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以前就聽說過箕子的美名,所以滅亡商朝後,他便親自去訪問箕子。武王說:“唉!上天默默地安定百姓,使他們安居樂業,我卻不知道上天定民的常理次序,先生您說該怎麽辦呢?”箕子回答說:“早先鯀堵塞大水,擾亂了上天五行的規律,因此上帝大發雷霆,就敗壞了天道大法九類的常理,鯀也因此而被殺死。大禹興起以後,恭敬地侍奉天神,於是上天就賜給禹主持天道的九種大法,常理才因此重新有了順序。”
武王聽完箕子的一番陳述,非常感激,就把朝鮮封給他,沒有讓他做自己的臣民。後來,箕子朝拜周王,經過故都殷墟,看到昔日殷朝的宮室全都毀壞坍塌了,到處長滿了鬱鬱蔥蔥的禾苗。箕子十分悲痛,想大哭一場,但又怕隨從的人告訴武王招來武王的不滿,所以隻能小聲地哭泣。箕子觸景生情,於是就作了《麥秀》這首詩,詩中說:“麥芒尖尖啊,禾苗綠油油。那個小子啊,不和我友好!”詩中所說的小子,就是紂王。商的遺民聽到這首詩,都暗暗垂淚,為他和已經滅亡的故國感到無限悲傷。
<b>兄弟相讓</b>
宋宣公在位的時候,和他的弟弟和非常要好。宣公的太子名叫與夷,公元前729年,宋宣公得病了,而且病得很重,臨終的時候他留下遺言說要把王位讓給弟弟和。他說:“父親死了,兒子繼位,哥哥死了,弟弟繼位,這是天下普遍的道義,況且和非常賢能,所以我決定立他為國君。”和多次謙讓,不忍即位,可是最後實在推脫不過,便繼承了王位。和就是宋穆公。
宋穆公在位九年。公元前720年,他感到大限已至,活不了多久了,就對大司馬孔父說:“先君宣公舍棄太子與夷而把君位讓給我,這樣的恩德我一輩子都不能忘懷啊。所以我死後,你們一定要擁立與夷為國君。”孔父卻說:“可是大臣們都希望立您的兒子公子馮啊!”穆公說:“不要這樣做,我絕不能辜負了宣公啊。”為了減輕與夷即位的壓力,穆公把馮派遣到了鄭國並讓他居住在那裏。穆公去世後,他的哥哥宣公的兒子與夷即位,這就是殤公。當時的君子聽說這種情況後,評論說:“宋宣公可以算是知人善任了,立自己的弟弟為國君,這樣既保全了道義,又最終讓自己的兒子享有國家。”
<b>南宮萬亂政</b>
南宮萬是宋湣鮑的大臣。公元前682年夏天,宋國派南宮萬率軍討伐魯國,結果南宮萬不但沒有取勝,反而被魯國活捉。在宋人的苦苦請求之下,魯國人才放了他,南宮萬最終得以回到了宋國。
公元前681年秋天,宋湣鮑與南宮萬玩博戲取樂。南宮萬這個人平時脾氣就非常急噪,所以不知不覺就和湣鮑爭了起來,湣鮑很生氣,就侮辱他說:“你有什麽資格和我爭啊?最初我很敬重你,而你當時隻不過是魯國的一個俘虜。”南宮萬勇猛健壯,力大無比,他對湣鮑這樣侮辱他感到痛恨無比,於是抓起身邊的棋盤就把湣鮑打死了。大夫仇牧聽說這件事,覺得南宮萬實在是大逆不道,天理難容,就帶著武器來討伐他。南宮萬毫不示弱,奮力迎擊仇牧,結果仇牧撞到門框上撞死了。接著,南宮萬又殺死了太宰華督,改立公子遊做了國君。各位公子見形勢對自己十分不利,就紛紛逃奔到了蕭邑,公子禦說則逃奔到亳。南宮萬的弟弟南宮牛帶領軍隊包圍了亳。這年冬天,蕭邑大夫和宋都逃來的公子們聯合擊敗了南宮萬,並殺死新立的國君公子遊,而立湣鮑弟弟禦說為國君,這就是宋桓公。南宮萬失敗後則逃奔到了陳國。宋國想把南宮萬徹底除掉,就派人賄賂了陳,陳國人巧使美人計用醇酒灌醉了南宮萬,然後用皮革把他裹上,送回了宋國。宋國人對南宮萬施以了醢刑(將人剁成肉醬的酷刑)。南宮萬終於為自己的魯莽付出了代價。
<b>愚蠢的宋襄公</b>
