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在家住一宿再走吧!天都黑了,我和你大伯也不放心!”


    馬車都套好了,嚴巧珍還在勸。


    “大娘,等下回,下回我帶著天亮他們一起來,到時候肯定在家住,今天不行,天亮他們幾個在家,我實在不放心!”


    夜裏七點多,吃過晚飯,李天明準備連夜回村。


    “你這孩子怎麽就這麽倔呢,大晚上的趕夜路,萬一要是……”


    “行了,天亮、小蓉帶著小五,我也不放心。”


    李學軍說著,把嚴巧珍收拾出來的“舊”衣服,放在了馬車上。


    說是舊衣服,可現在家家戶戶孩子多,都是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接著穿。


    李學成家裏6個孩子,除了老大天滿年紀大一點兒,剩下幾個歲數都差不多,上麵哥哥替換下來的衣服,下麵幾個小的都等著呢。


    李天明不想要,可嚴巧珍說什麽也得讓他帶上。


    大娘的一番心意,做侄子的也隻能受著了。


    “路不好走,千萬留神!”


    “知道了!”


    李天明答應一聲,跳上了馬車,手裏的鞭子一揮,馬車很快便走出了職工小區。


    “天明和你說的那個事,沒毛病吧?”


    爺倆說的,嚴巧珍都聽見了。


    現在這年頭,如論做什麽都得小心翼翼的,一不留神小辮子就落在別人的手裏,她也怕出事。


    “放心吧,天明這孩子行,心裏有成算,我看往後他們這一輩,就數天明有出息!”


    嚴巧珍聽了,白了李學軍一眼。


    “咱天滿就差了?”


    李學成笑道:“天滿老實,往後……遇事還得多和天明商量!”


    嚴巧珍沒再說什麽。


    “行了,晚上老娘你多照看著,我先走了!”


    她在鋼廠的醫務室做護士,今天正好趕上她的夜班。


    再說李天明這邊,離開職工小區,順著來時的路往回趕。


    現在不像剛解放那幾年,就算是走夜路也還是很安全的,沒什麽不長眼的跳出來找事。


    出城的這段路有路燈,再往前大月亮底下,也能看得清路。


    等趕回村裏,已經是後半夜了。


    剛進村支部的院子,門衛室就亮了燈。


    “是天明嗎?”


    李學慶提著煤油燈走了出來。


    “叔,是我!”


    “好小子,等天亮要是再不回來,我就得去寧固鎮找你了!”


    李學慶說著到了跟前,舉著煤油燈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


    “咋去了一整天?”


    往年也都是李天明趕著馬車去寧固鎮拉鹽,每次最多下午就能趕回來。


    現在?


    已經一點多了。


    李學慶實在放心不下,連家都沒回,一直在村支部守著,要是李天明還回不來,就打算走一趟寧固鎮。


    “叔,正好您在,有個事跟您商量一下。”


    啥?


    李學慶一愣,沒等他反應過來,就被李天明拉著胳膊去了裏麵的一間屋子。


    “啥事啊?非得今天說?這都幾點了?明天還得上工……”


    “大好事!”


    啥好事啊?


    鹽廠給的不是醃鹹菜的粗鹽,口袋裏裝的難道是金子?


    “還大好事呢,說說。”


    李學慶點上一根煙,把煙盒和火柴遞給了李天明。


    “您猜我今天拉完鹽,又去哪了?”


    “我哪猜的著。”


    李學慶吧嗒吧嗒的抽著煙,早就困得不行了。


    這個年代,人們的生活非常規律,不像後來,一個個的全都是夜貓子,甭管多大歲數,躺床上還得擺弄手機。


    “我今天去了趟海城,找我大伯!”


    “學軍哥?你找他……不會是又為了老杜家的事吧?”


    杜家已經好興家坨的龐家過了禮,隻等著秋收過後,龐家就要來迎親了。


    “您想哪去了,我和老杜家的事已經了結了,當著您的麵說的,哪能再找後賬。”


    “不是這個,還能有啥事?”


    李天明也點上了一根煙。


    “叔,我問您個事,去年縣物資局從咱李家台子收了多少魚蝦?”


    “五千斤,你問這個幹啥?”


    李天明接著問道:“咱們打上來多少?”


    每年秋收結束,緊接著就是割葦海裏的蘆葦,等將蘆葦交上去,又要組織村民打魚撈蝦。


    聽李天明問起這個,李學慶就一陣火大。


    去年全村忙活了大半個月,打上來六千多斤魚蝦,結果縣物資局的人過來以後,說什麽每年收購多少,都是有定量的,挑挑揀揀的弄走了五千斤。


    至於剩下的,一部分分給了鄉親們,還有一部分放歸葦海。


    白受了多少辛苦。


    “多了不要,少了還不行,這幫吃人飯不拉人屎的,腦袋瓜子一個個的真特麽軸!”


    李學慶罵完,抬頭看向李天明。


    “你問這個幹啥?”


