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瓷合上眼睛點頭,側頭抽泣幾下,慢慢昏睡過去。


    沈珍珠守候在她榻前。夜色席卷而來,沈珍珠闔目打盹,卻聽素瓷在耳畔說:"小姐,我對不住你。"她霍然驚醒,睜目見素瓷翻身,複側頭睡去,原來隻是夢囈。這一醒,才覺素瓷所居處於湖邊,入夜後寒意深重,幾乎著涼,看天色已晚,便著人去回李俶,說明自己要好生看著素瓷,不能回府。


    八月二十三,肅宗犒勞三軍,詔令以廣平王俶為兵馬大元帥,郭子儀、李光弼為副元帥,率唐軍及回紇、西域諸援部人馬十五萬,於九月十二日出師破賊。


    九月十二,沈珍珠立於鳳翔城樓,肅宗、淑妃親送大軍出征。


    秋風乍起,旌旗獵獵。


    城樓之下,萬千重甲將士,刀槍如林,陣列似海,由東及西,由南至北,直如叢林起伏連綿。一陣風過,拂起老者白須長髯,掠過弱冠少年稚嫩麵龐。


    沈珍珠身臨此境,胸中豪氣頓生。城樓下萬千將士,此去金戈鐵馬,浴血沙場,雖萬死而不退縮,千古以來,總有無數這般的熱血男兒、鐵骨脊梁,寧折不曲,寧死不悔,以一已血汗,拯萬民於水火,可慨可佩。


    忽聽戰馬長嘶,一騎由城門風馳電掣而出,掌旗官長呼:"升帥旗--"


    遙望處,李俶縱身下馬,他身被銀色明光甲,絳紫披風,頭頂金絚鉾上插以白羽,撫劍凜眉,沉步頓挫,踏上帥座,立於那迎風招展的帥旗之下。頓時六軍舉戟高呼,聲浪排山倒海,震徹九天。


    李俶左手按劍柄,右手朝下用力一揮,聲浪霍然而止。


    一道青紫劍光中天劃過,李俶腰間青霜劍出鞘,劍指長空,凜聲正氣,一字一頓。


    "安氏逆賊,背負聖恩,占我京畿,辱我百姓,惡聲載道,莫可而止。今蒙聖諭,奉旨討賊,二十萬眾,南出陝郡。誓師於茲,天降祥瑞,庇佑大唐,必可指麾楚漢,不複兩京,誓不回返。"


    聲音甫落,四麵號角齊鳴,李俶於這號角聲中,按劍回身,朝肅宗半跪而下:"兒臣,必不負聖恩。"


    肅宗含笑抬手,示意李俶起身。眾將士山呼萬歲。


    長安,宛然在望。


    (第二卷完)


    第四十七章 九重宮闕參差見


    至德二年九月二十九。十餘日來連降大雨,氣溫驟然下降,俗語說十月小陽春,若在長安,此時氣候依然溫和甜膩,然鳳翔卻冷霧彌漫,日日烏雲蓋頂,壓抑得人喘不過氣。


    "適兒,乖--將糕點拿我一塊。"張淑妃的寢殿裏,張淑妃正與沈珍珠逗弄著李適和李侗。說是寢殿,其實不過是十餘尺見方、分為內外兩室的簡單陳設房間而已,不過比李俶與沈珍珠所居房室寬敞一些。


    李適已滿周歲,他學步甚早,方足十月便可蹣跚行走,此時走路已十分順暢,學語略慢一些,口裏咿呀,隻會喚得"娘"、"爹爹",身著織綿小袍,小小人兒,麵目長得愈加飽滿,膚白眉挺,更象李俶了。雖口不能言,小人兒絕頂聰明,心裏是明白的,聽了張淑妃的話,撇開牽著自己小手的宮女,邁開小腿,穩穩當當走到放著糕點的軟塌幾案前。踮起腳兒,伸出手隻剛剛顧著幾案的邊緣,小人兒犯了難,求援般的望向沈珍珠:"娘--"


    沈珍珠和張淑妃都溫和的笑起來,宮女將盛糕點的漆盤端下,彎腰遞與李適 ,細聲道:"世子請取。"


    母親的笑便是鼓勵,李適"咯咯"笑著從盤中取糕點,左手握一塊,右手再捏一塊,還要再拿,張淑妃笑罵道:"小貪吃!你的手兒拿不了這麽多!"邊說,邊從宮女手中接過瞪著大眼睛看熱鬧的李侗小小身軀,刮著他的小臉,笑道:"你呀,你呀,甚麽時候象你的皇侄,學會自己走路?省得為娘的操心!"


    沈珍珠垂目,低聲笑答道:"侗還不足十月,娘娘太心急了!"張淑妃育有兩子,李佋與李侗,年幼均甚幼,大一點的李佋亦僅四歲。


    張淑妃道:"為娘的都是這樣,總盼著自己孩兒一日之內便長大成人,珍珠,我就不信你不是這樣想。"


    "早些成人固然是好,我看適兒現在這樣,一天天長大,每日都有不同,更是有趣。"沈珍珠明眸若水,目光一刻不舍得由兒子身上移開。


    "陛下昨日還說,適兒沒個兄弟姊妹的,怪是孤單。"張淑妃細長的鳳眼眯起,笑盈盈說道,"珍珠,待咱們克複兩京,你可得為俶多添幾個子嗣。"


    沈珍珠聽其話音,意味深長,心頭雖微泛酸楚,卻是抬眉對視笑道:"咱們李唐素來子嗣繁茂,娘娘多慮。"


    "這也是,可不正是我多慮!"張淑妃莞爾一笑,視線又落到懷中李侗身上,"皇上膝下現有皇子十四人,比起先皇,卻也算少的。"又歎口氣,若有所思,道:"不知前方戰況如何?"


    沈珍珠微微聳眉。空氣中仿佛總浮動著一縷不安,前方日日戰報,唐軍與叛軍已於長安近郊開戰,那正是白刃血紛紛,沈珍珠狀若無事,然深心處處,莫不為李俶牽掛。


    說話間,李適已一步步走至張淑妃麵前,抬起左手上的糕點,"啊啊"的朝她叫喚著,張淑妃一看,那本來方方正正的綠豆小糕,已被他小手兒捏得不成原形,欠身拿起,失笑道:"好個乖孫兒。"


    沈珍珠對著兒子,不快與不安暫且拋諸腦後,情不自禁將李適抱起,香香他的小臉蛋,卻聽他在懷中仍奶聲奶氣的叫著"娘,娘",倒似有極要緊的事,鬆開一看,原來右手捏著一塊糕點,正殷殷的遞與她。張淑妃在旁道:"適兒今後必然純孝無比。"


    "皇上駕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後妃傳·珍珠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滄溟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滄溟水並收藏大唐後妃傳·珍珠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