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戊辰日,晉軍連同宋國、齊國、秦國的軍隊進駐城濮。幾日以後,聯軍與楚軍展開激戰,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戰。結果,楚軍被打得落花流水,子玉收集殘兵,狼狽地逃回了楚國。晉軍則得勝回師。
<b>文公稱霸</b>
城濮之戰以後不久,晉文公將楚軍戰俘獻給了周王室,其中包括由披甲戰馬拉的一百輛兵車和一千名步兵。周王非常感激,便派大臣王子虎封晉文公為霸主,並且賞賜給他一輛大車,一副紅色的弓,一百支紅色的箭,十副黑色的弓,一千支黑色的箭,一壇黑秫香酒,若幹玉器以及三百名勇士。晉文公禮節性的推辭了三次以後,就接受了周王的封號和賞賜。周王還派專人作了《晉文侯命》,內容大致是這樣的:“你用道義使諸侯和睦,顯揚了文王、武王的功業。文王、武王能夠謹慎地修養美德,感動了上天,他們的美德在百姓中廣泛傳播,所以上天就把帝王之位交給他們,他們的恩澤將永遠流傳於後世的子孫。你要關懷我,使我繼承祖業,使周王室永遠興盛。”從此,晉文公就正式地成為了天下的霸主,王子虎和各路諸侯在晉國的踐土宮殿訂立了盟約。
城濮之戰後,晉軍焚燒了楚軍的陣地,大火燒了好幾天都不滅。文公並沒有因為勝利而喜悅,他不住地搖頭歎息。左右隨從對此不解,便詢問其中的原因。文公說:“我聽說隻有聖人在戰勝敵人以後才會心情安定,我不是聖人,所以感到十分恐懼。況且楚將子玉依然活著,他對我國是個莫大的威脅,我又怎麽能高興的起來呢?”直到得知子玉因為戰敗而遭到楚王責備自殺以後,晉文公才長出了一口氣,麵露喜色地說:“我國攻擊敵人的外部,而敵人又從內部互相誅殺,內外相應,我們的霸業才有了保障啊。”後來,文公又恢複了衛侯、曹伯的地位,並與諸侯在溫地會盟,支配周王的活動,建立了三軍製。這樣一來,他的霸業就有了更強大的保障。
<b>秦晉反目</b>
文公七年,秦晉兩國共同圍攻鄭國,因為鄭國在重耳流亡路過時無禮,又在城濮之戰中幫助楚國,因此晉國堅決要滅掉鄭國。鄭國國君為了解圍,便暗中派使者遊說秦穆公,說這樣做會使晉國的實力更加強大,而對秦國卻沒有任何好處。秦穆公覺得他的話有道理,就與之達成了密約,擅自撤軍回國了。晉軍知道後非常生氣,但孤掌難鳴,所以也隻得回師。從此,秦晉兩國的關係開始出現了裂痕。
兩年後,晉文公去世,太子歡繼位,這就是晉襄公。同年,鄭國國君也去世了,國中出現了叛徒,暗中把國家出賣給秦國。秦穆公便派出軍隊去偷襲鄭國。行至滑國地界時,秦軍遇見了鄭國的商人弦高,怕被他用計欺騙,所以滅掉滑國以後就趕緊班師回國了。晉國大臣先軫向晉襄公建議說:“秦穆公不聽從他的賢臣蹇叔的勸告,出兵偷襲鄭國,違背了民意,我國趁機攻擊他的軍隊,一定會取得勝利。”欒枝則認為晉國尚未報答秦國對文公的恩德,所以不可以攻擊它。先軫反駁道:“秦國欺辱我國新君孤弱,討伐我國的同姓國家,這樣的惡行還有什麽值得報答的?”晉襄公覺得先軫有理,就采納了他的建議,發兵去攻打秦軍。此後,秦晉兩軍上演了曆史上著名的崤之戰,晉軍在崤山附近全殲秦軍並且俘虜了秦軍的三位主將。但是由於文公的夫人、襄公的母親是秦國人,在她的勸說下,襄公將三位秦國將軍釋放回了國。
秦國對崤山之仇一直銘記在心。三年以後,秦國又派遣這三位將軍領兵討伐晉國,以報當年之仇。由於各種原因,秦軍在攻占了晉國的汪邑以後便撤退了。一年以後,秦穆公調動大軍再次討伐晉國,這一次,秦軍渡過黃河,並奪取了晉國的王官地區,穆公親自來到崤山,為秦軍在崤之戰中陣亡的將士修建了紀念碑。晉軍見秦軍來勢凶猛,便隻好據城堅守。此後,晉軍又攻打秦國,奪取了新城,報了王官戰役之仇。從此以後,雖然秦晉兩國恢複了正常的外交關係,但是從前為世人樂道的秦晉之好已經不複存在了。
