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來喜走的時候臉色不太好。


    趙豐年到家後才知道這事,倒不是趙來賀巧娘說了什麽,而是趙來喜在這邊沒得到想要的,又去了老宅。


    照村裏那些婦人的說法,是就差指著趙老漢的鼻子說他偏心,隻給趙老三找了個好差事。


    “趙老漢這事確實辦得不地道,四個兒子,總要一碗水端平,不然這不是找麻煩嘛。”


    “話也不能這麽說,趙來慶可是讀書人,識字的讀書人總要比咱們這些土裏刨食的人好找活幹的。”


    “可不是,不然大家夥們都去鎮上縣城做工,怎麽他趙來慶就能當賬房了,旁的不說,就是趙大強那兄弟,不也是因為讀了書,才能去給人家當管事麽。”


    趙豐年跟巧娘聽了一耳朵就離開了。


    幾日後就聽說趙二成功地在縣城找了一份體麵的活幹,趙豐年一家沒細去打聽,因為趙來賀要進山了。


    巧娘前一天蒸了一鍋雜麵饅頭,又用竹筒裝了一竹筒的鹹菜,到時候在山上,折兩根樹枝就能當筷子。


    趙來賀進山後的第二天,顧家私塾正式放了假,瞧著天色快要下雪,趙豐年攔住了正要前往河邊浣洗的巧娘。


    巧娘無奈,不過想著衣服也不多,最後還是同意在家裏燒熱水洗了。


    這邊剛洗到一半,就聽見敲門聲。


    原來是村裏關係好的婦人問巧娘要不要一起去山裏撿板栗。


    巧娘還惦記趙豐年一個人在家,那婦人便笑,“那就讓孩子一起去唄,咱們又不進山裏頭,隻在外邊,人又多,怕什麽呢,


    我家牛蛋,桃花都去,他們小孩子家的,覺得好玩,給個籃子就老實了。”


    巧娘一想是這個理,給趙豐年又加了一件夾襖,母子兩人這才出了門。


    趙豐年到了地方才知道還有不少男丁一起,大家多背著背簍提著籃子,確實人不少,他還瞧見了大胖,他今年抽條了不少,如今背個背簍站在幾個孩子中間,頗有些鶴立雞群。


    “今年的野板栗熟得晚了些,去年這個時候早就下來了。”


    “今年的雪也比往年落得晚呢,往年早就下過幾場雪了。”


    “暖冬人不受罪,就怕地裏的麥子沒了雪水誤了明年的收成。”


    到了地兒,巧娘也給了趙豐年一個小籃子,又叮囑了幾句,這才忙著跟眾人一起撿板栗了。


    幹掉下來的野板栗外麵被刺殼裹著,大家都是直接整個帶回去,回頭外麵的皮刺曬幹了還能當柴火燒,趙豐年撿了兩根樹枝剛夾了幾個,就見大胖領著幾個小夥伴朝自己走過來。


    “寶兒,一到冬天就難見到你出門了,顧家私塾什麽時候放假的?”


    “今日剛放。”


    大胖笑,“那還是陳秀才家放的早,我比你早小半個月呢。”


    跟幾個玩伴說了幾句,大胖偷摸摸將趙豐年拉到一邊,“寶兒,我開了春不想去讀書了。”


    趙豐年並不驚訝,畢竟大胖已經表示過很多次不想讀書了,他也確實對讀書沒興趣,“大伯娘能同意?”


    大胖朝王三娘那邊瞧了一眼,癟了嘴,“鬧肯定是要鬧的,但是我實在是看見那些字頭就痛,翻過年你二胖哥就八歲了,我想著,就算我娘想要哥秀才兒子,這不是還有二胖呢嘛。”


    大胖說著自己都沒了信心,顯然他也並不認為二胖能滿足他娘的這個心願。


    “識字自然是好的。”趙二胖王三娘養得跟個混世魔王似的,如果真能送去讀書明理也是好事,隻是就不知道趙二胖願不願意去了。


    “要我說,我們這大家子就沒有讀書的料子,哦哦,我沒在說你啊,你那麽聰明,以後肯定能讀出一個名堂來,我娘見天的在家裏讓我學學你,好以後考個秀才出來,你瞧,我娘都覺得你以後肯定能考個秀才。”


    讀書考上秀才在村民眼中就已經是頂頂厲害了,至於再進一步,大家沒見過自然也不敢想了。


    趙豐年沒再勸大胖,每個人自己的路隻有自己走,大胖自然也會有自己路。


    回到家裏,巧娘將野板栗一個個踩出來,他們撿的不多,畢竟就一片野板栗林,村裏去得人又多。


    隻是光是這些也能回頭拿到集上去買個好價錢了,那些點心坊要用板栗做點心,這個時候能收不少呢。


    趙來賀照樣是摸著黑回到了家裏。


    趙豐年此時還沒睡,見到他爹一臉喜氣洋洋就知道收獲不小。


    “大貨得了隻鹿,沒碰到野山羊,兔子野雞倒是不少,年根底下的留著吃,醃幹了做幹貨也整好,


    明天一早我就去府城,這鹿難得的好品相,縣城怕是叫不上價。”


