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寬慰
1976:事業從重生開始 作者:拿大蒜驅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哪,他是什麽級別的?”
陳平安心生好奇。
魏雪梅謙和地說:“事實上隻是個小士兵而已。”
話語間流露出小小的自得。
陳平安點點頭,半是認真半是玩笑地追問:“真的?”
趙接過話茬:“我不信。”
旋即問張大爺:“爺爺您認為呢?”
張明華淡淡笑道:“從他的地位看,最起碼是連隊長級別吧。”
聽到此,魏雪梅心中微微驚訝,沉默不語。
大夥恍然大悟,似乎老人說的還真沒錯。
舉起酒杯向胡鐵軍致敬,陳平安笑眯眯地說:“鐵軍大哥,今天的辛苦你可跑不掉,駕馭牛車都比轎車快,還給我們帶來了沿途悅耳的歌曲,我敬你一杯。”
胡鐵軍憨笑加深,端起大茶碗回應:“別逗了,除了趕車我能唱唱歌解悶。”
說完還真押了個韻,接著大大飲了一口。
劉明笑著說:“沒想到小胡還會唱歌,有什麽拿手好曲?”
滿臉的好奇表情。
胡鐵軍低著頭略帶羞澀地笑了,謙虛地說:“不成樣子,隨便亂唱兩句就是了。”
然而陳平安打趣地接著:“還挺虛榮的呢,大伯你不曉得,鐵軍哥唱的歌特別動人,尤其是那首《莫斯科郊區的傍晚》,簡直是絕唱!”
那位老人顯得有些迷惑,疑惑地問:“什麽曲子啊?”
魏雪梅忍不住噗嗤一笑,瞪了一眼陳平安,向張叔回答:“那是叫《莫斯科郊外的夜》啊,大哥。”
張明華聽到歌名後輕輕敲了一下桌子,“連‘早晚’都沒分清楚,你就愛攪和!”
又用筷子在陳平安頭上輕輕敲了一下。
“哎喲喂,老大出手真是不留情。”
陳平安一臉苦相捂住額頭,假裝痛苦地抱怨。
眾人被這對年紀差距明顯的搭檔逗笑了,四人在席間飲了足足兩斤白酒,隻見胡鐵軍被酒友們陳平安和趙偉東聯手逼酒,他們顯然酒量。
吃飽喝足,陳平安殷切希望張叔回去他新建的住所同住。
畢竟張叔已有六十歲高齡,最近正忙著照料庭院瑣事,比如指導青年們粉刷石灰,噴灑消毒劑,檢查抗震設施穩固,甚至連清潔打掃、菜蔬切割都得他操心。
盡管老當益壯,但是歲月卻不饒人,每夜隻能窩在簡陋的房裏休息,還得忍受蚊蟲之煩。
望著勞累不堪的老人,陳平安深深感慨,他堅持不論老人是否願意都要送他到25號院過安穩日子。
老人無可奈何,苦笑一下,帶著孩子們出門,走向花簇簇的小徑。
目送一行人離開,看著整理得煥然一新的院子和幹淨的臥室,陳平安心滿意足。
他對魏雪梅說:“張爺爺和鐵軍住在西間,你幫忙留意一下孩子們,我今晚有事,明早再來接你們。”
他解釋了自己的安排。
張明華深知陳平安的想法,點頭認同並告知他可以放心。“我知道你跟孩子的事,你就去忙你的吧,我明天早上去帶他們回去。”
魏雪梅也表態:“晚上我要回家了,到雍和宮就可以。”
陳平安懇求道:“那就幫我這個忙,孩子留在這裏讓我怎麽放心得下。”
陳平安清楚,自己做的這個決定可能引起他人的質疑,因為京城獨自帶娃的女性不少。
但他樂意這樣做,是他自願的選擇。
不多加解釋,隻是再次強調:“明白就行,雪梅,今晚我就住在這兒,孩子們的事就拜托你照顧了。”
說完,陳平安轉身回到17號院。
張立國一見到他就詢問起關於老人的消息,張業田則夾著碗邊吃飯邊靠過來。“這麽晚了,他總不至於被拐走吧?”
