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汪靄的投資
總裁重生複仇從零開始 作者:車窗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明忽然想到了什麽:“你姑姑有多大了?”
汪玲:“三十五了?”
李明:“這個年紀,應該有她的家庭了,她的愛人和子女是什麽情況?怎麽沒來醫院。”
汪玲幽幽地歎了一口氣:“別提了,我姑姑至今還是單身呢。”
李明:“她的條件這麽好,為什麽不結婚呢。”
汪玲:“姑姑的男朋友是她的大學同學,畢業後在歐洲留學,出國後分手了,聽說已經成了外國人,不會再回來。
姑姑受了沉重的感情打擊,以後就沒有音訊往來。
兩年前,姑姑辭掉了銀行裏的鐵飯碗工作,做起了風險很大的個體生意。”
李明大驚:“你姑姑在銀行裏是幹什麽的?”
汪玲:“中層行政領導。”
李明更加震驚了,肯定地說:“你姑姑絕不是因為受到感情打擊才辭掉公職下海經商的,或者是有讓她別無選擇的其他原因?”
汪玲歎了一口氣,若有所思地說:“好象是有點其他的原因,你的眼光很毒啊,這也看的出。告訴我,是怎麽看出來的?”
李明:“憑直覺吧。她和我說話不多,卻給了我理智、沉穩、高智商的感覺。加上她是高級知識分子出身的官吏,卻搞起下海經商的事,而且是從擺攤做起,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理解的。
但事實證明,她現在掙到的這份財產解決了多少個小工廠的產品積壓的大問題,解決了多少民眾的生活需要。也就是為工廠分憂,為提高群眾生活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出了一份大力。
我感覺的到,她就是個商業奇才,要是在公職上奮鬥,不一定能達到這份成就。
她的膽識,她的眼光讓我欽佩。白手起家,在兩三年內能把生意做到這一步,那市場眼光和經商運作技巧難以琢磨。
希望下次我來還錢的時候,她的身體已經康複,我要好好地向她討教。我是個剛下水的雛鴨,在經營方麵是一張白紙,如果得到一個名師的指點,將會受益無窮。
我唯一的優勢就是年輕、身體好,這是她所沒有的,我真盼望有一天能與她合作,成為時代的風雲人物。”
李明暗忖,有了這批貨,自己的從商之路一開始就起飛了,距離理想近了一大步。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看來棄學經商比預想的還要順利的多。
汪玲大驚,但馬上就嘲笑李明:“你這個野心家,臆想狂,煉攤的生意才開始做,就想做上海灘的老大了。你沒聽說過《一個雞蛋的家當》這個故事嗎?
這個故事說,有個商人拾到一隻雞蛋,就對他老婆說,要把這個雞蛋孵出一隻小母雞,小母雞長大後一天下一個蛋。把這些雞蛋孵出來小雞,變成越來越多的母雞,若幹年後就有很多的母雞了。
等到有了足夠多的母雞,就賣了換成小母牛。小母牛長大後每年生一頭母牛,生下的母牛再生母牛,就成了母牛生母牛,三年九頭牛,收獲循環無窮的小盭牛,無窮無盡的大母牛……
想到這裏,那個商人陶醉地說‘到那時候,我就是腰纏萬貫的大富翁,還要娶個年輕漂亮的小老婆侍候我幸福的晚年。’
這個商人的老婆一聽老公說還要娶小老婆,不由得妒火中焚,搶過老公手裏的雞蛋狠狠摔在地上,罵他老公說:“小老婆沒了,你去哭吧!”
說到這裏,汪玲忍不住哈哈大笑:“李明,希望你別像那個撿到一個雞蛋就做春秋大夢的人,從一個雞蛋就想到了娶小老婆!那個想象力使人不服都不行。”
李明大窘,繼而豪氣幹雲:“放心吧,我不是那個隻會吹牛的人,我隻會腳踏實地紮紮實實幹。一入商海,就時刻觀看天象,見風使舵,趨吉避凶。
母牛生母牛,三年九頭牛,隻是自然現象,算不得奇跡,隻能說是事如人意,做得順利,豈可與我同日而語,我要的是創造奇跡!”
