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劉邦率軍進攻楚國,派遣使臣通知趙國,希望趙王出兵助他一臂之力。陳餘對使臣說:“漢王如果殺死張耳,我國就從命。”使者回報,於是,劉邦找到一個長相酷似張耳的人,將其殺死,拿了他的人頭來送給陳餘。於是,陳餘發兵幫助漢軍。後來,漢軍在彭城以西被項羽打敗,陳餘也察覺到張耳並沒有死,於是,他背叛了劉邦。


    一年以後,韓信已經率軍平定了魏地。於是,劉邦派遣張耳與韓信一道率軍攻破了趙國的井陘(今河北井陘縣),在泜水邊上殺死了陳餘,並且追亡逐北,在襄國殺死了趙王歇。劉邦封張耳為趙王。漢五年,張耳病逝,諡號為景王,他的兒子張敖繼位。而劉邦的長女魯元公主則是趙王張敖的王後。


    <b>圖謀弑君</b>


    漢七年,劉邦從平城回京,途經趙國,到了女婿家自然要住下休息了。趙王張敖早晚脫下外衣,戴上袖套,親自為漢高祖進獻食物,態度十分謙卑,頗有女婿的禮貌。然而劉邦他出身就是一個社會混混,可能隨便慣了,就喜歡兩腳前伸,兩膝微曲岔開腿坐著。這是個較隨便也比較舒服的坐姿。可是在古代卻是不允許在公開場合如此的,會被認為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行為,《禮記》就有一條規定,正確的坐姿應該是兩膝著地,兩腳腳背朝下,臀部靠在腳後跟上,和現在跪著差不多。盡避有禮教的要求,可是劉邦一時卻改不過來,而且好擺老丈人的架子,動輒就對趙王破口大罵,態度極其傲慢。趙國的相國貫高以及大臣趙午等人都已經是六十多歲高齡的老人了,是張耳從前的門客,他們生性豪氣,看到這種情況,便惱怒地說:“我王真是懦弱啊!現在,天下豪傑並起,有才能的就率先稱王。如今,大王對劉邦非常恭敬,而他卻傲慢無禮。我們都看不下去了,請讓我們為您殺了他吧!”張敖聽了這話,很是不高興,他把自己的手指咬出了血,以此表明自己對漢家的忠心,並且告誡臣下說:“你們的話是錯誤的!先王亡國以後,完全是依靠著高祖才得以複國的。先王的德澤能流傳給子孫們,點滴之間都是高祖的恩賜。所以,我希望你們不要再提及此事。”退朝以後,貫高、趙午等人私下裏議論說:“這件事實在是我們的不對!我王為人忠厚,不肯背棄恩德。再者,我等為人的原則是不受他人的侮辱,如今,我等怨恨劉邦侮辱我們的大王,所以想要把他殺掉,這又何必玷汙我等的大王呢?如果我等殺死了劉邦,那麽便歸功於大王;如果刺殺行動失敗,我等就單獨受罪罷了。”


    漢八年,劉邦從東垣回京,途經趙國。貫高等人就在柏人縣館舍的夾壁中隱藏了武士,準備刺殺劉邦。劉邦到了柏人,打算留宿,但是忽然之間感到心慌,便問隨從:“這個縣叫什麽名字?”有人回答說是柏人。於是,劉邦說:“柏人,意思就是受製於人!”結果,他沒有在這裏留宿,連夜離開了。武士們苦守了一夜也沒有等到,隻好作罷!沒想到劉邦的第六感這麽厲害,竟然讓貫高天衣無縫的計劃付之東流了,可見人算不如天算!


    <b>忠義的貫高</b>


    漢九年,貫高的仇家得知了他企圖刺殺高祖的陰謀,就向朝廷告發他。於是,劉邦將趙王、貫高等人一同逮捕。趙國的這十幾位罪臣爭著要自殺,隻有貫高保持了冷靜,怒罵他們說:“誰叫你們自殺了!如今,我王確實沒有參與謀刺,卻與我等一同被捕。如果你們都死了,那麽誰來證明大王的清白呢!”貫高被關在密閉的囚車裏,與趙王一起被押送到長安,朝廷開始審判趙王張敖的罪行。劉邦下令:趙王的臣子與賓客有敢隨從來京的,一律滅族。於是,賓客孟舒等十餘人,都把自己的頭發剃光,用鐵圈鎖住脖子,裝作趙王的家奴,與他們一同進京。隨後,貫高出庭受審,他交代說:“謀刺行動是我們私下策劃的,趙王根本不知情。”執法官命令對他用刑,打了他幾千大板,又用燒紅的鐵條去刺他。貫高遍體鱗傷,身上已經沒有可以用刑的地方了,但是,他始終不再說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記新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鄭林、劉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鄭林、劉偉並收藏史記新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