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去世了,宋國便想借此機會與各諸侯盟會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公元前639年春天,宋襄公向楚國提出了會盟請求,楚人答應了他。公子目夷卻進諫說:“大王,像咱這樣的小柄也爭當盟首,必然會招致其他諸侯國的猜忌,我們不如取消會盟的計劃吧。”襄公聽不進目夷的勸告,依然按計劃在這年秋天在盂與諸位諸侯聚會結盟。目夷說:“國君的欲望這麽強,大概災難已經不遠了!”結果正像目夷預料的那樣。在聚會期間,楚國拘捕了宋襄公,接著便率領大軍討伐宋國。冬天,諸侯再次在毫相會,楚釋放了宋公。衛國大夫子魚卻說:“災禍還沒有結束呢。”公元前638夏天,宋國討伐鄭國,子魚說:“現在災禍終於來臨了。”秋天,楚國為了援救鄭國而討再次伐宋國。襄公要出戰,子魚進諫說:“上天拋棄商很久了,形勢對我們非常不利,你可千萬不要出戰啊。”到了冬天,十一月,襄公在泓水與楚成王作戰。楚軍當時要渡河才能作戰,當正渡到一半的時候,目夷就勸襄公說:“敵人勢力強大而我們人數較少,硬打咱們是打不過他們的。所以我們要趁他們渡河時攻打他們,隻有這樣我們才有取勝把握。”襄公不聽目夷的意見,對他說:“趁別人正過河的時候去攻打人家,這樣做是不合禮節的,我們不能這樣做,還是等他們過了河再說吧。”等到楚軍渡完河還未排列成陣勢時,目夷又建議說:“大王,現在也可以攻打了,要是再不打可就沒有機會了!”襄公卻仍然說:“現在也不行,等他們排好陣勢再打吧。”於是宋軍就一直等楚軍排好了陣勢才出戰。結果宋軍被打得一敗塗地,襄公的大腿也受了傷。宋國人都非常怨恨襄公,而襄公辯解說:“君子不能乘人之危,不能攻打未列好陣勢的軍隊,這是先人內規定的禮節,我又怎麽能違背呢?”子魚反駁道:“打仗勝了就是功勞,說些空洞的道理又有什麽用呢!如果真的按襄公說的做,就去當奴隸服侍別人算了,還打什麽仗呢?”
武王聽完箕子的一番陳述,非常感激,就把朝鮮封給他,沒有讓他做自己的臣民。後來,箕子朝拜周王,經過故都殷墟,看到昔日殷朝的宮室全都毀壞坍塌了,到處長滿了鬱鬱蔥蔥的禾苗。箕子十分悲痛,想大哭一場,但又怕隨從的人告訴武王招來武王的不滿,所以隻能小聲地哭泣。箕子觸景生情,於是就作了《麥秀》這首詩,詩中說:“麥芒尖尖啊,禾苗綠油油。那個小子啊,不和我友好!”詩中所說的小子,就是紂王。商的遺民聽到這首詩,都暗暗垂淚,為他和已經滅亡的故國感到無限悲傷。
<b>兄弟相讓</b>
宋宣公在位的時候,和他的弟弟和非常要好。宣公的太子名叫與夷,公元前729年,宋宣公得病了,而且病得很重,臨終的時候他留下遺言說要把王位讓給弟弟和。他說:“父親死了,兒子繼位,哥哥死了,弟弟繼位,這是天下普遍的道義,況且和非常賢能,所以我決定立他為國君。”和多次謙讓,不忍即位,可是最後實在推脫不過,便繼承了王位。和就是宋穆公。
宋穆公在位九年。公元前720年,他感到大限已至,活不了多久了,就對大司馬孔父說:“先君宣公舍棄太子與夷而把君位讓給我,這樣的恩德我一輩子都不能忘懷啊。所以我死後,你們一定要擁立與夷為國君。”孔父卻說:“可是大臣們都希望立您的兒子公子馮啊!”穆公說:“不要這樣做,我絕不能辜負了宣公啊。”為了減輕與夷即位的壓力,穆公把馮派遣到了鄭國並讓他居住在那裏。穆公去世後,他的哥哥宣公的兒子與夷即位,這就是殤公。當時的君子聽說這種情況後,評論說:“宋宣公可以算是知人善任了,立自己的弟弟為國君,這樣既保全了道義,又最終讓自己的兒子享有國家。”
