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義戰爭的特點
白朗起義戰爭,是在辛亥革命之際,由樸素的“打富濟貧”發展到反對袁世凱反動統治的一次農民革命戰爭。起義之初,起義軍每占一座城鎮,便“令殷富輸納財物”救濟窮人,釋放被囚禁的勞苦群眾。後受革命黨人的影響,白朗等逐步加深了對袁世凱反動本質的認識。從1913年開始,公開打出討袁的旗號,到處張貼反袁的布告,揭露袁世凱“雖托名共和,實厲行專製”1;指斥“袁賊世凱,狼子野心,以意思為法律,仍欲帝製自為”,“摧殘吾民,蓋較滿洲尤甚”1。白朗等還抨擊袁世凱對於沙俄入侵外蒙、英國入侵西藏所采取的妥協投降政策,並對外國傳教士等采取了懲罰措施,表現出明顯的反帝傾向。最後,直接提出了“逐走袁世凱,設立完美之政府”的政治主張1。由於起義軍的行動既反映了廣大貧苦農民的要求,又順應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潮流,因而得到比較廣泛的支持和擁護。
白朗起義軍作戰勇敢,具有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精神。同時,在戰術運用上也比較靈活,能根據敵眾己寡的特點,善於避實擊虛,機動作戰:或從內線跳到外線,或出敵不意地襲擊守備薄弱或孤軍冒進之敵。加上行軍快速,常使敵軍“徒事跟追,疲於奔命”,圍追堵截一再落空。追擊起義軍最賣力的趙倜就曾哀歎:“尾追固非善策,圍剿亦難奏功,言念及此,憂心如焚”2。起義軍在進攻城鎮時,注意依靠群眾,事先派人潛入,裏應外合,或聲東擊西,長途奔襲,使敵人猝不及防,從而以較小的代價,取得較大的戰果。
這些,是白朗起義武裝得以存在、發展和堅持三年之久的主要原因。
二、起義戰爭失敗的主要教訓
這次起義戰爭的失敗,客觀上由於敵人強大,尤其是“二次革命”失敗後,袁世凱的統治趨於鞏固,得以集中力量對付起義軍;主觀上由於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一)缺乏明確的反封建綱領
這次起義戰爭雖然發生在辛亥革命之際,但起義軍基本上始終墨守“打富濟貧”這種隻能滿足農民暫時微小利益的行動,而沒有發動農民,用暴力奪取地主豪紳的土地,摧毀封建統治的根基。這就影響了廣泛深入地發動群眾,影響了部隊的大規模發展,以致無法在群眾中紮下深厚的根子。這也說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農民階級雖然受到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影響,但沒有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正確領導,是難於完成徹底反封建任務的,是難於將起義戰爭引向最後勝利的。
(二)西進陝甘,是戰略上的失策
豫、鄂、皖地區,雖然袁世凱的反動統治勢力比較雄厚,但工農群眾的抗袁鬥爭相當普遍,群眾基礎是比較好的。誠然,孫中山領導的討袁戰爭失敗後,北洋政府加緊了對起義軍的“圍剿”,使起義軍增加了困難。但是,隻要堅決依靠群眾,采用靈活的戰術,還是有可能克服困難,在原地區繼續堅持鬥爭的。由於起義軍的領導者隻看到敵人兵力增加,看不到工農群眾中蘊藏的巨大反袁力量,因而作出了西進陝甘的決策,進入了群眾條件比較差的地區,使起義軍的作戰增加了更大的困難。特別是進入地瘠民貧、民族矛盾尖銳的甘肅地區,困難就越來越大。雖然甘軍的戰鬥力很弱,起義軍卻連遭挫損。戰略方向上的這一錯誤,成了起義軍由勝利走向失敗的轉折點。至於西謀巴蜀,從當時四川的政治和軍事形勢來分析,那裏的討袁戰爭已經失敗,袁世凱已加強了對該省的統治,加上該省的封建軍閥勢力相當雄厚,在這種形勢下,起義軍即使實現了入川計劃,能否站穩腳跟,也是值得懷疑的。
(三)長期流動作戰,沒有建立山區根據地
從起義軍初期和中期活動的地區來看,是具備建立根據地的客觀有利條件的。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山高嶺險,易守難攻;當地農民的自發反抗鬥爭始終沒有間斷,而且對白朗起義軍深表擁戴,“窮苦之家,甘為窩主;乞丐遊民,願作彼探”。3但由於起義軍認識不到建立根據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致雖有良好條件而不知利用,沒有采取有效的方式,廣泛深入地發動和組織群眾,打垮當地的地主武裝,摧毀地方反動政權,建立農民自己的政權,使之成為保存和發展自己、消滅和驅逐敵人的根據地。由於沒有可靠的後方作依托,三年來總是不停頓地流動作戰,得不到可靠的補給和休整的機會,重蹈了中國曆史上農民戰爭中流寇主義的覆轍。
