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甲申(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等率領農民軍進入北京,明朝末代皇帝走投無路,隻有以死了卻一生。關於崇禎皇帝的死地,曆來眾說紛紜,今列主要說法如下:一、計六奇《明季北略》卷二十:“丁未五鼓,上禦前殿,與二人手自鳴鍾集百官,無一至者。
遂散遣內員,手攜王承恩,入內苑,人皆莫知。上登萬歲山之壽皇亭,即煤山之紅閣也。亭新成,先帝為閱內操特建者。……遂自經於亭下海棠樹下,太監王承恩對麵縊死。“
二、趙士錦《甲申紀事》:“二十二日,賊搜得先帝遺弓於煤山鬆樹,與內監王承恩對麵縊焉。左手書‘天子’二字,身穿藍袖道袍、紅褲,一足穿靴,一足靴脫,發俱亂。內相目睹,為予言也。“
三、李清《三垣筆記》:“上同二人登煤山頂望,逾時回乾清宮。日就晡,上魚服出宮門,兩出兩返,乃命酒,召後、貴人,良娣以下,按掖庭籍屬,被寵禦者皆至,慷慨極酣,漏未下三刻,禦所佩劍,曰:”事至此,可以死矣。‘泣數行下。於是皇後先投繯,其餘鹹引決,稍顧望,輒手劍刃之。
時長平公主被劍斷右臂,仆地未死。又喚內官王承恩著靴,帶同內官數十人,繞城奪門不得,歸,遂同承恩對縊煤山古樹下“。
四、《中國名勝詞典》:“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拂曉,李自成率農民軍攻入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倉惶出逃,在煤山東麓的一棵槐樹上自縊身死。”五、《明實錄。崇禎實錄》卷十七:“……天且曙,仍回南宮,散遣內員,攜王承恩人內苑,登萬歲山之壽皇亭。俄而上崩,太監王承恩亦自縊從死焉。”六、《明史》卷三百九《流賊傳》:“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鳴鍾集百官,無至者,乃複登煤山,書衣襟為遺詔,以帛自縊於山亭,帝遂崩。”七、《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九:“遂仍回南宮,登萬歲山之壽皇亭自經。亭新成,所閱內操處也。太監王承恩對縊。”此外,夏燮《明通鑒》卷九十,談遷《國榷》卷一百、徐鼒《小腆紀年附考》卷四等均與此書記載相同。八、之江抱陽生輯《甲申朝事小紀》卷六:“乃回南宮,登萬歲山之壽皇亭,自經於北欞,一雲靈壽亭。亭新成,所閱內操處也。太監王承恩麵帝縊殉。”九、宋起鳳《稗說》卷四:“萬歲山又名煤山,居禁城之北,……建亭於山麓之中,額曰萬壽。地平坦,可以馳射,先朝列廟無有幸者,獨思宗歲常經臨焉。上每禦是地,輒遣禁軍操演,以觀其技。……上賓天日即在萬壽亭中。”十、黃雲眉《明史考證》第一冊:“帝崩於萬歲山。”“萬歲山,金人名瓊花島,元至元四年築宮城,山適在禁中,遂賜今名。”顯然,這是認為崇禎自縊於今北海之白塔山了。
十一、《明亡述略》上:“丁未,內城陷,帝崩於西山。”
十二、錢《甲申傳信錄》卷一:“上愴懼還宮,易袍履,與承恩走萬壽山,至巾帽局,自縊。大明大行皇帝於崇禎十七年甲申三月十九日夜子時。龍馭上賓。“”九門提督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承恩隨駕入巾帽局自縊。“《勝朝遺事》也有如是記載。
十三、俞平伯《崇禎吊死在哪裏?》:“西方作家鄧尼在《一代的偉人》書中,如此記載明崇禎帝一事(筆者案:上言崇禎砍傷長平公主事):”她那精神錯亂的父親就北出宮廷爬上煤山,在那裏又查看外國來的大炮,他又給李自成寫了血書,要求他不要壓迫老百姓,不要再用那些不忠的官僚。然後他自己就在管園人所在小屋裏椽子上吊死了。‘“
總結上述,可見關於崇禎皇帝的死地有六說:自縊於煤山(或曰萬歲山)之樹下,自縊於山亭,自縊於今北海之白塔山,自縊於西山,白縊於巾帽局,自縊於管園人小屋。