<b>南宮萬亂政</b>
南宮萬是宋湣鮑的大臣。公元前682年夏天,宋國派南宮萬率軍討伐魯國,結果南宮萬不但沒有取勝,反而被魯國活捉。在宋人的苦苦請求之下,魯國人才放了他,南宮萬最終得以回到了宋國。
公元前681年秋天,宋湣鮑與南宮萬玩博戲取樂。南宮萬這個人平時脾氣就非常急噪,所以不知不覺就和湣鮑爭了起來,湣鮑很生氣,就侮辱他說:“你有什麽資格和我爭啊?最初我很敬重你,而你當時隻不過是魯國的一個俘虜。”南宮萬勇猛健壯,力大無比,他對湣鮑這樣侮辱他感到痛恨無比,於是抓起身邊的棋盤就把湣鮑打死了。大夫仇牧聽說這件事,覺得南宮萬實在是大逆不道,天理難容,就帶著武器來討伐他。南宮萬毫不示弱,奮力迎擊仇牧,結果仇牧撞到門框上撞死了。接著,南宮萬又殺死了太宰華督,改立公子遊做了國君。各位公子見形勢對自己十分不利,就紛紛逃奔到了蕭邑,公子禦說則逃奔到亳。南宮萬的弟弟南宮牛帶領軍隊包圍了亳。這年冬天,蕭邑大夫和宋都逃來的公子們聯合擊敗了南宮萬,並殺死新立的國君公子遊,而立湣鮑弟弟禦說為國君,這就是宋桓公。南宮萬失敗後則逃奔到了陳國。宋國想把南宮萬徹底除掉,就派人賄賂了陳,陳國人巧使美人計用醇酒灌醉了南宮萬,然後用皮革把他裹上,送回了宋國。宋國人對南宮萬施以了醢刑(將人剁成肉醬的酷刑)。南宮萬終於為自己的魯莽付出了代價。
<b>愚蠢的宋襄公</b>
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去世了,宋國便想借此機會與各諸侯盟會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公元前639年春天,宋襄公向楚國提出了會盟請求,楚人答應了他。公子目夷卻進諫說:“大王,像咱這樣的小柄也爭當盟首,必然會招致其他諸侯國的猜忌,我們不如取消會盟的計劃吧。”襄公聽不進目夷的勸告,依然按計劃在這年秋天在盂與諸位諸侯聚會結盟。目夷說:“國君的欲望這麽強,大概災難已經不遠了!”結果正像目夷預料的那樣。在聚會期間,楚國拘捕了宋襄公,接著便率領大軍討伐宋國。冬天,諸侯再次在毫相會,楚釋放了宋公。衛國大夫子魚卻說:“災禍還沒有結束呢。”公元前638夏天,宋國討伐鄭國,子魚說:“現在災禍終於來臨了。”秋天,楚國為了援救鄭國而討再次伐宋國。襄公要出戰,子魚進諫說:“上天拋棄商很久了,形勢對我們非常不利,你可千萬不要出戰啊。”到了冬天,十一月,襄公在泓水與楚成王作戰。楚軍當時要渡河才能作戰,當正渡到一半的時候,目夷就勸襄公說:“敵人勢力強大而我們人數較少,硬打咱們是打不過他們的。所以我們要趁他們渡河時攻打他們,隻有這樣我們才有取勝把握。”襄公不聽目夷的意見,對他說:“趁別人正過河的時候去攻打人家,這樣做是不合禮節的,我們不能這樣做,還是等他們過了河再說吧。”等到楚軍渡完河還未排列成陣勢時,目夷又建議說:“大王,現在也可以攻打了,要是再不打可就沒有機會了!”襄公卻仍然說:“現在也不行,等他們排好陣勢再打吧。”於是宋軍就一直等楚軍排好了陣勢才出戰。結果宋軍被打得一敗塗地,襄公的大腿也受了傷。宋國人都非常怨恨襄公,而襄公辯解說:“君子不能乘人之危,不能攻打未列好陣勢的軍隊,這是先人內規定的禮節,我又怎麽能違背呢?”子魚反駁道:“打仗勝了就是功勞,說些空洞的道理又有什麽用呢!如果真的按襄公說的做,就去當奴隸服侍別人算了,還打什麽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