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歌星(二十五)
快穿:這個逆襲係統不對勁 作者:金桂載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清夢身體裏那根緊緊繃了三天的弦,終於鬆了下來,定了定神,立刻問:“四姐夫呢,他也沒事吧?”
“……沒什麽事,先這樣吧,等你們回來再說。”
馮簪纓頓了一下,嗓音艱澀。
徐清夢再次擔心起來:“四姐,四姐夫是出什麽事了嗎?”
馮簪纓仿佛笑了一笑:“……沒有多大事,你們放心,安心去休息吧。”
她掛了電話,定了定神,下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這幾天同樣是在擔心中度日的馮家等人。
馮老爺得知消息後,心情放鬆了不少,叫她回去休息,等戰況明了了就帶她回金陵見小五。
五天後,馮家再次等到了馮克禮的消息,說他已經隨軍隊回到了金陵,隻是受了點皮外傷,現在在醫院治療,要自己代他向家裏報個平安。
很不巧,接下來一連半個月都是暴雨,路很難走,後來天氣終於好了一點,徐清夢焦急,和同樣幾位焦急的姐姐商量了下還是坐火車盡快回去。
輾轉了一天一夜之後,徐清夢和幾位姐姐到了火車站,沒想的是,剛出站就碰到了王管家來接,王管家神情沉重,見他們出站,趕忙跑過來迎。
他聲音艱難,告知眾人道:“四姑爺犧牲了,五少爺叫我接到了你們,帶你們先去石家。”
徐清夢眉間沉重,和幾位姐姐上了車,老王頭開車帶他們去箍桶巷的石家。抵達石家附近,來吊唁的各方人士不少,有四姐夫的上司、同僚、下屬,和石家的一些親戚等,馮克禮在巷子裏停好車,眾人在巷口下了車,步行進去。遠遠看見大門開著,門上已經懸起白色燈籠,門口迎客的下人眼尖,看見馮家的人來了,擦了擦眼淚,跑過來迎:“親家奶奶們安,夫人在後院等你們呢,我帶你們去。”
徐清夢著急地跟在仆人後麵,來到後院,還沒走近,就聽見裏頭傳來陣陣哭聲,透過門,見屋子裏頭有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在滿屋子披著麻的晚輩勸慰下,依舊是哭得撕心裂肺,幾乎悲痛欲絕。趕過來的親戚有的已經披麻,有的還穿平常衣裳,有一個抬頭的時候看見馮家大姐來了,忙走到石老太麵前,說:“老太太,親家來了。”
老太太抬頭。
馮家大姐最是人情練達的,年近四十,為人沉穩,帶著徐清夢她們走過去,道:“老太太,您節哀。”
石老太突然指著馮大姐叱道:“出去,叫馮家的滾出去!嗚嗚嗚我可憐的兒啊,他還不到三十五歲啊,他還沒有留下種啊,就被你們馮家給害死了!!”
她猛拍大腿,放聲哭喊著,石家親眷和馮家人滿頭霧水。
石老太強撐著佝僂的身子站起來,恨恨地指著馮家大姐:“你們馮家欺人太甚!我兒好好的在排裏拿軍餉,就是你們家仗勢欺人,硬塞給我兒一個喪門星,把他推到火坑裏去,現在好了,你們還我的兒子——”
石岩柏幾年前曾是一個排裏的士兵,那個排主要負責通訊工作,危險性不高,後來石岩柏和馮四姐相愛,馮老爺也漸漸注意到了他的才能,著重培養他,如今三十多歲就已經是師長,可以說是平步青雲了。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誰知道會出這樣一門子事,是是非非在這個時候爭辯也沒有意義了,馮家大姐氣度不凡,不生氣又幫石家人應酬來客,忙到下午,馮家眾人才從石家回去。
傍晚時分,司機載著徐清夢回馮宅,經過一個個路口,在終於快到馮家花園的時候,司機看到去往大門的那裏,停著一輛車。
司機略帶防備地將車緩緩從這輛車身邊經過,等到林家門口,裏麵才注意到下車的是一位年輕女郎。
車裏麵有個學生打扮的女孩,看起來十五六歲,一路跑過來說道:“請等一下!”
