,張雲鵬不斷頷首:“當然記得,大眼睛,身材高挑,皮膚白皙,嘴唇有情態,身材更是讓人羨慕。”
說到這裏,他還感歎著,仿佛眼前浮現出她的身影。
聽到他這麽詳盡的記憶和描述,陳平安頗為驚歎:“觀察這麽細致嗎?連身材細節都知道。”
接過提包後,張雲鵬迫不及待地說:“我現在就去找找她,你就先回家吧。”
果不出所料,這人心急女色的本性暴露無疑。“千萬別玩出火啊。”
陳平安無奈,出門前,他不忘關心媽媽所在病房,並悠閑朝家的方向走去。
積水潭醫院離福祥胡同很近,從積水潭南邊穿過,經後海,通過兩條小巷,就來到了福祥胡同盡頭。
走進巷口,幾個孩子正在歡快地嬉鬧:“沒有名字,不知出身,家裏人戴眼鏡的人。”
“舌頭打結的車夫趕車疾,目的地就是黑漆墨。”
“有誰敢挑釁你,低下頭認輸吧,猴子雖多,母親卻造無數。”
“周六學校大門敞開讓人放風,紅通臉蛋綠嘴巴,頭頂馬桶當作帽。”
這種充滿生活趣味的童謠讓陳平安忍不住笑出了聲,他已經好久沒聽過這樣親切的歌謠了。
進了院子,他看到周叔和周嬸正忙碌地準備晚餐——切菜、做麵條、蒸饅頭。“叔叔,嬸嬸,你們都這麽忙?”
他問候道。
夫妻二人抬起頭,看到他還沒走,頓時臉上洋溢出圓圓喜。
周建剛戲謔地說:“陳平安啊,你的身體零件還在吧?我來看看,還好沒丟失什麽重要部件。”
陳平安微微一笑,半開玩笑:“瞧您說的,住院又不是掉了塊肉,能有什麽大礙?”
兩人歡聲笑語不斷。
周嬸則滿眼關懷:“哎,孩子呀,你怎麽能跟那些胡攪蠻纏的人硬碰硬呢?打不過就撤吧。
聽說要進醫院,嬸嬸這心裏真揪得慌。”
陳平安握著周嬸的手輕聲安慰:“嬸嬸,您別擔心,那都是演技,真的沒什麽事。”
聽了這話,周嬸噗嗤笑了出來,有些無奈地說:“看你演得挺像,鳴一一聽就告訴我你在跟人真刀的。”
隨後陳平安輕鬆地解開周嬸的手臂,顯露出他強健的肌肉,笑道:“嬸嬸您別小看了,這幾個毛孩子怎麽奈何得了我,您看我不是好端端地在這嗎?”
周嬸拍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教育:“你這個孩子,以後要懂事,不能總是那麽衝動。”
陳平安嘿嘿笑應承下來,轉而對周建剛提議:“叔叔,咱們忙完了可以開個小會吧,我有點事情要說。”
周建剛饒有興趣地問:“說吧,什麽大事?”
陳平安賣了一個小小的關子:“好事,大好事。”
“行,你去後院等我,菜馬上就完。”
周建剛安排妥當。
陳平安回應後,走向後院。
在路上,他遇到正在閑適品茶的大爺張明華,他熱情地問候:“大爺,近來可好?”
張明華詢問道:“聽說對方索賠金額多少?”
