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訪問亞非各國,船隊中的大海船稱作寶船,是船隊的主體。鄭和下西洋時,使團領導成員所乘坐的,以及所攜帶的各種物品和從西洋換回來的奇珍異寶,都裝在這種船上。寶船究竟有多大?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分歧很大,至今還是一個謎。


    根據《明史。鄭和傳》、《鄭和家譜》、馬歡《瀛涯勝覽》、顧起元《客座贅語》、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等古籍記載:“大船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有人根據明代工部尺1尺相當於0.311米,明代造船習慣用淮尺,而1淮尺合現在0.342米。因此大型寶船長度約合151.8米,寬61.6米。這麽大的船體,堪稱“體勢巍然,巨無與敵”。


    從事造船史研究的專家,從船的長度與寬度推算“寶船”排水量約3萬噸,比我國現代的萬噸輪還要大,在古代要造這樣大的船,是難以置信的。他們曾對我國各地的木帆船進行廣泛調查,考察了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及長江各口岸的許多木帆船。調查了不少造船廠,訪問了許多熟悉木帆船製作的技術人員和老工人,認為要造長44丈、寬18丈的大船是難以想象的。他們根據木帆船廠老工人估計,鄭和寶船長60米左右,寬11米左右,排水量1000噸左右,是較為切合實際的。


    上海交通大學楊槱教授認為,從航海與造船角度分析,長44丈、寬18丈,這種長度與寬度之比過小,不適於航行與操縱,因而推斷史籍記載有誤。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周世德認為,廣18丈中之“十八”二字,可能是“六”字分開抄寫之誤。


    山東大學曆史係邱克從北京圖書館首先查閱到《三寶征彝集》。這是一部過去隻聞其名、不見其書的孤本,書裏寫著“寶船陸拾叁隻,大者長肆拾肆丈肆尺,闊壹拾捌丈”,數字都是大寫,不可能是傳抄錯誤。而這個尺寸卻與《瀛涯勝覽》等古籍記載相吻合,因而排除了認為“十八”係“六”字分開抄寫之誤。同時認為《瀛涯勝覽》的作者馬歡,以回教徒而隨鄭和使團三次奉使西洋諸國,任通事(即翻譯)之職,他耳濡目染,身履“寶船”,所見所聞應是第一手資料。在明鈔說集本《瀛涯勝覽》記載著:“寶舡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應屬可信。


    浙江盧英逴、新疆華衛疆等,從古代漢語修辭學角度來加以解釋,認為《明史》中關於寶船修44丈、廣十八丈的記載,“修”、“廣”不能解釋為現代漢語中的“長”、“寬”。“修”、“廣”在古代是指物體的體積大小,而不是用來衡量物體的長短。《明史》中采用“修”、“廣”二字作為寶船建造工程的術語,既表示寶船的高大壯觀,又能與長寬有所區別。並推算出,寶船的長度為18丈(約合60米),寬約4丈(約合13米)。


    管勁丞撰《鄭和下西洋的船》(載《東方雜誌》43卷1號,1947年1月商務版),認為明史所載鄭和的寶船,長40丈,寬18丈,長寬之比約為7∶3.根據近現代各種不同噸位的船隻長寬之比推測,斷無此種長方形的海船。作者根據《龍江船廠誌》所附海船圖,船四桅並立,每桅張帆三葉,與明代費信《星槎勝覽》中所記載“張十二帆”相符合。推算寶船長度,充其量不過20丈。


    1983年我們曾到南京市下關三漢河附近的中保村明朝製造寶船的龍江船廠遺址,作實地調查。共有平行的七個“作塘”,現在第四、五、六作塘保存較好,其中尤以“四作”保存得最好。1953年,在“四作”曾出土長達10餘米的方形無孔木料;1957年,曾在“六作”出土長11.07米的巨型舵杆,是鐵力木製作的。據當地農民說,近幾年還常在作塘的水下發現大的木料。


    從巨舵杆長度和結構分析,這樣的舵杆上安裝的舵葉高度為6.35米,而安這樣巨船舵的船長度,應在48丈到56丈之間,因此,這個巨型舵杆,很可能配製於下西洋的“寶船”。


    曾隨鄭和四次出使西洋的南京人鞏珍,其所撰《西洋番國誌》中記載:“其所乘之寶舟,體勢巍然,巨無與敵,篷帆錨舵,非二三百人莫能舉動。”由此也可推知,鄭和的寶船是非常巨大的。


    1984年10月,武漢長江輪船公司仿造了鄭和下西洋的帥船,長60餘米,寬10餘米。為拍攝電視劇《鄭和下西洋》之用。


    關於鄭和下西洋的檔案資料,原藏於明朝兵部,在成化年間,被職方郎中劉大夏焚毀,使今天難於了解鄭和下西洋的全貌。對於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大小,目前曆史學界運用古籍和出土文物,堅信史籍記載是可信的,寶船長44丈,寬18丈。而科學技術界結合造船業的發展史,對古籍記載持懷疑態度,認為古代不可能造出這麽大的寶船,隻能造60米左右長,10餘米寬的船。關於鄭和下西洋的“寶船”,究竟有多大,現在爭論較為激烈,各派堅持己見,互不相讓。看來,在短期內這個謎底還是不能揭曉。


    (蔡繼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古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施宣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施宣圓並收藏千古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