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臉敬業的太子朱高熾,朱瞻壑忍不住翻著白眼看了看自己的老爹漢王爺。


    隨即一陣唏噓之後,又轉頭抄起毛筆,繼續在白布上寫了起來。大明亡國論五篇天下錢幣貶值—百姓購買力不足!


    眾人疑惑的看著朱瞻壑新寫的標題,心裏想:這不就是老百姓沒錢買東西嗎?這老百姓窮,有什麽好說的?


    “說一個匪夷所思的話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種可能,如果一個人有很多錢,但依舊買不起東西,無法保證家人乃至於自己的裹腹之用,是一種什麽樣的體驗”朱瞻壑不理會眾人的疑惑繼續說道。


    “當然,我說的這些錢是受朝廷認可的,但這些錢依舊買不起糧食!百姓吃不飽飯!


    這就是紙鈔!我大明現在也在發行的大明寶鈔也是這樣的存在!”朱瞻壑點到了關鍵問題所在,大明寶鈔!


    朱瞻壑的話讓大家眼神一凝,這寶鈔有問題?!


    “說到,這個有錢買不到東西裹腹的問題,或者說錢不值錢的問題,各位長輩可能覺得沒那麽重要!


    所以我直接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吧。


    大家都知道,元朝在稅收問題上,實行的是包稅製度!而元朝的實際經濟情況,我們可以看史書記載:“除稅糧、科差二者之外,凡課之入,日增月益。至於天曆之際,視至元、大德之數蓋增二十倍矣,而朝廷未嚐有一日之蓄。


    看這裏,直白的說也就是元朝朝廷沒錢!而且問題很嚴重!


    而元朝朝廷為什麽沒錢?除了元朝不斷的打仗以外,元朝還大興修建,大肆賞賜,揮霍等等一係列問題。


    因此,當元朝朝廷沒錢的時候,他們就增加賦稅,更加肆無忌憚的掠奪百姓的錢財!


    這導致元朝百姓的賦稅,甚至都被收到了幾十年之後的駭人程度!!


    這也就導致元朝的百姓就更加不會有錢了,百姓越是沒錢,元朝朝廷能收的賦稅就越少!當元朝朝廷收的賦稅越少,不能滿足他們的揮霍的時候,他們就越發的增加賦稅!


    如此惡性循環,百姓更加的困頓。


    而為了解決完這個問題,元朝就發行了紙幣,但他們發行紙幣不是為了解決問題,反而是為了更加肆無忌憚的揮霍。


    根據元朝記載,忽必烈在位時,他們發行的紙幣麵值為73352錠銀,而到了僅僅五年之後,他們發行的紙幣麵值就達到了116208錠銀,又過了十二年後,紙幣的麵值就達到了1419665錠銀的可怕程度!


    這之中翻了多少倍!大家自己看!


    這就導致了,元朝朝廷大肆掠奪百姓的財富,百姓手裏隻有一堆沒用的寶鈔廢紙,雖然這些都是朝廷認可的錢,但由於元朝發行的實在太多,導致元朝百姓手裏有著巨額錢財,但卻依舊買不到一點食物用於裹腹!


    這就讓寶鈔在百姓心中的可信度瓦解,乃至於徹底崩潰!


    更加可怕的是,元朝在第一次發行的中統鈔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後,居然再次推出了新的至元鈔,繼續掠奪百姓。


    而接下來,隨著元朝的再次缺錢,他們就繼續爛印紙幣,導致至元鈔比剛開始時候購買力低了二十倍不止。


    後來為了解決越發嚴重的財政問題,和滿足貴族的私欲,元朝更是瘋狂的印製至大寶鈔”、“至正寶鈔”等一些列寶鈔,這更加進一步失去了百姓的信任。


    而且在元朝統治不到100年裏,元朝的商稅漲了近20倍,茶稅暴漲240倍,最關鍵的鹽稅也漲了30倍之多!


    這就導致,百姓手裏雖然有些巨額的錢財,但這些錢卻是越發的不值錢了!例如以前能買一個饅頭的錢,現在需要二十倍的價格才能購買到一個饅頭!


    最後,到元朝末年,元朝官方紙鈔更是形同廢紙,信譽降低到冰點,元末帝至正十九年時記錄一鬥大米的價格,按照官方鈔票計算,約折合忽必烈時期2000餘倍!”朱瞻壑在白色的布料上寫下了一個巨大的兩千倍!


    看著這個驚人的數字,現場的眾人直看的眼皮直跳,頭皮發麻!忍不住的心裏感慨:元朝這麽搞,大家這是不造反都不行了呀!但同時大家也有深深的憂慮,因為大明也有寶鈔的!


    “從這裏說,元朝的滅亡也可以說是,元朝的寶鈔信用崩潰,導致百姓有非常多的錢,但卻根本吃不起飯!而百姓吃不起飯,才是動亂的根源!”


    朱瞻壑看了看現場的眾人繼續開始了自己的講解。


    “我大明朝也發行了大明寶鈔,不知大家有沒有關注過我大明寶鈔的情況呢?大家可知現在這寶鈔的購買能力如何?


    我舉例子給大家看。


    正常來說,一貫大明寶鈔的價值等於一千文銅錢,或者一兩白銀,四貫寶鈔折合一兩黃金。


    洪武十九年,每貫寶鈔的官方價格是二百文銅錢。


    洪武二十二年左右,寶鈔價值時貶時升,江西、福建一帶二貫紙鈔隻能換銅錢五百文!


    洪武二十三年,寶鈔票麵金額1貫,也就是1000文銅錢的寶鈔,在民間市場上隻能兌換250文銅錢,票麵價值縮水了八成。


    洪武二十五年,每貫寶鈔的官方價格下降至一百六十文!


    洪武二十七年,寶鈔的購買力甚至隻有票麵價值的兩成不到!


    永樂二年,寶鈔一百貫能買到一石大米!


    永樂五年時,每貫寶鈔的官方價格隻有十二文銅錢。


    同年(永樂五年),寶鈔三十貫才能買到一石大米!”朱瞻壑將這些真實的數據書寫在白布上,這一組一組的數據無不表明了,大明寶鈔的購買能力對比剛開始越發的差了,同時也代表著大明寶鈔正在老百姓的心中失去信用。


    而且,通過剛才元朝的數據,大家心裏都知道,當老百姓手裏的錢(寶鈔)越來越多,但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的時候,就是問題爆發的時候!


    “這是錢不值錢了??!!”這些話聽的最明白的還是太子朱高熾,畢竟他是切實執行了這個項目多年的人,所以這些數據一擺出來,他就明白了重要性!


    永樂皇帝也聽出了問題的重要性,但是,朝廷實在沒錢,隻能通過這種辦法來緩解。但現在看來,這種辦法無疑是飲鴆止渴!


    “正常來說,如果一貫錢的寶鈔能夠買一千個饅頭的,但現在寶鈔越發的不值錢。說不得現在這些錢隻能買一個饅頭!”朱瞻壑隨手在白布上畫了一個簡易的饅頭來,跟白布上其他的數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且,這種問題隻會越來越嚴重,不知道大明寶鈔會不會步入元朝寶鈔的後塵呢”朱瞻壑看著字麵上的數據,也是體會到了百姓的不容易!


    而永樂皇帝看著白布上的數據和那個簡易的饅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王朱高煦家的鼉龍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銀大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銀大聖並收藏漢王朱高煦家的鼉龍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