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帝城塵夢一年間


    "娘娘怎麽這樣糊塗!下毒酒中鴆殺安慶緒,你莫非能不與他共飲?就算鴆殺功成,你又怎麽可能全身脫逃?左右你都是一死啊!"緊緊攥住沈珍珠手腕的人沉聲說道。


    "你!--"沈珍珠轉頭,驚詫的看著麵前的玄衣蒙麵人。從他的聲音,她已然辨認出他是誰。


    玄衣蒙麵人輕輕放手,微略弓身,朝左右迅捷的掃了一眼,語速甚快:"娘娘沒有認錯,我是馮翌。安慶緒恐怕立即要回來,我與他武藝勢均力敵,不能靠近他。現在諸事不宜細說,但娘娘切勿聽信他人之話輕舉妄動,我既然能進入鄴城必定會千萬百計保全娘娘。"停頓半刻,蹙眉凝息,低聲道:"他們回來了,娘娘務必記住我的話--"話音剛落,人已如飛鳥般掠上院牆,一晃眼便不見。


    果然沒一會兒安慶緒便回來了,麵上微有惱怒之色,想是那劉魯二妃讓他十分不痛快。


    沈珍珠心中惴惴,思量著方才風生衣的話和陳周下午的突然出現,有些地方百思不得其解。聽風生衣說話的口氣,他應當是憑借自己卓絕輕功剛剛混入鄴城,他本與陳周都受命與李豫,為何對讓自己鴆殺安慶緒一事,明顯有不同的態度?再說風生衣現在也不是一般的小吏身份,堵然離開長安日久,怎麽向朝廷解釋?


    這一晚,安慶緒果真隻與沈珍珠把酒言說往事,再無其他。


    此後很長時間,沈珍珠再未見到過陳周和風生衣。陳周是極聰明謹慎的人,裝扮乞丐的方法必定不敢再用第二次,再說為此事說不定陳周和風生衣已經發生爭執,一次不中,二次不用,陳周大概已放棄這鴆殺安慶緒的方法。風生衣忌憚安慶緒武藝,也不敢隨意涉險入安慶緒的"宮殿"。


    至二月中旬,鄴城內繼糧草不繼後再起恐慌。沈珍珠偶爾聽宮女們議論,說郭子儀不知從哪裏得的主意,在鄴城外四處築壘、挖壕,放漳河水入鄴城,令得城中如遭洪澇,四處積水不泄。鄴城排水本無問題,隻因安慶緒占據鄴城後大興土木,且屬下官員不通水利,將原有的排泄功能半廢半棄,普通年份排水還無甚大礙,但郭子儀施用此灌水之法,使水位日日升高,鄴城如同一水桶,假以不多時日,必會不攻自破。能將鄴城弊病帶出告知郭子儀者,大概非風生衣莫屬。


    在此情況下,安慶緒更加頹廢。治下官吏一來因懼怕安慶緒刀劍,二來知道肅宗收複兩京後對投敵者尚處罰極重,他們身為叛黨,開城投降也是死。左右都是死,不如死守著以求史思明來援後博一線生機。因此,安慶緒麾下幾員大將和官吏倒還盡忠職守,力保鄴城。


    二月底,時勢突轉。史思明親自率兵在距鄴城五十裏處紮營,增援安慶緒。得知這一消息時,沈珍珠正與安慶緒同在大殿中,看見安慶緒隻是微揚嘴角冷笑一聲,殿中其他將領官吏多是喜形於色,恨不能歡呼雀躍。


    三月初四三更時分,沈珍珠剛剛入睡,忽覺有人在推搡自己。睜眼一看,卻是風生衣立在榻邊。


    風生衣仍是全身玄衣,道:"娘娘趕快準備,我今晚負你出城。"


    沈珍珠疑惑著:"為何這樣急?鄴城不能攻下麽?"


    風生衣麵有憂戚:"時勢緊迫,就這兩日我大唐就要和史思明決戰。"


    "史思明僅十餘萬人馬,我大唐三十餘萬!你是說,大唐竟不能取勝?"沈珍珠驚道。


    風生衣點頭:"我來回鄴城內外,一直觀察大唐各路軍馬。史思明不可小覷,可我大唐兵馬,……各自為政,魚朝思頤指氣使,焉能不敗。"急急說道:"若大唐兵敗,史思明入鄴城,到時安慶緒自身難保,情況混亂,娘娘你極為危險。今晚我便背負娘娘越城門。"


    沈珍珠心懷頹然,暗暗歎氣,本已站起的,又退坐到榻上。輕聲道:"馮翌,你老實說,你是未得任何人授意,私自來鄴城的吧?"


    風生衣微有一愣,想了想,才答道:"娘娘明鑒,我是收到嚴明書信,說娘娘被困鄴城,而殿下卻……"頓了頓,繞過這個話題:"嚴明知道惟有我的武藝方能淩越鄴城城牆,我這才自作主張--"其實當天在愁思岡嚴明立於李豫身後,也認出了沈珍珠,他暗自留意,偷聽李豫與張涵若的對話,料想李豫不會救沈珍珠後,連夜遣人托書給風生衣。風生衣當時偏巧回師門不在長安,十日前才返回,拆信一看便快馬加鞭趕往鄴城。他知道陳周潛入鄴城之事,入城後先與陳周會合,竟得知陳周要沈珍珠鴆殺安慶緒,見情況緊急,不及與陳周爭辯,就趕至鄴城"宮中"阻止。


    風生衣向來說話都自稱"屬下",惟有這次來鄴城一直自稱"我",雖是稱謂之別,沈珍珠早已暗自揣測到風生衣此行不是受命而來。


    沈珍珠看著麵前之人,亦是劍眉星目、國之棟梁,那何靈依雖然口口聲聲說要和他爭個生死高低,其實早已芳心暗許,素瓷雖與他無緣,卻始終無法忘情。背負她出城,他口氣輕鬆,若果真容易,何不早早就救出她,怎會在此時才作決斷?


    沈珍珠心念流轉,腦中想著主意,口上問道:"那放水灌城的主意,定是你傳出帶給郭子儀老將軍的吧。"


    風生衣口中稱"是",道:"原來郭子儀老將軍早知道陳周半年前就受命於殿下混入鄴城以做內應。殿下……用心良苦,若陳周內應功成,必能將功抵過,回複官職。"說完屏息靜聽四麵動靜,再次催促沈珍珠稍作收拾趕快隨他逃走。其時鄴城"宮中"防範並不嚴密,若要混出宮不難。


    風生衣提及李豫時話語含混,沈珍珠看他神情,已猜測到李豫所想所行,風生衣現在是怕她難過,不忍提起。


    她怎能難過。


    他本該如此,她與他已成陌路,他身負社稷江山,他不會再為她徇私情,涉奇險。


    他本該如此,這才是帝王之道。她求仁得仁,又有何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後妃傳·珍珠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滄溟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滄溟水並收藏大唐後妃傳·珍珠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