李明的話讓汪玲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想了一會說:“你與我姑姑說的話真有些相似之處呢。願你事如人意,千萬別辜負了我姑姑對你的厚望。”
兩人談到十一點多鍾,李明才回旅社睡覺。
第二天天一亮,李明就跟著王玲到汪靄的另一個出租房,把汪靄安排給李明的貨物和李明清點數目。
汪玲對這些程序駕輕就熟,隻用了一個早晨就把貨物清點交割完畢。結果正如汪玲預計的那樣,一共是六十七萬二千三百元的貨物,抹掉零頭,計數六十七萬元。
李明寫了個欠條給汪玲,這六十七萬元的貨物就是李明的了,加上自己的一十五萬元貨物,一共就是八十二萬元商品!
吃了早餐,就地喊來幾個零工打包,接著叫了幾輛大卡車。將貨物裝車,拉到火車站托運。
汪玲又拿出一千元錢借給李明,對李明笑道:“奉姑姑的命令,這一千元錢借給你的作運輸費用。
進貨時你把錢都用了,還有許多想不到的開支,這點錢借給你,以備途中不時之需。不要亂花,以後還錢的時候,別讓我們吃虧,記得加上利息!”
李明感動地連連說“謝!”。
完成托運之後,李明在火車站候車,汪玲返回到醫院去看汪靄。
到了醫院,王玲把李明寫的欠條給汪靄看了,再把清點貨物的情況向汪靄作了匯報。
聽完汪玲的匯報,汪靄問道:“李明對你說了些什麽?”
汪玲沒有隱瞞,把當晚與李明的談話複述了一遍。
汪靄聽的笑容燦爛,似乎早有預料,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高興地自言自語:“與我所想的一樣!”
汪靄甚是欣慰,點點頭喃喃自語:“但願我沒有看錯!”
這時候醫生通知王靄,已經找到了相匹配的腎源,七天後做移植手術。得到這個好消息,汪靄心情更好了,話也多起來。
汪玲不知道姑姑的意思,忍不住說:“姑姑:這個李明與我們相隔一兩千裏,你就那麽相信他,誰知道他說的話是真是假。
他倒是好,拿著這些貨,一下子就是百萬大富了,真是天上掉下個大老板,讓他不費吹灰之力就撿到了。
可是,如果把這些貨全部賣完之後,得到了一百多萬元錢,他這一輩子吃喝不愁,從此隱居不出,錢也不還給你,我們到哪裏去找他,六七十萬元錢不就打了水漂?”
汪靄笑道:“李明是個剛從學校出來的孩子,純潔善良,富有正義感,我從他的眼睛裏看出來了,他說的都是真話。
你是看不出,當然不知道他的野心有多大,我可以告訴你,他的雄心是要建立起一個商業帝國。我是堂堂碩士中的翹楚,都不及他一個高中生的才學,他是個什麽樣的人物,還看不出來嗎?他不是一般的人啊。
金鱗不是池中物。以他之才,考上一流名牌大學不成一點問題,讀完大學出來,不是大腕人物,也是著名的學者、專家。
而他沒有選擇穩妥可靠、輕鬆成材的上大學之路,而是選擇一條充滿風險的棄學從商之路,其圖謀之大已經顯而易見。
而且他的運氣也特別好,經商幾個月,就賺了五六十萬。
我在這樣雄心勃勃而又運氣大好的人身上投資,還需要有什麽遲疑嗎?還擔心他為了這區區幾十萬元錢而放棄建立商業帝國的宏圖大願嗎?
這個人的將來必定是商界巨擘、泰鬥,與他搞好關係百利而無一害。在他身上投資那是一本萬利啊,哈哈哈……”
汪靄像撿到了一個寶貝,得意地嗬嗬大笑。
汪玲:“三十五了?”
