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外國人稱呼中國的名稱很多,如賽裏斯、漢土、桃花石、唐家等等,而最流行、影響也最大的是“支那”這個名稱。世界上各文明古國如印度、伊朗、希臘、羅馬,許多發達國家如英國、法國、德國、捷克、日本,幾乎都用它或與之音近的名詞稱呼中國:支那、希尼、震旦、至那、脂那等,後四種都是支那的異譯。
支那是譯音。拉丁文、意大利文、印度梵文寫作cina,法語寫作iachine,英、德、捷克等語寫作china.支那即從這些詞翻譯而來。至於日本稱呼中國為支那,大概由於它是佛教國,從佛教經籍中吸收了這個名稱。那麽,外國人為什麽稱中國為“支那”呢?
古印度對支那作過如下解釋:慧苑《華嚴經音義》說:“支那,翻為思維。以其國人多所思慮,多所製作,故以為名。”法雲《翻譯名義集》也說:“支那,此名文物國,”意思是用支那來稱呼中國這一思維發達、文物昌盛的國度。第二種說法認為,支那一名,出於印度,是梵文表示邊疆地方的意思。夏曾佑《中國古代史》雲:“種必有名,而吾族之名,今人相率稱為支那。按支那之稱,出於印度,其義猶邊地也。“葛方文《中國名稱考》(見《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81年第6期)也認為,支那(也有譯作”震旦“的)是梵文”東方“的意思,是對邊疆地方的稱呼,後借用來指代遙遠的中國。
國外很多學者認為支那是從秦朝的秦演變過來的。如日本學者高桑駒吉在《中國文化史》裏就認為,由於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且南邊開發越南,北邊擊走匈奴,置郡縣、修長城,威名遠揚,使中國邊境的少數遊牧民族和中國北方、西方、南方的一些國家,都強烈感受到秦朝的強大,每每以秦人作為中國人的代稱。一直到漢晉時,秦人的稱呼還在許多典籍裏保存著。《史記。大宛列傳》、《漢書。匈奴傳》、《佛國記》等古籍中均有所記載。這樣,“秦”就成了中國的代稱,寫作cin、chin,然後加一個表示地名的後綴a(或e),就成了cina、iachine、china.清代薛福成在《出使日記》裏談到:“歐洲各國,其稱中國之名:英稱采依納,法曰細納,意曰期納,德曰赫依納,拉丁之名則曰西奈。問其何義,則皆秦字之音譯……揆厥由來,當由始皇逼逐匈奴,威震殊俗,匈奴之流徙極遠者,往往至今歐洲北土。彼等稱中國為秦,歐洲諸國亦相沿之而不改也。”有人以為此說值得商榷。因為印度的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的梵文定本雖然編定於紀元後,但其內容卻成於公元前5世紀,而其中已有“支那”的稱呼。古希伯來人的聖經《舊約。以賽亞書》中有“看哪,這些從遠方來,這些從北方、從西方來,這些從希尼(支那的異譯)國來”。《舊約》成書約在公元前12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秦始皇統一六國是在公元前221年,而聲傳域外,時當更晚。這似乎與上述材料發生了矛盾。們印度的兩大史詩和《舊約》的成書時間問題,本來就爭論不清;再加上主張支那源於秦的學者把秦的概念擴充到統一六國以前的秦國,所以各家的筆墨之仗,戰猶未酣,難分勝負。
蘇仲湘在《論“支那”一詞的起源與荊的曆史和文化》(見《曆史研究》1979年第4期)一文裏,一麵反對支那出於秦的論點,一麵提出了自己“支那源於荊”的觀點。他說,蘇曼殊引《摩訶婆羅多》雲:“摩訶婆羅多乃印度婆羅多王朝紀事詩。婆羅多王言,嚐親統大軍行至北境,人物特盛,民多巧智,殆支那分族雲雲。”當時印度對中國的印象,是分為兩部分的中國大陸。《羅摩衍那。地德》列舉北方的20國名,其中標出“支那”和“外文那”,這正是荊與中原地區的區分。荊就是楚國。巴蜀與荊早有來往。荊的國力鼎盛,地廣人眾,經濟發達,物產豐富,威名顯赫。荊的信息很可能就是由巴蜀傳到印度去的。從語音的角度看,荊為顎音,秦為齒音,二音比較下來,“荊”也更接近於“支那”的聲音。荊國具有悠久的發展史。《詩經。商頌》有“撻彼殷武,奮伐荊楚”句,說明荊曾與商朝抗衡;周朝時又大力齊發,“漢陽諸姬,楚實盡之”;春秋時,它是五霸之一;戰國時,仍名列七雄前茅。它的聲威,足以傳到印度。而域外諸國關於中國的知識,大多是從印度再傳的。於是,荊就傳到了別的國家,成為今天的“支那”。
又有從中國特有的土特產“絲”的方麵來考慮的。趙永複《絲綢之路——漢唐時期中兩陸路交通》(見《地理知識》1973年第1期)一文說,古代西方稱我們為賽裏斯,它是從希臘文“賽爾”一詞而來。賽爾指蠶絲,因蠶絲出於我國,就把我國稱為賽裏斯。賽爾寫作ser,加上指地後綴a,也就成了支那、賽尼。何建民的《隋唐時代西域人華化考》說,漢時,似用來指代中國北部地名的serica,似指華北某地的sera,都發現於希臘羅馬之著作中。
可證支那出於產絲國的觀點。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支那”出於滇、日南等地名。《隋唐時代西域人華化考》說,華南與印度間早有海上交通,公元1至2世紀,希臘羅馬的商船也來到了中國。而表示日南或華南某地的sinai也就聞名於西方了。
但“支那”究竟從何而來,還需深入研究。
(東生)
支那是譯音。拉丁文、意大利文、印度梵文寫作cina,法語寫作iachine,英、德、捷克等語寫作china.支那即從這些詞翻譯而來。至於日本稱呼中國為支那,大概由於它是佛教國,從佛教經籍中吸收了這個名稱。那麽,外國人為什麽稱中國為“支那”呢?