據考:明末的萬歲山就是煤山。崇禎帝吊死煤山比較可信,也合乎情理,但到底是吊死在海棠樹下、鬆樹下、槐樹下,還是亭子裏?目前還不好下結論。
(範沛濰)
遂散遣內員,手攜王承恩,入內苑,人皆莫知。上登萬歲山之壽皇亭,即煤山之紅閣也。亭新成,先帝為閱內操特建者。……遂自經於亭下海棠樹下,太監王承恩對麵縊死。“
二、趙士錦《甲申紀事》:“二十二日,賊搜得先帝遺弓於煤山鬆樹,與內監王承恩對麵縊焉。左手書‘天子’二字,身穿藍袖道袍、紅褲,一足穿靴,一足靴脫,發俱亂。內相目睹,為予言也。“
三、李清《三垣筆記》:“上同二人登煤山頂望,逾時回乾清宮。日就晡,上魚服出宮門,兩出兩返,乃命酒,召後、貴人,良娣以下,按掖庭籍屬,被寵禦者皆至,慷慨極酣,漏未下三刻,禦所佩劍,曰:”事至此,可以死矣。‘泣數行下。於是皇後先投繯,其餘鹹引決,稍顧望,輒手劍刃之。
時長平公主被劍斷右臂,仆地未死。又喚內官王承恩著靴,帶同內官數十人,繞城奪門不得,歸,遂同承恩對縊煤山古樹下“。
四、《中國名勝詞典》:“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拂曉,李自成率農民軍攻入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倉惶出逃,在煤山東麓的一棵槐樹上自縊身死。”五、《明實錄。崇禎實錄》卷十七:“……天且曙,仍回南宮,散遣內員,攜王承恩人內苑,登萬歲山之壽皇亭。俄而上崩,太監王承恩亦自縊從死焉。”六、《明史》卷三百九《流賊傳》:“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鳴鍾集百官,無至者,乃複登煤山,書衣襟為遺詔,以帛自縊於山亭,帝遂崩。”七、《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九:“遂仍回南宮,登萬歲山之壽皇亭自經。亭新成,所閱內操處也。太監王承恩對縊。”此外,夏燮《明通鑒》卷九十,談遷《國榷》卷一百、徐鼒《小腆紀年附考》卷四等均與此書記載相同。八、之江抱陽生輯《甲申朝事小紀》卷六:“乃回南宮,登萬歲山之壽皇亭,自經於北欞,一雲靈壽亭。亭新成,所閱內操處也。太監王承恩麵帝縊殉。”九、宋起鳳《稗說》卷四:“萬歲山又名煤山,居禁城之北,……建亭於山麓之中,額曰萬壽。地平坦,可以馳射,先朝列廟無有幸者,獨思宗歲常經臨焉。上每禦是地,輒遣禁軍操演,以觀其技。……上賓天日即在萬壽亭中。”十、黃雲眉《明史考證》第一冊:“帝崩於萬歲山。”“萬歲山,金人名瓊花島,元至元四年築宮城,山適在禁中,遂賜今名。”顯然,這是認為崇禎自縊於今北海之白塔山了。
十一、《明亡述略》上:“丁未,內城陷,帝崩於西山。”
十二、錢《甲申傳信錄》卷一:“上愴懼還宮,易袍履,與承恩走萬壽山,至巾帽局,自縊。大明大行皇帝於崇禎十七年甲申三月十九日夜子時。龍馭上賓。“”九門提督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承恩隨駕入巾帽局自縊。“《勝朝遺事》也有如是記載。
十三、俞平伯《崇禎吊死在哪裏?》:“西方作家鄧尼在《一代的偉人》書中,如此記載明崇禎帝一事(筆者案:上言崇禎砍傷長平公主事):”她那精神錯亂的父親就北出宮廷爬上煤山,在那裏又查看外國來的大炮,他又給李自成寫了血書,要求他不要壓迫老百姓,不要再用那些不忠的官僚。然後他自己就在管園人所在小屋裏椽子上吊死了。‘“
總結上述,可見關於崇禎皇帝的死地有六說:自縊於煤山(或曰萬歲山)之樹下,自縊於山亭,自縊於今北海之白塔山,自縊於西山,白縊於巾帽局,自縊於管園人小屋。
據考:明末的萬歲山就是煤山。崇禎帝吊死煤山比較可信,也合乎情理,但到底是吊死在海棠樹下、鬆樹下、槐樹下,還是亭子裏?目前還不好下結論。
(範沛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