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是曆史上著名古城,位於銀川平原中部,西倚賀蘭山,東臨黃河,包蘭鐵路終點。宋為西夏都城,元至清曆為寧夏路、衛、府治所。向有“塞上江南”之稱。1945年由賀蘭縣析置銀川市。1958年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駐地。
銀川之名因何而來,說法不一,目前仍無定論。一種說法是“寧夏土質堿性最重,地麵常呈白色,故寧夏古名‘銀川’。因這一塊葫蘆形的地帶中,常如銀地一片也”(長江:《中國的西北角》,民國廿五年天津大公報館版)。主同此說者為數不少。另一種看法認為銀川地名來自對“塞上江南”美好地理景觀的描述。由於其涵義豐富,音韻響亮,在人們中廣泛流傳,不脛而走,由自發形成而最終為官方所承認。“銀川”一名至遲在明末清初已開始使用。起初,官僚文人在詩詞中以“銀川”形容白浪滾滾的黃河,形容賀蘭山與黃河之間那些流水洋洋的灌溉渠道,以後又泛指那渠溝縱橫、水漾晴光、田園密布、江南水鄉般的引黃灌溉平原。例如康熙年間寧夏人解震泰在《遊賀蘭山》詩中,就有“連山似奔浪,黃河一帶寬。城廓渺如舫,銀川亦寥廓”。後三句就是對銀川附近自然風光的鳥瞰寫真。至清乾隆年間“銀川”
已演變成為寧夏府的別名,或寧夏縣附近灌區的雅號。而後府城書院亦以“銀川”命名,城門牌坊也寫有“銀川”字樣,城中也出現以銀川為名的戲院(“銀川大舞台”、書店“銀川書局”)等等。並不像有些人所猜想的,“銀川”是什麽反映冰封大河或雪蓋平川。至於一些地理著作,甚至現行中學地理教科書上,把銀川市郊過去因排水係統混亂,而導致窪地積水、湖沼成串、土壤鹽堿化嚴重、地麵一片銀白的情況,指為銀川命名的由來,那更是一種想當然的誤解,亟須加以糾正。銀川在元明以後因一直被稱為寧夏城,所以人們往往簡稱“夏城”。清初,民間就以“銀川”作為寧夏城的別名,因而又衍生出“銀城”、“銀郡”等說法,這些都可算是銀川城的雅號。解放後,人們說慣了容易上口而又引人遐想的“銀川”這一美好地名,其它說法就不太流行了。(汪一鳴《寧夏與銀川》,載《地名知識》1980年第3期,參見《銀川地名的由來》,載《寧夏大學學報》1980年第3期)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在今銀川市1947年以前曆代都沒有叫做銀川這個名字。(陳謝《銀川城名的來曆》,載《寧夏日報》1979年12月25日)
和龔在《銀川地名考》一文中則主張“銀川地名東來說”,認為上述關於銀川得名的說法都欠妥,前兩種說法難免有望文生義、牽強附會之嫌;而後一種說法則又近乎武斷。文章根據史籍有關銀川地名的記載,從曆史地理的角度論證今銀川與隋唐寧夏之銀川本為同源。隨著西夏國統治中心及黨項民族的西遷,銀川地名也就被帶到了今天的銀川,這就是“銀川地名東來說”
的論點。銀州、銀川郡是西夏國的發祥地,也是西夏國開國皇帝的出生地,銀州還是李繼遷初建政權所在地。至於為何曆代史書不稱今之銀川,而稱其為懷遠、興州、興慶、中興府、寧夏等名?因為興慶、中興,均取興盛宏富之義。如在其國家文獻中直稱其都為“銀川”豈不有失國體?更何況兩夏史籍無幾。西夏人稱“興州”、“興慶”、“中興”為銀川,也隻限於民間口頭。到明清時期,“銀川”這一地名,在詩文碑記及史書中屢見不鮮,其後還用它命名。例如,乾隆十九年(1754年)所建寧夏最高學府,即名“銀川書院”;二十年成書的《寧夏府誌》,亦名《銀川小史》;後來寧夏城裏出現以銀川命名的“銀川舞台”、“銀川書局”、“銀川飯店”等。因此,依史籍材料“銀川地名東來說”是建立在“同源地名的遷徙”這一根基上,是合乎情況、言之成理、可以成立的。所以今天的“銀川”,在曆史上不僅稱過懷遠、興州、興慶、中興、寧夏等名,而且西夏建都以來也一直被當地人稱為“銀川”。(《地名知識》1981年2期)曆史上確曾置過銀川、銀川郡、銀川城。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年)置銀州,治儒林縣(今陝西榆林東南)。隋大業時廢。唐初複置,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為銀州郡,乾元初複為銀州。北宋崇寧五年(1106年)廢為銀川城。銀川之名出現雖早,但不在今銀川市,而在其西。“銀川地名東來說”是一種新說法,也不無道理,但是否真正揭示銀川名稱的原義,而排斥其它各種說法,恐怕還難以下這個結論。