徐清夢錯愕一下,頓住了腳步。
女孩一路小跑過來,在徐清夢對麵站定,微喘著氣道:“這位女士,請問你是徐清夢嗎?”
徐清夢看了一眼女孩,並不認識,隻是點了點頭。
女孩給人的感覺很和善,隻是表情有些悲傷,她說:“你好,我是唐庭芝的妹妹唐庭芳。”
徐清夢看著麵前這個和善的女孩,問道:“噢,你是唐庭芝的妹妹,你找我有什麽事啊?”
唐庭芳吸了下鼻子,說道:“我哥哥他犧牲了,前幾天軍隊的人找到我,送來了哥哥在航校的遺物,我收拾的時候,發現哥哥的日記……總之,他是你的歌迷,我也跑光了市裏的音像店,沒有找到你出的唱片,所以我想問一下,徐小姐你有沒有,或者是說,能不能灌錄一張,我想哥哥下葬的時候,燒給哥哥。”
末了,她急忙補充道:“你放心!管綠唱片的錢不用你掏一塊錢!我有的,我父親知道後也給了足夠的資金。”
唐家是安徽的當地首富,唐老爺有十幾個子女,但最疼的,就是出色優秀的唐庭芝,兒子的心願,他自然是不差灌錄唱片的那點錢的。
徐清夢眼眶一陣酸澀。距離上次見麵,還不到兩個月,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樣消失在這個世上了,她的胸口仿佛墜了一塊巨石,讓她有點喘不過氣。
良久過去,那個女孩又問:“徐小姐,可以嗎?”
耳畔響起女孩真誠懇請的聲音,徐清夢回神,考慮了幾秒,道:“可以,你哥哥也是我的朋友,我盡快去灌錄。”
“對了,怎麽給你?”
唐庭芳再三感謝,從手包裏拿出一支筆、一張紙:“謝謝你,這是我的電話,你打給我就行了。”
徐清夢微笑著點頭,接過收進包裏,倆人告別。
徐清夢進了大廳,沒看見馮克禮,管家說他有同僚過世了,他和其他同僚去參加葬禮了,稍晚些回。
他沒事就好。
聽管家說完,徐清夢鬆了一口氣。
奔波一天了,現在終於到了家,徐清夢上樓回房間休息。
“……沒什麽事,先這樣吧,等你們回來再說。”
馮簪纓頓了一下,嗓音艱澀。
徐清夢再次擔心起來:“四姐,四姐夫是出什麽事了嗎?”
馮簪纓仿佛笑了一笑:“……沒有多大事,你們放心,安心去休息吧。”
她掛了電話,定了定神,下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這幾天同樣是在擔心中度日的馮家等人。
馮老爺得知消息後,心情放鬆了不少,叫她回去休息,等戰況明了了就帶她回金陵見小五。
五天後,馮家再次等到了馮克禮的消息,說他已經隨軍隊回到了金陵,隻是受了點皮外傷,現在在醫院治療,要自己代他向家裏報個平安。
很不巧,接下來一連半個月都是暴雨,路很難走,後來天氣終於好了一點,徐清夢焦急,和同樣幾位焦急的姐姐商量了下還是坐火車盡快回去。
輾轉了一天一夜之後,徐清夢和幾位姐姐到了火車站,沒想的是,剛出站就碰到了王管家來接,王管家神情沉重,見他們出站,趕忙跑過來迎。
他聲音艱難,告知眾人道:“四姑爺犧牲了,五少爺叫我接到了你們,帶你們先去石家。”
徐清夢眉間沉重,和幾位姐姐上了車,老王頭開車帶他們去箍桶巷的石家。抵達石家附近,來吊唁的各方人士不少,有四姐夫的上司、同僚、下屬,和石家的一些親戚等,馮克禮在巷子裏停好車,眾人在巷口下了車,步行進去。遠遠看見大門開著,門上已經懸起白色燈籠,門口迎客的下人眼尖,看見馮家的人來了,擦了擦眼淚,跑過來迎:“親家奶奶們安,夫人在後院等你們呢,我帶你們去。”
徐清夢著急地跟在仆人後麵,來到後院,還沒走近,就聽見裏頭傳來陣陣哭聲,透過門,見屋子裏頭有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在滿屋子披著麻的晚輩勸慰下,依舊是哭得撕心裂肺,幾乎悲痛欲絕。趕過來的親戚有的已經披麻,有的還穿平常衣裳,有一個抬頭的時候看見馮家大姐來了,忙走到石老太麵前,說:“老太太,親家來了。”
老太太抬頭。
馮家大姐最是人情練達的,年近四十,為人沉穩,帶著徐清夢她們走過去,道:“老太太,您節哀。”
石老太突然指著馮大姐叱道:“出去,叫馮家的滾出去!嗚嗚嗚我可憐的兒啊,他還不到三十五歲啊,他還沒有留下種啊,就被你們馮家給害死了!!”