李明:“這個年紀,應該有她的家庭了,她的愛人和子女是什麽情況?怎麽沒來醫院。”
汪玲幽幽地歎了一口氣:“別提了,我姑姑至今還是單身呢。”
李明:“她的條件這麽好,為什麽不結婚呢。”
汪玲:“姑姑的男朋友是她的大學同學,畢業後在歐洲留學,出國後分手了,聽說已經成了外國人,不會再回來。
姑姑受了沉重的感情打擊,以後就沒有音訊往來。
兩年前,姑姑辭掉了銀行裏的鐵飯碗工作,做起了風險很大的個體生意。”
李明大驚:“你姑姑在銀行裏是幹什麽的?”
汪玲:“中層行政領導。”
李明更加震驚了,肯定地說:“你姑姑絕不是因為受到感情打擊才辭掉公職下海經商的,或者是有讓她別無選擇的其他原因?”
汪玲歎了一口氣,若有所思地說:“好象是有點其他的原因,你的眼光很毒啊,這也看的出。告訴我,是怎麽看出來的?”
李明:“憑直覺吧。她和我說話不多,卻給了我理智、沉穩、高智商的感覺。加上她是高級知識分子出身的官吏,卻搞起下海經商的事,而且是從擺攤做起,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理解的。
但事實證明,她現在掙到的這份財產解決了多少個小工廠的產品積壓的大問題,解決了多少民眾的生活需要。也就是為工廠分憂,為提高群眾生活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出了一份大力。
我感覺的到,她就是個商業奇才,要是在公職上奮鬥,不一定能達到這份成就。
她的膽識,她的眼光讓我欽佩。白手起家,在兩三年內能把生意做到這一步,那市場眼光和經商運作技巧難以琢磨。
希望下次我來還錢的時候,她的身體已經康複,我要好好地向她討教。我是個剛下水的雛鴨,在經營方麵是一張白紙,如果得到一個名師的指點,將會受益無窮。
我唯一的優勢就是年輕、身體好,這是她所沒有的,我真盼望有一天能與她合作,成為時代的風雲人物。”
李明暗忖,有了這批貨,自己的從商之路一開始就起飛了,距離理想近了一大步。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看來棄學經商比預想的還要順利的多。
汪玲大驚,但馬上就嘲笑李明:“你這個野心家,臆想狂,煉攤的生意才開始做,就想做上海灘的老大了。你沒聽說過《一個雞蛋的家當》這個故事嗎?
這個故事說,有個商人拾到一隻雞蛋,就對他老婆說,要把這個雞蛋孵出一隻小母雞,小母雞長大後一天下一個蛋。把這些雞蛋孵出來小雞,變成越來越多的母雞,若幹年後就有很多的母雞了。
等到有了足夠多的母雞,就賣了換成小母牛。小母牛長大後每年生一頭母牛,生下的母牛再生母牛,就成了母牛生母牛,三年九頭牛,收獲循環無窮的小盭牛,無窮無盡的大母牛……
想到這裏,那個商人陶醉地說‘到那時候,我就是腰纏萬貫的大富翁,還要娶個年輕漂亮的小老婆侍候我幸福的晚年。’
這個商人的老婆一聽老公說還要娶小老婆,不由得妒火中焚,搶過老公手裏的雞蛋狠狠摔在地上,罵他老公說:“小老婆沒了,你去哭吧!”
說到這裏,汪玲忍不住哈哈大笑:“李明,希望你別像那個撿到一個雞蛋就做春秋大夢的人,從一個雞蛋就想到了娶小老婆!那個想象力使人不服都不行。”
李明大窘,繼而豪氣幹雲:“放心吧,我不是那個隻會吹牛的人,我隻會腳踏實地紮紮實實幹。一入商海,就時刻觀看天象,見風使舵,趨吉避凶。
母牛生母牛,三年九頭牛,隻是自然現象,算不得奇跡,隻能說是事如人意,做得順利,豈可與我同日而語,我要的是創造奇跡!”
