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貴人相助
總裁重生複仇從零開始 作者:車窗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局長半信半疑:“有這樣的好事!這個老板是你的什麽親戚。”
李明:“不是親戚,是碰到了一個有知遇之恩的貴人。”
張局長更加懷疑了:“小夥子,你年紀不大,可能才剛剛走進社會。社會是個萬花筒,什麽樣的人物,什麽樣的現象都有,要小心騙子!”
李明一聽就急了:“張局長,你怎麽批評我都行,但我不願意聽到任何對那個知音老板有所不尊的話,告訴你吧,我的知音恩人已經賒了六十七萬元錢的貨物給我帶回來,加上我自己的,共有八十三萬元的貨物,足夠開一間初具規模的批發部了。
如果你不相信,我給你看看這個托運貨物單。如果還不相信,我現在可以帶你去驗貨。”
張局長大奇,並沒有因為李明的頂撞而生氣,反而高興地說:“好,我倒正想見證這個奇跡,如果是真,我們不但馬上給你辦好營業執照,還幫你租好門麵。”
李明原來是打算放在現有的商店裏批發的。現在有了八十三萬元的貨,放在鄉鎮經營肯定是不合適的,隻有縣城才有這麽大的市場,正在為還沒找到鋪麵而擔憂。張主任的話無疑是給他解決了一大困難,自是喜出望外地說:“一言為定!”
張局長更樂了:“擊掌為憑,決不反悔!”
張局長中等身材,普通的模樣,今年四十歲,正當年富力強,在全市的縣級局長中,是思想開放,工作熱情,能力很強的一位佼佼者。
一聽說李明有八十多萬元的商品可批發,就是市裏百貨公司的批發部也不過如此吧,立即就預感到了這個行業的廣闊前景。
如果這個青年在本縣成功地辦起一個百貨批發部,必定能帶動周邊四五個縣的貿易,帶動本縣的一批個體零售商,甚至對推動全市的個體工商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他之所以一再質疑,就是怕李明言不符實,讓他空歡喜。
張局長當即推出自行車,要陳主任也把自行車推出來,一齊到火車站去驗貨。
李明苦著臉說:“你們騎單車,我的兩條腿可沒有你們的兩個軲轆快,你們先到火車站等我,我馬上就到。”
張局長愣了一下,嗬嗬笑道:“你坐在我單車的後座上,我拉你一程就是。”
李明沒想到這個四十多歲的張局長沒有一點官架子,還要用自行車載他,感動的同時也不好意思起來,尷尬地說:“還是我載你吧,三人同行,少年出力嘛。”
張局長樂了,把單車讓給李明:“好,好,少年吃虧,我就省點力氣了。”
李明載著張局長,陳主任自騎一輛,飛快地趕往火車站。
李明年輕力壯,中等個子的張局長沒有大腹便便的局長相,也就一百二十來斤的樣子,李明把單車踩的飛快。
陳主任年紀大了一點,也較胖,一個人騎一輛單車,居然還追不上。
李明載著張局長在火車站查問提貨處,詢問貨物到了沒有,得到的回答是貨物已到,馬上可以提貨。
張局長大喜,以工商局的名義,在火車站汽車隊喊了五輛大卡車,幫李明把貨物一一核對好,提貨裝車。
李明這時才想到還沒找好貨物倉庫,把貨卸到哪裏去呢。這時才發現,原來基層工作有許多事是自己不知道的,才使得自己做事是這麽無知、幼稚、魯莽、不靠譜。
李明不好意思地對張局長說:“張局長,我還沒找好倉庫,沒租好店鋪,就這樣把貨物拉走了,放到哪裏去?”
張局長這才發現,自己做事也是馬虎急躁了,人家還沒弄好場地,在沒找好倉庫和店鋪之前,放在火車站暫存,是最好的選擇!貨物放在火車站滯留幾天是沒關係的,時間超過了也不過是多花幾個保管費而已。
現在好了,要人家把貨裝上了車,卻沒有放貨的場地,怎麽辦?這是好心辦糟了事,讓人家遇到了大難題。張局長有點後悔,怪自己做事欠思考。但事情已經做了,就要做好,不可能甩手不管了。
張局長問陳主任:“老陳,我們局裏有不有一間空房,借給小李暫時放幾天貨,等他租好店鋪了,再讓他搬過去。”
陳主任:“別的房子沒有,隻有會議室可以放一段時間,但不知道這段時間要不要開會?”
