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在一片熱鬧的喧囂聲中,太子這兩個字叫的最是脆生,不管是近的還是遠的,都不自覺的壓低了聲音,伸長了耳朵,斜睨了眼睛瞟過來,看太子打算幹什麽。
主位之上的明晰帝身上披著一件大氅,麵前熱茶氤氳出一片霧氣,縈繞在麵前,顯得朦朧虛幻。
他看向被眾星捧月的太子說道:“怎麽?”
隻聽李徹說道:“兒臣來的匆忙,差點忘記了一件事,也得虧底下人提醒才想起來。”
說完這話,周圍幹脆秉氣噤聲,齊齊看向了他與那位帝王。
“何事?”明晰帝蹙眉,對這位紈絝太子說出來的話似乎並不抱期待。
隻見李徹以拍手,小安子快步上前,手上抱著一個紅木匣子,精致而又豔麗。
李徹走到席間,拱手而笑:“此乃兒臣送給父皇的新年禮物,雖說有點早了,但既然都帶回來了,還請父皇收下。”
“哦?”明晰帝胡子後麵的的嘴角微微勾起,點頭微笑說道:“太子有心了,是什麽東西?”
李徹以揮手,小安子手腳麻利的將匣子打開,隻見裏麵依次擺放著多種物品。
“兒臣初到江南之時,正逢荷敗藕收,蓮子飽滿之際,當地藕農曾贈與兒臣新鮮藕莖數根以及新鮮蓮子,這藕莖不好儲存,兒臣便將蓮子曬幹,特地呈給父皇,也是那藕農的一番心意。”
匣子裏的一份紙包裏頭確實是一小把蓮子,不多,但是各個飽滿瑩潤。
萬福安笑嗬嗬的將蓮子呈給明晰帝看,後者的眼睛也是亮晶晶的,拿起一顆蓮子連連點頭說道:“好收成,好收成啊。”
萬福安知道他素來喜歡這些和民生有關的話題,連帶自己也笑的喜不自禁:“是啊,太子殿下有心了。”
待明晰帝將手一揮,又匆匆將蓮子送回了匣子之內,隻聽李徹又依次介紹道:“這第二件是壺酒,兒臣才往蘇城去的時候,正值秋桂飄香,桂酒初釀,兒臣留了一壇好酒封存於桂樹之下,來時匆忙,未能帶來,隻好取了一小壺來給父皇嚐嚐鮮。”
“這桂酒也無稀奇之處,難不成是你親手所釀?”明晰帝接了萬福安送上來的白瓷酒壺,揭開蓋子聞了聞。
李徹果然笑道:“什麽都瞞不過父皇,“兒臣本是不想供認的,免得父皇喝的不順意反倒怪起兒臣來了。”
“就算不是你釀的,既是你貢上來的,朕喝的不順意自然也要找你算賬。”
“是。”李徹拱手而笑。
旁邊已經有人開始腹誹:“哼,也不知他是在京中哪家小鋪子裏頭買的蓮子和桂花酒,到這裏來糊弄皇上了。”
但他嘀咕了太子,要想糊弄還不止於此。
“這是江南百姓所收稻穀,兒臣特意將那沉甸甸的飽滿稻穗帶來給父皇一觀,讓父皇知道,今年南方依舊是錢糧滿倉,依舊可以充盈七成國庫!還有這冬日裏家家戶戶所必不可少的魚幹臘肉,兒臣也都給父皇帶來了,取那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之意。”
不管他說的是真是假,從明晰帝的表情就哭看得出來,他現在非常高興,特別高興,也是極為欣慰。
太子的一番話也讓照遭百官對他刮目相看,忍不住都在腹誹,這話是他自己說的,還是有人事先打過草稿。
“好好好。”那一國之君雖然極為滿意,但仍然不忘今日初衷:“隻是今日祭祖大典的主持……”
“兒臣終是不負父皇所望所托,日夜兼程趕回來了。”李徹燦然一笑,在燈火闌珊之中,恍恍惚惚不甚真實:“此番南下,曾見羔羊跪乳,母牛舐犢,也方知子欲養而親不在之悲慟,每每憶及往事種種,羞愧難當,隻能遙向北方長安殿拱手作揖,告慰列祖列宗,拜見父皇母後,待歸來之日,方能盡孝!雖是披星戴月,好在上天憐憫,成全兒臣,堪堪趕在祭祖之前歸來!”
