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8年靺鞨酋長大祚榮自立為國王。713年唐睿宗派郎將崔忻入渤海,“冊拜祚榮為渤海郡王”,專稱渤海國;同年,大祚榮派子朝唐,後“每歲遣使朝貢”。(《舊唐書》)那麽,渤海國是一個什麽樣的國家呢?


    日本津田左右吉的《渤海史考》根據渤海自有年號和曾34次出訪日本等史實,認為渤海是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古代國家。蘇聯渤海史專家沙弗庫諾夫在《渤海及其在濱海邊區的文化遺存》中則宣稱渤海國“是我們偉大的多民族祖國曆史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存在的第一天起就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因為:1渤海國王有自己的對內對外政策;2渤海國有自己的年號;3渤海國曾與唐王朝兵戎相見。朝鮮史學家樸時亨則認為渤海“從其居民、領域、主權等各方麵看,都是高勾麗後繼者”,“是朝鮮曆史上的重要王朝之一”。中國學者認為以上這些說法是根據渤海國的民族特點,故意誇大了它的獨立性。為此,陳顯昌在《唐崔忻題名石刻》(《求是學刊》1980年第1期)一文中著重指出:此刻石雖僅有29字、卻是渤海國是中國領土的實物見證。


    在國內,盡避多數專家認為渤海國是唐時中國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具體論述卻有不同說法。楊昭全認為渤海國雖自立為邦,卻“是我國唐代東北地區靺鞨建立的少數民族地方政權”的國家,“與唐王朝保持嚴格的臣屬關係”(《求是學刊》1982年第2期)。論據有六:1渤海為靺鞨所建,而靺鞨族是我國境內的古老民族;2渤海王國之地域早係我國之領土;3渤海接受唐朝冊封,受爵、向唐朝朝貢;4渤海疆土為唐之行政建置;5渤海官吏由唐王朝任命;6渤海國大量吸收中原文化。薑守鵬根據以下三點提出了“渤海國是唐統轄下的地方民族政權國家”(《學習與探索》1982年第4期)的看法:1渤海人自己承認隸屬於唐朝;2唐在渤海設州置府,按自己的下屬進行管理;3渤海的鄰國新羅和日本也公認渤海隸屬於唐朝。公元897年新羅孝恭王在給唐朝《謝不許北國居上表》中明確寫道大祚榮“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方受大朝(唐朝)寵命,封為渤海郡王”。八世紀末,日本留唐僧永忠在給日本天皇的報告中明確指出,渤海在日本“和銅六年(公元713年)受唐冊立“。(《類聚國史》)


    有人認為渤海國是一個一切主權都歸唐朝的國家。魏國忠《渤海都督府長史小考》(載《北方論叢》1982年第2期)據《文苑英華》卷四百七十一《與渤海王大彝震書》:“今因王子大冒興軍等回國,賜卿官告及信物,至


    宜領之。妃及副王、長史、平章事等,各有賜教,具如別錄“的記錄,對”長史“進行了考證,認為以上官職唯”長史“不見於《新唐書。北狄傳》渤海職官序列,而位又高踞於百官之上,當來自渤海以外勢力所派,在當時唯有唐朝能如此。”長史“是古代中國所特有的職銜,唐時設置已很普遍。公元725年,唐於黑水靺鞨內”置長史“,在唐廷看來,渤海與黑水地位均等,故更需要向地域毗連的渤海地區作同樣的派駐。因此,既然長史一官負責渤海地方政務,唐朝在渤海國就擁有一切主權。


    然而,研究渤海國究竟是個什麽樣的國家,不能忽視和回避其特殊性。它曾號稱“海東盛國”,實力強大,一度竟與唐朝分庭抗禮,說唐、渤兩國各自為政,渤受唐冊封和人貢實欲與唐修好,也是不無道理的。


    孫進己、莊嚴認為渤海國“相當於今天的民族自治”。(《1981年黑龍江省民族史討論會討論稿》)因為渤海國自有年號和自己的對內對外政策,其生產和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不同於內地,目前所發現的渤海文字,還有不少尚無定論,等等。朱國忱等在《渤海國政治製度述略》(《求是學刊》1981年第3期)中認為:渤海國官製幾乎完全依唐,以王族為首的右姓高門政治是受唐王朝封建集權思想深刻影響而產生的。但渤海國是以王權為核心的專製政體,自有一個完整龐大的統治機器。因此,其王在國內享有無上權威,不受外人控製。而有人卻依據時間觀念指出,唐亡後,渤海國又存在了近20年,並沒有隨唐而亡。二十年中又同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梁、後唐、吳越,仍繼續建立聯係,而這種關係,已不是屬國關係,而是盟國關係了。所以,渤海國是怎樣的國家,應聯係唐及五代十國綜合考察。(見《牡丹江師院學報》1982年第2期)


    除了上述從政權性質等方麵論述渤海國是怎樣的國家外,有些學者還試圖從社會性質方麵來加以探討。主要有兩種意見:一、渤海國是奴隸製國家。1渤海國在將近滅亡之時仍以奴婢作為貢品;2渤海國國君是主要的土地所有者,並通過各級官僚機構進行管理;由於渤海各部族發展水平有異,使渤海隻能向各部族征收以實物為主的貢賦。這種土地國有製和貢納關係,證明渤海國乃是奴隸製國家。


    二、渤海國是封建製國家。1渤海國已使用鐵器,能冶鐵,而鐵器正是封建社會特有的標誌。2金代洪皓《鬆漠紀聞》言渤海國有奴婢部曲的現象,部曲是農奴。3渤海派人到唐習識古今製度,厘定京府州縣製度,從此全麵完成了封建化變革。


    由此看來,渤海國到底是什麽樣的國家,有必要作進一步的探討,不宜輕下定論。


    (俞奭勳高琳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古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施宣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施宣圓並收藏千古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