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製定戰略
轉世到楚漢之我是戚夫人 作者:千葉杏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如劉邦所料,當楚霸王項羽得知劉邦逃去了成皋,便立即率軍攻打成皋,一個月的時間便攻破了成皋,在破城前,劉邦攜家眷和文臣武將再次突出重圍,逃離了成皋,又逃過一劫。
話說項羽攻下了成皋,而劉邦率僅剩的不到兩萬人馬逃到了洛陽。
這天下午,劉邦在洛陽府邸大堂,著急眾多文臣武將商討破敵之策。
“大王,咱們現在還有不到兩萬人馬,項羽要是再攻打洛陽,我們雙拳難敵四手!”盧綰焦慮道。
“咱們被項羽窮追猛打,從滎陽逃到成皋,又從成皋逃到洛陽,韓大將軍倒好,駐軍修武,按兵不動,也不來營救大王。”灌嬰不滿道。
“韓大將軍估計有自己的考量。”樊噲道。
盧綰不滿地瞪向樊噲,道:“樊噲,我發現你自打跟隨韓信水淹廢丘之後,你就總替他說話,你是何居心?你心裏還有沒有大王?你可是跟大王一起從沛縣出來的,胳膊肘不能往外拐。”
“我不是替大將軍說話,我是了解大將軍,他從不打沒把握的仗!而且大將軍出征前就說過,大王能抵擋項羽的,大將軍都不擔心大王。而且大將軍的任務是征討北方諸國。咱們各自分工明確。”
“樊噲,你還說不是替韓信說話,你句句都在維護他!”
“我哪有!我不過是說了幾句心裏話。”樊噲也好生不滿。
“你還說沒有、、、、、、”
“行了行了,你倆別吵了。”見盧綰跟樊噲要起衝突,一直未開口的劉邦趕忙出言製止。盧綰和樊噲紛紛瞥了眼劉邦,便不再作聲。
其實韓信手握重兵,駐紮修武,離滎陽離成皋都不遠,可卻不來營救,對此劉邦也是頗有微詞,但又不能表現出來。
劉邦皺著眉,歎息一聲:“樊噲說的沒錯,咱們跟大將軍在他出征前,都約定好了,分工明確,我負責吸引項羽主力,韓信負責征討北方各諸侯國,他現在是厲兵秣馬,準備攻打代國呢,不來營救估計有他自己的考量。”
見劉邦都想著樊噲,盧綰頓感泄氣,歎息一聲,仍舊憤憤不平。謀士張良和陳平紛紛瞥了眼劉邦,心知肚明,漢王不過說的是客套話,內心對韓將軍也是心存怨言的。
“漢王,咱們現在兵馬稀缺,又被項羽一路追擊,太過被動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張良道。
劉邦讚同地點點頭,道:“是,今天找你們來就是商討一下,咱們怎麽化被動為主動。”
“大王,你有何高見?”灌嬰道。
“我想了一下,要想扭轉被動挨打的局麵,隻能在楚軍糧餉上麵做文章。”
陳平一挑眉,道:“漢王,你是想截擊楚軍糧道?”
“不錯,這才是釜底抽薪的辦法。我們漢軍也是糧草短缺,倒不如截擊楚軍的糧草。項羽那邊一旦聽說糧草被劫,自然亂了軍心,咱們才趁機奪回成皋,這樣被動局麵不就扭轉了嘛!”
張良點點頭,道:“我讚同。”
“我也讚同。”陳平道。
“我也讚同。”其他武將紛紛附和一聲。
漢王劉邦掃視一圈,起身大喊一聲:“聽令!”
眾人紛紛起身,立正站好,神情嚴肅起來。
“命靳歙斷楚軍從滎陽至襄邑的糧道。”
“諾。”
“命灌嬰擊斷楚軍從陽武至襄邑的糧道。”
“諾。”
劉邦看向灌嬰,道:“灌嬰,除了擊段糧道,我再給你一個任務。”
“大王請吩咐。”
“我命你帶一隊人馬去攻打楚國後方的大本營——魯城。魯城一旦被破,項羽必方寸大亂。”
“諾,灌嬰定不辱使命。”灌嬰雙手抱拳,一臉信誓旦旦。
劉邦欣慰地笑笑,繼續道:“我也有一個任務。”
張良一挑眉,不解道:“漢王,你要做什麽?”