<b>文公稱霸</b>
城濮之戰以後不久,晉文公將楚軍戰俘獻給了周王室,其中包括由披甲戰馬拉的一百輛兵車和一千名步兵。周王非常感激,便派大臣王子虎封晉文公為霸主,並且賞賜給他一輛大車,一副紅色的弓,一百支紅色的箭,十副黑色的弓,一千支黑色的箭,一壇黑秫香酒,若幹玉器以及三百名勇士。晉文公禮節性的推辭了三次以後,就接受了周王的封號和賞賜。周王還派專人作了《晉文侯命》,內容大致是這樣的:“你用道義使諸侯和睦,顯揚了文王、武王的功業。文王、武王能夠謹慎地修養美德,感動了上天,他們的美德在百姓中廣泛傳播,所以上天就把帝王之位交給他們,他們的恩澤將永遠流傳於後世的子孫。你要關懷我,使我繼承祖業,使周王室永遠興盛。”從此,晉文公就正式地成為了天下的霸主,王子虎和各路諸侯在晉國的踐土宮殿訂立了盟約。
城濮之戰後,晉軍焚燒了楚軍的陣地,大火燒了好幾天都不滅。文公並沒有因為勝利而喜悅,他不住地搖頭歎息。左右隨從對此不解,便詢問其中的原因。文公說:“我聽說隻有聖人在戰勝敵人以後才會心情安定,我不是聖人,所以感到十分恐懼。況且楚將子玉依然活著,他對我國是個莫大的威脅,我又怎麽能高興的起來呢?”直到得知子玉因為戰敗而遭到楚王責備自殺以後,晉文公才長出了一口氣,麵露喜色地說:“我國攻擊敵人的外部,而敵人又從內部互相誅殺,內外相應,我們的霸業才有了保障啊。”後來,文公又恢複了衛侯、曹伯的地位,並與諸侯在溫地會盟,支配周王的活動,建立了三軍製。這樣一來,他的霸業就有了更強大的保障。
<b>秦晉反目</b>
文公七年,秦晉兩國共同圍攻鄭國,因為鄭國在重耳流亡路過時無禮,又在城濮之戰中幫助楚國,因此晉國堅決要滅掉鄭國。鄭國國君為了解圍,便暗中派使者遊說秦穆公,說這樣做會使晉國的實力更加強大,而對秦國卻沒有任何好處。秦穆公覺得他的話有道理,就與之達成了密約,擅自撤軍回國了。晉軍知道後非常生氣,但孤掌難鳴,所以也隻得回師。從此,秦晉兩國的關係開始出現了裂痕。
兩年後,晉文公去世,太子歡繼位,這就是晉襄公。同年,鄭國國君也去世了,國中出現了叛徒,暗中把國家出賣給秦國。秦穆公便派出軍隊去偷襲鄭國。行至滑國地界時,秦軍遇見了鄭國的商人弦高,怕被他用計欺騙,所以滅掉滑國以後就趕緊班師回國了。晉國大臣先軫向晉襄公建議說:“秦穆公不聽從他的賢臣蹇叔的勸告,出兵偷襲鄭國,違背了民意,我國趁機攻擊他的軍隊,一定會取得勝利。”欒枝則認為晉國尚未報答秦國對文公的恩德,所以不可以攻擊它。先軫反駁道:“秦國欺辱我國新君孤弱,討伐我國的同姓國家,這樣的惡行還有什麽值得報答的?”晉襄公覺得先軫有理,就采納了他的建議,發兵去攻打秦軍。此後,秦晉兩軍上演了曆史上著名的崤之戰,晉軍在崤山附近全殲秦軍並且俘虜了秦軍的三位主將。但是由於文公的夫人、襄公的母親是秦國人,在她的勸說下,襄公將三位秦國將軍釋放回了國。
秦國對崤山之仇一直銘記在心。三年以後,秦國又派遣這三位將軍領兵討伐晉國,以報當年之仇。由於各種原因,秦軍在攻占了晉國的汪邑以後便撤退了。一年以後,秦穆公調動大軍再次討伐晉國,這一次,秦軍渡過黃河,並奪取了晉國的王官地區,穆公親自來到崤山,為秦軍在崤之戰中陣亡的將士修建了紀念碑。晉軍見秦軍來勢凶猛,便隻好據城堅守。此後,晉軍又攻打秦國,奪取了新城,報了王官戰役之仇。從此以後,雖然秦晉兩國恢複了正常的外交關係,但是從前為世人樂道的秦晉之好已經不複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