(四)偏重於攻城取物,未能大量殲滅
敵人有生力量
被強大敵人圍追堵截的起義軍,在戰略上處於被動不利的地位。要擺脫被動、爭取主動,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戰鬥中不斷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轉變敵我力量對比。白朗起義軍雖然作戰勇敢,機動靈活,但沒有把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據不完全統計,三年來,起義軍在五個省先後攻破縣城四十座和無數市鎮、關隘,但是,殲敵正規軍百人以上的不過十多次,殲敵一至三個營的不過六七次,其餘多是人數不多的民團、商團等地方武裝。起義軍所以不斷攻城,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糧餉和械彈。正是由於沒有大量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所以在戰略上始終處於遭敵圍追的被動地位。起義軍經常行走在崇山峻嶺之間,便於利用山險殺“回馬槍”,伏擊尾追之敵。可惜,他們不善於運用此種戰法,結果,不但喪失了殲敵良機,反被敵軍窮追不舍,陷入被動地位。
(五)缺乏鞏固提高部隊的有力措施
白朗比較強調群眾紀律,要求部隊不侵犯勞動人民的利益。但軍隊內部的組織始終比較鬆散,缺乏嚴格的組織紀律,加上長期流動作戰,缺乏必要的訓練,未能使之向正規軍轉化。在思想建設方麵,雖由資產階級革命黨人進行了一些民主主義革命的宣傳,但根本無力改變農民小生產者短淺的政治眼光,克服宗派觀念、家鄉觀念、自由散漫等弱點,以致最後出現了自動解體,被敵各個消滅的慘痛結局。
白朗起義戰爭,是在辛亥革命之際,由樸素的“打富濟貧”發展到反對袁世凱反動統治的一次農民革命戰爭。起義之初,起義軍每占一座城鎮,便“令殷富輸納財物”救濟窮人,釋放被囚禁的勞苦群眾。後受革命黨人的影響,白朗等逐步加深了對袁世凱反動本質的認識。從1913年開始,公開打出討袁的旗號,到處張貼反袁的布告,揭露袁世凱“雖托名共和,實厲行專製”1;指斥“袁賊世凱,狼子野心,以意思為法律,仍欲帝製自為”,“摧殘吾民,蓋較滿洲尤甚”1。白朗等還抨擊袁世凱對於沙俄入侵外蒙、英國入侵西藏所采取的妥協投降政策,並對外國傳教士等采取了懲罰措施,表現出明顯的反帝傾向。最後,直接提出了“逐走袁世凱,設立完美之政府”的政治主張1。由於起義軍的行動既反映了廣大貧苦農民的要求,又順應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潮流,因而得到比較廣泛的支持和擁護。
白朗起義軍作戰勇敢,具有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精神。同時,在戰術運用上也比較靈活,能根據敵眾己寡的特點,善於避實擊虛,機動作戰:或從內線跳到外線,或出敵不意地襲擊守備薄弱或孤軍冒進之敵。加上行軍快速,常使敵軍“徒事跟追,疲於奔命”,圍追堵截一再落空。追擊起義軍最賣力的趙倜就曾哀歎:“尾追固非善策,圍剿亦難奏功,言念及此,憂心如焚”2。起義軍在進攻城鎮時,注意依靠群眾,事先派人潛入,裏應外合,或聲東擊西,長途奔襲,使敵人猝不及防,從而以較小的代價,取得較大的戰果。
這些,是白朗起義武裝得以存在、發展和堅持三年之久的主要原因。
二、起義戰爭失敗的主要教訓
這次起義戰爭的失敗,客觀上由於敵人強大,尤其是“二次革命”失敗後,袁世凱的統治趨於鞏固,得以集中力量對付起義軍;主觀上由於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一)缺乏明確的反封建綱領