張局長:“對!就在會議室放一段時間,非要開會的時候,我去跟縣長借縣府的會議室用一下。”
張局長,李明、陳主任把單車放到卡車上,各自坐進一輛卡車副駕駛座,帶著貨車提前回了工商局。
張局長叫來一些工作人員,把會議室的桌椅收拾到一角,空出的地方足夠李明卸貨了,陳主任把會議室的鑰匙交給了李明。
張局長、陳主任、李明一起來到辦公室,張局長要親自幫李明辦理營業執照,才想到還沒確定店鋪地點。
張局長對黎明說:“小黎,看到你有這麽多的貨物,我很高興。心裏的一塊石頭落了地,相信你說的都是真的,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錯疑了你那位知音恩人。我在這裏向你的那位知音恩人表示真誠的歉意。”
李明紅著臉尷尬地說:“是我態度不好,應該向你誠懇地認錯。”
張局長笑了:“我就喜歡你這樣性情真率的年輕人,有實說實!我問你,你打算把店鋪地點定在哪裏?
我認為搞批發放在縣城的繁華地段比較好,我們這個縣城交通條件好,周圍幾個縣的人,到我們縣城來往的人最多。
現在個體工商戶像雨後春筍層出不窮,普及到了各地鄉鎮。你這個小商品批發部在周圍幾個縣的獨此一家,如果你能保證貨源,生意肯定會很好。”
張局長說中了李明的心事,也說到了點子上,李明虛心地回答:“張局長不愧是行家,說到了要點,我們縣是四省通忂的寶地,周圍的縣涉及到四個省份,生意當然比其他縣城好做。
好店鋪對商業效益至關重要,我也想在縣城的好地段找鋪麵,隻是對縣城不熟悉。要找好店鋪需要時間,這貨物就隻能占用你們會議室幾天了。”
陳主任知道,張局長想在最快的時間裏辦好本縣的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好向上級報喜。但是,填寫營業執照有幾個硬件是必須要解決的:經營人姓名、經營範圍、方式、經營場所,缺一不可。
李明把小商品批發店辦在縣城,辦好了有幾個好處:一,這個上級催生的新生事物一出現,肯定會引起轟動,來觀看的人很多,辦的好,正麵效應明顯,辦的不好,負麵效應也顯著。
做為主管個體工商戶的工商局,與這個第一家新生個體戶這時候有點榮辱與共的味道。李明的小百貨批發部辦得好,工商局功不可沒,辦的不好,工商局有失顏麵。
確定李明確實有能力、有實力辦好第一個個體批發店,工商局就要全力支持、幫助李明辦好批發部,就是縣城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對促進全縣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的壓力大有助益。
陳主任預感到,這件做好了,年富力強、能力超群的張局長在年內會升一級,自己的這個位置也許會跟著動一動,擠上末位副局長的座位。
陳主任獻計道:“張局長,李明不熟悉縣城的情況,我們熟悉,我可以帶他到各街道轉一轉,向他介紹各街道各地段的優缺點,任他自己選擇。”
李明:“不是親戚,是碰到了一個有知遇之恩的貴人。”
張局長更加懷疑了:“小夥子,你年紀不大,可能才剛剛走進社會。社會是個萬花筒,什麽樣的人物,什麽樣的現象都有,要小心騙子!”
李明一聽就急了:“張局長,你怎麽批評我都行,但我不願意聽到任何對那個知音老板有所不尊的話,告訴你吧,我的知音恩人已經賒了六十七萬元錢的貨物給我帶回來,加上我自己的,共有八十三萬元的貨物,足夠開一間初具規模的批發部了。
如果你不相信,我給你看看這個托運貨物單。如果還不相信,我現在可以帶你去驗貨。”
張局長大奇,並沒有因為李明的頂撞而生氣,反而高興地說:“好,我倒正想見證這個奇跡,如果是真,我們不但馬上給你辦好營業執照,還幫你租好門麵。”
李明原來是打算放在現有的商店裏批發的。現在有了八十三萬元的貨,放在鄉鎮經營肯定是不合適的,隻有縣城才有這麽大的市場,正在為還沒找到鋪麵而擔憂。張主任的話無疑是給他解決了一大困難,自是喜出望外地說:“一言為定!”
張局長更樂了:“擊掌為憑,決不反悔!”