太子的這番話一說出口,百官眾人無不對視一看,似乎已經是心知肚明——今天這大典的主持,隻怕還是得歸太子所有,這個太子,怎麽突然之間變的這麽會說話了呢?
明晰帝被他這一番話說的也是唏噓不已,遙想太子年幼,乖巧懂事,喪母之後性情大變,自己對他也多有苛刻,沒想到他現在居然也凍羔羊跪乳,母牛舐犢之情了。
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他都說上天憐憫成全了他,讓他在今日趕回來了,那他這個做皇帝的若是不能成全他,還有什麽資格自稱是天子?老天爺的兒子?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你是儲君,理當主持祭祖大典。”
“兒臣遵旨!”他拱手而笑,勢在必得。
前庭煙花暴起,燈火輝煌,一片火樹銀花之中,劉玉瑤更衣完畢從房內走了出來,指著那些在漆黑夜幕之上鋪散開來的煙花大聲笑道:“好漂亮的煙花!前麵一定很熱鬧!”
尋芳從房內追了出來,將一件大氅披在她的身上不由擔心說道:“前方就算再熱鬧娘娘您也不該去了,您現在才回來,差點沒把奴婢嚇死!”
“怕什麽,難不成我還不會來了?”劉玉瑤吐了吐舌頭,又看向那些煙花說道:“真想去前麵看看啊,尋芳,要不然你去取了你的衣裳,本太子妃……本良娣打扮成宮女的樣子帶你一起去見識見識!”
尋芳趕緊搖頭說道:“去不得,今夜祭祖,是男人們的活動,女人去了要不吉利的。”
“那難道他們那裏就沒有宮女嗎?我們就假裝自己是宮女便好!”
“這……”尋芳見她眼睛裏亮晶晶的,精光畢現,她畢竟也從未見識過皇室的祭祖活動,不免有些好奇。
在劉玉瑤的再三慫恿之下,眼看著她要鬆口同意了,焦嬤嬤卻從內室挑著簾子露出個腦袋笑道:“良娣快些進來吧,外頭多冷啊,嗬嗬,進來試試今天針工局送來的新衣裳。”
“新衣裳先放一放,我要和尋芳出去一下。”
說著便拉著尋芳的手進去,一邊催尋芳去找衣裳。
這邊焦嬤嬤就眼睜睜的看著她把才換上的襦裙脫了,又穿上今天出宮時穿的那身行頭,臉色一變,緊張說道:“良娣!我的好良娣,您這是要去哪?要去做什麽?!”
“你猜。”隨即歪頭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倒將焦嬤嬤嚇的抖如篩糠,直接撲了上去。
“良娣!老奴盼來盼去,終於將您從宮外盼回來了!您可千萬不要再亂跑了啊!就在這裏好好的等……”
“等什麽?”她笑著將焦嬤嬤從地上拉起來道:“我這次不是要出宮,隻是看前頭熱鬧,想跟尋芳趁著天黑過去瞧瞧,長長見識。”
焦嬤嬤一記眼刀看向尋芳,後者趕緊擺手笑道:“奴婢不去也不妨事的,隻是娘娘一心想過去。”
“那要不然焦嬤嬤您跟我們一起去?”劉玉瑤說著就已經挽著焦嬤嬤的胳膊了,後者歎氣,很是無奈。
“您真的要去?”
“要去,要去!”眼見她有要鬆口的意思了,趕緊晃著胳膊討好。
臉上慢慢堆起笑容,她在劉玉瑤的胳膊上拍了拍說道:“到底是夫妻同心,您這哪裏是去看熱鬧,是冥冥之中自有牽引,引著您去和太子殿下會和呢!”
劉玉瑤的眼睛眨了眨,看看吃吃偷笑的尋芳,又看看焦嬤嬤,繼續傻乎乎的問道:“什麽啊?”