她猛拍大腿,放聲哭喊著,石家親眷和馮家人滿頭霧水。
石老太強撐著佝僂的身子站起來,恨恨地指著馮家大姐:“你們馮家欺人太甚!我兒好好的在排裏拿軍餉,就是你們家仗勢欺人,硬塞給我兒一個喪門星,把他推到火坑裏去,現在好了,你們還我的兒子——”
石岩柏幾年前曾是一個排裏的士兵,那個排主要負責通訊工作,危險性不高,後來石岩柏和馮四姐相愛,馮老爺也漸漸注意到了他的才能,著重培養他,如今三十多歲就已經是師長,可以說是平步青雲了。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誰知道會出這樣一門子事,是是非非在這個時候爭辯也沒有意義了,馮家大姐氣度不凡,不生氣又幫石家人應酬來客,忙到下午,馮家眾人才從石家回去。
傍晚時分,司機載著徐清夢回馮宅,經過一個個路口,在終於快到馮家花園的時候,司機看到去往大門的那裏,停著一輛車。
司機略帶防備地將車緩緩從這輛車身邊經過,等到林家門口,裏麵才注意到下車的是一位年輕女郎。
車裏麵有個學生打扮的女孩,看起來十五六歲,一路跑過來說道:“請等一下!”
徐清夢錯愕一下,頓住了腳步。
女孩一路小跑過來,在徐清夢對麵站定,微喘著氣道:“這位女士,請問你是徐清夢嗎?”
徐清夢看了一眼女孩,並不認識,隻是點了點頭。
女孩給人的感覺很和善,隻是表情有些悲傷,她說:“你好,我是唐庭芝的妹妹唐庭芳。”
徐清夢看著麵前這個和善的女孩,問道:“噢,你是唐庭芝的妹妹,你找我有什麽事啊?”
唐庭芳吸了下鼻子,說道:“我哥哥他犧牲了,前幾天軍隊的人找到我,送來了哥哥在航校的遺物,我收拾的時候,發現哥哥的日記……總之,他是你的歌迷,我也跑光了市裏的音像店,沒有找到你出的唱片,所以我想問一下,徐小姐你有沒有,或者是說,能不能灌錄一張,我想哥哥下葬的時候,燒給哥哥。”
末了,她急忙補充道:“你放心!管綠唱片的錢不用你掏一塊錢!我有的,我父親知道後也給了足夠的資金。”
唐家是安徽的當地首富,唐老爺有十幾個子女,但最疼的,就是出色優秀的唐庭芝,兒子的心願,他自然是不差灌錄唱片的那點錢的。
徐清夢眼眶一陣酸澀。距離上次見麵,還不到兩個月,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樣消失在這個世上了,她的胸口仿佛墜了一塊巨石,讓她有點喘不過氣。
良久過去,那個女孩又問:“徐小姐,可以嗎?”
耳畔響起女孩真誠懇請的聲音,徐清夢回神,考慮了幾秒,道:“可以,你哥哥也是我的朋友,我盡快去灌錄。”
“對了,怎麽給你?”
唐庭芳再三感謝,從手包裏拿出一支筆、一張紙:“謝謝你,這是我的電話,你打給我就行了。”
徐清夢微笑著點頭,接過收進包裏,倆人告別。
徐清夢進了大廳,沒看見馮克禮,管家說他有同僚過世了,他和其他同僚去參加葬禮了,稍晚些回。
他沒事就好。
聽管家說完,徐清夢鬆了一口氣。
奔波一天了,現在終於到了家,徐清夢上樓回房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