(王天良)
銀川之名因何而來,說法不一,目前仍無定論。一種說法是“寧夏土質堿性最重,地麵常呈白色,故寧夏古名‘銀川’。因這一塊葫蘆形的地帶中,常如銀地一片也”(長江:《中國的西北角》,民國廿五年天津大公報館版)。主同此說者為數不少。另一種看法認為銀川地名來自對“塞上江南”美好地理景觀的描述。由於其涵義豐富,音韻響亮,在人們中廣泛流傳,不脛而走,由自發形成而最終為官方所承認。“銀川”一名至遲在明末清初已開始使用。起初,官僚文人在詩詞中以“銀川”形容白浪滾滾的黃河,形容賀蘭山與黃河之間那些流水洋洋的灌溉渠道,以後又泛指那渠溝縱橫、水漾晴光、田園密布、江南水鄉般的引黃灌溉平原。例如康熙年間寧夏人解震泰在《遊賀蘭山》詩中,就有“連山似奔浪,黃河一帶寬。城廓渺如舫,銀川亦寥廓”。後三句就是對銀川附近自然風光的鳥瞰寫真。至清乾隆年間“銀川”
已演變成為寧夏府的別名,或寧夏縣附近灌區的雅號。而後府城書院亦以“銀川”命名,城門牌坊也寫有“銀川”字樣,城中也出現以銀川為名的戲院(“銀川大舞台”、書店“銀川書局”)等等。並不像有些人所猜想的,“銀川”是什麽反映冰封大河或雪蓋平川。至於一些地理著作,甚至現行中學地理教科書上,把銀川市郊過去因排水係統混亂,而導致窪地積水、湖沼成串、土壤鹽堿化嚴重、地麵一片銀白的情況,指為銀川命名的由來,那更是一種想當然的誤解,亟須加以糾正。銀川在元明以後因一直被稱為寧夏城,所以人們往往簡稱“夏城”。清初,民間就以“銀川”作為寧夏城的別名,因而又衍生出“銀城”、“銀郡”等說法,這些都可算是銀川城的雅號。解放後,人們說慣了容易上口而又引人遐想的“銀川”這一美好地名,其它說法就不太流行了。(汪一鳴《寧夏與銀川》,載《地名知識》1980年第3期,參見《銀川地名的由來》,載《寧夏大學學報》1980年第3期)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在今銀川市1947年以前曆代都沒有叫做銀川這個名字。(陳謝《銀川城名的來曆》,載《寧夏日報》1979年12月25日)
和龔在《銀川地名考》一文中則主張“銀川地名東來說”,認為上述關於銀川得名的說法都欠妥,前兩種說法難免有望文生義、牽強附會之嫌;而後一種說法則又近乎武斷。文章根據史籍有關銀川地名的記載,從曆史地理的角度論證今銀川與隋唐寧夏之銀川本為同源。隨著西夏國統治中心及黨項民族的西遷,銀川地名也就被帶到了今天的銀川,這就是“銀川地名東來說”
的論點。銀州、銀川郡是西夏國的發祥地,也是西夏國開國皇帝的出生地,銀州還是李繼遷初建政權所在地。至於為何曆代史書不稱今之銀川,而稱其為懷遠、興州、興慶、中興府、寧夏等名?因為興慶、中興,均取興盛宏富之義。如在其國家文獻中直稱其都為“銀川”豈不有失國體?更何況兩夏史籍無幾。西夏人稱“興州”、“興慶”、“中興”為銀川,也隻限於民間口頭。到明清時期,“銀川”這一地名,在詩文碑記及史書中屢見不鮮,其後還用它命名。例如,乾隆十九年(1754年)所建寧夏最高學府,即名“銀川書院”;二十年成書的《寧夏府誌》,亦名《銀川小史》;後來寧夏城裏出現以銀川命名的“銀川舞台”、“銀川書局”、“銀川飯店”等。因此,依史籍材料“銀川地名東來說”是建立在“同源地名的遷徙”這一根基上,是合乎情況、言之成理、可以成立的。所以今天的“銀川”,在曆史上不僅稱過懷遠、興州、興慶、中興、寧夏等名,而且西夏建都以來也一直被當地人稱為“銀川”。(《地名知識》1981年2期)曆史上確曾置過銀川、銀川郡、銀川城。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年)置銀州,治儒林縣(今陝西榆林東南)。隋大業時廢。唐初複置,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為銀州郡,乾元初複為銀州。北宋崇寧五年(1106年)廢為銀川城。銀川之名出現雖早,但不在今銀川市,而在其西。“銀川地名東來說”是一種新說法,也不無道理,但是否真正揭示銀川名稱的原義,而排斥其它各種說法,恐怕還難以下這個結論。
(王天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