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呢?”
聽到太子如是相問,弄影搖頭,繼而又道:“跟尋芳出去了。”
竟然是跟尋芳一起出去的,弄影身上多少會點功夫,跟在她身邊照顧她也方便,但她顯然是有點排斥弄影了。
李徹一邊在爐火上搓著手一邊徑自笑道:“你算是失寵了。”
“奴婢就從未得寵過。”
“不過尋芳行事也算穩妥,你不跟在她身邊也不怕她再來那一出逃走的戲碼?”
“以前娘娘要是自行離去奴婢活不成,眼下娘娘要是自行離去,那就是殿下……”
她話說了一半不說了,靜靜的站在一旁。
李徹斜睨她一眼,眸光危險的眯緊說道:“怎麽不說了?要說我活不成嗎?你盡管說就是,恕你無罪。”
“那就是殿下活不成了。”
“哼,你倒是還真敢說……”
太子咕噥了一句,撩起衣袍往軟榻上坐了,繼而又衝外麵叫道:“小安子!”
小安子匆匆撩了簾子進來回話:“主子?”
“把書房的折子拿到這裏來。”
“是。”
小安子離開之後弄影就開始給他備上筆墨,並打開一個小罐子,從裏麵倒出汩汩清水為他研磨。
從桌上的碟子裏抓了一把鬆子兒剝了幾顆扔進嘴裏,太子道:“這什麽水,裝的罐子倒是好看。”
粗瓷的罐子掛了一層藍漿釉,大氣又不失雅致。
“是……”弄影皺眉深思起來:“好像是叫梅花雪水……”
“是梅雪初晴吧?”太子一手支頜笑眯眯的看著她。
弄影回看太子一眼,一張臉頓時漫上紅霞,慢吞吞的嗯了一聲,繼續麵無表情的在那裏磨墨。
“就你這記性,大年三十皇後為難玉瑤的時候,你居然還能把她以前的詩背下來,也真是為難了。”
“殿下過譽了。”
為了背那幾首詩,她差點死一遍,就是年幼時習武也沒有這般痛苦。
“這梅雪初晴是誰收集的?總不會是你吧?”
弄影又幹巴巴道:“奴婢沒有這樣好的雅興。”
“想來也想,你雖細膩,但都藏在心裏,莫非是玉瑤?”
想到這個可能,他又自嘲一般搖頭,否定了這個想法。
隻聽弄影又道:“殿下不要猜了,是側妃娘娘。”
“哦……”李徹點了點他,想到那個現在人還在大理寺中的側妃樂容,臉上的表情又慢慢變的難看起來。
“側妃收了好幾罐梅花雪水,說是留到夏天給殿下用,不管是用來研磨寫著,還是烹茶泡水,都是上等之選。”
“弄影,你今日的話說的有點多了。”李徹看著她。
後者閉嘴,不再多言。
隻聽李徹又道:“你說這些無非是想讓我念她的好,可她哪裏又值得我去念?犯了不該犯的錯誤,難道還要我為了她去父皇跟前求情不成?”
弄影又道:“想必她也是有苦衷的。”
“哼。”李徹冷哼一聲不再搭理她,直到小安子捧著奏章送上來了,他翻開奏章看了兩眼又忽的想到什麽一般問道:“你說這些話就是故意的吧?”
弄影依舊不說話,隻是磨墨時候的神情倒是專注。
“知道你越是這麽說,我越不會去管她的死活,所以才這麽說的吧?”
道理好像有點複雜,要理順了還不太容易。
弄影磨墨,依舊不說話。
見她不搭理自己了,李徹又自嘲出聲,低頭繼續看著手上的奏章。
但這奏章也看的他沒法專注,時不時的抬起頭來看向門口的方向,又扭頭從窗下向外看去。
隻見冷風依舊,吹的院中雪粒子拍打在牆麵廊柱之上,留下一片斑白。
太子有些坐不住了,張口間欲言又止,最後幹脆閉上嘴巴,一雙眼睛盯著手上的奏章看的全神貫注。
雖是全神貫注,但一句話卻要來回閱上兩行,總覺得時間難熬。
不一會,聽聞遠處似乎有聲音傳來,他抬頭側耳,聚精會神的聽著。
以為自己聽錯了,正要兀自懊惱,按聲音卻又在近處響起。
卻是劉玉瑤正與尋芳說笑,一路往這裏回來了。
男人似乎微微鬆了一口氣,但卻又眉心緊蹙,似乎在斟酌一會怎麽訓斥她一番。
“快快快,找個大盆來!”劉玉瑤說著就掀簾而入暖閣,一雙袖子往胳膊上一擼,就開始招呼宮人。
李徹不解,待往她身後看去的時候,隻見一個小太監正抱著一棵光禿禿的小樹進來。
而劉玉瑤此時也看到了室內多了一個人,手上動作一僵,隨即有些局促。
太子笑道:“又得了什麽好東西?”
