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東見捂著肚子的女知青是有點眼熟,不過眼熟他也沒打算幫這個忙,“不行的,坐不下,你找別人幫你吧。”說完立馬趕著牛車就要走。


    宋芸往前走了幾步,目光掃過牛車上老太太的臉,以及蓋在老太太身上的被子。


    六月天,老太太在太陽底下蓋棉被,真搞笑。


    而且憑老太太的身形,這棉被不可能這麽鼓鼓囊囊,棉被底下估計不止老太太,還有些別的東西。


    這老太太演技挺好的,可惜騙不過一個醫生的眼睛,因為她演不出病人臉上的病態模樣,尤其還是一個每月去三次醫院的病重老人,根本不像,老太太氣色好得很呢。


    牛車漸漸走遠,宋芸捂著肚子,不緊不慢的跟在牛車後頭回村。


    她記得陳大東家就在村口附近,回知青點的路也可以往陳大東家門口過。


    計算著時間,宋芸慢慢走近了陳大東家院門外,牛車被陳大東直接趕進了院裏,車上已經沒有了老太太的蹤影,被子掀開,露出裏頭用布包著的東西,看不清具體模樣,但依形狀看,也能猜出個一二三來。


    這時陳大東又從屋裏折返回來搬東西,宋芸剛好走過去,陳大東沒發現宋芸,他搬東西前警惕的四下張望,確定沒人看到他這邊,才從牛車上搬了東西迅速回屋。


    此時的宋芸已經可以確定大橋村的陳平三和陳大東絕對有問題,和偷竊走私國家文物這事脫不開關係。


    不過她也清楚,這兩人應該隻是負責轉運藏匿的,從滬市博物館倉庫偷竊文物的另有其人,將這些文物先散落到山村裏,等時機成熟,再將東西收回去,集中出海。


    想要找到陳大東的上線,就要等他下一次帶老娘去縣城的時候了。


    宋芸回到知青點,看時間還早,就去廚房煮了一鍋米飯,總不能天天吃掛麵。


    米飯燜上鍋,她又拿出一個盆發麵,打算蒸點饅頭。


    不管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她都是北方人,喜歡吃麵食,幾天不吃饅頭就有點難受。


    南方這邊的饅頭味道和她自己做的北方口味不同,她不喜歡在外頭買饅頭吃,還是喜歡自己做。


    她打算一次多做點,存進儲物格,想吃就拿一個出來吃,反正現在自己一個人住,也不怕被誰發現。


    米飯也是,她一次煮了一鍋,大約可以吃七八次,到時都存進儲物格,想吃就拿一份出來,隨便炒點菜或做蛋炒飯吃都可以。


    天氣熱,麵發的很快,米飯燜好收進儲物格後,她立即開始蒸饅頭,趁著知青點的人都還沒回來,她蒸好後就都收了起來,洗好鍋具,收拾完廚房,就出去撿柴了。


    等宋芸撿了兩捆柴帶回來時,知青點的知青們都回來了,做飯的做飯,洗衣的洗衣,閑聊的閑聊,還是很熱鬧的。


    梁玉杭見宋芸撿回來兩捆柴,麵露驚訝,“宋知青,你一個人去撿柴了?”


    宋芸點頭,“嗯,去那邊的山裏撿的,有人在那邊砍過樹,柴挺多的。”


    梁玉杭眼裏滿是讚賞之色,同樣都是新來的知青,徐鳳英就沒有這樣的覺悟,直接混在她們這些老知青鍋裏吃喝,從來不問每天吃的菜是哪來的?每天燒火用的柴又是哪來的,喊她去撿柴時還推三推四的,幹活不積極,吃飯第一名。


    徐鳳英看見宋芸提了兩捆柴回來,撇了撇嘴,小聲嘀咕,“裝模作樣,呸。”


    梁玉杭就在徐鳳英邊上,正好聽見徐鳳英的嘀咕,實在沒忍住,“徐知青,明天輪你和夏知青一起撿柴,記得早點去。”


    徐鳳英一聽要去撿柴,老大不樂意,“我看柴棚裏的柴不是挺多嗎?剛剛宋知青又撿了兩捆柴回來,用不著這麽著急去撿吧?”


    梁玉杭一臉不讚同,“你知不知道每天做飯燒水要消耗多少柴?那些柴也就看著多,用起來快得很,而且是每天都去撿才能保持到這些存量,要是等用完了再去撿,再碰上下雨天,那大家夥都別吃飯了。”


    徐鳳英見梁玉杭這義正辭嚴的模樣,又見其他人也沒人幫她腔,心知這事沒得商量,立即又換了笑臉,“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那些柴可以用很久呢,是我不懂,現在我知道了,明天我會多撿些回來。”


    梁玉杭的臉色好看了些,點了點頭,轉身回屋了。


    六月二十日


    宋芸再次跟大隊長請假,依然是臉色發白虛弱無力的樣子,大隊長哪敢不批。


    宋芸離開大橋村後,按照和隊友們的約定,直接去鎮上的衛生院碰麵。


    下午一點,十一人全員到齊,他們沒有聚集在一起,而是裝成來看病的病人,這裏站一個,那裏坐一個,直到人全部到齊後,由宋芸起頭走出衛生院,其餘慢慢跟著出去。


    宋芸在來時就選好了地方,鎮上的糧站後頭有一片小樹林,小樹林後邊有一個大池塘,那邊少有人去,又是烈日午後,大家夥這會都吃了飯在午睡,不用擔心被人撞見。


    十一人交換著各自查到的消息,宋芸拿著筆做記錄,記錄完再匯總提取,果然又找到幾條可疑的線索。


    “看來這是個巨大的走私團夥,單這些負責轉運藏匿的下線人就有這麽多數量,那些中線上線又有多少人?估計他們不止價了滬市博物館,其他地方的博物館怕也難說。”一位隊員說。


    宋芸站起身,看著遠處連綿的青山,蹙著眉道:“或許不止偷盜博物館。”


    走私文物最大的貨源其實不是博物館,而是那些挖墳掘墓的。


    華國地大物博,墓葬群多不勝數,每年不知有多少價值連城的文物出土後就直接被送往國外。


    在國外,有些國家的博物館裏的藏品,甚大部分都展示的是華國文物,可不可笑。


    “先不要做什麽,把人盯住,摸清楚這些人的關係網,找到與他們接頭的上線,咱們得順藤摸瓜,把整條線都給扯下來,一個不留。”宋芸說。


    “我們這樣見麵總歸是不安全,這樣,以後每隔三天,你們將各自查到的有用信息統一放在勝利公社小學後,從左往右數,第三棵樹下,我會在樹下埋一個罐子,你們將消息寫在紙上,放進罐子裏就行。如果沒有查到消息,就不要去放,有消息再放,我會定期去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零:被趕出家門後我轉頭嫁軍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雙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雙瑜並收藏七零:被趕出家門後我轉頭嫁軍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