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道:"正是。王妃近來過於操勞,思慮積重,下官一直用藥操控,望能有助於王妃。可是,今日,--她想是遭遇非常之事,悲痛欲絕,觸及舊疾。此舊疾複發,更甚當初新創,一發不可收拾……下官,下官,已是無力回天!"


    "你胡說!"李俶驚慟不已,跌撞著朝前兩步,袍袖隨意一掃,燭光搖曳撲閃,"撲通"聲中左側燭台墜落於地。


    他狠狠指著麵前太醫,喝罵道:"你學藝不精,竟在此胡言亂語!我不信,我不信!"他朝外喝道:"來人,來人!"


    外邊內侍一直侯著,聽得傳呼連忙進來。


    "快去長安傳太醫令,傳長安、洛陽最好的大夫,快去!"


    "沒有用的,"太醫在旁歎息道:"殿下應當知道,此症別說是太醫令,就便是扁鵲重生,華陀再世,國手神醫長孫鄂就在此處,隻怕亦是束手無策。更何況,王妃毫無求生之意,一意尋死。殿下,你--"


    話未說完,麵前銀光一閃,一柄長劍已架在脖上,李俶麵色鐵青,沉聲道:"你再胡說八道,本王一劍殺了你!"


    太醫長歎一聲,說道:"下官若是畏死,決不敢如此實話實說,隻會順殿下之意拖延欺瞞。我雖醫術低微,在太醫院十數年,總隻得這點清名。若非如此,除太醫令外,殿下也不會由一年前選中下官特為王妃診治。今日王妃不治,下官已是死罪,若再有意期瞞殿下,更是罪上加罪--"引頸道:"殿下想要下官賤命,請自便--"


    "決不會,決不會……"李俶慢慢垂下劍尖,一瞬間仿佛抽空所有氣力,目光緩緩移至昏迷中的沈珍珠身上,低聲如囈語:"你說,她,她還能活多久?……"


    太醫微作思索,低頭答道:"多不過三五日……也許,隨時,都會……殿下,她已無半分求生之心……"頓一頓,終於說道:"殿下,恕下官大膽說一句:既有今日,何必當初呢。如今,已是悔之晚矣。"


    良久,不聽李俶回音。他暗自抬目,卻見李俶半跪於榻前,人如化石凝佇不動,便靜悄悄的退了出去。


    李俶執起沈珍珠一隻手,冰涼而細弱。她的手素來纖長柔細,在夜間為他遞上一盞溫茶,執筆與他共寫一首新詩,恣意而歡笑著輕點他的鼻尖。


    她好在哪裏,美在何處?


    她似乎不是最美,也不是最好。


    他隻知,輕擁著她,心是如此輕快安寧。就算他遠離她,在征伐連天的戰場,在野地荒蕪的營帳,隻要偶然想起她,絲絲溫暖沁入心胸。


    她就這樣慢慢滲入他的骨髓,成為他生命無法割舍的一部分。


    他從來不敢說,不敢告訴她,不敢麵對自己--她的病情。


    那年長孫鄂在鳳翔為她把脈後,將他叫至一旁,緩聲說道:


    "珍珠傷在心脈,安慶緒雖為她醫治過,但以他的醫術,根本無法根治。再上調養不善,這個病根已落下,現在看來無關大礙,其實卻是大患!"


    他當時疑惑道:"難道以先生的醫術,不能為珍珠除此病患麽?"


    長孫鄂道:"老夫並非神人。切記不要讓她勞累、傷心、過分擔憂,切記切記!"


    他雖然記住了,他害怕了,他畏懼了。然而,他還是做錯那麽多。


    與素瓷之事,雖是無心之失,他又怎能說毫無過錯?


    薛嵩之事,她耗盡心力,她寧同與他共生死,最後卻明曉他從頭至尾欺瞞著她,怎不多少有些傷心難過?


    同張涵若結盟,他為何一直避忌著她,不肯向她明言,終令她產生天大誤會?竅問自己私心,是否真有不敢、不可明言之處?


    他總是這樣等待著,等待以她的聰明睿智,以她的豁然大度,全然理解他的所作所為。


    他就這樣,一寸寸打得她體無完膚,打得她心灰意冷。


    現在,她終於要離開他麽?


    她灰心失望,她傷心欲絕,她寧願死,也不再要他?


    他要這天下,也要她。


    若從此以後,這恢宏天下萬裏江山中沒有她的笑顏,他如何孑然自處?


    他知道自己已經落淚。


    不是一滴淚,而是滿麵淚痕。


    從深心中滴落出來,隻在這靜寂無人的宮殿,隻當著她的麵。


    第一次,這樣的淚流滿麵。


    也是,最後一次。


    三日三夜。


    太醫令、長安洛陽最好的大夫們穿梭而來,又逐一搖頭告罪,退去。


    李俶明顯憔悴,顴骨深陷麵色焦黃,他寸步不離的坐在榻上,親自為她喂送湯藥。


    一枚千年人參,可以讓她多支撐幾天、幾個時辰?


    多得一刻也是好的吧。


    "殿下,李泌先生在外求見。"內侍小聲稟報著。


    "我誰也不見,"李俶麵無表情,淡淡說道:"請先生下次再來吧。"


    "這--"內侍遲疑著:"先生說有要事,必須麵見殿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後妃傳·珍珠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滄溟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滄溟水並收藏大唐後妃傳·珍珠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