陳平安如實回答:“三千八百塊。”
爺倆之間的交流如同老朋友般默契,談得津津有味。
此時,陳圓圓帶著兩個活潑的孩子跑了過來,一個孩子問道:“大陳哥哥,你去哪裏了呀?琪琪想你想得好緊。”
另一個孩子說:“陳平安哥,辛苦你了,我們來看看你。”
三個小機靈鬼逗樂著陳平安,他笑著摸他們的頭,既玩笑也半帶責備:“嘿,這三個沒心肝的小東西,我住院生病都不來看看,白養你們一場。”
陳圓圓撇嘴反唇相譏:“裝呢吧,堂大哥早就說了你壓根兒沒事,進醫院隻是為了錢。
本來我們也想保密,是你自己愛揭人家傷疤,別說是我們不顧你的麵子揭穿你。”
陳平安沉默無語,嘴角輕微抽動,心中暗暗感慨,顯然他對這些小聰明無計可施。
在人群中,劉明亮的笑聲幾乎含淚閃爍,打趣道:“哎,你也並非無懈可擊啊,平時不是能言善道嗎?加油啊,再跟他們舌戰下去,你這會兒簡直是沒話說的葫蘆了。”
後院裏人群湧動,工人們仍在緊張施工,陳平安歸來的消息使得所有人都笑聲四溢。
劉老漢開啟了無休止的話語洪流,周平安不禁滿臉苦笑。
這種毫不帶髒字卻又犀利的諷刺,體現了京城老年人高超的譏諷藝術。
確實,陳平安難以與這三人辯駁,即使落敗也不顯得狼狽,他對這種狀況早就習以為常,隻是麵對老者的訓斥,仍有些不好意思,臉龐羞得像熟透的獼猴桃。
“爺爺,你就放我一馬,好不好?不要再損我了嘛。“陳平安連著行禮哀求。
老者撇著嘴沉默無言,這讓現場的氛圍頗為有趣,即使是圍觀的孩子們也不由自主地覺得好笑,那個平日裏不可一世的陳平安如今碰壁的場景十分滑稽。
陳平安板起麵孔:“你們去做自己的事情吧,這裏的事情交給我們處理。”
然而孩子們並未買賬:“嘿,還真當我們願意隨你瞎攪和不成?”
陳馨揚起眉挑戰般地回應,她拉住兩個弟弟的手,一副大的姿態:“走,姐姐帶你們去買好吃的。”
她們手牽手離去,隻留下一眾圍觀者笑著調侃,就連那位大姐大的派頭都有些相仿了。
一切漸漸回歸平靜,陽光普照,即便電台傳來唐縣的消息,首都是在慢慢恢複秩序的。
老人們被疏散到了學校屋簷下,隻剩下年輕的男女和幼童以及活躍的孩子留在這兒。
陳平安見人都到陳了,說:“趁大家都在這兒,有些事情我要交代一聲。”
“是的,沉得剛好。”
陳平安看向小舅舅,一本正經地賣弄:“有個小護士對你的印象不錯,一直透過我不停打聽著關於你的信息。”
聽此言,張雲鵬猛然停步,眼神放亮:“真的假的?”
“開玩笑呢,我才不撒謊哄你。”
陳平安輕鬆回答。
“是哪個小護士啊?長得怎麽樣,正常不正常?”
小舅舅急切地詢問著。
“哎呀,就是那個女孩兒,叫靳群,你不記得了嗎?”
陳平安眉眼彎起。
聽到她的形容,張雲鵬不斷頷首:“當然記得,大眼睛,身材高挑,皮膚白皙,嘴唇有情態,身材更是讓人羨慕。”
說到這裏,他還感歎著,仿佛眼前浮現出她的身影。
聽到他這麽詳盡的記憶和描述,陳平安頗為驚歎:“觀察這麽細致嗎?連身材細節都知道。”
接過提包後,張雲鵬迫不及待地說:“我現在就去找找她,你就先回家吧。”
果不出所料,這人心急女色的本性暴露無疑。“千萬別玩出火啊。”
陳平安無奈,出門前,他不忘關心媽媽所在病房,並悠閑朝家的方向走去。
積水潭醫院離福祥胡同很近,從積水潭南邊穿過,經後海,通過兩條小巷,就來到了福祥胡同盡頭。
走進巷口,幾個孩子正在歡快地嬉鬧:“沒有名字,不知出身,家裏人戴眼鏡的人。”
“舌頭打結的車夫趕車疾,目的地就是黑漆墨。”
“有誰敢挑釁你,低下頭認輸吧,猴子雖多,母親卻造無數。”
“周六學校大門敞開讓人放風,紅通臉蛋綠嘴巴,頭頂馬桶當作帽。”
這種充滿生活趣味的童謠讓陳平安忍不住笑出了聲,他已經好久沒聽過這樣親切的歌謠了。
進了院子,他看到周叔和周嬸正忙碌地準備晚餐——切菜、做麵條、蒸饅頭。“叔叔,嬸嬸,你們都這麽忙?”
他問候道。
夫妻二人抬起頭,看到他還沒走,頓時臉上洋溢出圓圓喜。
周建剛戲謔地說:“陳平安啊,你的身體零件還在吧?我來看看,還好沒丟失什麽重要部件。”
陳平安微微一笑,半開玩笑:“瞧您說的,住院又不是掉了塊肉,能有什麽大礙?”
