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鳳樓龍閣珠翠繞第二十一章金殿仰聖顏永樂十八年臘月初八。


    若微早早起床,在迎暉殿內的小廚房裏精心熬著八寶粥。


    這臘八粥原是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後放在一起煮成粥。


    而若微則又添了麥仁、黑米,還特意放了白果、蓮子、桂圓又配以蜜餞,這樣煮出來的粥不僅香甜可口還極為養生。


    當她笑意盈盈端著粥走進內室的時候,才發現朱瞻基早就梳洗完畢正端坐在飯桌前,他似笑非笑:“快把好東西獻上來吧!”若微大呼無趣:“原想給你端到床頭的,想不到你起的這樣早!”紫煙則笑道:“主子的心意殿下早就領了,剛剛在門口駐足觀望了好一會兒,見你進了門才剛坐下的!”“快嚐嚐,這是我第一次煮的臘八粥!”若微仿佛獻寶一樣,將粥碗遞到瞻基麵前。


    瞻基看著她,又求助似的看了看立於一旁的司音。


    司音立即笑了,她轉身出去不多時則奉上一柄勺子。


    若微愣了愣,麵上一紅,眼巴巴地等著瞻基評價。


    “嗯,好香!”瞻基還未開口品嚐,即大加讚賞。


    “真的好吃?”若微眨著一雙美目,似是不信。


    “真的!”瞻基頻頻點頭,不一會兒,一碗粥就吃完了。


    “那好,紫煙,你去把我煮的粥給咱們殿裏的人都盛上一碗,謝謝她們平日對我的照顧!”此語一出,迎暉殿內眾人麵上皆是一團喜氣,紛紛上前又是一番相謝。


    瞻基拉著若微的手,眼中含笑:“如今是越發賢惠了!”若微撇了撇嘴:“殿下喝了我的粥,就要給我講講這臘八粥的來曆!”“這……”瞻基笑了,“這有何難?據傳是印度的佛祖,成佛之前,在……”“不是這個!”若微笑了:“說本朝的!”“本朝的?”瞻基一臉糊塗。


    “我聽說是太祖皇上,小時候家裏很窮,給地主放羊,經常食不果腹。


    有一天他發現一個老鼠洞,想抓老鼠烤熟充饑,就開始挖鼠洞。


    挖到深入,發現裏麵有老鼠的存糧,大米、豆子、玉米等,於是就把它們放在鍋裏熬成粥,吃起來感覺香甜無比。


    後來太祖率領群雄揭竿而起,得了天下、做了皇帝,吃厭了宮裏的山珍海味,在臘八這天猛然間想起以前曾吃過的粥,便命禦廚將五穀雜糧煮在一起做粥,果然十分好吃,這才命名為‘臘八粥’。