古印度對支那作過如下解釋:慧苑《華嚴經音義》說:“支那,翻為思維。以其國人多所思慮,多所製作,故以為名。”法雲《翻譯名義集》也說:“支那,此名文物國,”意思是用支那來稱呼中國這一思維發達、文物昌盛的國度。第二種說法認為,支那一名,出於印度,是梵文表示邊疆地方的意思。夏曾佑《中國古代史》雲:“種必有名,而吾族之名,今人相率稱為支那。按支那之稱,出於印度,其義猶邊地也。“葛方文《中國名稱考》(見《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81年第6期)也認為,支那(也有譯作”震旦“的)是梵文”東方“的意思,是對邊疆地方的稱呼,後借用來指代遙遠的中國。
國外很多學者認為支那是從秦朝的秦演變過來的。如日本學者高桑駒吉在《中國文化史》裏就認為,由於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且南邊開發越南,北邊擊走匈奴,置郡縣、修長城,威名遠揚,使中國邊境的少數遊牧民族和中國北方、西方、南方的一些國家,都強烈感受到秦朝的強大,每每以秦人作為中國人的代稱。一直到漢晉時,秦人的稱呼還在許多典籍裏保存著。《史記。大宛列傳》、《漢書。匈奴傳》、《佛國記》等古籍中均有所記載。這樣,“秦”就成了中國的代稱,寫作cin、chin,然後加一個表示地名的後綴a(或e),就成了cina、iachine、china.清代薛福成在《出使日記》裏談到:“歐洲各國,其稱中國之名:英稱采依納,法曰細納,意曰期納,德曰赫依納,拉丁之名則曰西奈。問其何義,則皆秦字之音譯……揆厥由來,當由始皇逼逐匈奴,威震殊俗,匈奴之流徙極遠者,往往至今歐洲北土。彼等稱中國為秦,歐洲諸國亦相沿之而不改也。”有人以為此說值得商榷。因為印度的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的梵文定本雖然編定於紀元後,但其內容卻成於公元前5世紀,而其中已有“支那”的稱呼。古希伯來人的聖經《舊約。以賽亞書》中有“看哪,這些從遠方來,這些從北方、從西方來,這些從希尼(支那的異譯)國來”。《舊約》成書約在公元前12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秦始皇統一六國是在公元前221年,而聲傳域外,時當更晚。這似乎與上述材料發生了矛盾。們印度的兩大史詩和《舊約》的成書時間問題,本來就爭論不清;再加上主張支那源於秦的學者把秦的概念擴充到統一六國以前的秦國,所以各家的筆墨之仗,戰猶未酣,難分勝負。
蘇仲湘在《論“支那”一詞的起源與荊的曆史和文化》(見《曆史研究》1979年第4期)一文裏,一麵反對支那出於秦的論點,一麵提出了自己“支那源於荊”的觀點。他說,蘇曼殊引《摩訶婆羅多》雲:“摩訶婆羅多乃印度婆羅多王朝紀事詩。婆羅多王言,嚐親統大軍行至北境,人物特盛,民多巧智,殆支那分族雲雲。”當時印度對中國的印象,是分為兩部分的中國大陸。《羅摩衍那。地德》列舉北方的20國名,其中標出“支那”和“外文那”,這正是荊與中原地區的區分。荊就是楚國。巴蜀與荊早有來往。荊的國力鼎盛,地廣人眾,經濟發達,物產豐富,威名顯赫。荊的信息很可能就是由巴蜀傳到印度去的。從語音的角度看,荊為顎音,秦為齒音,二音比較下來,“荊”也更接近於“支那”的聲音。荊國具有悠久的發展史。《詩經。商頌》有“撻彼殷武,奮伐荊楚”句,說明荊曾與商朝抗衡;周朝時又大力齊發,“漢陽諸姬,楚實盡之”;春秋時,它是五霸之一;戰國時,仍名列七雄前茅。它的聲威,足以傳到印度。而域外諸國關於中國的知識,大多是從印度再傳的。於是,荊就傳到了別的國家,成為今天的“支那”。
又有從中國特有的土特產“絲”的方麵來考慮的。趙永複《絲綢之路——漢唐時期中兩陸路交通》(見《地理知識》1973年第1期)一文說,古代西方稱我們為賽裏斯,它是從希臘文“賽爾”一詞而來。賽爾指蠶絲,因蠶絲出於我國,就把我國稱為賽裏斯。賽爾寫作ser,加上指地後綴a,也就成了支那、賽尼。何建民的《隋唐時代西域人華化考》說,漢時,似用來指代中國北部地名的serica,似指華北某地的sera,都發現於希臘羅馬之著作中。
可證支那出於產絲國的觀點。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支那”出於滇、日南等地名。《隋唐時代西域人華化考》說,華南與印度間早有海上交通,公元1至2世紀,希臘羅馬的商船也來到了中國。而表示日南或華南某地的sinai也就聞名於西方了。
但“支那”究竟從何而來,還需深入研究。
(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