劉邦瞥了眼張良,道:“咱們現在不到兩萬人馬,要去對抗項羽,那不是螳臂當車嘛!大將軍那裏倒是兵多糧足,聽說前不久剛招了一批新兵,我準備去大將軍那裏要兵。”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嘩然。
謀士酈食其道:“大王,你找大將軍要兵,他會給嗎?”
“怎麽,我是漢王,韓信是我封的大將軍,我的命令他還敢不聽嗎?”
盧綰冷哼一聲:“怕隻怕這個韓信,已有了擁兵自立之心啊!”
“大將軍不會的。”樊噲一臉不滿。
“樊噲,你還說你不向著那個韓信?”
樊噲麵露尷尬,撇撇嘴,賭氣道:“反正我不信大將軍會背叛大王。”不錯,自打樊噲跟隨韓信還定三秦後,他對韓信就佩服得五體投地,對韓信的態度也是前倨後恭,他認為韓信乃是古今罕見的軍事奇才。能跟隨韓信作戰是他的榮幸。
劉邦瞥了眼樊噲,眸中閃過一絲失望,他自是看得出樊噲心向韓信,可樊噲可是跟隨他沛縣起兵一路殺過來的弟兄,居然短時間內就被韓信籠絡了人心,這個韓信,不管其有沒有擁兵自重之心,都不可小覷。
“好了,你倆別吵了。我也不相信大將軍會有反叛之心,起碼現在不會有。”劉邦違心道。
張良看向劉邦,問:“漢王,你此去修武要兵,要帶多少人馬過去?”
“就讓夏侯嬰跟我一起去,明天一早出發。”
眾人又是一驚,夏侯嬰也倍感意外,道:“大王,就我一人陪你去嗎?這,這未免太危險了。”
“危險什麽?難不成你認為大將軍會害我不成?”
“額,那倒不是,但,總歸要帶些人的。”
“是啊,大王,你得帶些人馬。”其他武將紛紛附和一聲。
劉邦一抬手,製止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嚴肅道:“我心意已決,就帶夏侯嬰一人前往。你們放心,我不會有事,大將軍也不會害我,這點我還是有信心的。”
見劉邦態度堅決,眾人也不再勸說。夏侯嬰雙手抱拳,道:“大王,我一定護你周全,請大王放心。”
“嗯,那就這麽定了,咱們各自準備自己的任務,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諾。”
話說項羽攻下了成皋,而劉邦率僅剩的不到兩萬人馬逃到了洛陽。
這天下午,劉邦在洛陽府邸大堂,著急眾多文臣武將商討破敵之策。
“大王,咱們現在還有不到兩萬人馬,項羽要是再攻打洛陽,我們雙拳難敵四手!”盧綰焦慮道。
“咱們被項羽窮追猛打,從滎陽逃到成皋,又從成皋逃到洛陽,韓大將軍倒好,駐軍修武,按兵不動,也不來營救大王。”灌嬰不滿道。
“韓大將軍估計有自己的考量。”樊噲道。
盧綰不滿地瞪向樊噲,道:“樊噲,我發現你自打跟隨韓信水淹廢丘之後,你就總替他說話,你是何居心?你心裏還有沒有大王?你可是跟大王一起從沛縣出來的,胳膊肘不能往外拐。”
“我不是替大將軍說話,我是了解大將軍,他從不打沒把握的仗!而且大將軍出征前就說過,大王能抵擋項羽的,大將軍都不擔心大王。而且大將軍的任務是征討北方諸國。咱們各自分工明確。”
“樊噲,你還說不是替韓信說話,你句句都在維護他!”
“我哪有!我不過是說了幾句心裏話。”樊噲也好生不滿。
“你還說沒有、、、、、、”
“行了行了,你倆別吵了。”見盧綰跟樊噲要起衝突,一直未開口的劉邦趕忙出言製止。盧綰和樊噲紛紛瞥了眼劉邦,便不再作聲。
其實韓信手握重兵,駐紮修武,離滎陽離成皋都不遠,可卻不來營救,對此劉邦也是頗有微詞,但又不能表現出來。
劉邦皺著眉,歎息一聲:“樊噲說的沒錯,咱們跟大將軍在他出征前,都約定好了,分工明確,我負責吸引項羽主力,韓信負責征討北方各諸侯國,他現在是厲兵秣馬,準備攻打代國呢,不來營救估計有他自己的考量。”
見劉邦都想著樊噲,盧綰頓感泄氣,歎息一聲,仍舊憤憤不平。謀士張良和陳平紛紛瞥了眼劉邦,心知肚明,漢王不過說的是客套話,內心對韓將軍也是心存怨言的。
“漢王,咱們現在兵馬稀缺,又被項羽一路追擊,太過被動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張良道。
劉邦讚同地點點頭,道:“是,今天找你們來就是商討一下,咱們怎麽化被動為主動。”
“大王,你有何高見?”灌嬰道。
“我想了一下,要想扭轉被動挨打的局麵,隻能在楚軍糧餉上麵做文章。”
陳平一挑眉,道:“漢王,你是想截擊楚軍糧道?”