這次起義戰爭雖然發生在辛亥革命之際,但起義軍基本上始終墨守“打富濟貧”這種隻能滿足農民暫時微小利益的行動,而沒有發動農民,用暴力奪取地主豪紳的土地,摧毀封建統治的根基。這就影響了廣泛深入地發動群眾,影響了部隊的大規模發展,以致無法在群眾中紮下深厚的根子。這也說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農民階級雖然受到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影響,但沒有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正確領導,是難於完成徹底反封建任務的,是難於將起義戰爭引向最後勝利的。
(二)西進陝甘,是戰略上的失策
豫、鄂、皖地區,雖然袁世凱的反動統治勢力比較雄厚,但工農群眾的抗袁鬥爭相當普遍,群眾基礎是比較好的。誠然,孫中山領導的討袁戰爭失敗後,北洋政府加緊了對起義軍的“圍剿”,使起義軍增加了困難。但是,隻要堅決依靠群眾,采用靈活的戰術,還是有可能克服困難,在原地區繼續堅持鬥爭的。由於起義軍的領導者隻看到敵人兵力增加,看不到工農群眾中蘊藏的巨大反袁力量,因而作出了西進陝甘的決策,進入了群眾條件比較差的地區,使起義軍的作戰增加了更大的困難。特別是進入地瘠民貧、民族矛盾尖銳的甘肅地區,困難就越來越大。雖然甘軍的戰鬥力很弱,起義軍卻連遭挫損。戰略方向上的這一錯誤,成了起義軍由勝利走向失敗的轉折點。至於西謀巴蜀,從當時四川的政治和軍事形勢來分析,那裏的討袁戰爭已經失敗,袁世凱已加強了對該省的統治,加上該省的封建軍閥勢力相當雄厚,在這種形勢下,起義軍即使實現了入川計劃,能否站穩腳跟,也是值得懷疑的。
(三)長期流動作戰,沒有建立山區根據地
從起義軍初期和中期活動的地區來看,是具備建立根據地的客觀有利條件的。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山高嶺險,易守難攻;當地農民的自發反抗鬥爭始終沒有間斷,而且對白朗起義軍深表擁戴,“窮苦之家,甘為窩主;乞丐遊民,願作彼探”。3但由於起義軍認識不到建立根據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致雖有良好條件而不知利用,沒有采取有效的方式,廣泛深入地發動和組織群眾,打垮當地的地主武裝,摧毀地方反動政權,建立農民自己的政權,使之成為保存和發展自己、消滅和驅逐敵人的根據地。由於沒有可靠的後方作依托,三年來總是不停頓地流動作戰,得不到可靠的補給和休整的機會,重蹈了中國曆史上農民戰爭中流寇主義的覆轍。
(四)偏重於攻城取物,未能大量殲滅
敵人有生力量
被強大敵人圍追堵截的起義軍,在戰略上處於被動不利的地位。要擺脫被動、爭取主動,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戰鬥中不斷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轉變敵我力量對比。白朗起義軍雖然作戰勇敢,機動靈活,但沒有把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據不完全統計,三年來,起義軍在五個省先後攻破縣城四十座和無數市鎮、關隘,但是,殲敵正規軍百人以上的不過十多次,殲敵一至三個營的不過六七次,其餘多是人數不多的民團、商團等地方武裝。起義軍所以不斷攻城,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糧餉和械彈。正是由於沒有大量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所以在戰略上始終處於遭敵圍追的被動地位。起義軍經常行走在崇山峻嶺之間,便於利用山險殺“回馬槍”,伏擊尾追之敵。可惜,他們不善於運用此種戰法,結果,不但喪失了殲敵良機,反被敵軍窮追不舍,陷入被動地位。
(五)缺乏鞏固提高部隊的有力措施
白朗比較強調群眾紀律,要求部隊不侵犯勞動人民的利益。但軍隊內部的組織始終比較鬆散,缺乏嚴格的組織紀律,加上長期流動作戰,缺乏必要的訓練,未能使之向正規軍轉化。在思想建設方麵,雖由資產階級革命黨人進行了一些民主主義革命的宣傳,但根本無力改變農民小生產者短淺的政治眼光,克服宗派觀念、家鄉觀念、自由散漫等弱點,以致最後出現了自動解體,被敵各個消滅的慘痛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