兩人歡聲笑語不斷。
周嬸則滿眼關懷:“哎,孩子呀,你怎麽能跟那些胡攪蠻纏的人硬碰硬呢?打不過就撤吧。
聽說要進醫院,嬸嬸這心裏真揪得慌。”
陳平安握著周嬸的手輕聲安慰:“嬸嬸,您別擔心,那都是演技,真的沒什麽事。”
聽了這話,周嬸噗嗤笑了出來,有些無奈地說:“看你演得挺像,鳴一一聽就告訴我你在跟人真刀的。”
隨後陳平安輕鬆地解開周嬸的手臂,顯露出他強健的肌肉,笑道:“嬸嬸您別小看了,這幾個毛孩子怎麽奈何得了我,您看我不是好端端地在這嗎?”
周嬸拍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教育:“你這個孩子,以後要懂事,不能總是那麽衝動。”
陳平安嘿嘿笑應承下來,轉而對周建剛提議:“叔叔,咱們忙完了可以開個小會吧,我有點事情要說。”
周建剛饒有興趣地問:“說吧,什麽大事?”
陳平安賣了一個小小的關子:“好事,大好事。”
“行,你去後院等我,菜馬上就完。”
周建剛安排妥當。
陳平安回應後,走向後院。
在路上,他遇到正在閑適品茶的大爺張明華,他熱情地問候:“大爺,近來可好?”
張明華詢問道:“聽說對方索賠金額多少?”
陳平安如實回答:“三千八百塊。”
爺倆之間的交流如同老朋友般默契,談得津津有味。
此時,陳圓圓帶著兩個活潑的孩子跑了過來,一個孩子問道:“大陳哥哥,你去哪裏了呀?琪琪想你想得好緊。”
另一個孩子說:“陳平安哥,辛苦你了,我們來看看你。”
三個小機靈鬼逗樂著陳平安,他笑著摸他們的頭,既玩笑也半帶責備:“嘿,這三個沒心肝的小東西,我住院生病都不來看看,白養你們一場。”
陳圓圓撇嘴反唇相譏:“裝呢吧,堂大哥早就說了你壓根兒沒事,進醫院隻是為了錢。
本來我們也想保密,是你自己愛揭人家傷疤,別說是我們不顧你的麵子揭穿你。”
陳平安沉默無語,嘴角輕微抽動,心中暗暗感慨,顯然他對這些小聰明無計可施。
在人群中,劉明亮的笑聲幾乎含淚閃爍,打趣道:“哎,你也並非無懈可擊啊,平時不是能言善道嗎?加油啊,再跟他們舌戰下去,你這會兒簡直是沒話說的葫蘆了。”
後院裏人群湧動,工人們仍在緊張施工,陳平安歸來的消息使得所有人都笑聲四溢。
劉老漢開啟了無休止的話語洪流,周平安不禁滿臉苦笑。
這種毫不帶髒字卻又犀利的諷刺,體現了京城老年人高超的譏諷藝術。
確實,陳平安難以與這三人辯駁,即使落敗也不顯得狼狽,他對這種狀況早就習以為常,隻是麵對老者的訓斥,仍有些不好意思,臉龐羞得像熟透的獼猴桃。
“爺爺,你就放我一馬,好不好?不要再損我了嘛。“陳平安連著行禮哀求。
老者撇著嘴沉默無言,這讓現場的氛圍頗為有趣,即使是圍觀的孩子們也不由自主地覺得好笑,那個平日裏不可一世的陳平安如今碰壁的場景十分滑稽。
陳平安板起麵孔:“你們去做自己的事情吧,這裏的事情交給我們處理。”
然而孩子們並未買賬:“嘿,還真當我們願意隨你瞎攪和不成?”
陳馨揚起眉挑戰般地回應,她拉住兩個弟弟的手,一副大的姿態:“走,姐姐帶你們去買好吃的。”
她們手牽手離去,隻留下一眾圍觀者笑著調侃,就連那位大姐大的派頭都有些相仿了。
一切漸漸回歸平靜,陽光普照,即便電台傳來唐縣的消息,首都是在慢慢恢複秩序的。
老人們被疏散到了學校屋簷下,隻剩下年輕的男女和幼童以及活躍的孩子留在這兒。
陳平安見人都到陳了,說:“趁大家都在這兒,有些事情我要交代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