話語之間滿是對親人的關切。
對此,陳平安開玩笑回答:“說不定哪個老太太把注意力給他吸引走了。”
聽到這句話,兄弟倆心領神會,知道老人大概是安然無事。
笑聲在張立國的口中溢出,“若是他真的想要找個後媽照料我們,反而可能會是我們的支持。”
餐桌上的話題逐漸轉到了家庭的話題。
張業田接著講述,“自母親過世以來,這麽多年,他一個人生活也很辛苦,我們多次勸他再找個伴侶,可他就是非常頑固。”
張立國點評說:“我覺得爸爸太習慣了孤獨的生活,即使如此……”
然而,話題在張業田插話時暫時中斷:“算了吧,別扯這些了,陳平安,你究竟把他帶去哪裏了?”
說到這裏,陳平安笑著詳細解釋起他如何把老人安置在剛購買的新院子裏。
張業田深盯著陳平安,沉聲道:“謝謝你,平安兒。”
接著,張立國拍了拍他的肩,原本該兒子來承擔的事情,陳平安無聲地處理完了並且讓客人們離場,這份感動是無法掩蓋的。
“兩個,別裝模作樣。“陳平安嘀咕道,隨後轉向張立國問:“哥,找的人呢?他們怎麽還沒來?是不是忘記今天的工作時間了?“
張立國輕笑道:“他們去買鋼板和其他配件去了,很快就要到。“
此刻,兩個工人已然返回,一個高大的是邢家偉,而另一個矮壯結實的是江大鵬,他們都來自中國建築第七工程局,邢家偉是一名焊接專家,江大鵬則是裝配高手。
兩人的技能都很出色。
陳平安與他們握手致意,並與他們交流起來。
兩位工人對這位年輕的老板也非常感興趣,跟陳平安進行了詳談。
隨著討論展開,組裝過程井然有序。
每塊鋼板按照標準切割完畢,單個房間的尺寸是長度乘以k的數字乘以1.82加上寬度乘以k的數字乘以1.82再增加0.86的寬度。
完成組裝後,每個流動住所約二十平方米,由螺絲連接固定。
螺絲洞已預先打好,方便安裝。
原計劃在外側選用夾芯板作為保溫材料,但因供應不易而放棄這個想法。
不過,泡沫塑料還能找到,張立國帶來的整塊原料經邢家偉和江大鵬根據需求迅速剪裁,並包裹在外麵以解決隔熱問題。
兩個小時過後,一間流動房順利搭建完成。
盡管對他們二人來說是個新鮮挑戰,但他們全力以赴。
流動房豎立在那裏,引來院裏其他人圍觀。
邢家偉扭緊門口最後的螺絲,麵帶笑容看著陳平安說:“先生,勞您檢查內部吧。”
陳平安嘴角微揚,盡管期待,但他並未匆忙進內,而是先欣賞這完成的作品。
房子外觀優雅大方,透明窗戶清爽宜人,而非複雜的球型鎖,隻是一般的把手。
陳平安走近嚐試開啟關閉數次,確認門縫緊密合閉並無遺漏。
隨後所有人湧入房間,不住讚歎。
王老三好奇問:“你說的鋼板房?”