李明的話讓汪玲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想了一會說:“你與我姑姑說的話真有些相似之處呢。願你事如人意,千萬別辜負了我姑姑對你的厚望。”
兩人談到十一點多鍾,李明才回旅社睡覺。
第二天天一亮,李明就跟著王玲到汪靄的另一個出租房,把汪靄安排給李明的貨物和李明清點數目。
汪玲對這些程序駕輕就熟,隻用了一個早晨就把貨物清點交割完畢。結果正如汪玲預計的那樣,一共是六十七萬二千三百元的貨物,抹掉零頭,計數六十七萬元。
李明寫了個欠條給汪玲,這六十七萬元的貨物就是李明的了,加上自己的一十五萬元貨物,一共就是八十二萬元商品!
吃了早餐,就地喊來幾個零工打包,接著叫了幾輛大卡車。將貨物裝車,拉到火車站托運。
汪玲又拿出一千元錢借給李明,對李明笑道:“奉姑姑的命令,這一千元錢借給你的作運輸費用。
進貨時你把錢都用了,還有許多想不到的開支,這點錢借給你,以備途中不時之需。不要亂花,以後還錢的時候,別讓我們吃虧,記得加上利息!”
李明感動地連連說“謝!”。
完成托運之後,李明在火車站候車,汪玲返回到醫院去看汪靄。
到了醫院,王玲把李明寫的欠條給汪靄看了,再把清點貨物的情況向汪靄作了匯報。
聽完汪玲的匯報,汪靄問道:“李明對你說了些什麽?”
汪玲沒有隱瞞,把當晚與李明的談話複述了一遍。
汪靄聽的笑容燦爛,似乎早有預料,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高興地自言自語:“與我所想的一樣!”
汪靄甚是欣慰,點點頭喃喃自語:“但願我沒有看錯!”
這時候醫生通知王靄,已經找到了相匹配的腎源,七天後做移植手術。得到這個好消息,汪靄心情更好了,話也多起來。
汪玲不知道姑姑的意思,忍不住說:“姑姑:這個李明與我們相隔一兩千裏,你就那麽相信他,誰知道他說的話是真是假。
他倒是好,拿著這些貨,一下子就是百萬大富了,真是天上掉下個大老板,讓他不費吹灰之力就撿到了。
可是,如果把這些貨全部賣完之後,得到了一百多萬元錢,他這一輩子吃喝不愁,從此隱居不出,錢也不還給你,我們到哪裏去找他,六七十萬元錢不就打了水漂?”
汪靄笑道:“李明是個剛從學校出來的孩子,純潔善良,富有正義感,我從他的眼睛裏看出來了,他說的都是真話。
你是看不出,當然不知道他的野心有多大,我可以告訴你,他的雄心是要建立起一個商業帝國。我是堂堂碩士中的翹楚,都不及他一個高中生的才學,他是個什麽樣的人物,還看不出來嗎?他不是一般的人啊。
金鱗不是池中物。以他之才,考上一流名牌大學不成一點問題,讀完大學出來,不是大腕人物,也是著名的學者、專家。
而他沒有選擇穩妥可靠、輕鬆成材的上大學之路,而是選擇一條充滿風險的棄學從商之路,其圖謀之大已經顯而易見。
而且他的運氣也特別好,經商幾個月,就賺了五六十萬。
我在這樣雄心勃勃而又運氣大好的人身上投資,還需要有什麽遲疑嗎?還擔心他為了這區區幾十萬元錢而放棄建立商業帝國的宏圖大願嗎?
這個人的將來必定是商界巨擘、泰鬥,與他搞好關係百利而無一害。在他身上投資那是一本萬利啊,哈哈哈……”
汪靄像撿到了一個寶貝,得意地嗬嗬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