劉玉瑤回頭看了一眼內監手上抱著的小樹,也不知想到了什麽,臉上笑容消失殆盡:“沒什麽。”
尋芳已經命人尋了一個大大的紫砂盆來:“娘娘,種在這裏吧?”
“你看著辦吧。”她說著便走到一旁,就著宮人端過來的黃銅盆洗手,隻是剛才在門外的興致勃勃已經蕩然無存。
李徹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也不說什麽,隻是低頭繼續看著手上的折子:“開春之後我就要南下了。”
洗手的人動作一頓,扭頭看他道:“哪天?”
“還沒定。”
“哦、”
她繼續洗手,專注的有點癡迷。
指甲縫隙裏藏著的黑色泥塵似乎很難洗下去,不過也不要緊,過幾天自然也都沒了。想當初她在宮外的時候,這些東西無可避免,也沒見著自己這般在意。
一方巾帕遞到了她的手上,劉玉瑤接過巾帕一邊擦手一邊抬眼看向麵前的男人。
李徹將巾帕拿到一邊去,將她挽起來的袖子放下,繼而又將她頭上的枯草摘下來道:“方才哪去了?這麽大的風還到處亂跑。”
“去了園房。”劉玉瑤避開他手上的動作,自己放下衣袖,一邊低頭答道:“看到他們在種桃樹,就要了一棵。”
“桃樹?”李徹忍不住快要失笑出聲:“你喜歡吃桃子?”
也不是喜歡吃桃子,隻是這桃樹與眾不同罷了,但她卻又懶的說,隻是隨便應了一聲:“嗯。”
“以前也沒見得你多喜歡,不過你現在懷有身孕,飲食口味多於旁人不同而已。現在想吃嗎?著人給你弄一些來。”
天之驕子,一國儲君,要吃桃還是很容易的,就算眼下冰天雪地沒處去尋,但隻要他一聲令下,就算枯木也得逢春,開出桃花,結出桃子。
“不要!”劉玉瑤直接出聲拒絕道:“我這棵是蟠桃樹!和那些尋常的果子怎麽一樣!”
“蟠桃?”男人失笑出聲:“蟠桃怎麽就不一樣了?你還特意弄了一棵種在房間裏?等著結桃子嗎?”
劉玉瑤看看那桃樹,又看看李徹道:“就算不急著結桃子,放在這兒看也是好的,等到春天開花了,不比梅花差。”
男人意味深長的點了點頭:“你說的倒是很對。”
“娘娘,奴婢熱了杏仁酪,您趁熱喝一點?”
尋芳適時插嘴,臉上笑容滿麵。
後者點頭,在軟榻上坐下道:“正好我餓了,剛才外麵吹的好冷,喝一點,暖暖身子。”
“是。”尋芳下去,不一會就端了一盞杏仁酪送上來,又問太子道:“殿下喝嗎?”
李徹搖頭,隨即在軟榻的另一邊坐下,將小幾上的奏章一推,端了鬆子放在上頭,一個一個的剝出肉來,放在劉玉瑤麵前的小碟子裏。
劉玉瑤一邊喝著杏仁酪一邊看著那些人栽桃樹,取的是剛才從園房裏挖的泥土,上好的紫砂盆。灑土栽樹,再灌足了水,就等這裏麵的樹生根發芽了。
一轉頭,看到碟子裏的鬆子兒,她看李徹一眼道:“你不看奏章了?”