陳平安笑道:“沒錯,是彩鋼板房。”
“這成本高吧?“
“尚可接受。”
對他而言,這些定價對普通大眾保密是明智的選擇,因為這是商業敏感信息。
“好了,回去休息吧,明天還要早起備餐呢。“陳平安提議大家離開。
人們圍觀後,帶著滿足離去,他們雖不了解這個人建造這樣的房子有何打算,卻能確信這人肯定有深遠圖謀。
幾句玩笑之後,大家笑聲漸消,各自散開。
等到人群消失,陳平安邀上兩個師傅以及兄弟劉氏來到暫搭建的歇息點休息片刻。
此時,周建剛手上托著一碟瓷器,上麵擺放著三道美味佳肴——一盤炒香脆的花生豆,一盤清爽涼拌的拍黃瓜,還有香氣四溢的醬牛肉。
將餐盤放下後,周建剛輕鬆笑道:“大家辛苦了大半夜,應該都餓了吧。
趕緊先填飽肚子,我馬上去下麵條。”
兩位師傅有些難為情,趕緊拒絕。
周建剛笑了笑,沒有堅持,轉身離去。
張立國起身來到水源處,灌滿了一桶冷藏的五星啤酒,拎回來放下後,他又拿出幾瓶,小心翼翼地用牙齒啟開,遞給每個人,“這麽熱的天,幸好我做了準備。
我把啤酒放在井裏冰鎮了一下,快來消消暑氣嚐嚐新鮮。”
說著這話,他的語調透出一股得意。
陳平安笑著附和道:“你考慮得太周到了。”
涼爽的冰啤酒流淌下去,頓時舒暢無比,帶來愉悅感。
兩位師傅也不顧矜持,痛快品嚐,然後慢慢地夾起一片黃瓜,細細地品味。
江大鵬讚賞地看著周師傅,說道:“周師傅那簡單的黃瓜拌涼菜,能做到色、香、味俱佳,技術真高超啊。”
陳平安微笑響應,更大聲呼喚:“周叔叔,我們還需要更多的佐料!”
“沒問題!”
周建剛應聲而來,一手端著酸辣土豆絲的盤子,一手抓著蚊香草,落座後馬上添置些菜肴,“有什麽盡管說,我這就準備。”
即使天氣悶熱,看著仍在忙個不停,邢家偉感到一絲內疚:“周師傅,您總是那麽熱情,太客氣了。”
周建剛隨意笑道:“你們能幫平安,做出這倆菜也是應該的。
辛苦一宿了,先吃點東西墊肚子。”
這話讓邢家偉相當滿意,他們嚐了一口土豆絲,稱讚其爽脆,味道恰到好處。
張立國詢問:“初次嚐試有這樣的收獲嗎?有沒有遇到棘手的事?”
他關切同伴的感受。
邢家偉謙虛地說道:“初次上手有些不順,但是第一套房結束後,我已經大致了解配對組裝的方式。
熟練了自然就會更好。”
接著,江大鵬進一步闡述:“的確,剛開始可能會有些困難,不過一旦入門,後麵就輕鬆許多。”
聞言,張立國憨憨地點了點頭,他們兩個的話點中要害——手藝熟練才是關鍵。
張業田好奇地問:“這是誰想出的創新?這間活動房挺不錯,能批量建造用來安置災民是個好辦法。”
陳平安微笑著喝酒,仿佛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
張立國則笑道:“這是平安的創意,圖紙是他親手畫的。”
聽到這裏,張業田半開玩笑似的拍拍陳平安的頭:“嘿,你小子還挺有才華的嘛。”
然而陳平安絲毫不見害羞,回應道:“額,算是湊數吧,大概能排到第三。”
張業田打趣道:“別臭美了,小小自戀,表揚幾句就飄飄然了。”
然而,對於這些調笑,陳平安毫不在意,轉頭對張立國說:“哥,今夜的實驗很成功,明天我們可以提高效率,爭取早點搭建十個活動房。
先把院子裏的老人和孩子們安置進去。
等到所有人搬進去後,咱們請小牛同誌和區領導過來看看。
這事就算塵埃落定。”
張立國點頭同意道:“搭建十間簡易板房沒有問題,大概兩天內就能完工。
不過有個小麻煩。”
陳平安立刻催促道:“你說來聽聽是什麽?”
彩鋼板問題使劉偉大感困擾,在這個年代,購買一台切割機十分艱難,私人企業不允許購置,國營企業要買必須先報廢舊設備,通過工業局的批準,並通過層層審核程序從製造商訂購。
獲取時機往往看命運,可能等待數十天甚至更久都無法得到回應。“這個問題確實棘手。”
陳平安一時也沒有解決方法。
麵對這種情況,硬來顯然是行不通的,一旦出差錯,後果不堪設想。
江大海忽然大笑出聲:“劉經理,你難道忘記了?我們項目的施工隊那兒不是有台備用切割機嗎?”
