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絕書》十五卷,不著撰人名氏。書中《吳地傳》稱勾踐徙琅琊,到建武二十八年,凡五百六十七年,則後漢初人也。書末《敘外傳記》以廋詞隱其姓名。其雲以去為姓,得衣乃成,是袁字也。厥名有米,覆之以庚,是康字也。禹來東征,死葬其疆,是會稽人也。又雲文詞屬定,自於邦賢,以口為姓,承之以天,是吳字也。楚相屈原,與之同名,是平字也。然則此書為會稽袁康所作,同郡吳平所定也。王充《論衡·按書篇》曰:東番鄒伯奇,臨淮袁太伯、袁文衡,會稽吳君高、周長生之輩,位雖不至公卿,誠能知之囊橐,文雅之英雄也。觀伯奇之《元思》、太伯之《易童句》(案童疑作章),文術之《箴銘》,君高之《越紐錄》,長生之《洞曆》,劉子政、揚子雲不能過也。所謂吳君高殆即平字,所謂《越紐錄》殆即此書歟?楊慎《丹鉛錄》、胡 侍《珍珠船》、田藝衡《留青日劄》皆有是說。核其文義,一一吻合。《隋唐誌》皆雲子貢作,非其實矣。其文縱橫曼衍,與《吳越春秋》相類,而博麗奧衍則過之。中如《計倪內經》軍氣之類,多雜術數家言。皆漢人專門之學,非後來所能依托也。此本與《吳越春秋》皆大德丙午紹興路所刊。卷末一跋,諸本所無。惟申明複仇之義,不著姓名。詳其詞意,或南宋人所題耶?鄭明選《秕言》引《文選·七命》注引《越絕書》:大翼一艘十丈,中翼九丈六尺,小翼九丈。又稱王鏊《震澤長語》引《越絕書》,風起震方雲雲。謂今本皆無此語,疑更有全書,惜未之見。案《崇文總目》稱《越絕書》舊有內記八、外傳十七。今文題闕舛,裁二十篇。是此書在北宋之初已佚五篇。選注所引蓋佚篇之文,王鏊所稱亦他書所引佚篇之文。以為此本之外更有全書,則明選誤矣。別有《續越絕書》二卷,上卷曰《內傳本事》、《吳內傳》、《德序記》、《子遊內經外傳》、《越絕後語》、《西施鄭旦外傳》;下卷曰《越外傳》、《雜事別傳》、《變越上別傳》、《變越下經》、《內雅琴考序傳後記》。朱彝尊《經義考》謂為錢偽撰,詭雲得之石匣中。與彝尊友善,所言當實。今未見傳本,其偽妄亦不待辨。以其續此書而作,又即托於撰此書之人,恐其幸而或傳,久且亂真。又恐其或不能傳,而好異者耳聞其說,且疑此書之真有續編,故附訂其偽於此,釋來者之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