“太子殿下回來了,就在前頭呢。”
“啊?”她似乎覺得自己聽錯了,便又問了一遍:“李徹回來了?”
“回來了,回來了,殿下前腳剛去了前庭,您後腳就回來了,沒碰上!”
驟然聽到這個消息,她還有點不能接受,一時間有點措手不及,又眨眨眼睛看向這二人,皆從他們眸中看到盈盈笑意,竟二話不說,轉身就向門外奔去。
“娘娘!”尋芳抓起一旁擱置的大氅就趕緊追了出去,一路叫道:“娘娘您慢點!慢點!”
劉玉瑤卻恍如什麽都沒聽見一般,一路小跑,飛快向東宮之外奔去,尋芳見狀卻是臉色大變:“娘娘,您小心啊!小心肚子裏的孩子!”
這個孩子是她的軟肋,一聽到這個又趕緊氣喘籲籲的止住腳步,一手在肚子上摸了摸,紅紅的臉蛋洋溢著難掩的笑容。
尋芳氣喘籲籲的自身後追上了她,將那大氅給她披在肩上,一邊說道:“您,您跑這麽快做什麽,殿下回來了,又不會消失,早晚都能見到的啊。”
“別囉嗦這麽多,走快些,我就是想趕緊見到他,怎麽了?他是我相公,你要是跟你相公分開這麽長時間,你不想他?你不想見他?”
“娘娘!”尋芳反倒被她說了個大紅臉。
“好啦!走走走!”說著就挽著尋芳的胳膊,兩人穿著宮女的衣裳分外親密的向前庭而去。
尚未到清泰殿的殿前廣場,就聽到祭祀禮樂響起,轟鳴如鍾,莊嚴肅穆。
隻見寬廣的廣場之上,火光衝天,似乎將這蕭瑟寒冬燃燒起來一般,中間一座高台,周圍熙熙攘攘的全的人,被人群包圍,黑壓壓的一片,也看不清裏麵都是誰,太子在哪,更是無從得知。
“我去看看。”劉玉瑤說著便要上前,卻被尋芳趕緊拉住:“去不得,若是被旁人看到您作為後宮女眷來這樣的場合,還不知被被如何責怪。”
主位之上的明晰帝身上披著一件大氅,麵前熱茶氤氳出一片霧氣,縈繞在麵前,顯得朦朧虛幻。
他看向被眾星捧月的太子說道:“怎麽?”
隻聽李徹說道:“兒臣來的匆忙,差點忘記了一件事,也得虧底下人提醒才想起來。”
說完這話,周圍幹脆秉氣噤聲,齊齊看向了他與那位帝王。
“何事?”明晰帝蹙眉,對這位紈絝太子說出來的話似乎並不抱期待。
隻見李徹以拍手,小安子快步上前,手上抱著一個紅木匣子,精致而又豔麗。
李徹走到席間,拱手而笑:“此乃兒臣送給父皇的新年禮物,雖說有點早了,但既然都帶回來了,還請父皇收下。”
“哦?”明晰帝胡子後麵的的嘴角微微勾起,點頭微笑說道:“太子有心了,是什麽東西?”