張立國微怔一下,皺起眉頭:“沒忘,那是公物。
小子,別打那機器的主意。”
江大海歎氣道:“劉總,您思路還需要靈活一些。
那閑置的設備擱置著隻會生鏽,為什麽不考慮租下來應對急迫需要?即使無法購買,至少還能租賃,並不會因此節省租金的支出。”
聽到這話,張立國眼前一亮:“這是個好辦法,小家夥確實想法獨特,腦筋活絡。”
大夥都笑了起來。
他們每人都喝了足足三罐啤酒,享用著周劍綱準備的麻辣拌涼麵,臨近淩晨兩點,兩位主管卻仍不願離開,幹脆就睡在張立國搭建的小棚子裏湊合一夜。
次日早晨,吃飽早飯後,張立國和他的團隊便投入了繁忙的工作。
實際上,陳平安的預測並不準確,院子狹窄且因建築所需建築材料堆積如山,十個簡易棚子根本沒有空間放置。
於是他決定把胡同深處的廢舊回收區當作臨時基地,安排人員先將彩鋼板運到那兒,接著開始作業。
同時,小鎮的居民們也開始出門開展各自的生計。
陳平安早晨特意找到王老漢,對他強調免費分發給受災民眾的饅頭是項目提供,而小攤上的蔬菜要由個人負責,確保信息明確。
王老漢向他承諾,會親自核查每個分發地點,確保一切無誤。
陳平安聽聞此言,心情略感寬慰。
初春的陽光雖然不刺眼,清風微微拂過,細柳搖曳著柔和的身影。
勤勞的人們清晨忙碌,麵帶平靜與滿足。
但唯一令吳強擔憂的是,妻子失聯已滿三天沒有消息。
他曾找過東城區公安局查詢,卻被告知妻子並未被拘留。
這讓他的內心忐忑不安。
陳平安心生好奇。
魏雪梅謙和地說:“事實上隻是個小士兵而已。”
話語間流露出小小的自得。
陳平安點點頭,半是認真半是玩笑地追問:“真的?”
趙接過話茬:“我不信。”
旋即問張大爺:“爺爺您認為呢?”
張明華淡淡笑道:“從他的地位看,最起碼是連隊長級別吧。”
聽到此,魏雪梅心中微微驚訝,沉默不語。
大夥恍然大悟,似乎老人說的還真沒錯。
舉起酒杯向胡鐵軍致敬,陳平安笑眯眯地說:“鐵軍大哥,今天的辛苦你可跑不掉,駕馭牛車都比轎車快,還給我們帶來了沿途悅耳的歌曲,我敬你一杯。”
胡鐵軍憨笑加深,端起大茶碗回應:“別逗了,除了趕車我能唱唱歌解悶。”
說完還真押了個韻,接著大大飲了一口。
劉明笑著說:“沒想到小胡還會唱歌,有什麽拿手好曲?”
滿臉的好奇表情。
胡鐵軍低著頭略帶羞澀地笑了,謙虛地說:“不成樣子,隨便亂唱兩句就是了。”
然而陳平安打趣地接著:“還挺虛榮的呢,大伯你不曉得,鐵軍哥唱的歌特別動人,尤其是那首《莫斯科郊區的傍晚》,簡直是絕唱!”
那位老人顯得有些迷惑,疑惑地問:“什麽曲子啊?”
魏雪梅忍不住噗嗤一笑,瞪了一眼陳平安,向張叔回答:“那是叫《莫斯科郊外的夜》啊,大哥。”
張明華聽到歌名後輕輕敲了一下桌子,“連‘早晚’都沒分清楚,你就愛攪和!”