    李天明笑道:“叔,我說的大好事,就是指這個。”


    接著,他就把和李學軍聊的那件事,原原本本的對著李學慶說了一遍。


    “把魚蝦賣給鋼鐵廠,您說是不是好事?”


    “把葦海的魚蝦,賣給……鋼廠?”


    李學慶的腦子有點兒轉不過來了。


    “可集體的財產,咱隨便賣,能行嗎?這事要是被人捅上去,天明,叔這個村主任當不當的都沒事兒,鬧不好還得蹲笆籬子。”


    李學慶的反應,李天明早有預料。


    “您說的這都哪跟哪啊?葦海裏的魚蝦是集體財產,可咱們是以李家台子的名義賣給鋼鐵廠,公對公,賣的錢也入了咱們村的賬,集體財產又沒受損失,能犯啥錯誤?”


    李學慶聽著連連點頭。


    “倒也是這個理,可我這心裏不踏實,你大伯咋說的?他覺得這事能不能做?”


    他畢竟見識有限,好多政策上的事都不是很理解。


    不過也正是如此,在這個特殊的年代,李家台子少了很多荒唐事。


    不像有的村子,村幹部都是積極分子,隻要有運動,就第一時間跟風,連生產都能撂下。


    “能!”


    李天明帶回來的這個字,算是讓李學慶踏實了。


    “既然你大伯都說能幹,那咱就……幹!”


    最後一個字,李學慶是咬著牙說出來的。


    他不懂那麽多大道理,但是卻有著最樸素的心願。


    那就是過上好日子。


    李學慶也希望等到年底分紅的時候,家家戶戶能多分上那麽一點兒錢,給孩子扯上一身新衣服,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飯桌上能多一道菜。


    “天明,你說咱們咋幹?”


    李學慶或許都沒意識到,他居然在找李天明討主意。


    “這事得趕在開鐮前先試一次,不過知道的人最好別太多,等咱們把這門路走通了,到時候,最好能有一個蓋著鋼廠大印的收條啥的,縣裏物資局就算是知道了,讓他們去和鋼廠打官司。”


    “對,對,對,他們都是公家衙門,讓他們去打官司。”


    “家家戶戶都有洗澡用的大木盆,明天收上來,然後找幾個靠得住的人,收工以後,等天擦黑的時候,就去葦海,天黑以後出發,趕著天亮前就能到海城,還能保證魚新鮮!”


    “對,對,對,魚得新鮮才行,給工人老大哥吃,可不能拿死魚糊弄!”


    李學慶聽得喜不自勝,仿佛已經看到了成捆的鈔票進了村裏的小金庫。


    “我早就說了,你小子行,你們這一輩的兄弟裏麵,往後就得數你能成個人物。”


    說著,又想到了退親的老杜家。


    等到這件事挑明了以後,杜立德能悔死。


    “叔,您可別捧我了。”


    “這可不是捧你,天明,這件事要是真做成了,村裏的老老少少都得念著你的好!”


    對普通人來說,隻有到手的利益才是實打實的。


    “行了,趕緊回去睡覺,明天……還得幹大事呢!”


    李天明應了一聲,取了嚴巧珍給的“舊”衣服,還有他在海城買的那一包東西,借著月色回了家。


    出去一趟,滿載而歸。


    院門已經插上了,這也難不倒他,手搭在牆頭上,稍一用力就翻了過去。


    輕輕推了一下東廂房的門。


    “誰?”


    還沒睡?


    “我,大哥!”


    房門立刻開了,黑漆漆的能看到李天亮手裏還拎著根棍子。


    看到這一幕,李天明也不禁苦笑。


    院門插著,李天亮手裏拎著的棍子是防備誰的?


    這時候,李蓉拿著煤油燈從裏屋出來了。


    “小蓉,你怎麽也沒睡?”


    “我睡不著,哥,你咋才回來?”


    雖然以前也是他們兄妹幾個人過日子,李天明農閑的時候參加民兵巡邏,也經常不回家,但現在分了家,李蓉就是覺得和以前不一樣了。


    這孩子從小就心重。


    “去了趟大伯家,看看,我給你們帶什麽回來了。”


    李天明說著,拿出了大娘給收拾的衣服,說是舊的,可每件衣服上麵,連一個補丁都沒有。


    “這兒還有呢!”


    接著又從口袋裏翻出桃酥、水果糖,還有一個……


    “發卡!”


    看到發卡的時候,李蓉難得笑了。


    這次賣刺五加的錢花出去了一半,李學軍上次給的糧票,也被李天明花了個幹淨。


    “哥!咱家……”


    不等李蓉說完,李天明的手就按在了她的頭上。


    “不該想的別想。”


    李蓉一愣,隨後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手裏捧著那個發卡,牽起嘴角又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70:大搞集體生產,打造天下第一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慎思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慎思量並收藏重生70:大搞集體生產,打造天下第一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