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姍姍離開之後,忻玉坤出門,找到了正在一處小山坡上,拿著畫板寫生的路知遠。


    這是路知遠的習慣。


    忻玉坤不知道,其他導演有沒有什麽怪癖,但路知遠這個家夥,始終保留著一個美術生的習慣。


    相對於攝像機,他更喜歡用畫筆,記錄靈感。


    “阿遠,你為什麽不去當一個畫家?你要是去當一個畫家,該多好啊。”


    忻玉坤發出感慨。


    如果,路知遠去當畫家,他感覺自己簡直功德無量,為導演圈子,為攝影師圈子,趕走了一個天才,一個變態。


    他們一定會對自己感激不盡的。


    “一般畫家,都是死了才出名的。而且,當畫家的競爭太激烈了。你根本想象不到,那些人可以天才到什麽程度。”


    “當導演就不一樣了。門檻低的不像話,隻要能夠忽悠住投資人,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而在這方麵,我覺得自己挺有天賦的。”


    有道理啊!


    聽路知遠這麽一說,忻玉坤忽然覺得,導演這個職業,確實性價比很高。


    競爭也不激烈。


    隻要能夠忽悠住投資人就行。


    在這方麵,他覺得,自己也很有天賦。


    畢竟,在路知遠身旁,耳濡目染了這麽久,也學到了幾招。


    “對了,阿遠……剛才,你為什麽不順便跟趙總提一下,讓她提高一些預算?多加個100萬什麽的。”


    300萬投資,忻玉坤算了一下,有點緊巴巴的。


    最關鍵的是,他害怕路知遠老毛病發作,為了拍一個鏡頭,等上兩個小時,就為了找到他喜歡的那種,光線流動的感覺。


    “坤哥,你知道嗎?根據曆史數據表明,想要在戛納獲獎,影片的成本,最好低於50萬美元。”


    “超過50萬美元的作品,想要在戛納獲獎,簡直難如登天。”


    路知遠沒有直接回答忻玉坤的話,而是用冷冰冰的數據,甩在忻玉坤的臉上。


    讓他無話可說。


    50萬美元以上的作品,很容易被那些評委,認為是商業片,而不是作者電影。


    路知遠也不知道,那些評委是怎麽想的,但數據就擺在那裏。


    “你……”


    忻玉坤很想問一句,你是怎麽知道的?


    但他忽然意識到,天才的頭腦,不是他這個凡人可以理解的。


    這個問題,不問也罷,免得自取其辱。


    忻玉坤換了個問題,小聲問道:“剛才,第3段素材,趙姍姍那個外行人沒有看出來,可瞞不過我。你用的攝影技巧,有點像王小帥的《冬春的日子》。”


    “雖然,那部作品是黑白膠卷,你用的是單反相機數碼拍攝,但是那種冷硬構圖,空間禁錮美學,跟《冬春的日子》,幾乎一模一樣。”


    “你是怎麽想的?”


    忻玉坤之所以覺得,路知遠是一個變態,就是因為這家夥,完全就是個拷貝忍者。


    國內的那些導演,擅長的攝影技巧,他就算不能等比例複製出來,也能複原個七八成。


    在忻玉坤看來,路知遠就是一個瘋狂的科學家。


    在做各種實驗。


    隻不過,他的實驗材料,是各種導演的攝影技巧。


    之前在學校裏拍廣告,參加攝影比賽的時候,路知遠就有意識地在融合這些技巧。


    不過,還很生澀。


    當他為景恬拍mv的時候,已經有了很明顯的個人風格。


    而現在,他的風格又發生了180度變化。


    剛才的小片段當中,他使用了大量的空鏡,反複出現小村外,冬天光禿的田野,以及燃燒的草垛子。


    這是在隱喻,信仰崩塌後的精神荒原,壓抑,又讓人無所適從。


    與《心迷宮》的主題,遙相呼應。


    簡直絕了。


    讓忻玉坤頭皮發麻。


    這一刻,忻玉坤知道,路知遠又開始做實驗了,但他不確定在做什麽實驗,所以忍不住想要問一句。


    就算被當做工具人,自己也應該有點知情權吧?


    “沒什麽其他原因,單純就是覺得,這種風格作為電影基調,更容易拿獎。戛納那邊,就吃這一套。”


    說完之後,路知遠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國外的競爭對手,我不大了解,但國內的主要競爭對手,應該是婁燁導演的那一部《春風沉醉的夜晚》。”


    “婁燁導演?”


    忻玉坤眨了眨眼睛,忽然想起什麽,拍了一下大腿:“等一等,王小帥導演的《冬春的日子》,婁燁好像是男主角。”


    曾經的文藝電影男主角,搖身一變,自己當起了導演,拍起了文藝電影,也要去戛納競爭。


    太戲劇性了!


    懂了。


    一切都可以解釋的通了。


    似乎想明白了什麽,忻玉坤頓時興奮了起來:“所以,你看好婁燁導演可以拿獎?想要截胡他?”