又用筷子在陳平安頭上輕輕敲了一下。
“哎喲喂,老大出手真是不留情。”
陳平安一臉苦相捂住額頭,假裝痛苦地抱怨。
眾人被這對年紀差距明顯的搭檔逗笑了,四人在席間飲了足足兩斤白酒,隻見胡鐵軍被酒友們陳平安和趙偉東聯手逼酒,他們顯然酒量。
吃飽喝足,陳平安殷切希望張叔回去他新建的住所同住。
畢竟張叔已有六十歲高齡,最近正忙著照料庭院瑣事,比如指導青年們粉刷石灰,噴灑消毒劑,檢查抗震設施穩固,甚至連清潔打掃、菜蔬切割都得他操心。
盡管老當益壯,但是歲月卻不饒人,每夜隻能窩在簡陋的房裏休息,還得忍受蚊蟲之煩。
望著勞累不堪的老人,陳平安深深感慨,他堅持不論老人是否願意都要送他到25號院過安穩日子。
老人無可奈何,苦笑一下,帶著孩子們出門,走向花簇簇的小徑。
目送一行人離開,看著整理得煥然一新的院子和幹淨的臥室,陳平安心滿意足。
他對魏雪梅說:“張爺爺和鐵軍住在西間,你幫忙留意一下孩子們,我今晚有事,明早再來接你們。”
他解釋了自己的安排。
張明華深知陳平安的想法,點頭認同並告知他可以放心。“我知道你跟孩子的事,你就去忙你的吧,我明天早上去帶他們回去。”
魏雪梅也表態:“晚上我要回家了,到雍和宮就可以。”
陳平安懇求道:“那就幫我這個忙,孩子留在這裏讓我怎麽放心得下。”
陳平安清楚,自己做的這個決定可能引起他人的質疑,因為京城獨自帶娃的女性不少。
但他樂意這樣做,是他自願的選擇。
不多加解釋,隻是再次強調:“明白就行,雪梅,今晚我就住在這兒,孩子們的事就拜托你照顧了。”
說完,陳平安轉身回到17號院。
張立國一見到他就詢問起關於老人的消息,張業田則夾著碗邊吃飯邊靠過來。“這麽晚了,他總不至於被拐走吧?”
話語之間滿是對親人的關切。
對此,陳平安開玩笑回答:“說不定哪個老太太把注意力給他吸引走了。”
聽到這句話,兄弟倆心領神會,知道老人大概是安然無事。
笑聲在張立國的口中溢出,“若是他真的想要找個後媽照料我們,反而可能會是我們的支持。”
餐桌上的話題逐漸轉到了家庭的話題。
張業田接著講述,“自母親過世以來,這麽多年,他一個人生活也很辛苦,我們多次勸他再找個伴侶,可他就是非常頑固。”
張立國點評說:“我覺得爸爸太習慣了孤獨的生活,即使如此……”
然而,話題在張業田插話時暫時中斷:“算了吧,別扯這些了,陳平安,你究竟把他帶去哪裏了?”