“不錯,這才是釜底抽薪的辦法。我們漢軍也是糧草短缺,倒不如截擊楚軍的糧草。項羽那邊一旦聽說糧草被劫,自然亂了軍心,咱們才趁機奪回成皋,這樣被動局麵不就扭轉了嘛!”
張良點點頭,道:“我讚同。”
“我也讚同。”陳平道。
“我也讚同。”其他武將紛紛附和一聲。
漢王劉邦掃視一圈,起身大喊一聲:“聽令!”
眾人紛紛起身,立正站好,神情嚴肅起來。
“命靳歙斷楚軍從滎陽至襄邑的糧道。”
“諾。”
“命灌嬰擊斷楚軍從陽武至襄邑的糧道。”
“諾。”
劉邦看向灌嬰,道:“灌嬰,除了擊段糧道,我再給你一個任務。”
“大王請吩咐。”
“我命你帶一隊人馬去攻打楚國後方的大本營——魯城。魯城一旦被破,項羽必方寸大亂。”
“諾,灌嬰定不辱使命。”灌嬰雙手抱拳,一臉信誓旦旦。
劉邦欣慰地笑笑,繼續道:“我也有一個任務。”
張良一挑眉,不解道:“漢王,你要做什麽?”
劉邦瞥了眼張良,道:“咱們現在不到兩萬人馬,要去對抗項羽,那不是螳臂當車嘛!大將軍那裏倒是兵多糧足,聽說前不久剛招了一批新兵,我準備去大將軍那裏要兵。”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嘩然。
謀士酈食其道:“大王,你找大將軍要兵,他會給嗎?”
“怎麽,我是漢王,韓信是我封的大將軍,我的命令他還敢不聽嗎?”
盧綰冷哼一聲:“怕隻怕這個韓信,已有了擁兵自立之心啊!”
“大將軍不會的。”樊噲一臉不滿。
“樊噲,你還說你不向著那個韓信?”
樊噲麵露尷尬,撇撇嘴,賭氣道:“反正我不信大將軍會背叛大王。”不錯,自打樊噲跟隨韓信還定三秦後,他對韓信就佩服得五體投地,對韓信的態度也是前倨後恭,他認為韓信乃是古今罕見的軍事奇才。能跟隨韓信作戰是他的榮幸。
劉邦瞥了眼樊噲,眸中閃過一絲失望,他自是看得出樊噲心向韓信,可樊噲可是跟隨他沛縣起兵一路殺過來的弟兄,居然短時間內就被韓信籠絡了人心,這個韓信,不管其有沒有擁兵自重之心,都不可小覷。
“好了,你倆別吵了。我也不相信大將軍會有反叛之心,起碼現在不會有。”劉邦違心道。
張良看向劉邦,問:“漢王,你此去修武要兵,要帶多少人馬過去?”
“就讓夏侯嬰跟我一起去,明天一早出發。”
眾人又是一驚,夏侯嬰也倍感意外,道:“大王,就我一人陪你去嗎?這,這未免太危險了。”
“危險什麽?難不成你認為大將軍會害我不成?”
“額,那倒不是,但,總歸要帶些人的。”
“是啊,大王,你得帶些人馬。”其他武將紛紛附和一聲。
劉邦一抬手,製止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嚴肅道:“我心意已決,就帶夏侯嬰一人前往。你們放心,我不會有事,大將軍也不會害我,這點我還是有信心的。”
見劉邦態度堅決,眾人也不再勸說。夏侯嬰雙手抱拳,道:“大王,我一定護你周全,請大王放心。”
“嗯,那就這麽定了,咱們各自準備自己的任務,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