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宋竹西這輩子都不會忘
天降男主對我又撩又寵! 作者:煦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踏進公司的地盤,便又開啟忙碌的一周。
裁員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今天一個,明天兩個,一直到周五,整個a組隻剩下了宋竹西、鄒菱和組長。
下班的時候,鄒菱收拾東西都帶著不高興,不過還不是針對裁員的事實,而是針對隔壁的“美人兒”。
“你瞧見沒,他那趾高氣昂的樣子,真是看了就來氣!”
無他,幾分鍾之前,隔壁的“美人兒”來送“溫暖”了。拎了五杯奶茶過來,卻笑著哎喲:“不好意思,點多了,我忘了你們組就剩仨人了。”
宋竹西拿著奶茶,和鄒菱一起往外走,疲憊地安慰她:“別氣,氣壞自己不值得。”
說著拆了吸管,“啪”一聲紮進封口。
還沒送到嘴邊,就被鄒菱一把拿走了,連帶著她自己的那杯,一起丟進了電梯旁的垃圾桶裏。
宋竹西痛惜:“你幹嘛,我快餓瘋了。”
今天“吃魚喵”的業務全部完美收尾,宋竹西和鄒菱倆人忙了整整一天,午飯都沒吃幾口,現在人都快低血糖了。
鄒菱從通勤包裏翻出一塊巧克力塞給她:“吃這個,別人給的髒東西謹慎入口。”
宋竹西剛把巧克力剝開,電梯到了,門一開,裏麵站著組長。倆人打招呼,還以為組長早下班走了呢。
組長按了關門鍵,歎口氣:“是要走了。”
倆人一聽組長這語氣,就知道表達的是什麽,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麽開口。
鄒菱大部分情況下是個樂觀的性子,數秒之後開口道:“別這麽悲觀嘛,說不定我們就留下來了呢?”
組長轉頭看向宋竹西:“你怎麽看?”
宋竹西搖頭,沒說話。
組長忽然說:“一會兒有安排嗎?沒有的話,我請你們倆吃飯吧。”
宋竹西和鄒菱對視一眼,挺驚訝的。
她倆同齡,不過鄒菱是一畢業就到這家公司工作了,倆人關係好,是從宋竹西幫她解決了一個小危機開始的。
公司裏的很多小道消息、八卦等,宋竹西也都是從鄒菱這裏聽說的,比如眼前這位組長的。
組長是在宋竹西進公司之前,從另一家體量稍微大一點的公司跳槽過來的。據說是在那邊受到了排擠,本來應該升經理的,卻被別人空降。
有趣的是,來到這邊,也算是空降,取代了原本有機會升職的老員工敏敏姐。為此,敏敏姐和組長鬧過不少不愉快。
但組長這人是有個人魅力的,拋開某些真假不知的情感緋聞,僅就工作而言,宋竹西他們這組在她的帶領下創造過不少輝煌戰績,最後連敏敏姐都心服口服。
除此之外,組長給人的感覺就剩了一個“冷”,不苟言笑,不好接近。大家不自覺地就會跟她保持距離,她也從不試圖打破這種距離。
組內聚餐之外,主動開口請吃飯,真的是破天荒的一件事。
可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請吃飯,明顯就是有話要說。
宋竹西和鄒菱本來就約著一起吃晚飯的,便答應了。
組長說請客,自然是她選地方,便就近去了對麵的商場。隻不過今天是周五,這個點人特別多,口碑稍微好一些的店裏都是爆滿。
反正這會兒吃飯也不是主要的了,三人就去了地下步行街的美食匯,也是她們常來吃的那家陝西麵館,一人點了一碗麵,隨便找個位置坐下。
組長還跟她倆道歉:“抱歉,臨時起意,考慮不周了。”
宋竹西和鄒菱忙應聲說在哪兒吃都一樣,反正都是填飽肚子。
組長接下來也沒賣關子,開門見山:“我剛剛是跟經理和部長一起上去的,這次裁員,經理和部長也在名單上,最遲到下周二。”
“啊?”
不止鄒菱驚訝,宋竹西也是。
宋竹西:“到底什麽情況啊?”
鄒菱:“公司要倒閉了?”