說到這裏,陳平安笑著詳細解釋起他如何把老人安置在剛購買的新院子裏。
張業田深盯著陳平安,沉聲道:“謝謝你,平安兒。”
接著,張立國拍了拍他的肩,原本該兒子來承擔的事情,陳平安無聲地處理完了並且讓客人們離場,這份感動是無法掩蓋的。
“兩個,別裝模作樣。“陳平安嘀咕道,隨後轉向張立國問:“哥,找的人呢?他們怎麽還沒來?是不是忘記今天的工作時間了?“
張立國輕笑道:“他們去買鋼板和其他配件去了,很快就要到。“
此刻,兩個工人已然返回,一個高大的是邢家偉,而另一個矮壯結實的是江大鵬,他們都來自中國建築第七工程局,邢家偉是一名焊接專家,江大鵬則是裝配高手。
兩人的技能都很出色。
陳平安與他們握手致意,並與他們交流起來。
兩位工人對這位年輕的老板也非常感興趣,跟陳平安進行了詳談。
隨著討論展開,組裝過程井然有序。
每塊鋼板按照標準切割完畢,單個房間的尺寸是長度乘以k的數字乘以1.82加上寬度乘以k的數字乘以1.82再增加0.86的寬度。
完成組裝後,每個流動住所約二十平方米,由螺絲連接固定。
螺絲洞已預先打好,方便安裝。
原計劃在外側選用夾芯板作為保溫材料,但因供應不易而放棄這個想法。
不過,泡沫塑料還能找到,張立國帶來的整塊原料經邢家偉和江大鵬根據需求迅速剪裁,並包裹在外麵以解決隔熱問題。
兩個小時過後,一間流動房順利搭建完成。
盡管對他們二人來說是個新鮮挑戰,但他們全力以赴。
流動房豎立在那裏,引來院裏其他人圍觀。
邢家偉扭緊門口最後的螺絲,麵帶笑容看著陳平安說:“先生,勞您檢查內部吧。”
陳平安嘴角微揚,盡管期待,但他並未匆忙進內,而是先欣賞這完成的作品。
房子外觀優雅大方,透明窗戶清爽宜人,而非複雜的球型鎖,隻是一般的把手。
陳平安走近嚐試開啟關閉數次,確認門縫緊密合閉並無遺漏。
隨後所有人湧入房間,不住讚歎。
王老三好奇問:“你說的鋼板房?”
陳平安笑道:“沒錯,是彩鋼板房。”
“這成本高吧?“
“尚可接受。”
對他而言,這些定價對普通大眾保密是明智的選擇,因為這是商業敏感信息。
“好了,回去休息吧,明天還要早起備餐呢。“陳平安提議大家離開。
人們圍觀後,帶著滿足離去,他們雖不了解這個人建造這樣的房子有何打算,卻能確信這人肯定有深遠圖謀。
幾句玩笑之後,大家笑聲漸消,各自散開。
等到人群消失,陳平安邀上兩個師傅以及兄弟劉氏來到暫搭建的歇息點休息片刻。
此時,周建剛手上托著一碟瓷器,上麵擺放著三道美味佳肴——一盤炒香脆的花生豆,一盤清爽涼拌的拍黃瓜,還有香氣四溢的醬牛肉。
將餐盤放下後,周建剛輕鬆笑道:“大家辛苦了大半夜,應該都餓了吧。
趕緊先填飽肚子,我馬上去下麵條。”
兩位師傅有些難為情,趕緊拒絕。
周建剛笑了笑,沒有堅持,轉身離去。
張立國起身來到水源處,灌滿了一桶冷藏的五星啤酒,拎回來放下後,他又拿出幾瓶,小心翼翼地用牙齒啟開,遞給每個人,“這麽熱的天,幸好我做了準備。
我把啤酒放在井裏冰鎮了一下,快來消消暑氣嚐嚐新鮮。”
說著這話,他的語調透出一股得意。
陳平安笑著附和道:“你考慮得太周到了。”
涼爽的冰啤酒流淌下去,頓時舒暢無比,帶來愉悅感。
兩位師傅也不顧矜持,痛快品嚐,然後慢慢地夾起一片黃瓜,細細地品味。
江大鵬讚賞地看著周師傅,說道:“周師傅那簡單的黃瓜拌涼菜,能做到色、香、味俱佳,技術真高超啊。”
陳平安微笑響應,更大聲呼喚:“周叔叔,我們還需要更多的佐料!”
“沒問題!”
周建剛應聲而來,一手端著酸辣土豆絲的盤子,一手抓著蚊香草,落座後馬上添置些菜肴,“有什麽盡管說,我這就準備。”
即使天氣悶熱,看著仍在忙個不停,邢家偉感到一絲內疚:“周師傅,您總是那麽熱情,太客氣了。”
周建剛隨意笑道:“你們能幫平安,做出這倆菜也是應該的。
辛苦一宿了,先吃點東西墊肚子。”
這話讓邢家偉相當滿意,他們嚐了一口土豆絲,稱讚其爽脆,味道恰到好處。
張立國詢問:“初次嚐試有這樣的收獲嗎?有沒有遇到棘手的事?”
