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女詩人蔡文姬有一篇聲名卓著的作品《胡笳十八拍》。看來胡笳是一種樂器,其名不僅見於有關蔡文姬的故事,在其它不少古詩詞中也時有記載。但是胡笳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樂器?今天這種樂器是否仍然存在?很少有人知道其詳。胡笳既然名為“胡”,這是我國古代少數民族的樂器,已無疑義。有專家考證,世人認為蔡文姬被匈奴擄去後才寫出《胡笳十八拍》,這大概是匈奴族的樂器。


    但是也有專家對此提出異議。認為笳是古代人對吹管樂器的總稱。秦漢以來盛行於我國西北部,匈奴鼓吹樂從西域傳來。西域約指今天新疆、甘肅和前蘇聯中亞細亞部分。漢代張騫通西域以後,西域音樂也因此傳入。古代對西北的少數民族統稱為胡,笳因而也稱為胡笳。


    持胡笳是匈奴族樂器觀點的專家認為,由於古代匈奴族被其他民族消化、融亡,胡笳這種樂器也已漸漸失傳,因而當代人已無法知道這種樂器的具體形狀,以及它的發聲方法。


    據一位戲曲史家考證,《唐宋白孔六帖》中說:“笳者,胡人卷蘆葉吹之以作樂。”這種說法過於簡略,僅說明笳是用蘆葦葉卷成,吹蘆葉能使顫動發音,有點像今天小孩用蘆葉卷起來吹出聲音的玩具。如果是這樣,這還不能算成是樂器。


    也有一些學者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胡笳早已是古代少數民族的管樂器。宋代陳暘所著《樂書》中還繪有大小胡笳圖,那是類似瓶狀的竹管,有蘆葉作的雙簧吹口,可用作直吹。吹奏者運氣可使它產生不同音階的聲音。


    《辭海》中有關“胡笳”的條目中也說胡笳“漢時流行於塞北和西域一帶,漢魏鼓吹樂中常用之。清代形製有三孔,木製,兩端歪曲。”


    蔡文姬筆下的胡笳是不是這種樣式呢?有學者認為,這應該從她的作品中去尋答案。《胡笳十八拍》中記載:“胡笳本出自胡中,綠琴翻出音律同。”這對考證古代弦撥樂器與吹奏樂器在音律合奏上是個重要關鍵。蔡文姬和她父親蔡邕都善鼓琴,他們用過的琴有焦尾、綠綺等,後者即《胡笳十八拍》中所指的“綠琴”。


    古琴都是五弦五音,就是宮、商、角、徵、羽,依次排列定弦,宮即黃鍾宮,相當於今天的c音(鋼琴中的中央c),蔡文姬聽到胡笳吹奏的音律與古琴相同,可見它也用五音吹奏,因此可以“翻過來”,笳和琴的曲調可以同奏,這大概是我國古代的管弦合奏。


    胡笳發聲法,有學者考證說是“喉囀引聲,與笳回音”。意思是胡笳可以吹奏出兩種聲音,一是用喉音輕而流轉發低音,而用吹奏的回聲發高音,但兩者音色都是所謂“哀音”。音量“大不抗越,細不幽散”,就是音域跨度不大,旋律多,曲折沉厚。因而胡笳之聲多“哀感頑豔”,蔡文姬從胡笳吹奏引起身世淒涼之情,就不難理解了。同樣的道理,胡笳可以吹奏出相對複雜的曲調,那它的形狀就不會僅僅隻是“卷蘆葉吹之以作樂”、類似小孩玩具般的簡單樂器。對胡笳這種樂器究竟是否失傳?至今仍然存在著兩種觀點。不少學者堅持認為,由於年代久遠,已經失傳。但是也有一些學者認為,胡笳並沒有消亡,在我國古代少數民族消化、兼容的過程中,胡笳這種樂器很可能以新的形式繼續在人們中流傳、使用。新疆一些音樂工作者近來研究發現,作為用氣流振動管體而發聲的樂器——目前新疆哈薩克族使用的吹管樂器斯布頓額在製作方法、形狀、音律和音量上與古代胡笳十分相象。而且吹奏方法也是由喉音和管音相繼發聲,與胡笳的發聲方法也相合。這種至今還在我國新疆哈薩克族使用的管樂器斯布斯額引起了人們的濃厚興趣,它至少說明了古代胡笳至今還沒有徹底失傳。但是隨著這一研究成果的發表公開,人們又發現


    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它為什麽隻存在於以遊牧為主的哈薩克族中,而在中原地區及其他少數民族地區卻不見蹤跡,這恐怕又是一個難解之謎,有待人們去考證、去發現了。


    (蔣建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古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施宣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施宣圓並收藏千古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