    是真的嗎?”若微仰著臉,望著瞻基,仿佛一心想求證似的。


    第112節:金殿仰聖顏


    瞻基不置可否,隻在她臉上輕輕一拍:“淘氣,快些梳洗更衣,一會兒要去宮裏赴宴,可要小心行事!”“是!殿下。


    ”若微喜滋滋地應下,立即去內堂更衣梳洗。


    巍峨莊嚴的乾清宮正中擺著天子的金龍大宴桌,東側麵朝西擺著皇後的金龍宴桌。


    雖然仁孝皇後徐皇後早就仙逝了,但是在這遷入紫禁城新宮內的第一次宴會上,永樂帝朱棣特意給徐皇後單獨備下一桌,是追思還是作態,自是無人能曉。


    然後是東西一字排開的是內廷主位宴桌。


    西邊頭桌是貴妃,二桌是惠妃、淑妃,三桌是順妃、德妃,四桌是麗妃、賢妃,再往後就是婕妤和昭容、昭儀、美人的位子。


    而東邊二桌,則是太子妃與太子側妃。


    東邊三桌是皇太孫妃並太孫諸嬪。


    四桌以後是諸親王、郡王府的女眷。


    另設陪宴者,即有封誥的夫人,若幹桌。


    到此時才會真正明白在這後宮之中,一切的主宰隻有一個男人,那就是天子。


    其餘的,即使是太子也隻能在外廷宴請群臣諸王。


    隻有朱瞻基,雖已過了弱冠之年,原本也該避嫌,可是得天子隆寵,也得以在內廷侍宴。


    此時,朱瞻基左側主位坐的是胡善祥。


    原本按照位分,他右側應該是袁媚兒和曹雪柔兩位側妃,若微入府最晚,位分最低,該坐在下首。


    可是從一入宮門時起,朱瞻基的手就緊緊拉著若微,仿佛她隨時可能會消失一般。


    直到入座之時,還執意拉著若微坐在自己右側。


    若微自小長在深宮,自然知道宮裏的規矩,不僅座次,就是杯碗羹匙,都透著森嚴的級別與身份,所以她微微有些忐忑,偷偷看了眼瞻基,瞻基則回以一個安慰的眼神兒。


    坐在下首的袁媚兒突然響起一陣咯咯的銀鈴般的笑聲。


    “媚兒在笑什麽?”胡善祥舉止大方,麵上一派端莊嫻靜。


    看得出來,今兒她是精心裝扮過的。


    身上穿的是隻有皇太孫正妃才能獨享的大紅色霞帔廣袖對襟翟衣,頭上是七翠二鳳雙博鬢冠,這樣的按品正妝讓她顯得風華綽約,端莊得體中又透著溫文爾雅。


    朱瞻基的眸子微微一掃,與她在不經意間對視一眼,她的臉不由刷的一下便紅得如同飛霞流雲。


    朱瞻基看了,心中不免有些憐惜。


    第113節:金殿仰聖顏


    白白擔了三年正妃的名號,卻至今沒有與自己圓房。


    即使如此,還要在人前人後保持著一份淡定與得體。


    以前若微在宮外,自己一門心思隻想著怎樣才能贏回若微。


    對於胡善祥,不僅是疏忽,更有著隱隱地恨意。


    因為正是她的突然出現,才會擠走了從小跟自己青梅竹馬的若微。


    然而如今,若微回來了,兩人夜夜纏綿,享受著魚水交歡的幸事,才知道一個人獨守空房的滋味是何得的難挨。


    想到此,便對她生出絲絲的憐惜與好感。


    如今放眼望去,不僅是胡善祥,就是溫柔如水的恭儀曹雪柔,嬌媚豔麗的敬儀袁媚兒,似乎都鮮活起來,看在眼裏,也分外賞心悅目。


    袁媚兒嬌笑連連,微一側首,拉起若微的纖纖玉指,這才說道:“剛剛媚兒是在笑,從一進宮門開始,咱們殿下的手就始終牽著孫令儀的手不放。


    媚兒不由在想,莫非是孫令儀的手裏藏著什麽寶貝,咱們殿下怕人搶了去不成?”此語一出,朱瞻基臉上微有些窘意,不由輕“咳”一聲,隻把眼眸轉向若微。


    若微臉上也浮起淡淡的笑容,被袁媚兒拉著的一隻手握也不是,抽也不是,隻得說道:“袁敬儀的手玉如凝脂,柔弱無骨,才真真是一寶呢!”“真的嗎?”袁媚兒閃著一雙漂亮的大眼睛,仰著青春四溢的笑顏索性伸了另一隻手遞給瞻基:“殿下說是,才是真的!”朱瞻基看她一派天真、嬌豔可人,原本就生得膚如白雪,又常常喜歡穿一身橘色的衣裙,更顯得媚態橫生,玉容晶瑩。


    看她隔著桌子嬌憨十足地伸出的一隻玉手,小嘴俏生生的撅起,也不好拂了她的麵子,這才伸出手在她手上輕輕一握,隨即說道:“果然凝華似脂,既然如此寶貝,就好生藏著!”袁媚兒立即喜上眉梢,含羞帶怯地將手伸了回來,悄悄縮進衣袖。