他關切同伴的感受。
邢家偉謙虛地說道:“初次上手有些不順,但是第一套房結束後,我已經大致了解配對組裝的方式。
熟練了自然就會更好。”
接著,江大鵬進一步闡述:“的確,剛開始可能會有些困難,不過一旦入門,後麵就輕鬆許多。”
聞言,張立國憨憨地點了點頭,他們兩個的話點中要害——手藝熟練才是關鍵。
張業田好奇地問:“這是誰想出的創新?這間活動房挺不錯,能批量建造用來安置災民是個好辦法。”
陳平安微笑著喝酒,仿佛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
張立國則笑道:“這是平安的創意,圖紙是他親手畫的。”
聽到這裏,張業田半開玩笑似的拍拍陳平安的頭:“嘿,你小子還挺有才華的嘛。”
然而陳平安絲毫不見害羞,回應道:“額,算是湊數吧,大概能排到第三。”
張業田打趣道:“別臭美了,小小自戀,表揚幾句就飄飄然了。”
然而,對於這些調笑,陳平安毫不在意,轉頭對張立國說:“哥,今夜的實驗很成功,明天我們可以提高效率,爭取早點搭建十個活動房。
先把院子裏的老人和孩子們安置進去。
等到所有人搬進去後,咱們請小牛同誌和區領導過來看看。
這事就算塵埃落定。”
張立國點頭同意道:“搭建十間簡易板房沒有問題,大概兩天內就能完工。
不過有個小麻煩。”
陳平安立刻催促道:“你說來聽聽是什麽?”
彩鋼板問題使劉偉大感困擾,在這個年代,購買一台切割機十分艱難,私人企業不允許購置,國營企業要買必須先報廢舊設備,通過工業局的批準,並通過層層審核程序從製造商訂購。
獲取時機往往看命運,可能等待數十天甚至更久都無法得到回應。“這個問題確實棘手。”
陳平安一時也沒有解決方法。
麵對這種情況,硬來顯然是行不通的,一旦出差錯,後果不堪設想。
江大海忽然大笑出聲:“劉經理,你難道忘記了?我們項目的施工隊那兒不是有台備用切割機嗎?”
張立國微怔一下,皺起眉頭:“沒忘,那是公物。
小子,別打那機器的主意。”
江大海歎氣道:“劉總,您思路還需要靈活一些。
那閑置的設備擱置著隻會生鏽,為什麽不考慮租下來應對急迫需要?即使無法購買,至少還能租賃,並不會因此節省租金的支出。”
聽到這話,張立國眼前一亮:“這是個好辦法,小家夥確實想法獨特,腦筋活絡。”
大夥都笑了起來。
他們每人都喝了足足三罐啤酒,享用著周劍綱準備的麻辣拌涼麵,臨近淩晨兩點,兩位主管卻仍不願離開,幹脆就睡在張立國搭建的小棚子裏湊合一夜。
次日早晨,吃飽早飯後,張立國和他的團隊便投入了繁忙的工作。
實際上,陳平安的預測並不準確,院子狹窄且因建築所需建築材料堆積如山,十個簡易棚子根本沒有空間放置。
於是他決定把胡同深處的廢舊回收區當作臨時基地,安排人員先將彩鋼板運到那兒,接著開始作業。
同時,小鎮的居民們也開始出門開展各自的生計。
陳平安早晨特意找到王老漢,對他強調免費分發給受災民眾的饅頭是項目提供,而小攤上的蔬菜要由個人負責,確保信息明確。
王老漢向他承諾,會親自核查每個分發地點,確保一切無誤。
陳平安聽聞此言,心情略感寬慰。
初春的陽光雖然不刺眼,清風微微拂過,細柳搖曳著柔和的身影。
勤勞的人們清晨忙碌,麵帶平靜與滿足。
但唯一令吳強擔憂的是,妻子失聯已滿三天沒有消息。
他曾找過東城區公安局查詢,卻被告知妻子並未被拘留。
這讓他的內心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