李徹以揮手,小安子手腳麻利的將匣子打開,隻見裏麵依次擺放著多種物品。
“兒臣初到江南之時,正逢荷敗藕收,蓮子飽滿之際,當地藕農曾贈與兒臣新鮮藕莖數根以及新鮮蓮子,這藕莖不好儲存,兒臣便將蓮子曬幹,特地呈給父皇,也是那藕農的一番心意。”
匣子裏的一份紙包裏頭確實是一小把蓮子,不多,但是各個飽滿瑩潤。
萬福安笑嗬嗬的將蓮子呈給明晰帝看,後者的眼睛也是亮晶晶的,拿起一顆蓮子連連點頭說道:“好收成,好收成啊。”
萬福安知道他素來喜歡這些和民生有關的話題,連帶自己也笑的喜不自禁:“是啊,太子殿下有心了。”
待明晰帝將手一揮,又匆匆將蓮子送回了匣子之內,隻聽李徹又依次介紹道:“這第二件是壺酒,兒臣才往蘇城去的時候,正值秋桂飄香,桂酒初釀,兒臣留了一壇好酒封存於桂樹之下,來時匆忙,未能帶來,隻好取了一小壺來給父皇嚐嚐鮮。”
“這桂酒也無稀奇之處,難不成是你親手所釀?”明晰帝接了萬福安送上來的白瓷酒壺,揭開蓋子聞了聞。
李徹果然笑道:“什麽都瞞不過父皇,“兒臣本是不想供認的,免得父皇喝的不順意反倒怪起兒臣來了。”
“就算不是你釀的,既是你貢上來的,朕喝的不順意自然也要找你算賬。”
“是。”李徹拱手而笑。
旁邊已經有人開始腹誹:“哼,也不知他是在京中哪家小鋪子裏頭買的蓮子和桂花酒,到這裏來糊弄皇上了。”
但他嘀咕了太子,要想糊弄還不止於此。
“這是江南百姓所收稻穀,兒臣特意將那沉甸甸的飽滿稻穗帶來給父皇一觀,讓父皇知道,今年南方依舊是錢糧滿倉,依舊可以充盈七成國庫!還有這冬日裏家家戶戶所必不可少的魚幹臘肉,兒臣也都給父皇帶來了,取那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之意。”
不管他說的是真是假,從明晰帝的表情就哭看得出來,他現在非常高興,特別高興,也是極為欣慰。
太子的一番話也讓照遭百官對他刮目相看,忍不住都在腹誹,這話是他自己說的,還是有人事先打過草稿。
“好好好。”那一國之君雖然極為滿意,但仍然不忘今日初衷:“隻是今日祭祖大典的主持……”
“兒臣終是不負父皇所望所托,日夜兼程趕回來了。”李徹燦然一笑,在燈火闌珊之中,恍恍惚惚不甚真實:“此番南下,曾見羔羊跪乳,母牛舐犢,也方知子欲養而親不在之悲慟,每每憶及往事種種,羞愧難當,隻能遙向北方長安殿拱手作揖,告慰列祖列宗,拜見父皇母後,待歸來之日,方能盡孝!雖是披星戴月,好在上天憐憫,成全兒臣,堪堪趕在祭祖之前歸來!”
太子的這番話一說出口,百官眾人無不對視一看,似乎已經是心知肚明——今天這大典的主持,隻怕還是得歸太子所有,這個太子,怎麽突然之間變的這麽會說話了呢?
明晰帝被他這一番話說的也是唏噓不已,遙想太子年幼,乖巧懂事,喪母之後性情大變,自己對他也多有苛刻,沒想到他現在居然也凍羔羊跪乳,母牛舐犢之情了。
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他都說上天憐憫成全了他,讓他在今日趕回來了,那他這個做皇帝的若是不能成全他,還有什麽資格自稱是天子?老天爺的兒子?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你是儲君,理當主持祭祖大典。”
“兒臣遵旨!”他拱手而笑,勢在必得。
前庭煙花暴起,燈火輝煌,一片火樹銀花之中,劉玉瑤更衣完畢從房內走了出來,指著那些在漆黑夜幕之上鋪散開來的煙花大聲笑道:“好漂亮的煙花!前麵一定很熱鬧!”
尋芳從房內追了出來,將一件大氅披在她的身上不由擔心說道:“前方就算再熱鬧娘娘您也不該去了,您現在才回來,差點沒把奴婢嚇死!”
“怕什麽,難不成我還不會來了?”劉玉瑤吐了吐舌頭,又看向那些煙花說道:“真想去前麵看看啊,尋芳,要不然你去取了你的衣裳,本太子妃……本良娣打扮成宮女的樣子帶你一起去見識見識!”
尋芳趕緊搖頭說道:“去不得,今夜祭祖,是男人們的活動,女人去了要不吉利的。”
“那難道他們那裏就沒有宮女嗎?我們就假裝自己是宮女便好!”