後者搖頭:“也不急於一時。”
將杏仁酪碗裏的勺子拿出來在嘴裏舔了舔,舀了一勺子鬆子送進嘴中,香甜的味道在嘴裏化開。
李徹看著她,見她連吃點東西都是這麽的神情專注,不覺得歲月靜好,願永遠都如今日這般。
年後皇上的身體就一日不如一日,往常還能遵照太醫的囑咐,服用藥物,於飲食方麵上心,但現下反而不願配合醫囑,連藥也不喝,這讓伺候在帝王身邊的人無不憂心忡忡。
早朝恢複之後,百官再見那一國之君之時已經可以看得出來,他的氣色和年前大不一樣,有時候早朝進行了一半,他就會凶猛的咳嗽出來,讓人看了隻會覺得心焦不已。
散朝之後,一國之君回到養心殿暖閣,便聽宮人通報說道:“皇後娘娘到了。”
明晰帝眉心緊蹙,揮揮手,示意那人下去,繼而抬腳進去。
萬福安將門簾挑開,隻見皇後正端坐內室軟榻,見皇帝下朝回來了馬上起身說道:“陛下……”
“嗯。”一國之君咳了兩聲,接過萬福安遞過來的茶盞喝了一口道:“你怎麽這麽早的過來了?”
皇後笑眯眯的說道:“不早了,今日驚蟄,陛下忘了嗎。”
“哦……”那帝王雙眸微微一眯,似乎在回憶什麽,點頭說道:“是了,驚蟄。”
皇後又微微一笑,招手道:“來啊,把補湯端上來。”
隻見宮人端著一個小小的紫砂煲過來,皇後一手扶著寬大的衣袖,一手舀了一小碗補湯遞給那帝王說道:“陛下請用,臣妾天還沒亮的時候就去為陛下熬湯了,用的都是最上等的藥材。”
“你們一個個都變著法子的來讓朕喝這個東西!”
帝王扭過頭去:“不喝!”
皇後麵露難色:“皇上龍提欠安,怎麽能不喝藥呢?這喝了藥才能早點康服務啊。”
“拿走拿走。”那帝王有些不耐煩的揮她。
皇後卻依舊堅持道:“臣妾見陛下被病魘纏身也自覺惶恐難安,每日為陛下祈福誦經也不過都是些表麵功夫,這要康複,還得靠陛下多喝藥啊。”
聽到太子如是相問,弄影搖頭,繼而又道:“跟尋芳出去了。”
竟然是跟尋芳一起出去的,弄影身上多少會點功夫,跟在她身邊照顧她也方便,但她顯然是有點排斥弄影了。
李徹一邊在爐火上搓著手一邊徑自笑道:“你算是失寵了。”
“奴婢就從未得寵過。”
“不過尋芳行事也算穩妥,你不跟在她身邊也不怕她再來那一出逃走的戲碼?”
“以前娘娘要是自行離去奴婢活不成,眼下娘娘要是自行離去,那就是殿下……”
她話說了一半不說了,靜靜的站在一旁。
李徹斜睨她一眼,眸光危險的眯緊說道:“怎麽不說了?要說我活不成嗎?你盡管說就是,恕你無罪。”
“那就是殿下活不成了。”
“哼,你倒是還真敢說……”
太子咕噥了一句,撩起衣袍往軟榻上坐了,繼而又衝外麵叫道:“小安子!”
小安子匆匆撩了簾子進來回話:“主子?”
“把書房的折子拿到這裏來。”
“是。”
小安子離開之後弄影就開始給他備上筆墨,並打開一個小罐子,從裏麵倒出汩汩清水為他研磨。
從桌上的碟子裏抓了一把鬆子兒剝了幾顆扔進嘴裏,太子道:“這什麽水,裝的罐子倒是好看。”
粗瓷的罐子掛了一層藍漿釉,大氣又不失雅致。
“是……”弄影皺眉深思起來:“好像是叫梅花雪水……”
“是梅雪初晴吧?”太子一手支頜笑眯眯的看著她。
弄影回看太子一眼,一張臉頓時漫上紅霞,慢吞吞的嗯了一聲,繼續麵無表情的在那裏磨墨。
“就你這記性,大年三十皇後為難玉瑤的時候,你居然還能把她以前的詩背下來,也真是為難了。”
“殿下過譽了。”
為了背那幾首詩,她差點死一遍,就是年幼時習武也沒有這般痛苦。
“這梅雪初晴是誰收集的?總不會是你吧?”