    出自同一個門派,路知遠技巧更強,《心迷宮》的劇本更紮實,故事更加具有普適性。


    小山村裏的無名屍體,意外還是謀殺?


    這個故事,放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可能發生。


    紮實的劇本,再加上,路知遠的變態攝影技巧……


    抱歉了,婁燁導演。


    遇到這種對手,請允許我為你默哀三秒鍾!


    “不不不。”


    路知遠搖了搖頭:“事實上,我們很難取代他。因為,戛納也有潛規則。我們的電影,開拍之前,沒有拿到法國南方基金的投資,也不是中法合拍片,想拿到那些主競賽單元的大獎,很難很難。”


    全世界所有的地方,都有潛規則,國際三大電影節,當然也不例外。


    “我要求很低,隻要入圍就夠了。”


    除非拿到【金棕櫚獎】,不然的話,就不算是戛納第一,對路知遠來說,刷不出什麽獎勵。


    所以,他對拿獎這件事本身,興趣不大。


    主要是為了得到,國內媒體海量的免費宣傳,然後找一個冷門檔期上映,拿下一個票房冠軍。


    月票房冠軍,當然最好。


    如果沒有,周票房冠軍,單日票房冠軍,他也不挑。


    隻要拿到第一就行。


    這個年代,電影隻要國外能拿獎,國內媒體就不會隨便批評,絕對是好評如潮,可以騙不少觀眾進來看電影。


    要不然,就《心迷宮》這種題材,排片率就是個問題。


    “我信你個鬼。你這家夥,嘴裏就沒有一句實話。跟你一比,我才是那個老實人。”


    忻玉坤才不信,路知遠要求這麽低,分明是在說反話,隻是為了積攢人品,爆一波大的。


    吐槽了路知遠幾句,忻玉坤轉身就走。


    他學著路知遠的樣子,站在村口,雙手插兜,默默看著遠方,顯得形單影隻。


    沒過一會兒,他的計劃得逞了。


    劉師師拿著一根柳條,隨便甩著,百無聊賴的逛到了這邊。


    行為舉動,越來越像一個村花。


    看到忻玉坤傻站在那裏,她過來問了一句:“坤哥,你在幹嘛?”


    忻玉坤沒有回頭,語氣充滿逼格的說道:“天才一般都喜歡獨處,並非他喜歡孤獨,而是在他的周圍,找不到一個同類。”


    這句話,夠有格調吧?


    看我不迷死你!


    劉師師聽完之後,愣了一會兒,眼睛越來越亮,發出喃喃低語。


    “怪不得,阿遠身上總給我一種孤獨的感覺。我還以為,他嫌我煩,不想跟我說話。原來是這樣。”


    “謝謝你,坤哥!”


    “等我倆成了,回頭給你一個大紅包。”


    真誠感謝了一句,劉師師轉身就跑,一邊跑,一邊哈哈大笑,越來越像這小山村的本地居民。


    ……


    星光燦爛公司。


    趙姍姍回去之後,顧不得還處於春節假期,給公司老板路政,以及景恬,都發了一段視頻。


    正是從路知遠那裏,拿來的那段視頻素材。


    “小趙,這是什麽地方?景色不錯。萬達最近不是在做文旅嗎?可以考慮一下這個地方,搞個度假村什麽的。我們也可以跟投一點。”


    “姍姍姐,這是什麽呀?拍的好漂亮。是阿遠的電影素材嗎?太美了!幫我問一下阿遠,我現在加入劇組當女主角,來不來得及?”


    看著兩人回過來的消息,趙姍姍臉上露出笑意。


    就知道,會這樣。


    她反手將自己離開之前,拍下來的,小山村的真實照片,又發了過去。


    “小趙,你開什麽玩笑?這是一個地方?你擱我麵前變魔術呢?我懂了。你在跟我推銷攝影師。倒是個人才,別管多少錢,這人我要了!”


    “姍姍姐,我懂你的意思。等阿遠拍完這部電影之後,我把他騙去西安城牆上,讓他給我們老家拍一部旅遊宣傳片。”


    看到這兩人回過來的消息,趙姍姍雖然很高興,覺得這兩人跟自己一樣,都很有眼光,很欣賞路知遠。


    但是,這不是她今天想要表達的主題。


    “我的意思是,阿遠的視覺風格,天生就適合拍商業大片。他的能力,完全不輸國內的任何大導演。”


    “我們公司,對待自己人一向大方。這次讓他拍電影,才給300萬,跟打發叫花子似的。被老外知道,還以為我們拍不起。”


    “因此,我有一個新的計劃……”


    趙姍姍這麽一說,路政和景恬都被吊起了胃口。


    “什麽計劃?”


    “姍姍姐,你快說!”


    才華什麽的,我們可能沒有,但錢這種東西,完全是身外之物,要多少有多少。


    趙姍姍神秘一笑,臉上露出一絲富婆獨有的慷慨韻味:“我給這個計劃取了個代號,叫做【拔苗助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佳導演的誕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兩貓養一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兩貓養一人並收藏最佳導演的誕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