“這……”尋芳見她眼睛裏亮晶晶的,精光畢現,她畢竟也從未見識過皇室的祭祖活動,不免有些好奇。
在劉玉瑤的再三慫恿之下,眼看著她要鬆口同意了,焦嬤嬤卻從內室挑著簾子露出個腦袋笑道:“良娣快些進來吧,外頭多冷啊,嗬嗬,進來試試今天針工局送來的新衣裳。”
“新衣裳先放一放,我要和尋芳出去一下。”
說著便拉著尋芳的手進去,一邊催尋芳去找衣裳。
這邊焦嬤嬤就眼睜睜的看著她把才換上的襦裙脫了,又穿上今天出宮時穿的那身行頭,臉色一變,緊張說道:“良娣!我的好良娣,您這是要去哪?要去做什麽?!”
“你猜。”隨即歪頭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倒將焦嬤嬤嚇的抖如篩糠,直接撲了上去。
“良娣!老奴盼來盼去,終於將您從宮外盼回來了!您可千萬不要再亂跑了啊!就在這裏好好的等……”
“等什麽?”她笑著將焦嬤嬤從地上拉起來道:“我這次不是要出宮,隻是看前頭熱鬧,想跟尋芳趁著天黑過去瞧瞧,長長見識。”
焦嬤嬤一記眼刀看向尋芳,後者趕緊擺手笑道:“奴婢不去也不妨事的,隻是娘娘一心想過去。”
“那要不然焦嬤嬤您跟我們一起去?”劉玉瑤說著就已經挽著焦嬤嬤的胳膊了,後者歎氣,很是無奈。
“您真的要去?”
“要去,要去!”眼見她有要鬆口的意思了,趕緊晃著胳膊討好。
臉上慢慢堆起笑容,她在劉玉瑤的胳膊上拍了拍說道:“到底是夫妻同心,您這哪裏是去看熱鬧,是冥冥之中自有牽引,引著您去和太子殿下會和呢!”
劉玉瑤的眼睛眨了眨,看看吃吃偷笑的尋芳,又看看焦嬤嬤,繼續傻乎乎的問道:“什麽啊?”
“太子殿下回來了,就在前頭呢。”
“啊?”她似乎覺得自己聽錯了,便又問了一遍:“李徹回來了?”
“回來了,回來了,殿下前腳剛去了前庭,您後腳就回來了,沒碰上!”
驟然聽到這個消息,她還有點不能接受,一時間有點措手不及,又眨眨眼睛看向這二人,皆從他們眸中看到盈盈笑意,竟二話不說,轉身就向門外奔去。
“娘娘!”尋芳抓起一旁擱置的大氅就趕緊追了出去,一路叫道:“娘娘您慢點!慢點!”
劉玉瑤卻恍如什麽都沒聽見一般,一路小跑,飛快向東宮之外奔去,尋芳見狀卻是臉色大變:“娘娘,您小心啊!小心肚子裏的孩子!”
這個孩子是她的軟肋,一聽到這個又趕緊氣喘籲籲的止住腳步,一手在肚子上摸了摸,紅紅的臉蛋洋溢著難掩的笑容。
尋芳氣喘籲籲的自身後追上了她,將那大氅給她披在肩上,一邊說道:“您,您跑這麽快做什麽,殿下回來了,又不會消失,早晚都能見到的啊。”
“別囉嗦這麽多,走快些,我就是想趕緊見到他,怎麽了?他是我相公,你要是跟你相公分開這麽長時間,你不想他?你不想見他?”
“娘娘!”尋芳反倒被她說了個大紅臉。
“好啦!走走走!”說著就挽著尋芳的胳膊,兩人穿著宮女的衣裳分外親密的向前庭而去。
尚未到清泰殿的殿前廣場,就聽到祭祀禮樂響起,轟鳴如鍾,莊嚴肅穆。
隻見寬廣的廣場之上,火光衝天,似乎將這蕭瑟寒冬燃燒起來一般,中間一座高台,周圍熙熙攘攘的全的人,被人群包圍,黑壓壓的一片,也看不清裏麵都是誰,太子在哪,更是無從得知。
“我去看看。”劉玉瑤說著便要上前,卻被尋芳趕緊拉住:“去不得,若是被旁人看到您作為後宮女眷來這樣的場合,還不知被被如何責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