弄影又幹巴巴道:“奴婢沒有這樣好的雅興。”
“想來也想,你雖細膩,但都藏在心裏,莫非是玉瑤?”
想到這個可能,他又自嘲一般搖頭,否定了這個想法。
隻聽弄影又道:“殿下不要猜了,是側妃娘娘。”
“哦……”李徹點了點他,想到那個現在人還在大理寺中的側妃樂容,臉上的表情又慢慢變的難看起來。
“側妃收了好幾罐梅花雪水,說是留到夏天給殿下用,不管是用來研磨寫著,還是烹茶泡水,都是上等之選。”
“弄影,你今日的話說的有點多了。”李徹看著她。
後者閉嘴,不再多言。
隻聽李徹又道:“你說這些無非是想讓我念她的好,可她哪裏又值得我去念?犯了不該犯的錯誤,難道還要我為了她去父皇跟前求情不成?”
弄影又道:“想必她也是有苦衷的。”
“哼。”李徹冷哼一聲不再搭理她,直到小安子捧著奏章送上來了,他翻開奏章看了兩眼又忽的想到什麽一般問道:“你說這些話就是故意的吧?”
弄影依舊不說話,隻是磨墨時候的神情倒是專注。
“知道你越是這麽說,我越不會去管她的死活,所以才這麽說的吧?”
道理好像有點複雜,要理順了還不太容易。
弄影磨墨,依舊不說話。
見她不搭理自己了,李徹又自嘲出聲,低頭繼續看著手上的奏章。
但這奏章也看的他沒法專注,時不時的抬起頭來看向門口的方向,又扭頭從窗下向外看去。
隻見冷風依舊,吹的院中雪粒子拍打在牆麵廊柱之上,留下一片斑白。
太子有些坐不住了,張口間欲言又止,最後幹脆閉上嘴巴,一雙眼睛盯著手上的奏章看的全神貫注。
雖是全神貫注,但一句話卻要來回閱上兩行,總覺得時間難熬。
不一會,聽聞遠處似乎有聲音傳來,他抬頭側耳,聚精會神的聽著。
以為自己聽錯了,正要兀自懊惱,按聲音卻又在近處響起。
卻是劉玉瑤正與尋芳說笑,一路往這裏回來了。
男人似乎微微鬆了一口氣,但卻又眉心緊蹙,似乎在斟酌一會怎麽訓斥她一番。
“快快快,找個大盆來!”劉玉瑤說著就掀簾而入暖閣,一雙袖子往胳膊上一擼,就開始招呼宮人。
李徹不解,待往她身後看去的時候,隻見一個小太監正抱著一棵光禿禿的小樹進來。
而劉玉瑤此時也看到了室內多了一個人,手上動作一僵,隨即有些局促。
太子笑道:“又得了什麽好東西?”
劉玉瑤回頭看了一眼內監手上抱著的小樹,也不知想到了什麽,臉上笑容消失殆盡:“沒什麽。”
尋芳已經命人尋了一個大大的紫砂盆來:“娘娘,種在這裏吧?”
“你看著辦吧。”她說著便走到一旁,就著宮人端過來的黃銅盆洗手,隻是剛才在門外的興致勃勃已經蕩然無存。
李徹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也不說什麽,隻是低頭繼續看著手上的折子:“開春之後我就要南下了。”
洗手的人動作一頓,扭頭看他道:“哪天?”
“還沒定。”
“哦、”
她繼續洗手,專注的有點癡迷。
指甲縫隙裏藏著的黑色泥塵似乎很難洗下去,不過也不要緊,過幾天自然也都沒了。想當初她在宮外的時候,這些東西無可避免,也沒見著自己這般在意。
一方巾帕遞到了她的手上,劉玉瑤接過巾帕一邊擦手一邊抬眼看向麵前的男人。
李徹將巾帕拿到一邊去,將她挽起來的袖子放下,繼而又將她頭上的枯草摘下來道:“方才哪去了?這麽大的風還到處亂跑。”
“去了園房。”劉玉瑤避開他手上的動作,自己放下衣袖,一邊低頭答道:“看到他們在種桃樹,就要了一棵。”
“桃樹?”李徹忍不住快要失笑出聲:“你喜歡吃桃子?”