    這回巧娘跟趙豐年沒有一同去,隻說等他從府城回來,一家人去縣城趕集,還要拉了雞去買。


    家裏到現在是養了一百來隻雞,最開始的五十隻巧娘打算留著明年當老母雞賣,開了春孵春雛,留五十隻下蛋也盡夠了。


    趙來賀想了想,便說自己索性一道拉了去府城,看看能不能一道賣給府城的酒樓,回頭一家人去縣城置辦年貨也不至於還要忙碌這個,反正如今有了驢車,也不妨礙什麽。


    第二天,果然天還沒亮趙來賀就趕著驢車走了。


    等天大亮了,趙豐年洗漱完,就見王三娘跟王小紅竟然一起來了家裏。


    趙豐年打過招呼,本想先回房間,卻被王三娘喊住了。


    “聽說前幾日你爹進了山,今天一大早就往縣城去了?是不是收了什麽好東西啦?”


    趙豐年笑了笑,“無非就是野雞兔子。”


    王小紅不相信,“真是野雞兔子?那你爹怎麽走那麽早?村裏都沒人見著的,這還躲著人呢。”


    “二伯母這是哪裏的話?城裏好攤位不好找,我爹才特意早些去,再說,有幾隻兔子都死了,不早些去,怕是買不上價。”


    “這回都賣了?就不打算留幾隻家裏吃呢?”


    王小紅的心思就差寫在連上了,王三娘都看不下去了,“王小紅,你是饞這口肉了還是怎麽的,這老二不是在縣城大酒樓裏當跑堂嘛,這肉還不是天天吃的。”


    趙豐年前麵隻聽說趙二伯在縣城尋了一個一個月能給一百文的活計,這回才知道是當跑堂去了,不過趙二伯那人頭腦機靈,也確實適合。


    別看一百文聽起來不多,可村裏人去縣城做活計,不過就是扛貨搬東西,一天下來也就五六文錢,做的是賣力氣的活,要吃一番苦頭的。


    “嗨,什麽肉不肉的,他也就自己能吃上一口,還能帶回來不成。”


    “一個月一百文的,又是在酒樓裏,割斤肉還不是順手的事。”


    王小紅剛要自得,忽然想起什麽似的,連忙擺手,“家裏日子剛起步,多的是花錢的地方,哪裏能隨便說說就割肉的,再說,老三可是每個月三百文大錢,趙四自己就能打肉,巧娘又養了那麽多雞,可比不上的,寶兒,你娘養了那麽多雞,是不是都吃不完了?”


    趙豐年這才明白兩人過來的原因。


    這時候巧娘端著兩碗熱水過來了,見趙豐年也在,便衝他道,“是不是餓了?灶房裏給你留了雜豆粥。”


    趙豐年點點頭,去了灶房,雜豆粥沒看到,倒是看到了一碗麵疙瘩,裏麵還放了雞蛋。


    等趙豐年吃完再回到堂屋,王三娘王小紅還沒離開。


    “......你們也是來的不巧了,這不,他四叔這些日子上山沒摸到東西,就幾隻兔子野雞的,索性拉了家裏的雞一道去城裏賣了,省的白跑一趟,你們也知道,我家前些日子為了起圍牆買驢把家裏都耗空了,就等著這批雞賣出去手上也好有幾個銅板置辦年貨,不管怎麽樣,好歹要把年過好,這明年才有盼頭,兩位嫂子你們說是不是?”


    王小紅便有些著急,“都賣出去了?沒留幾隻?他四嬸,都是一家人的,你可別誆咱們。”


    王三娘知道不可能都賣出去了,也道,“他四嬸,你別不是怕我們不給錢吧,這個你放心,我們照著市麵上給錢,等年後手上趁手了就給你送過來。”


    巧娘險些氣笑了,說什麽等年後趁手再給,那一直不趁手就不給了?


    “我如今也隻剩下幾十來隻,就是吧,等明年開了春還隻望著這幾隻母雞給生蛋孵小雞呢,平日裏寶兒他爹饞肉了我都是不給的,都是下蛋的雞,現在宰了我可是舍不得的。”


    王三娘王小紅就是指著他們家是下蛋雞才想要的,隻是兩人說了一通,巧娘愣是沒鬆口,頓時兩人臉色都有些不太好看了。


    “依著說,都是一家人,我就是便宜些賣給你們一隻兩隻的都沒什麽,隻是,寶兒爹今年沒什麽收獲,都指望著過完年這些雞下蛋孵雞崽呢,不然一過完年怕是要喝西北風去了,就是我跟孩子他爹能扛,寶兒身體弱,又在吃藥,總不能讓孩子一起扛吧?”


    趙豐年適時咳嗽幾聲。


    王三娘王小紅便沒再堅持了,隻又說置辦年貨的時候想搭她家的驢車去縣城,巧娘自是應下不提。


    送走兩人後,巧娘瞪了一眼兒子,“說你身體不好那是唬你兩個伯娘的,你湊個什麽熱鬧,還咳嗽的,仔細真引了咳嗽出來。”


    趙豐年笑了笑,“這不是顯得您的話更有說服力嘛。”


    巧娘也沒忍住笑,


    “滑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魚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魚箏並收藏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