    那神情任誰看了,都不免又喜歡又心疼。


    隻是輕輕握一下她的手,就能如此歡天喜地。


    那一瞬間,不止是瞻基,就是若微心中都湧起一絲歉意。


    第114節:金殿仰聖顏


    想她們三人都是二八年華初入宮闈,原本得配龍孫滿心歡喜,卻怎奈一腔柔情遇寒冰,夜夜獨居,就連這樣想一仰朱瞻基的歡顏都是癡心妄念。


    桌上幾人一時之間,心思各異,寂寂無聲。


    未時一刻,乾清宮兩廊下奏起中和韶樂。


    眾妃嬪女眷立即起身垂首而立,靜等著永樂大帝朱棣禦殿升座。


    聖上升座之後,司禮太監口稱:“坐。


    ”眾妃嬪眷才紛紛落座,筵宴正式開始。


    先進菜品,六熱四涼十道菜品。


    上菜的順序先是皇上的金龍大宴桌,然後是皇後宴桌。


    再接下來是太子妃的頭桌、皇太孫的宴桌。


    接下來才是內庭主位桌。


    這盛菜的器皿也很有講究,各桌按所屬分位,上菜時使用的是不同花色與質地的碗碟盤勺。


    菜上齊了,就是進獻八寶粥。


    這粥是在午門外所置的四口二米闊的大鍋中熬成的第二鍋八寶粥。


    每逢節令,在皇宮的午門外的廣場上,都會有在京的中下級官員在此參拜同時獲得天子的賜食與封賞。


    臘八節,為了表示與民同慶,會在廣場上支四口大鍋,第一鍋敬神,第二鍋敬天子及後宮嬪妃,第三鍋則分賞百官,第四鍋則賜給百姓。


    以前類似的節日宴席,在南京的皇宮之中也曾辦過,隻是規模要小得很多,也沒有這麽多的規矩。


    這次是朝廷北遷以後的第一次大聚會,朱棣特意頒了恩旨,要熱鬧、要氣派。


    所以前前後後,禦膳房與司禮監忙了個底朝天,團團轉。


    在整個宴會之間,也有得臉的後宮主位們,為皇上敬獻自己精心熬製的粥品,隻是這些都隻是圖個熱鬧,擺在金龍大宴桌上,皇上領了心意,可以打賞,可以稱讚,但是並不服食。


    坐在高高的禦座之上向下望去,整個大殿之內花團錦簇、鶯歌燕語,好不熱鬧。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屬於他的。


    朱棣此時心情大好。


    目光掃過麵前的金龍大宴桌,突然眼光一閃,伸手指了指桌子上不起眼處的一隻雙耳碧玉碗。


    司禮監黃儼何等機警,立即弓著身子從桌上端起,雙手捧著呈到朱棣麵前。


    第115節:金殿仰聖顏


    這碗粥看起來格外與眾不同,朱棣先是以為自己眼花了,然而近前一看,隻見紅豆、白果的簇擁之中,居然有一個活靈活現的小獅子。


    “這是什麽?”朱棣興致大起。


    黃儼立即拿一柄金勺輕輕舀起。


    朱棣湊過去仔細一看,居然就是一隻小獅子。


    這小獅子好像是用好幾種果子做成的。


    朱棣感覺十分有趣,於是把目光轉向殿內。


    黃儼立即朗聲唱念:“肅……剛剛哪位主子是以雙耳碧玉碗進獻的粥?”此語一出,眾妃紛紛低聲相詢,也不知這位獻的粥是中了陛下之意,還是惹惱了天子。


    半晌過後,並無人應答。


    黃儼再次開口,這時皇太孫朱瞻基站起身,胡善祥與若微等人均是一驚。


    朱瞻基麵上微微含笑,拿眼盯了一下若微,示意她乖乖聽話。


    隨後才牽起她的手緩緩走入殿中,來到金龍大宴桌朱棣的駕前,雙雙跪下。


    若微臉上有些茫然,心裏又似乎閃過些斷斷續續的思緒,仿佛似懂非懂,隻低低垂首。


    “皇爺爺,這是若微的一點兒心意!”朱瞻基聲音不大,卻如春雷一般,把殿內所有的人都驚到了。


    “哦!”朱棣撫須而視,看著麵前下跪的若微。


    皇太孫的令儀,侍從三品。


    品級雖然不低,但是在後宮之中,在貴妃與各宮主位、皇族正妃的麵前,她隻能算是末等宮妃。


    所以不能著紅,就是緋紅也有些逾越。


    今日,她穿了件香色的宮裝,梳了一個簡單的流雲發髻,頭上也沒有幾翠幾鳳的雙博鬢冠,連金釵都沒有戴,隻在發髻左邊戴了支藍寶石蜻蜓頭花,右邊戴了一支點翠嵌珍珠歲寒三友的珠飾,身上也無金絲銀線織就的五彩玉帶纏繞,隻係了一個繡著翠貼蓮蓬金銷藕葉的小香囊。


    即使這樣,也難掩她生來的婀娜多姿與絕世嫵媚,那微微一垂首的柔美堪稱幽雅至極,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淡淡地吐露著冷香。


    “若微!”朱棣喃喃重複著這個名字,又看了看麵前那個一臉春風的孫子瞻基。


    金冠紫袍,錦裾玉帶,氣概瀟灑,神采逼人。


    此時他定是心中隱隱得意,以為是他的抗爭才逼天子改變初衷,又將若微重新給了他。


    卻不知若微一事,真正讓他回心轉意的,正是那個膠東十全才女董素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朝紀事(大明風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蓮靜竹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蓮靜竹衣並收藏六朝紀事(大明風華)最新章節