張局長中等身材,普通的模樣,今年四十歲,正當年富力強,在全市的縣級局長中,是思想開放,工作熱情,能力很強的一位佼佼者。
一聽說李明有八十多萬元的商品可批發,就是市裏百貨公司的批發部也不過如此吧,立即就預感到了這個行業的廣闊前景。
如果這個青年在本縣成功地辦起一個百貨批發部,必定能帶動周邊四五個縣的貿易,帶動本縣的一批個體零售商,甚至對推動全市的個體工商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他之所以一再質疑,就是怕李明言不符實,讓他空歡喜。
張局長當即推出自行車,要陳主任也把自行車推出來,一齊到火車站去驗貨。
李明苦著臉說:“你們騎單車,我的兩條腿可沒有你們的兩個軲轆快,你們先到火車站等我,我馬上就到。”
張局長愣了一下,嗬嗬笑道:“你坐在我單車的後座上,我拉你一程就是。”
李明沒想到這個四十多歲的張局長沒有一點官架子,還要用自行車載他,感動的同時也不好意思起來,尷尬地說:“還是我載你吧,三人同行,少年出力嘛。”
張局長樂了,把單車讓給李明:“好,好,少年吃虧,我就省點力氣了。”
李明載著張局長,陳主任自騎一輛,飛快地趕往火車站。
李明年輕力壯,中等個子的張局長沒有大腹便便的局長相,也就一百二十來斤的樣子,李明把單車踩的飛快。
陳主任年紀大了一點,也較胖,一個人騎一輛單車,居然還追不上。
李明載著張局長在火車站查問提貨處,詢問貨物到了沒有,得到的回答是貨物已到,馬上可以提貨。
張局長大喜,以工商局的名義,在火車站汽車隊喊了五輛大卡車,幫李明把貨物一一核對好,提貨裝車。
李明這時才想到還沒找好貨物倉庫,把貨卸到哪裏去呢。這時才發現,原來基層工作有許多事是自己不知道的,才使得自己做事是這麽無知、幼稚、魯莽、不靠譜。
李明不好意思地對張局長說:“張局長,我還沒找好倉庫,沒租好店鋪,就這樣把貨物拉走了,放到哪裏去?”
張局長這才發現,自己做事也是馬虎急躁了,人家還沒弄好場地,在沒找好倉庫和店鋪之前,放在火車站暫存,是最好的選擇!貨物放在火車站滯留幾天是沒關係的,時間超過了也不過是多花幾個保管費而已。
現在好了,要人家把貨裝上了車,卻沒有放貨的場地,怎麽辦?這是好心辦糟了事,讓人家遇到了大難題。張局長有點後悔,怪自己做事欠思考。但事情已經做了,就要做好,不可能甩手不管了。
張局長問陳主任:“老陳,我們局裏有不有一間空房,借給小李暫時放幾天貨,等他租好店鋪了,再讓他搬過去。”
陳主任:“別的房子沒有,隻有會議室可以放一段時間,但不知道這段時間要不要開會?”
張局長:“對!就在會議室放一段時間,非要開會的時候,我去跟縣長借縣府的會議室用一下。”
張局長,李明、陳主任把單車放到卡車上,各自坐進一輛卡車副駕駛座,帶著貨車提前回了工商局。
張局長叫來一些工作人員,把會議室的桌椅收拾到一角,空出的地方足夠李明卸貨了,陳主任把會議室的鑰匙交給了李明。
張局長、陳主任、李明一起來到辦公室,張局長要親自幫李明辦理營業執照,才想到還沒確定店鋪地點。
張局長對黎明說:“小黎,看到你有這麽多的貨物,我很高興。心裏的一塊石頭落了地,相信你說的都是真的,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錯疑了你那位知音恩人。我在這裏向你的那位知音恩人表示真誠的歉意。”
李明紅著臉尷尬地說:“是我態度不好,應該向你誠懇地認錯。”
張局長笑了:“我就喜歡你這樣性情真率的年輕人,有實說實!我問你,你打算把店鋪地點定在哪裏?
我認為搞批發放在縣城的繁華地段比較好,我們這個縣城交通條件好,周圍幾個縣的人,到我們縣城來往的人最多。
現在個體工商戶像雨後春筍層出不窮,普及到了各地鄉鎮。你這個小商品批發部在周圍幾個縣的獨此一家,如果你能保證貨源,生意肯定會很好。”
張局長說中了李明的心事,也說到了點子上,李明虛心地回答:“張局長不愧是行家,說到了要點,我們縣是四省通忂的寶地,周圍的縣涉及到四個省份,生意當然比其他縣城好做。
好店鋪對商業效益至關重要,我也想在縣城的好地段找鋪麵,隻是對縣城不熟悉。要找好店鋪需要時間,這貨物就隻能占用你們會議室幾天了。”
陳主任知道,張局長想在最快的時間裏辦好本縣的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好向上級報喜。但是,填寫營業執照有幾個硬件是必須要解決的:經營人姓名、經營範圍、方式、經營場所,缺一不可。
李明把小商品批發店辦在縣城,辦好了有幾個好處:一,這個上級催生的新生事物一出現,肯定會引起轟動,來觀看的人很多,辦的好,正麵效應明顯,辦的不好,負麵效應也顯著。
做為主管個體工商戶的工商局,與這個第一家新生個體戶這時候有點榮辱與共的味道。李明的小百貨批發部辦得好,工商局功不可沒,辦的不好,工商局有失顏麵。
確定李明確實有能力、有實力辦好第一個個體批發店,工商局就要全力支持、幫助李明辦好批發部,就是縣城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對促進全縣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的壓力大有助益。
陳主任預感到,這件做好了,年富力強、能力超群的張局長在年內會升一級,自己的這個位置也許會跟著動一動,擠上末位副局長的座位。
陳主任獻計道:“張局長,李明不熟悉縣城的情況,我們熟悉,我可以帶他到各街道轉一轉,向他介紹各街道各地段的優缺點,任他自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