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須賈向範雎辭別。範雎大擺宴席,請來了各國的使臣,與他們一同在大堂上享受豐盛的酒宴。而範雎則讓須賈坐在堂下,把一盆豆子放在他的麵前,讓兩個受過黥刑的囚犯夾著他,像喂馬一樣喂他吃豆。範雎數落完須賈說:“你替我告訴魏王,趕快獻上魏齊的人頭!不然,我將要率軍屠戮魏國的都城大梁!”須賈回國以後,把範雎的話告訴給了魏齊。魏齊害怕極了,便逃到趙國,躲藏在平原君家裏。


    <b>恩仇並報</b>


    範雎擔任宰相以後,有一次,王稽對他說:“不可預料的事情有三種,無可奈何的事情也有三種。先說前者,君王的去世是其一,您的去世是其二,在下的死去是其三。再說後者,君王一旦去世,您盡避對我感到抱歉,也無可奈何。您突然去世,您盡避對我感到抱歉,也是無可奈何。如果在下突然死去,您盡避對我感到抱歉,還是無可奈何。”範雎是個聰明人,聽懂了他的怨言,知道這是譏諷自己忘恩負義,於是感到不高興。後來他進宮向秦王進言說:“如果不是王稽的忠心,沒有誰能把我接到秦國來,如果不是大王聖明、賢哲,沒有誰能夠重視我。如今,我身為宰相,爵位達到了列侯,而王稽的官職依舊停留在一名謁者之上。這不是他當初接納我的本意。”於是,秦王召見王稽,任命他為河東郡郡守,給予他三年的自主權。不久,秦王又任命了鄭安平為將軍。這時,範雎散發家裏的財物,將其全部施舍給曾經和正在因貧窮而受苦的人。他對於自己落難的時候,給予一頓飯這樣小恩小惠的人也一定會報答,而對於陷害、仇視自己的人則一定會報複。


    後來,秦王聽說魏齊躲藏在平原君家裏,便一定要為範雎報仇。於是,他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給平原君,信上說:“寡人久仰您的崇高、正義,希望與您成為平民一樣的朋友。如果您肯賞光來訪,寡人願意與您痛飲十天。”平原君害怕秦國,而他又被信中秦王的言辭所感動,於是,他就動身來到秦國,覲見秦王。秦王與平原君喝了幾天的酒。有一次,秦王對平原君說:“周文王得到呂尚,尊其為太公;齊桓公得到管仲,尊其為仲父。如今,寡人把範先生視為自己的叔父。寡人聽說,範先生的仇人在您的家裏,所以,希望您派人回去把他的頭取來,不然,寡人就不讓您走出函穀關了。”平原君十分講義氣不願出賣朋友,為了保護魏齊,裝瘋賣傻,就是不承認魏齊在自己家裏。於是,秦王心生一計,寫信給趙王說:“大王的弟弟現在在我這裏,而我國宰相的仇人魏齊躲藏在他的家裏。寡人希望大王馬上把魏齊的人頭送來,不然,秦國將出兵攻打趙國,而且大王恐怕以後見不到您的弟弟了。”


    趙王沒有辦法,便出兵包圍了平原君的家,準備捉拿魏齊。魏齊早一步聞訊,逃了出去,請求趙國的丞相虞卿,保護自己。虞卿估計自己無法說服趙王,便解下相印,同魏齊一起逃出了邯鄲。他們認為魏國離趙國最近,便跑回了大梁,打算通過信陵君的幫助逃到楚國。信陵君得知二人前來投奔自己,由於他害怕秦國,便猶豫不決,不肯接見他們。信陵君向他的門客侯嬴詢問虞卿的為人。侯嬴認為虞卿是位賢者,他重情義,不貪圖功名利祿,能夠急人之難,信陵君不應該如此無禮地對待他們。信陵君感到慚愧,便親自駕車到郊外去迎接他們。魏齊聽說信陵君起初對他們的到來感到為難,失望至極,覺得天下之大卻終究沒有自己的容身之所,便一怒之下割脖子自盡了。趙王聽說魏齊自殺,便派人割下了他的頭顱,送給了秦國。於是,秦王把平原君釋放回國。


    <b>嫌隙的產生</b>


    秦昭王四十八年,秦國采用範雎的計策,向趙國使用了反間計。趙王中計,用趙括代替廉頗擔任軍隊統帥。結果,秦軍在長平(今陝西省境內)大敗趙軍,並且進兵包圍了邯鄲。不久,範雎與武安君白起之間產生了矛盾,他向秦王進讒言,結果,秦王殺死了白起。接著,範雎向秦王舉薦鄭安平,讓他率軍去進攻趙國,秦王應允。不料,鄭安平反而被趙軍包圍,危急之下,他帶著兩萬秦軍投降了趙軍。範雎聞訊,坐在草墊上向秦王請罪。因為依照秦國的法律,薦舉人由於被薦舉人的犯罪,要根據被薦舉人罪行情節的輕重而被定罪,所以,範雎按照法律應該被誅滅三族。但是,秦王十分寵愛範雎,視他為父親,害怕這件事傷了他的心,便下令全國說:“誰敢談論鄭安平事件,就按照鄭安平的罪行給誰定罪。”秦王對宰相的賞賜,反而一天比一天豐厚,安撫他不要傷心害怕。但是,禍不單行,兩年以後,擔任河東太守的王稽因為勾結外國,而依法被處死。所以,眼看對自己有大恩的兩個人全都辜負了自己的信任,範雎總是耿耿於懷,一天比一天憂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記新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鄭林、劉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鄭林、劉偉並收藏史記新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