也不對啊,從別的部門裁員情況來看,頂多就是猴子身上掉了幾根毛,但他們部門就不一樣了。
如果從部長到底下的員工都不能幸免,為什麽之前還擴組?為什麽隔壁“美人兒”那組全員安好?
麵上來了,三人各自拆筷子。
組長說:“我下樓之前碰到徐承夕了。”
徐承夕就是鄒菱口中的“美人兒”。
鄒菱八卦精上身:“難道他真的是某個高層的小情人兒?狐媚亂政?”
宋竹西和組長一起笑了。
組長說:“是和高層有關係,不過不是小情人兒,是二老板的親兒子。”
“什麽?!”
組長接著說:“二老板的辦公室,我和經理都沒進去,但是部長出來後跟我們說了,下一任部長就是徐承夕。說白了呢,徐承夕就是二老板派下來督查工作的,也算是體驗基層。隻不過這個體驗的過程不是很美妙,他覺得部門需要整頓,二老板說那就整頓好了,為了公司將來的發展嘛。”
鄒菱難以置信,罵了髒話:“神經病吧!他要是不來,我們部門好好的,頂多部長有時候拎不清。”
宋竹西也差不多:“他眼睛是長在腳底的吧?”
還不如不長呢!
但是又一想,對方那搞不定客戶就去搞定領導的“能力”,就,釋然吧。
釋然個屁啊!
能不能把打工人當人啊!
真的跟用過的抹布一樣,說扔就扔。
之前跟濮淮左、白恒一起吃宵夜的時候,他倆還幫宋竹西從各種角度分析公司裁員的原因,宋竹西真是沒想到啊,現實居然這麽荒謬。
沒想到,還有更荒謬的。
“不過,我碰到徐承夕不是正麵,而是聽到他在走廊裏打電話。”組長說完問宋竹西,“你是不是有個大學同學,叫徐蔓夕?”
宋竹西點頭。
沛城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宋竹西那屆一共招了75個學生,分為兩個班。
宋竹西所在的班級有38人,畢業差不多四年了,也沒有組織過同學聚會,這三十來號人,大部分的名字和臉都在她的記憶裏都模糊了。
唯獨徐蔓夕,宋竹西恐怕這輩子都不會忘。
裁員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今天一個,明天兩個,一直到周五,整個a組隻剩下了宋竹西、鄒菱和組長。
下班的時候,鄒菱收拾東西都帶著不高興,不過還不是針對裁員的事實,而是針對隔壁的“美人兒”。
“你瞧見沒,他那趾高氣昂的樣子,真是看了就來氣!”
無他,幾分鍾之前,隔壁的“美人兒”來送“溫暖”了。拎了五杯奶茶過來,卻笑著哎喲:“不好意思,點多了,我忘了你們組就剩仨人了。”
宋竹西拿著奶茶,和鄒菱一起往外走,疲憊地安慰她:“別氣,氣壞自己不值得。”
說著拆了吸管,“啪”一聲紮進封口。
還沒送到嘴邊,就被鄒菱一把拿走了,連帶著她自己的那杯,一起丟進了電梯旁的垃圾桶裏。
宋竹西痛惜:“你幹嘛,我快餓瘋了。”
今天“吃魚喵”的業務全部完美收尾,宋竹西和鄒菱倆人忙了整整一天,午飯都沒吃幾口,現在人都快低血糖了。
鄒菱從通勤包裏翻出一塊巧克力塞給她:“吃這個,別人給的髒東西謹慎入口。”
宋竹西剛把巧克力剝開,電梯到了,門一開,裏麵站著組長。倆人打招呼,還以為組長早下班走了呢。
組長按了關門鍵,歎口氣:“是要走了。”
倆人一聽組長這語氣,就知道表達的是什麽,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麽開口。
鄒菱大部分情況下是個樂觀的性子,數秒之後開口道:“別這麽悲觀嘛,說不定我們就留下來了呢?”
組長轉頭看向宋竹西:“你怎麽看?”