也不是喜歡吃桃子,隻是這桃樹與眾不同罷了,但她卻又懶的說,隻是隨便應了一聲:“嗯。”
“以前也沒見得你多喜歡,不過你現在懷有身孕,飲食口味多於旁人不同而已。現在想吃嗎?著人給你弄一些來。”
天之驕子,一國儲君,要吃桃還是很容易的,就算眼下冰天雪地沒處去尋,但隻要他一聲令下,就算枯木也得逢春,開出桃花,結出桃子。
“不要!”劉玉瑤直接出聲拒絕道:“我這棵是蟠桃樹!和那些尋常的果子怎麽一樣!”
“蟠桃?”男人失笑出聲:“蟠桃怎麽就不一樣了?你還特意弄了一棵種在房間裏?等著結桃子嗎?”
劉玉瑤看看那桃樹,又看看李徹道:“就算不急著結桃子,放在這兒看也是好的,等到春天開花了,不比梅花差。”
男人意味深長的點了點頭:“你說的倒是很對。”
“娘娘,奴婢熱了杏仁酪,您趁熱喝一點?”
尋芳適時插嘴,臉上笑容滿麵。
後者點頭,在軟榻上坐下道:“正好我餓了,剛才外麵吹的好冷,喝一點,暖暖身子。”
“是。”尋芳下去,不一會就端了一盞杏仁酪送上來,又問太子道:“殿下喝嗎?”
李徹搖頭,隨即在軟榻的另一邊坐下,將小幾上的奏章一推,端了鬆子放在上頭,一個一個的剝出肉來,放在劉玉瑤麵前的小碟子裏。
劉玉瑤一邊喝著杏仁酪一邊看著那些人栽桃樹,取的是剛才從園房裏挖的泥土,上好的紫砂盆。灑土栽樹,再灌足了水,就等這裏麵的樹生根發芽了。
一轉頭,看到碟子裏的鬆子兒,她看李徹一眼道:“你不看奏章了?”
後者搖頭:“也不急於一時。”
將杏仁酪碗裏的勺子拿出來在嘴裏舔了舔,舀了一勺子鬆子送進嘴中,香甜的味道在嘴裏化開。
李徹看著她,見她連吃點東西都是這麽的神情專注,不覺得歲月靜好,願永遠都如今日這般。
年後皇上的身體就一日不如一日,往常還能遵照太醫的囑咐,服用藥物,於飲食方麵上心,但現下反而不願配合醫囑,連藥也不喝,這讓伺候在帝王身邊的人無不憂心忡忡。
早朝恢複之後,百官再見那一國之君之時已經可以看得出來,他的氣色和年前大不一樣,有時候早朝進行了一半,他就會凶猛的咳嗽出來,讓人看了隻會覺得心焦不已。
散朝之後,一國之君回到養心殿暖閣,便聽宮人通報說道:“皇後娘娘到了。”
明晰帝眉心緊蹙,揮揮手,示意那人下去,繼而抬腳進去。
萬福安將門簾挑開,隻見皇後正端坐內室軟榻,見皇帝下朝回來了馬上起身說道:“陛下……”
“嗯。”一國之君咳了兩聲,接過萬福安遞過來的茶盞喝了一口道:“你怎麽這麽早的過來了?”
皇後笑眯眯的說道:“不早了,今日驚蟄,陛下忘了嗎。”
“哦……”那帝王雙眸微微一眯,似乎在回憶什麽,點頭說道:“是了,驚蟄。”
皇後又微微一笑,招手道:“來啊,把補湯端上來。”
隻見宮人端著一個小小的紫砂煲過來,皇後一手扶著寬大的衣袖,一手舀了一小碗補湯遞給那帝王說道:“陛下請用,臣妾天還沒亮的時候就去為陛下熬湯了,用的都是最上等的藥材。”
“你們一個個都變著法子的來讓朕喝這個東西!”
帝王扭過頭去:“不喝!”
皇後麵露難色:“皇上龍提欠安,怎麽能不喝藥呢?這喝了藥才能早點康服務啊。”
“拿走拿走。”那帝王有些不耐煩的揮她。
皇後卻依舊堅持道:“臣妾見陛下被病魘纏身也自覺惶恐難安,每日為陛下祈福誦經也不過都是些表麵功夫,這要康複,還得靠陛下多喝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