宋竹西搖頭,沒說話。
組長忽然說:“一會兒有安排嗎?沒有的話,我請你們倆吃飯吧。”
宋竹西和鄒菱對視一眼,挺驚訝的。
她倆同齡,不過鄒菱是一畢業就到這家公司工作了,倆人關係好,是從宋竹西幫她解決了一個小危機開始的。
公司裏的很多小道消息、八卦等,宋竹西也都是從鄒菱這裏聽說的,比如眼前這位組長的。
組長是在宋竹西進公司之前,從另一家體量稍微大一點的公司跳槽過來的。據說是在那邊受到了排擠,本來應該升經理的,卻被別人空降。
有趣的是,來到這邊,也算是空降,取代了原本有機會升職的老員工敏敏姐。為此,敏敏姐和組長鬧過不少不愉快。
但組長這人是有個人魅力的,拋開某些真假不知的情感緋聞,僅就工作而言,宋竹西他們這組在她的帶領下創造過不少輝煌戰績,最後連敏敏姐都心服口服。
除此之外,組長給人的感覺就剩了一個“冷”,不苟言笑,不好接近。大家不自覺地就會跟她保持距離,她也從不試圖打破這種距離。
組內聚餐之外,主動開口請吃飯,真的是破天荒的一件事。
可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請吃飯,明顯就是有話要說。
宋竹西和鄒菱本來就約著一起吃晚飯的,便答應了。
組長說請客,自然是她選地方,便就近去了對麵的商場。隻不過今天是周五,這個點人特別多,口碑稍微好一些的店裏都是爆滿。
反正這會兒吃飯也不是主要的了,三人就去了地下步行街的美食匯,也是她們常來吃的那家陝西麵館,一人點了一碗麵,隨便找個位置坐下。
組長還跟她倆道歉:“抱歉,臨時起意,考慮不周了。”
宋竹西和鄒菱忙應聲說在哪兒吃都一樣,反正都是填飽肚子。
組長接下來也沒賣關子,開門見山:“我剛剛是跟經理和部長一起上去的,這次裁員,經理和部長也在名單上,最遲到下周二。”
“啊?”
不止鄒菱驚訝,宋竹西也是。
宋竹西:“到底什麽情況啊?”
鄒菱:“公司要倒閉了?”
也不對啊,從別的部門裁員情況來看,頂多就是猴子身上掉了幾根毛,但他們部門就不一樣了。
如果從部長到底下的員工都不能幸免,為什麽之前還擴組?為什麽隔壁“美人兒”那組全員安好?
麵上來了,三人各自拆筷子。
組長說:“我下樓之前碰到徐承夕了。”
徐承夕就是鄒菱口中的“美人兒”。
鄒菱八卦精上身:“難道他真的是某個高層的小情人兒?狐媚亂政?”
宋竹西和組長一起笑了。
組長說:“是和高層有關係,不過不是小情人兒,是二老板的親兒子。”
“什麽?!”
組長接著說:“二老板的辦公室,我和經理都沒進去,但是部長出來後跟我們說了,下一任部長就是徐承夕。說白了呢,徐承夕就是二老板派下來督查工作的,也算是體驗基層。隻不過這個體驗的過程不是很美妙,他覺得部門需要整頓,二老板說那就整頓好了,為了公司將來的發展嘛。”
鄒菱難以置信,罵了髒話:“神經病吧!他要是不來,我們部門好好的,頂多部長有時候拎不清。”
宋竹西也差不多:“他眼睛是長在腳底的吧?”
還不如不長呢!
但是又一想,對方那搞不定客戶就去搞定領導的“能力”,就,釋然吧。
釋然個屁啊!
能不能把打工人當人啊!
真的跟用過的抹布一樣,說扔就扔。
之前跟濮淮左、白恒一起吃宵夜的時候,他倆還幫宋竹西從各種角度分析公司裁員的原因,宋竹西真是沒想到啊,現實居然這麽荒謬。
沒想到,還有更荒謬的。
“不過,我碰到徐承夕不是正麵,而是聽到他在走廊裏打電話。”組長說完問宋竹西,“你是不是有個大學同學,叫徐蔓夕?”
宋竹西點頭。
沛城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宋竹西那屆一共招了75個學生,分為兩個班。
宋竹西所在的班級有38人,畢業差不多四年了,也沒有組織過同學聚會,這三十來號人,大部分的名字和臉都在她的記憶裏都模糊了。
唯獨徐蔓夕,宋竹西恐怕這輩子都不會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